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培训记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4250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年教师培训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青年教师培训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青年教师培训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青年教师培训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青年教师培训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年教师培训记录.docx

《青年教师培训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年教师培训记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年教师培训记录.docx

青年教师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

3月22日

培训地点

龙头小学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

王艳

内容

《新教育》—-走进新教育

内容简介:

一、新教育的几种解读

1、新教育是“新”教育

2、新教育是“心”教育

3、新教育是“行”教育

4、新教育是“幸”教育

5、新教育是“星"教育

6、新教育是“信”教育

二、新教育精神

1、执著坚守的理想主义

2、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

3、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

4、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

三、新教育实验的创新特征

新教育实验的“新”,并不是赶时髦,也不是强标榜,而是一种传承,一种呼唤。

让教育返璞归真,回到教育的原点。

寻求一种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培训时间

3月29日

培训地点

龙头小学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

梁舟

内容

《新教育》——新教育的四大改变

内容简介:

四大改变的目标:

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改变一:

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学校管理的核心:

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

改变二:

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共同成长,教师成长,学生自然就会成长

改变三:

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

六大行动:

书香校园。

改变四:

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

教育科研应关注:

1、教室里发生的事情。

2、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

朱永新提倡什么样的新范式:

倡导行动的研究,校本的研究。

一种能改变我们学校生活,能改变学校发展的科研.

 

培训时间

4月12日

培训地点

三搭桥小学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

周利民

内容

《新教育》-—新教育的六大行动

内容简介:

新教育的六大行动:

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的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

 

培训时间

4月26日

培训地点

龙头小学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

胡亚平

内容

《新教育》—-新教育的儿童课程

内容简介:

积极的儿童生活方式:

晨诵、午读、暮省

〈一>晨诵:

用诗歌开启新的一天

(1)晨诵的目的:

晨诵的目的主要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

(2)新教育晨诵的三个基本特点:

词句优美,儿童在吟诵时可以感受与理解;传递人类美好的愿望与情愫.

(3)晨诵的主要形式有:

晨间诵诗、日常诵诗、生日赠诗、情境诵诗

<二〉午读:

用美丽的童书滋润童年

(1)儿童能够读哪些书?

那些书适合孩子的成长?

为了解决以上的种种问题,新教育实验从2006年前起开发了“毛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段阅读研究项目”,目的是从大量的童书中寻找出每一年龄儿童能够阅读的书籍。

(2)每一年的阅读应该是符合孩子各自不同特点的:

   低年级(1~2年级):

我们倡导写绘结合,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用土话表达与创造相结合的办法,来让低幼儿童的学习与创造力得到自由发挥。

   中年级(3~4年级):

开始逐步从绘画中淡出,而加大文字阅读,结合讲故事,加大整本书的主题探讨,并开始进行历史故事与人物传记的阅读.

   高年级(5~6年级):

主张共读方面以主题探讨为主,加大自由阅读的量,加入自然科学方面的阅读,将阅读与儿童文学创作相结合.

 

培训时间

5月10日

培训地点

龙头小学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

张桂芬

内容

《新教育》——新教育的专业发展

内容简介:

知识摘要:

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通过”三专”模式来实现:

专业-—-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

专业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阅读的关键人物是教师.教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教育智慧的形成,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跨越由这些经典构成的桥梁的过程。

专业写作,在反思中成长

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之一,就是师生共写随笔,即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教师的日常教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

专业写作具有以下特征:

1、强调理解与反思,反对表现主义.

2、强调与实践相关联

3、强调客观呈现,反对追求修饰。

4、主张师生共写随笔。

5、注重案例研究。

专业发展共同体:

打造教师成长的生态环境

 

培训时间

5月24日

培训地点

三搭桥小学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

郑琳

内容

《新教育》——新教育的理想课堂

内容简介:

分享一:

新教育的理想课堂分为:

有效课堂研究;

对课堂的多元文化理解;

风格与个性的课堂三个层次。

新教育实验提出“构筑理想课堂”,是指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学校里的日常教学研究不应该是为了上好表演性质的公开课、竞赛课而进行的,而应该是为了提升每一个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应该是为了赛课作准备而开展,而应该是为了改进每一堂课的质量而进行教研——包括识字课、计算课、复习课、试卷讲解课在内的所有学科教学;不应该只关注到几个课堂上有精彩发言的学生,而应该关注、检测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培训时间

6月14日

培训地点

三搭桥小学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

黄瑶

内容

《新教育》——新教育学校文化

内容简介:

一、新教育学校文化之魂

1、新教育其实是一种新文化;

2、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新教育实验学校的立校之魂、兴校之本、强校之基。

3、核心理念: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促进个体生命和共同体生命的良好状态’指导日常教育教学和教研生活。

4、教育的信任、信心、信念、信仰是新教育的根本精神,也是新教育文化的基本特征。

5、这种“信”的建立过程就是学校文化的行成过程。

二、新教育学校文化的共性与个性

1、“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学校的使命,打造属于自身特色、彰显个性生命的学校文化就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2、“月映千川”———-月亮只有一个,河流却有无数条。

3、“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比喻成一轮明月,每一所学校就是一道河流会折射出具有个性的不同风景。

 

培训时间

6月21日

培训地点

三搭桥小学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

易韬

内容

《新教育》——新教育每月一事

内容简介:

新教育实验主张,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良好的习惯,而培养习惯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人的习惯养成一般要经历21天的重复练习,所以采用每月一事的办法来培养习惯。

这样就形成了学校的主题月活动,这样六年的巩固,是完全可以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

开展每月一事的办法:

1、主题选择立足于学生一生有用的最重要的习惯。

2、主题内容都从一件非常具体的小事展开,这里说展开并不是开展,也就是说并不只是一件非常具体的小事,而是从每件小事后面都有不一样的主题,关于健康、规则、人与自然的。

等等.

3、主题的活动与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结合起来.六大行动的听、说、读、写、课堂、网络。

4、每月的小主题:

1、吃饭(节俭)2、走路(规则)3、种树(公益)4、踏青(自然)5、扫地(劳动)6、唱歌(艺术)7、玩球(健身)8、问候(交往)

9、阅读(求知)10、家书(感恩)11、演说(口才)12、日记(自省)

5、再从具体的每个方面解释如何去操作。

 

 

培训时间

9月13日

培训地点

三搭桥小学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

王艳

内容

《高效课堂22条》之高效课堂管理

内容简介:

高效课堂的管理:

A、抓“两头”,促中间:

一头指导学案的编制与预习;一头指当堂的达标测评;“中间"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论生成的过程;导学案的编制即“备课”:

主备—年级组—主备—个备—课后备;

B、领导班子上观摩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较弱教师上过关课,整改教师上提高课。

校长要“清心”、“正气”、“洗脑";

C、学科、年级、班组组织自己的听评课;

D、立足课堂,狠抓落实:

一谈二警三停;

E、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既抓教师的观念转变,同时更要抓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

 

 

培训时间

9月27日

培训地点

三搭桥小学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

凌茜

内容

《高效课堂22条》之高效课堂的四个基本理念

内容简介:

高效课堂的四个基本理念:

1、素质教育的素质是学习能力

2、学校的产品是课堂

3、开放的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

4、小组学习决定成败

 

 

培训时间

10月11日

培训地点

三搭桥小学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

张莎

内容

《高效课堂22条》之高效课堂的抓手——导学案

内容简介:

一、在兖州一中,优秀的导学案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1、探索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灵活性原则

4、梯度化原则

5、创新性原则

二、导学案编写的安排和要求

1、编写安排

教研组统一组织,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循环大备课。

2、要求

(1)、量的要求:

一课一案

(2)、质的要求: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3)、环节要求: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反思、布置作业、归纳小结。

三、导学案的作用

发:

指导预热;做:

结合教材;收:

抓规范。

四、注意事项

防止习题化、简单化、剪贴化、防量大、防难题.

五、导学案的管理

1、评价:

学生评价每月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2、资源共享.

 

培训时间

10月25日

培训地点

龙头小学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

唐婧

内容

《高效课堂22条》之高效课堂行动研究

内容简介:

教师在高效课堂上,只起到“点拨”和“引导”作用,要“消失”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发展的推手。

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做点燃学生的“火炬手”。

要刻意淡化课堂艺术,熟练掌握高效课堂的课堂技术,抓好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

 

培训时间

11月8日

培训地点

龙头小学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

汤拥军

内容

《高效课堂22条》之高效课堂的四个核心词

内容简介:

教育即解放就是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为起点,对话成为重要的教学过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等级式的,而是水平式的。

要求学生能独立地作批判性思考,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他们.师生之间不是控制与被控制、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而是平等民主的互惠关系.

 

培训时间

11月22日

培训地点

龙头小学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

谭文琴

内容

《高效课堂22条》之高效课堂模式

内容简介: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教师可支配时间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为35分钟。

三大模块:

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

 

培训时间

12月13日

培训地点

龙头小学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

肖祎臻

内容

《高效课堂22条》之教师职业幸福的途径

内容简介:

山不在高,小课题是撬动学校的“支点”;水不在深,小课题能解决制约学校教学的“大问题”.这样的“小处入手”,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既可以改变教师的工作状态,通过提升教师实在的专业能力,让教师找到真正的职业幸福,也可以带动学校整体工作和效益的提升。

而更大的受益者则是学生,通过教师的实际教学研究,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这种教的转变,能最大限度地带来学生学的转变,进而产生学习品质的转变。

正所谓找到了支点,便撬动了整个地球.

 

培训时间

1月3日

培训地点

云田中学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

王艳

内容

《高效课堂22条》之高效课堂22条答问

内容简介:

教学需要模式吗?

答:

当然需要。

这个疑问和企业是否需要“生产标准"类似.我们一再讲别老是争来争去地绕弯弯磨嘴皮了,赶紧为课堂教学“定模”,用模式去规范教师的课堂流程和教学行为。

不是说教育不等人,我们需要和时间赛跑,尽早改善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

我们说教育的产品是课堂,唯有保证课堂这个“产品”的质量,才能提升教育整体的办学质量和服务质量。

 

培训时间

1月10日

培训地点

云田中学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

胡亚平

内容

《高效课堂22条》之关于教育的另类思考

内容简介:

对教育的十点思考

1、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人的核心是“精神的发展"。

2、“模式”本身可以产生效益,正如企业生产,科学的工艺和流程当然代表着效益。

3、校长的职责就是给学校注入“精气神",当然,校长得首先是李云龙,打起仗

来“嗷嗷”叫着向前冲。

4、帕夫雷什中学最显眼的是文化室和图书馆,有人感概说这就是教育的精神支撑。

5、传统课堂令人发指的不仅是剥夺了学生学习的权利和能力,而且是一场惨绝人寰的精神屠杀!

6、小学课堂成了真正的名利场,衍生着太多的腐朽和杀戮。

7、《圣经》里说,“你要做世上的盐,不做世上的光".教师应该“消失”在“讲堂”上,实现真正的“生命的狂欢”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自由的需要、探究的需要、成功的需要.

8、课改要“坚决、彻底”,“还权”可不是“欠债还钱”,今天5毛,明天1块。

不是相对的“还”,而是绝对还!

9、高效课堂是帮助教师实现个人的发展和职业的幸福。

就像跳远,先退后几步,才能腾空。

10、教师即“开发"!

杜威说,教师是通往天国的“引路人"。

而教师不是“天国”!

因而教师的“讲”定位在“捅破窗户纸”上,这样的“讲”准确地说叫“点拨"。

 

培训时间

1月17日

培训地点

云田中学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

郑琳

内容

《高效课堂22条》之给洋思的建议:

洋思的课改还有待“进化”

内容简介:

改革给洋思带来了尊严,洋思理应赢得敬重

洋思经验有三个“特质":

第一亲切、质朴第二洋思的经验好懂、易学。

第三洋思的成功不是政府高投入的成功,不是教师高学历的成功,不是生源竞争的成功.从客观上分析,它的成功主要来自于按照教育的规律来办事,这就使它的经验具备了学习的价值。

围绕“教好”学生,洋思的做法值得借鉴

1、从起始年级抓起,从起始学科抓起,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2、实施“兵教兵"战术。

3、注重课堂防差。

4、坚持三清: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洋思要实现真正意义的“蜕变",就必须敢于向现在的课堂动手术,进行“二次革命”。

其实任何课改都必须围绕着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与动手操作能力来进行,真正让教师“退出”课堂上的“聚焦点”,致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训时间

1月24日

培训地点

云田中学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

黄瑶

内容

《高效课堂22条》之传统课堂批判

内容简介:

“一切”都是错的

传统课堂是“悲剧场",是“恶之花".

不斩断这个“根”,所有的幸福都似乎遥不可及。

我猛烈批评传统课堂,并非是说传统课堂就一无是处,可问题是,当时代需要我们从马车换乘轿车时,并非就一定是说马车不好,而是需要我们换乘轿车。

今天的课改,不是争论马车、轿车的问题,而是必须换乘,这理由还不充分吗?

因为马车无法抵达教育的目的地,不仅是“速度”问题,我们不是总说,谁都可以等,孩子不能等吗?

既然不能等,为什么还老牛拉破车?

传统课堂“精心"酿造的悲剧数不胜数,难道不需要我们幡然醒悟,进而醍醐灌顶?

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希望就藏在一切关于课堂的变革之中。

这绝对不是我的情绪化、极端化,而是基于现实思考得出的结论。

或许这个结论不能被少部分人接受,但我仍有理由充满理想,我的理想就是-—寻找师生的共同幸福,让每一个生命体验到尊严……

传统教育一开始“出发"就错了——我们的眼里—-只追求“知识”。

我们把知识当做了教育的全部内容.为了这唯一的目的,我们无所不用其极,时间、汗水、大棒、胡萝卜、题海、作业、统考……

我们过分强调“灌输”了,以为灌输才是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教学“十八般兵器”,可如今的大多数教师手里就只剩下了牢牢攥着不肯撒手的“拨火棍”,这根拨火棍就叫“讲”。

殊不知,其实也没人仔细研究过,“讲"能替代学生的“学”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