完整版作物栽培学总论试题库新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5056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总论试题库新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总论试题库新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总论试题库新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总论试题库新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总论试题库新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总论试题库新定.docx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总论试题库新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作物栽培学总论试题库新定.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总论试题库新定.docx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总论试题库新定

作物栽培学总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2.持续农业——指既能保证食物安全,又能保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加速走向市场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农业。

3.引种——指从外地(包括国外)引入当地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

4.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5.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质的变化。

6.S形生长进程——指作物的器官、个体或群体的大小、数量和重量随时间延长而表现出的变化曲线呈S形。

S形生长进程即“慢-快-慢”的生长进程。

7.作物的物候期——即人为制定的用于判断作物达到某一生育时期的作物形态特征,或者说~就是作物达到某一生育时期的一个人为标准。

8.种子寿命——指种子从生理成熟到生命力丧失的生活期限。

9.休眠——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停止萌发的现象。

10.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11.自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亲和性的作物(水稻、小麦、大麦、大豆、花生等)。

12.异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作物(白菜型油菜、向日葵)。

13.常异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亲和性,但异交率在5%以上(甘蓝型油菜、棉花、高粱、蚕豆等)。

14.作物的感光性——是指作物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特性。

15.作物的感温性——是指一些二年生作物(冬小麦、冬油菜、冬黑麦等)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特性。

16.短日照作物——日照长度短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作物,如大豆、烟草、晚稻等。

17.长日照作物——日照长度长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作物,小麦、油菜等。

18.中性作物——对日照长度没有严格要求,四季开花的作物,如荞麦。

19.定日性作物——只在一定的日照长度下才能开花的作物,如甘蔗12.75h。

20.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期——这种在作物进入生殖生长之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

21.生物学起点温度——即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温度。

22.营养生长——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

23.生殖生长——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

24.叶龄余数——即总叶数减去已抽出的叶数。

25.叶龄指数——即已抽出的叶片数占总叶数的百分比。

26.经济系数——即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

27.相对生长率——单位重量的植株在单位时间增加的重量。

28.净同化率——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干物质。

29.比叶面积——也叫比叶重,即叶面积与叶干重的比值,用于衡量叶片相对厚度。

30.作物生长率——即群体生长率,表示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

31.源——生产和输出光合产物的器官,通常是指叶片,也包括绿色的角果皮、颖壳、叶鞘和茎。

32.库——接纳光合产物的器官,如穗、角果、块根、块茎等。

33.流——指输导组织,主要指微管系统,最重要的是韧皮部。

34.潜在生产力——在充分理想条件下,作物所能形成的产量,或者说作物产量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时所能达到的产量。

35.自然环境——是指作物生活空间的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所营造的环境。

36.主导因素——环境因素的作用不是等同的,总有一二个起主要作用,能够左右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的因素即主导因素。

37.光补偿点——即表观光合速率为零时的光照强度。

38.光饱和点——在光强较弱时,光合速率随光强增强而增大,但当达到一定值时,光合速率不再受光强的影响而趋于稳定,此时的光强叫光饱和点。

39.温度三基点——作物生长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有最低点、最适点和最高点。

40.活动积温——即某一生育阶段内或全生育期内活动温度的总和。

41.有效积温——即某一生育阶段内或全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

42.冻害——指植物体冷却至冰点以下,引起作物组织结冰而造成伤害或死亡。

43.冷害——作物遇到零上低温,生命活动受到损伤或死亡的现象。

44.水分平衡——一般把作物吸水、用水、失水三者的动态关系。

45.湿害——当土壤含水量超过了田间最大持水量(即过饱和),根系完全生长在沼泽化的泥浆中,此时作物受到的是湿害。

46.涝害——当田间积水,作物局部或全部被淹没,此时才是涝害。

47.作物营养临界期——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的要求在绝对量上往往不多,但需要程度很迫切,如果缺少这种养分则会对生长发育造成明显影响,并且以后补施这种养分也很难补救,这一时期叫作物营养临界期。

48.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作物生长过程中,有一个时期需要养分在吸收速度上和绝对数量上都最大,此时施肥效果最明显,这一时期叫作~。

49.蒸腾系数——是指作物每形成1g干物质所消耗的水分的克数。

50.作物需水量——是指作物在适宜的肥水条件下,经过正常生长发育获得高产时植株蒸腾、株间蒸发及植株体所含水量的总和。

51.需水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即需水临界期。

52.节水灌溉——即充分利用自然降雨和灌溉水,最大限度减少水分损失,优化灌水次数和灌水定额,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到作物最需要的时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耗水量的产量和产值。

53.调亏灌溉——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主动施加一定程度的亏水度,使作物经历亏水锻炼,达到节水增产、改善品质的目的。

54.杂草——是指农田中非有意识栽培的植物。

55.植物生长调节剂——泛指那些从外部施加给作物,引起作物生长发育发生变化的化合物。

56.种子寿命——种子从生理成熟到生命力丧失的生活期限。

57.耕作制度——是为了实现农作物全面持续增产所采取的一整套用地与养地紧密结合的农业技术体系,即种植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农田管理制度。

58.种植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组成及其时空配置的技术体系。

59.用地——种植作物,导致土壤水分和养分被消耗,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障碍因素增加。

60.养地——将养分归还给土壤,重塑土壤结构,消除土壤障碍因素。

61.作物布局——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计划或规划,即种什么,种多少,种在哪里。

62.复种——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种收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

63.复种指数——复种指数=全年作物收获总面积/耕地面积。

64.间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田块上同时或同一季节成行间隔种植。

65.套作——在前作物生育后期于其株行间播栽后作物。

油菜/棉花。

间套作的差别在于共生期长短不同。

66.轮作——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复种方式。

67.连作——在同一田块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相同复种方式。

68.少耕——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或间隔耕作减少耕作面积。

69.免耕——又叫零耕,作物播栽前不进行土壤耕作,直接在茬地上播栽,在作物生育期间也不进行土壤耕作。

70.土壤耕性——在土壤耕作过程中,土壤物理机械特性(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的综合反映。

71.宜耕期——即宜耕范围,指适宜于耕作状态的土壤含水量范围。

72.中耕——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于株行间进行的表土耕作措施。

73.施肥制——是一个生产单位根据当地自然条件、肥料来源和种植制度的要求而采取的肥料结构、统筹分配和相应的施肥技术体系。

74.必需营养元素——指作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缺乏它作物就不能正常生长,而其功能又不能为其他元素所代替的元素。

75.根外营养——称叶部营养,是指作物通过叶片等地上部分器官吸收养分来营养本身和进行代谢的过程,是作物施肥的一种辅助手段。

76.作物设施栽培——就是利用地膜覆盖、温室等设施,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的一种栽培方式。

77.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溶液中可溶性盐浓度明显过高的现象。

78.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或营养液与基质栽培作物的方法。

79.作物生长诊断——是在作物生长的特定时期、采用特定技术、针对特征性指标对作物的生长状态做出评价,为作物栽培技术的实施和技术调整提供依据的一种栽培技术环节。

二、填空题

1.按收获季节分,可将作物分为夏收作物、秋收作物。

2.光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光”包含3个方面的含义:

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谱成分。

3.不同作物的收获方法不同,通常禾谷类作物禾牧草的收获采用刈割法,而薯类作物的收获采用掘取法。

4.临界日长是指昼夜周期中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必需的最长日照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必需的最短日照。

5.我国耕地资源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耕地数量减少和耕地质量降低。

6.通常所指的“双低油菜”是指低芥酸和低硫甙葡萄糖苷。

7.影响复种的条件包括热量、水分、肥料、劳畜力和机械化。

8.对大多数作物而言,可以通过降低储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来延长种子寿命。

9.茄科作物、豆科作物是不耐连作作物。

10.1935年,前苏联的瓦维诺夫,确定了世界8个独立起源地,认为中国是“第一个最大的独立的世界农业发源地和栽培植物起源地”。

11.根据原产地的不同,一般将植物的春化特性分为冬性、半冬性和春性类型。

12.根据源、库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可将作物划分为3种类型,即:

增源增产型、增库增产型、源库互作型。

13.作物生产是作物、环境与人工措施3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14.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养分储藏场所是胚乳,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养分储藏场所是子叶。

15.按照国内外现有的观点,作物栽培的目标是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

16.作物的分类不是绝对的,可根据实际用途来分类。

如:

大豆可归入粮食作物,也可归入油料作物。

17.禾谷类作物、棉花(甘蔗)是耐连作的作物。

18.有关施肥制的理论有有机农业、无机农业、有机无机结合农业。

19.养地的途径有物理途径、化学途径、生物途径、工程途径。

20.植物生长抑制剂的作用区域为顶端分生组织区,而植物生长延缓剂的作用区域为亚顶端区域。

21.作物抗涝性强弱取决于对氧的适应能力的强弱。

22.冬小麦生物学最低温度为3.0℃,如某天温度为8.5℃,则改天的活动温度为8.5℃,有效温度为5.5℃。

23.自然条件下,N2可以通过共生固氮和雷电途径转化为作物可以吸收利用的铵态氮。

24.根瘤菌固定的氮最多可占豆类作物需氮总量的1/2。

25.CO2、CH4和N2O是三种最主要的温室气体。

26.播种用的种子要求纯度达96%以上,净度达95%以上,发芽率达90%以上。

27.作物栽培方式有育苗移栽和直播栽培两种。

28.育苗方式很多,按照利用能源的不同,可分为露地育苗、保温育苗和增温育苗。

29.根据肥效方式,可将肥料分为直接肥料和间接肥料。

30.根据来源,可将肥料分为农家肥料与商品肥料。

31.根据化学组成,可将肥料分为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

32.根据化学反应,可将肥料分为酸性肥料、中性肥料和碱性肥料。

33.根据肥效快慢,可将肥料分为速效性肥料和迟效性肥料。

34.常见的3种土壤基本耕作方式是:

耕翻、深松耕、旋耕。

35.起源于我国本土的作物有:

、、(任举几例)

36.起源于美洲的重要作物有:

、、(任举几例)

37.水稻是典型的喜水耐涝作物;烟草、油菜、甘蔗等属喜湿润型作物,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属中间水分型作物,谷子、甘薯、花生、芝麻、向日葵等则属耐旱怕涝型作物。

38.生物固氮可以分成3种类型:

自生固氮、共生固氮和联合共生固氮。

39.作物诊断应包括对“环境”和“作物”两方面的诊断。

三、判断题

1.农作物所需的各种生活因素是同等重要的。

(√)

2.同一作物的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叶数少。

(×)

3.农田管理制度是耕作制度的核心。

(×)

4.冷害是指植物体冷却至冰点以下,引起作物组织结冰而造成伤害或死亡。

(×)

5.一般情况下,水稻的经济系数较油菜的经济系数高。

(√)

6.间作与套作的区别是间作共生期长,套作共生期短。

(√)

7.小麦和水稻的种子萌发对最低温度的要求相同。

(×)

8.作物高产的限制因子是绝对量最少的生活因子。

(×)

9.光合作物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而呼吸作用极易受到温度的影响。

(√)

10.作物影响土壤具双重性,即一方面消耗土壤养分,另一方面破坏土壤结构。

(×)

11.少免耕有利于保持水土,维持土壤结构,延缓作物衰老。

(×)

12.作物产量随叶面积指数增大而增大。

(×)

13.无机农业耗能多、污染重,但土壤培肥效果好。

(×)

14.移栽作物的根系由主根和不定根组成。

(×)

15.休眠是作物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

(√)

16.作物器官的源库划分标准是绝对的。

(√)

17.矮秆品种经济系数较高秆品种低。

(×)

18.早熟品种经济系数较晚熟品种高。

(√)

19.C4作物同化物运输能力高于C3作物。

(√)

20.超高产条件下,水稻的增产策略是增大叶面积。

(×)

21.豆类作物籽粒氨基酸组分较禾谷类作物合理。

(√)

22.稻米蛋白质含量越高,食味品质越好。

(×)

23.烟叶烟碱含量随叶位升高而增加。

(√)

24.禾谷类作物籽粒蛋白质含量一般表现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趋势。

(√)

25.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灌浆期气温升高而增加。

(√)

26.油菜氮肥施用过多时会导致芥酸含量增加。

(√)

27.大豆抗寒能力较玉米强。

(√)

28.水稻抗寒能力较玉米强。

(×)

29.籼稻抗涝能力较粳稻强。

(√)

30.需水临界期较短的作物抗旱性较强。

(√)

31.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

(√)

32.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双重支配。

(√)

33.我国的种植业结构现以经济作物为主,粮食作物为辅,饲料作物很少。

(×)

34.作物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器官。

(×)

35.禾谷类作物一般都具有分蘖特性。

(×)

36.作物生殖生长要求的温度三基点要高于种子萌发需要的温度三基点。

(√)

37.收获指数较高的作物产量必然高。

(×)

38.作物一生保持高根冠比是高产优质的基础。

(√)

39.长期少免耕,土壤表层养分富化而下层养分贫化,作物易早发早衰。

(√)

40.高产的作物群体结构要求尽可能大的库容量。

(×)

41.我国大豆蛋白质含量南高北低。

(√)

42.我国小麦蛋白质含量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

(√)

43.通过施肥能够提高蛋白质的含量,但很少能影响蛋白质的组成。

(√)

44.作物抗涝性的差别主要在于地上部分向根系供氧能力的大小。

(√)

45.P的临界期都在幼苗期。

(√)

46.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一般在作物生长中期。

(√)

47.世界上最大的设施农业国家。

(√)

四、选择题

1.下列作物中,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A)。

A.油菜B.水稻C.甘蔗D.玉米

2.我国现有大田作物(C)。

A.30~40种B.50~60种C.60~70种D.70~80种

3.可见光辐射量通常占太阳总辐射量的(B)。

A.20%~30%B.40%~50%C.60%~70%D.80%~90%

4.水稻的需水临界期是(B)

A.分蘖期B.孕穗期C.灌浆期D.成熟期

5.作物器官的源库划分是(B)。

A.绝对的B.相对的C.随便的

6.植物的多样性和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构成了作物栽培学的(C)特点。

A.季节性B.地区性C.复杂性D.变动性

7.(D)属于养地作物。

A.水稻B.玉米C.甘薯D.大豆

8.作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表现为(A)

A.维持生命>生长>发育B.维持生命>发育>生长

C.生长>发育>维持生命D.维持生命>生长=发育

9.下列哪种土壤结构最有利于作物生长?

(B)。

A.微团粒结构B.团粒结构C.块状结构D.片状结构

10.下列作物中,属于短日照作物的是(B)。

A.油菜B.水稻C.甘蔗D.荞麦

11.水稻主茎叶与分蘖之间的同伸关系是(C)。

A.N-1B.N-2C.N-3D.N-4

12.在下列选项中,(A)属于单子叶植物。

A.小麦、水稻、玉米、大麦B.棉花、水稻、小麦、油菜

C.烟草、苎麻、油菜、棉花D.甘蔗、燕麦、大豆、花生

13.生长分析法是根据作物的(B)规律对作物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A.穗分化和花芽分化B.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形成

C.品质形成D.产量形成

14.(C)属于耐旱怕涝作物。

A.棉花  B.大豆  C.甘薯D.小麦

15.(D)属于兼养作物。

A.水稻B.玉米C.甘薯D.油菜

16.在季节偏紧的条件下采用(B)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

A.间作B.套作C.混作D.单作

17.一般情况下,水稻的经济系数约为(B)。

A.0.3B.0.5C.0.7D.0.9

18.防除地下根芽繁殖的多年生杂草的有效土壤耕作措施为(A)。

A.耕翻B.耙地C.中耕D.旋耕

19.以下哪种作物不是起源于美洲?

(B)

A.玉米B.水稻C.烟草D.甘薯

20.以下哪种作物不是起源于中国?

(D)

A.大豆B.水稻C.谷子D.中棉

21.(D)不属于喜温作物。

A.水稻B.玉米C.甘薯D.小麦

22.(B)属于冷凉作物。

A.小麦B.亚麻C.大麦D.油菜

23.要实现小麦降高防倒,应采用哪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A)

A.矮壮素B.生长素C.多效唑D.缩节胺

24.要实现棉花降高防倒,应采用哪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D)

A.矮壮素B.生长素C.多效唑D.缩节胺

25.要培育水稻壮苗,应采用哪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C)

A.矮壮素B.生长素C.多效唑D.缩节胺

26.要实现大麦降高防倒,应采用哪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B)

A.矮壮素B.乙烯利C.多效唑D.缩节胺

27.目前大气中的CO2浓度约为(B)。

A.250ml/m3B.350ml/m3C.450ml/m3D.550ml/m3

28.小麦的CO2饱和点约为(C)。

A.0.05%B.0.08%C.0.12%D.0.18%

29.近地面空气中臭氧的浓度为(A)。

A.0.01~0.02µl/LB.0.02~0.03µl/LC.0.03~0.04µl/LD.0.04~0.05µl/L

30.水稻群体叶面积指数最高期一般出现在(C)

A.最高分蘖期B.拔节期C.孕穗期D.乳熟期

31.种植绿肥属于(C)养地途径。

A.物理的B.化学的C.生物的D.工程的

32.(D)最不耐连作。

A.水稻 B.小麦C.棉花 D.烟草

33.我国种植得最为广泛的棉种是(C)。

A.海岛棉B.中棉C.陆地棉D.草棉

34.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一般低于(C)。

A.1%B.3%C.5%D.10%

35.作物生育期的长短主要决定于(A)。

A.遗传性B.温度C.日照长度D.氮素营养

36.下列可增加近地面CO2浓度的方法为(C)

A.灌溉B.增施化肥C.增施有机肥D.耕地

37.生产上既作生长调节剂、又作除草剂应用的是(B)

A.赤霉素B.2,4—DC.多效唑D.6—BA

38.培育和推广作物抗虫品种防御虫害属(B)方法。

A.生物防治B.农业防治C.物理防治D.植物检疫

五、简答题或论述题

重要理论及其应用——

1.简述作物的S形生长曲线,并分析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所谓S形生长进程即指作物的器官、个体或群体的大小、数量和重量随时间延长而表现出的变化曲线呈S形。

S形生长进程即“慢-快-慢”的生长进程。

主要应用:

一方面,可以用S形曲线来检验作物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看它是否偏离了S形曲线的轨迹),以此作为调控作物生长的依据,采取措施使其回到正常轨迹上来。

如:

看生长偏弱,未达到应有的高度等,就应赶快供应肥水促进其生长速度。

另一方面,各种促进或抑制作物生长的措施,都应该在其生长发育最快速度到来之前应有。

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如:

小麦施矮壮素控制株高防倒,应该在其基部节间尚未生产时喷施,如已经进入快速生长期,基部节间已经伸长,再喷也没作用了;又如:

施肥,在作物生长发育初期或末期施肥,都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反而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不利影响。

2.作物的光温特性在生产上如何应用?

主要应用有:

㈠在引种上的应用。

引种时必须考虑品种的温光反应特性。

北种南引,生育期变短,而南种北引,生育期变长。

因此,从北方引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到南方来、从南方引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到北方去,相对易获得成功。

最稳妥的引种:

在相同纬度或温光生态条件相近的地区之间引种;引种感光性弱、感温性不敏感的品种。

㈡在栽培上的应用。

作物的品种搭配和播种期的安排,均需考虑品种的温光反应特性。

比如:

湖南种油菜,冬性强的要适当早播,应在9月中下旬播种;而春性品种可以晚些播种,可以迟至10月初。

㈢在育种上的应用。

第一点是要培育适应当地温光条件的品种;第二点是可以根据亲本的温光特性来调整播种期,以使父母本花期相遇;第三点是为了育种的需要,在本来不适合种植冬性强的作物品种的地方,可以提前对其的萌动的种子或幼苗进行春化处理,再移栽到大田里,这样就可以开花结实了。

3.简述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

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

其关系如下:

1.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

没有一定的营养生长期就不会开始生殖生长;营养生长的优劣直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