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22万吨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5505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22万吨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产22万吨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产22万吨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产22万吨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产22万吨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22万吨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产22万吨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22万吨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产22万吨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产22万吨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9年产22万吨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9年6月

一、项目概况

1、建设内容

公司年产22万吨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项目(以下简称“低熔点纤维项目”)共分为两期先后建设,其中一期项目已于2018年启动建设并于2018年12月份投入试生产,达产后实现新增年产11万吨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产品;二期项目拟投资43,2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2,694.96万元,流动资金10,505.04万元,新增2条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产品生产线,预计建设期为1年,项目达产后,低熔点涤纶短纤维年产能将达到22万吨。

2、产品用途

低熔点纤维是以低熔点聚酯(COPET)和常规聚酯(PET)为原料,熔融后从同一喷丝微孔挤出,形成皮芯结构的一种环保新型复合纤维,其中皮层熔点110~180℃,芯层熔点256~260℃,其优异性能的基础在于皮层的低熔点聚酯和芯层常规聚酯间的良好相容性,纤维在较低加热温度条件下可保证皮层熔化而芯层仍保持物理结构,冷却后在无任何化学粘结剂的基础上提供良好粘连作用,具有高黏结强力、低热熔黏合温度、快速黏合、剥离强度高等特点,且低熔点纤维突出的可高效无纺成型、无化学粘合剂使用的特点,成为纺织绿色制造的热点原料。

因此,低熔点纤维充当粘合剂所制成的非织造布,没有化学粘合剂,从而减少了污染并降低成本;同时它又比针刺非织造布牢固,拓宽了应用范围,因此,低熔点短纤维广泛应用于非织布行业,主要包括仿丝棉、无胶棉、硬质棉、汽车内饰、隔音板、床垫等领域。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突破公司现有产能瓶颈,满足持续增长的业务需要

公司现有产品为涤纶纤维,主要运用于服饰、汽车内饰、地毯、工程用土工布等行业。

近年来,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公司业务规模和销售收入持续增长。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已正式投产的涤纶短纤维生产线共14条(不含2018年12月份试生产的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生产线),合计设计产能为16.50万吨/年,最近三年的平均产能利用率高达116.33%,平均产销率达到98.54%,公司产能持续紧张,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也严重制约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本项目实施后,将新增产能11万吨,能够有效解决公司的产能紧张问题,保证业务的持续增长,从而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

2、扩大高端涤纶短纤维产能,进一步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

随着纺织化纤下游应用领域对纺织品在功能要求的不断细分,产品差异化、高值化生产技术逐渐成为了纤维产品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公司目前已在涤纶短纤维领域已经取得了有色、异形、抗菌除臭等功能的产业化应用,并在耐腐蚀、抗老化、抗氧化等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

本项目拟投建生产的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产品是公司依托于多项专利技术开发出的差异化、高端化涤纶短纤维,具有低碳环保、易热粘结、热稳定性好等特点,拥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同时也结束了发达国家(美国、日本、韩国)在低熔点短纤维市场的垄断地位。

本项目实施完成后,公司将新增11万吨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产能,摆脱产品同质化的束缚,进一步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

3、提升生产装备和工艺水平,有利于公司持续发展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定位于涤纶纤维及其制品的生产,提倡绿色循环经济的经营理念。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技术工艺、人员配置、市场营销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然而,随着下游客户对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越来越多新品种的研发投产,都需要公司不断提升生产装备和工艺水平。

本项目将通过新建厂房、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聘用技术人才等途径,对生产进行合理布局,优化生产工艺,使公司逐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生产,并使产品品质保持领先水平,满足下游行业的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保证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符合国家相关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的要求,具备良好的政策支持背景

本项目拟投建生产的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产品利用外层低熔点特性,在应用过程中减少了传统化学黏胶剂使用带来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符合重点行业减少挥发性有机物产生和排放的政策,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制造业绿色化水平;其次,本产品使用完报废后的废品也可再次回收利用作为再生资源,消除了传统化纤在使用胶水复合后不可再生利用的负面影响,提高产品使用报废后的利用率,属于“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的典型实践,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本项目符合《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的“推动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回收再利用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进一步扩大高附加值再生化纤及制品的比重”的发展目标;亦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的政策方针。

综上,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纺织与化纤行业相关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要求,具备良好的政策支持背景。

2、拥有先进的技术水平与研发实力,具备实施该项目的关键能力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涤纶纤维及其制品作为主营业务,2015年8月,公司被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国家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认定为“国家再生有色纤维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2017年3月,公司被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评为“2016年度全国化纤行业应用创新企业”;2017年11月,公司参与共同研发的“废旧聚酯纤维高效高值化再生及产业化”项目荣获“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8年12月,公司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同时,公司已与东华大学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再生有色聚酯纤维新材料研发中心”,由东华大学在产品研发、技术开拓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公司依托于自有复合型涤纶短纤维专利技术,与东华大学合作开发出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相关技术,从而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综上,公司在涤纶纤维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水平与研发实力,具备实施本项目的关键能力。

3、拥有丰富的涤纶纤维生产管理经验,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公司拥有一支优秀、稳定的涤纶纤维生产管理团队,管理团队成员均具有多年的涤纶纤维行业经验,其中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泽新先生在本行业从业20多年,从涤纶纤维行业发展趋势到产品生产工艺再到企业管理流程都有着深入的理解和丰富的心得。

因此,公司主要管理团队的经验使得公司能够准确、快速地掌握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的技术工艺和生产管理细节,从而从管理制度上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4、具备较为稳定的供应渠道和丰富的客户资源,确保项目效益顺利实现

经过多年的稳健发展和优质服务,公司在产品质量、研发能力、经营管理等方面,赢得了上下游行业的较高评价与肯定,并积累了较为稳定的供应商资源和客户资源。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各年产销率稳定在97.00%以上。

同时,公司建立了一套优秀的采购团队和销售团队,在原料采购、供应管理、市场调研、客户开拓等方面均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能够充分保障项目主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以及新增产能的顺利实现销售。

四、项目的市场前景

1、低熔点纤维产品的背景与意义

2016年,工信部发布《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扩大纤维新材料、智能化装备、高附加值新产品的产业化和在纺织及相关行业的应用……突破一批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关键共性技术,循环利用纺织纤维量占全部纤维加工量比重继续增加”的发展要求。

同年,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制定《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再次强调“推动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回收再利用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进一步扩大高附加值再生化纤及制品的比重”的发展目标。

本项目拟投建生产的低熔点纤维产品属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能够适应功能型、绿色化、差异化、个性化消费升级需求,优化我国纺织与化纤行业的产业结构,提高我国纺织与化纤工业的整体竞争力。

2、低熔点纤维产品的市场概况

基于绿色制造主题,不难看出“再生循环”与“多彩免染”是低熔点聚酯纤维当下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低熔点纤维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相关产品已展现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也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方面低熔点纤维的制备技术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譬如向低加工温度、高加工速度工艺提升;另一方面就是多样化产品种类的开发,提高低熔点纤维的性能,包括不同外观及风格的差别化低熔点纤维品种,如超细纤维、中空纤维、易染纤维等低熔点纤维,使低熔点纤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应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最后除了在产品性能、品质、功能上对日韩企业追赶之外,同样应在绿色制造上多下功夫,在满足更高的应用需求同时,推进化纤产业的绿色发展及转型升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低熔点纤维产品投产后的技术保障

公司一方面与东华大学合作建立“再生有色聚酯纤维新材料研发中心”并合作开发出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相关技术,未来由其在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技术开发方面提供研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低熔点纤维项目一期生产经验的积累以及对市场客户需求的研究,公司进一步提升了低熔点纤维产品的生产工艺与研发水平,从而保障了低熔点纤维项目二期的顺利实施。

同时,本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公司将引入行业领先的生产设备装置,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并加大对生产员工的培训投入,加强产品质量控制,从生产技术与管理方面为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4、项目投产后新增产能情况

本项目建成达产后,公司将新增年产11万吨低熔点涤纶短纤维,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快速提升公司技术竞争优势。

5、对低熔点纤维产品的市场前景评价

低熔点纤维在下游市场汽车、家具、家纺、建材等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且随着低碳环保、循环经济等国家政策的有力推行,低熔点纤维的市场将迎来高速的发展。

因此,低熔点纤维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五、项目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43,2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2,694.96万元,具体构成明细如下表:

六、项目主要设备

根据产品方案和生产工艺要求,本项目建设2条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生产线,拟购置各类设备1,557台套,合计25,518.82万元,主要包括各项类别的设备购置金额及数量如下表所示:

注:

由于本行业生产设备具有数量多、金额小的特点,故此处按照生产设备功能合并披露,并列示部分重要、关键设备

七、项目产品标准、技术来源

1、产品标准

该项目产品主要按照国家及行业相关产品标准生产,主要执行标准如下:

(1)《涤纶短纤维》(GB/T14464-2008);

(2)《有色涤纶短纤维》(FZ/T52018-2011);

(3)《再生涤纶短纤维》(FZ/T52010-2014);

(4)《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FZ/T52025-2012);

(5)《低熔点复合涤纶短纤维的鉴别方法》(HS/T46-2014)。

2、技术来源

本项目实施的技术来源主要为公司自有专利技术与核心技术。

八、项目主要原材料供应及能耗

本项目生产过程所需的原料为PTA、IPA、MEG、PET原料、功能型材料、纺丝油剂以及包装材料等。

公司已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也在内部建立了原料保障和预警机制,能够保障主要原辅料采购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

本项目所需的燃料动力包括天然气、电力、蒸汽和自来水,相关能源和耗能工质均在项目实施地能够保障供应的范围内,能够满足项目实施后的生产需要。

九、项目环保情况

本项目工程量较大,在土建施工期间,各项施工活动不可避免地将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和产生影响,主要包括废气和粉尘、噪声、固体废物、废水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以粉尘和施工噪声尤为明显。

公司已制定并将在建设期内实施一系列大气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声环境保护以及固废处理措施。

本项目在运营阶段会产生一定的废气、废水、固废和噪音。

公司在项目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