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3791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

《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

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钢筋工程

(一)表面锈蚀

1.现象

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的转为红色,日久后变为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2.原因分析

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3.预防措施

钢筋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须用垫木垫起,使离地面20公分以上;库存期限不得过长,原则上先进的先使用。

工地临时保管钢筋时,应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干燥的露天场地;根据天气情况,必要时加盖雨布;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

4.治理方法

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

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采用手工或机械的方法,并尽可能采用机械的方法。

盘条细钢筋可通过冷拉或调直过程除锈;粗钢筋采用专用除锈机除锈,如圆盘钢丝刷除锈机。

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剥落现象的因麻坑、斑点损伤截面的,应通过试验确定是否降级使用或另作处置。

(二)试样强度不足

1.现象

在一套钢筋试样中,取一根试件作拉力试验,另一根作冷弯试验,其中拉力试验所得的强度指标(屈服点或抗拉强度)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2.原因分析

钢筋出厂时检验疏忽,以致整批材质不合格,或材质不均匀。

3.预防措施

收到钢厂发来的钢筋原材料后,应首先仔细查看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按规定取样频率进行复查。

4.治理方法

另取双倍数量的试件作第二次拉力试验,如仍有一根试件的屈服点、抗拉强度、深长率中任一指标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不予验收,或作降级处理。

(三)热轧钢筋无标牌

1.现象

钢筋进库时无标牌,材质不明。

2.原因分析

管理不善,标牌散失或堆垛时混料,但钢厂仍发货;运输过程中标牌失落。

3.预防措施

通知发货单位加强其余批号钢筋的管理。

4.治理方法

每捆钢筋都需取样试验,以确定级别;无论何种情况,都不得用于重要承重结构作为受力主筋;不成捆或非成盘钢筋,如考虑逐根取样浪费太大,根据实际情况充当较细钢筋或降级使用。

(四)柱子外伸钢筋错位

1.现象

下柱外伸钢筋从柱顶甩出,由于位置偏离设计要求过大,与上柱钢筋搭接不上。

2.原因分析

(1)钢筋安装后虽已自箭合格,但由于固定钢筋措施不可靠,发生变位;

(2)浇捣混凝土时被震动器或其它操作机具碰歪撞斜,没有及时校正。

3.预防措施

(1)在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按图纸位置安好,然后用样板、铁卡或木方卡好固定;浇捣混凝土前再复查一遍,如发生移位,则应校正后再浇捣混凝土;

(2)注意浇捣操作,尽量不碰撞钢筋,浇捣过程中由专人随时检查,及时校正。

4.治理方法

在靠紧搭接不可能时,仍应使上柱钢筋保持设计位置,并采取垫筋焊接联系。

(五)同截面接头过多

1.现象

在绑扎或安装钢筋骨架时发现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过多,其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超出规范规定数值。

2.原因分析

(1)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认真考虑原材料长度;

(2)忽略了某些杆件不允许采用绑扎接头的规定;

(3)忽略了配置在构件同一截面中的接头,其中距不得小于搭接长度的规定;

(4)分不清钢筋位于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3.预防措施

(1)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哪个分号与哪个分号搭配;

(2)记住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焊接,不得采用绑扎接头;

(3)弄清楚规范中规定的同一截面的含义;

(4)如分不清受拉或受压区时,接头设置均应按受拉区的规定办理。

4.治理方法

在钢筋骨架未绑扎时,发现接头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应立即通知配料人员重新考虑设置方案;如已绑扎或安装完钢筋骨架才发现,则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一般情况下应拆除骨架或抽出有问题的钢筋返工,如不能拆除,则可采取加帮条焊的方法解决。

(六)柱箍筋接头位置同向

1.现象

柱箍筋接头位置方向相同,重复交搭于一根或两根纵筋上。

2.原因分析

绑扎柱钢筋骨架疏忽所致。

3.预防措施

安装操作前交底,操作过程中提醒,操作完检查。

4.治理方法

适当解开几个箍筋,转个方向,重新绑扎,力求上下接头互相错开。

(七)绑扎接点松扣

1.现象

搬移钢筋骨架时,绑扎接点松扣;或浇捣混凝土时绑扣松脱。

2.原因分析

绑扎铁丝太硬或粗细不适当;绑扣形式不正确。

3.预防措施

一般采用20~22号铁丝作为绑扎丝。

绑扎直径12毫米以下钢筋宜用22号铁丝;绑扎12~16毫米钢筋宜用20号铁丝;绑扎梁、柱等直径较粗的钢筋可用双根22号铁丝。

绑扎时要尽量选用不易松脱的绑扣形式,如绑平板钢筋网时,除了用一面顺扣外,还应加一些十字花扣;钢筋转角处要采用兜扣并加缠;对竖立的钢筋网,除了十字花扣外,也要适当加缠。

4.治理方法

将接点松扣处重新帮牢。

(八)闪光对焊未焊透

1.现象

焊口局部区域未能相互结晶,焊合不良,接头墩粗变形量很小,挤出的金属毛刺极不均匀,多集中于上口,并产生严重的胀开现象;从断口上可看到如同有氧化么膜的粘合面存在。

2.原因分析

(1)焊接工艺方法应用不当。

如对断面较大的钢筋应采用预热闪光焊而不是连续闪光焊工艺;

(2)焊接参数选择不合适。

如烧化留量太小、变压器级数过高及烧化速度太快等。

3.预防措施

(1)适当限制连续闪光焊工艺的使用范围;

(2)重视预热作用,掌握预热要领,力求扩大沿焊件纵向的加热区域,减小温度梯度;

(3)采取正常的烧化过程,使焊件获得符合要求的温度分布、尽可能平整的端面以及

比较均匀的熔化金属层,为提高接头质量创造良好条件;

(4)避免采用过高的变压器级数施焊,以提高加热效果。

(九)闪光对焊接头弯折或偏心

1.现象

接头处产生弯折,折角超过规定,或接头处偏心,轴线偏移大于0.1d或2mm。

2.原因分析

(1)钢筋端头歪斜;

(2)电极变形太大或安装不正确;

(3)焊机夹具晃动太大;

(4)操作不注意。

3.预防措施

(1)钢筋端头弯曲时,焊前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2)经常保持电极的正常外形,变形较大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新,安装时应力求位置准

确。

(3)夹具如因磨损晃动较大,应及时修理;

(4)接头焊毕,稍冷却后再小心地移动钢筋。

(十)钢筋电弧焊尺寸偏差

1.现象

(1)帮条及搭接接头焊缝长度不足。

(2)帮条沿接头中心线纵向偏移。

(3)接头处钢筋轴线弯折和偏移。

(4)焊缝尺寸不足或过大。

2.原因分析

焊前准备工作没有做好,操作马虎;下料不准等。

3.预防措施

钢筋下料和组对应由专人进行,合格后方准焊接;焊接过程中应精心操作。

二.模板工程

(一)墙模板缺陷

1.现象:

(1)炸模、倾斜变形。

(2)墙体厚薄不一,墙面高低不平。

(3)墙根跑浆、露筋,模板底部被混凝土及吵浆裹住拆模困难。

(4)墙角模板拆不出。

2.预防措施:

(1)墙面模板应拼装平整,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有几道混凝土墙时,除顶部设通长连接木方定位外,相互间均应用剪刀撑撑牢。

(3)墙身中间应用穿墙螺栓拉紧,以承担混凝土的侧压力,确保不炸模(一般采用φ12~φ16mm螺栓)。

两片模板之间,应根据墙的厚度用钢管或硬塑料撑头,以保证墙体厚度一致。

有防水要求时,应采用焊有止水片的螺栓。

(4)每层混凝土的浇灌厚度,应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二)圈梁模板缺陷

1.现象

(1)局部涨模,造成墙内侧或外侧水泥砂浆挂墙。

(2)梁内外侧不平,砌上段墙时局部挑空。

2.原因分析

(1)卡具未夹紧模板,混凝土震捣时产生侧向压力造成局部涨模。

(2)模板组装时,未与墙面支撑平直。

3.预防措施

(1)如采用在墙上留孔挑扁担木方法施工时,扁担木长度应不小于墙厚加二倍梁高,圈梁侧模下口应家夹紧墙面,斜撑与上口横档钉牢,保持梁上口呈直线。

(2)采用钢管卡具组装模板时,如发现钢管卡具滑扣应即掉换。

(3)圈梁模板上口必须有临时撑头,保持梁上口宽度。

(三)板模板缺陷

1.现象

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梁边模板嵌入梁内不易拆除。

2.原因分析

(1)板格栅用料较小,造成挠度过大。

(2)板下支撑底部不牢,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荷载不断增加,基础下沉,板模下挠。

(3)板底模板不平,混凝土接触面平整度超过允许偏差。

(4)将板模板铺钉在梁侧模上面,甚至略伸入梁模内,浇灌混凝土后板模板吸水膨胀,

梁模也略有外涨,造成边缘一块模板嵌牢在混凝土内。

3.预防措施

(1)楼板模板的厚度要一致,格栅用料要有一定强度和刚度,格栅面要平整。

(2)支撑材料应有足够强度,前后左右要相互搭牢;支撑如撑在软土地上,必须将地

面预先夯实,并铺设通长垫木,保证在混凝土重量作用下不发生下沉

(3)板模与梁模连接处,板模应拼铺到梁侧模外口齐平,避免模板嵌入梁混凝土内,

以便于拆除。

(4)板模应按规定起拱。

三.混凝土工程

(一)麻面

1.现象

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

2.预防措施

(1)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

如有缝隙,应用油毡条、塑料条、纤维板或水泥砂浆块等堵严,防止漏浆。

(3)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3.治理方法

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应加以修补。

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素浆或1:

2水泥砂浆抹平。

(二)露筋

1.现象

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没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2.预防措施

(1)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整。

(2)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

一般每隔一米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

(3)钢筋较密集时,应选配适当的石子。

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

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细石混凝土浇灌。

(4)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

在钢筋密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

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5)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将木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

(6)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

(7)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

(8)操作时不得踩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应及时调直,补扣绑好。

3.治理方法:

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三)蜂窝

1.现象

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2.预防措施

(1)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2)混凝土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控制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

(3)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米。

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1m。

如超过1m,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

(4)在竖向结构中(柱、墙)浇筑混凝土,应采取下列措施:

a模前应在边模板下口抹8cm宽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柱、墙体不超过1cm,保证下口严密。

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与浇筑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砂浆应用铁锹入模,不得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

混凝土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底层振捣应认真操作。

b.柱子应分段浇筑,边长大于0.4米且无交叉箍筋时,每段高度不应大于3.5m。

c.墙和隔墙应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应大于3m。

d.采用竖向串筒导送混凝土时,竖向结构浇筑段的高度可不加限制。

e.柱断面在40×40cm以内并有交叉箍筋时,应在柱模侧面开设不小于30cm高的孔洞,装上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

(5)混凝土的振捣应分层捣固。

(6)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轻骨料混凝拌合物,则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

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

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

平板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3~5cm。

(7)混凝土浇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

掌握好振捣时混凝土坍落度和振捣有效作用半径的关系。

合适的振捣时间也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

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

(8)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

如发现有模板走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3.治理方法

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剔喇叭口,外边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四)板面不平整

1.现象

混凝土板厚薄不一致,表面不平整。

2.原因分析

(1)混凝土梁板同时浇筑,有时只采用插入式震动器震捣,用铁锹拍平,使混凝土板厚控制不准,粗糙不平。

(2)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就上人操作或运料,使板面出现凹坑和印迹。

(3)模板支柱没有支承在坚硬的地基上,垫板支承面不足,以致在浇筑混凝土时或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下沉。

3.预防措施

(1)浇筑混凝土板应采用平板震动器震捣,其有效震动深度约20~30cm。

大面积混凝土应分段震捣,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震捣3~5cm。

(2)控制混凝土板浇筑厚度,除在模板四周弹墨线外,还可用钢筋或木料做成与板厚相同的标志,放在浇灌地点,随浇筑随移动,以保持板面水平

(3)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以内,应进行覆盖浇水养护。

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足够强度后,方可在已浇筑的结构上走动。

(4)混凝土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承部分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结构不发生过量下沉。

(5)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模板和支撑,如有变形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凝结前维修加固好。

四.砌砖工程

(一)砂浆强度不稳定

1.现象

砂浆强度低于设计强度的情况较多,砂浆强度波动大,匀生性差。

2.预防措施

(1)砂浆配合比的确定,应结合现场的村质情况,在满足砂浆和易性的条件下,控制砂浆强度,为了满足砂浆和易性要求而增加塑化材料后,应适当调整水泥用量。

(2)建立施工计量工具校验、维修、保管制度,砂浆中砂子用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10倍左右。

因此砂石计量误差对强度影响不十分明显,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砂中含水率的影响及计量后运输途中的失落,砂子用量大多出现负偏差,对砂浆强度偏于有利。

故为方便操作,砂子计量允许按重量折成体积。

(3)塑化材料一般为湿料,计量称重更为困难,由于其计量误差对砂浆强度影响十分敏感,理应严格控制,计量的具体做法是:

将塑化材料(石灰膏等)调成标准稠度(12厘米),进行称重计量,再折成标准容积,定期抽查核对,如供应的塑化材料含水比较稳定,则可按稳定含水量进行计量,计量误差应控制在地±5%以内。

(4)不得用增加微沫剂量等方法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5)砂浆搅拌加料顺序:

用砂浆搅拌机就应分两次投料,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塑化材料,通过搅拌叶片和砂子搓动,将塑化材料打开(不见疙瘩为止),再投入其余的砂子和全部水泥,砌筑砂浆不应用人工拌制。

(二)砖砌体组砌混乱

1.现象

混水墙面组砌方法混乱,出现直缝和“二层皮”,降低了砌体强度和整体性,清水墙,砖规格尺寸误差对墙面影响较大,为组砌形式不当,形成竖缝宽度不均,影响美观。

2.预防措施

(1)应使操作者了解砖墙组砌形式,不单纯只为了清水墙美观,同时也为了满足传递荷载的需要,因此不论清、混水墙,墙体中砖缝搭不得少于1/4砖长,内外皮砖层最多隔五层砖应有一层丁砖拉结(五顺一丁),一般不超过三层为宜,为了节约,允许使用砖头,但也应满足1/4砖长的搭接要求。

半砖头应分散砌于混水墙中。

(2)墙体组砌形式的选用,应根据所砌部位的受力性和砖的规格尺寸误差而定,一般清水墙石常适用梅花丁组砌方法,在地震区,为增强齿缝受拉强度,可采用一顺一丁组砌方法,为了不因砖的规格尺寸误差而经常变动组砌形式,在同一幢号工程中,应尽量使用同一砖厂的砖。

(三)砖缝砂浆不饱满

1.现象

砖属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低于80%,竖缝内无砂浆(瞎缝)。

2.预防措施

(1)改善砂浆和易性是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和提高粘结强度的关键,宜使用掺有石灰膏或粉煤灰的混合砂浆。

(2)改进砌筑方法,不宜采用推尺铺灰法或摆砖砌筑,应推广“三一砌砖法”,即使用大铲,一块砖,一铲灰,一揉挤的砌筑方法。

(3)严禁干砖砌墙。

(四)墙体留置阴槎,接槎不严

1.现象

砌筑时随意留槎,且多留置阴槎,槎口部位用砖渣填砌,使墙体断面遭受严重削弱,阴槎部位砂浆不严,灰缝不顺直。

2.预防措施

(1)在安排施工组织计划时,对施工留槎应作统一考虑,外墙尽量做到同步砌筑不留槎,如外墙脚手砌纵墙,横墙可以与此同步砌筑,工作面互不干扰,这样可尽量减少留槎部位,有利于房屋整体性。

(2)退槎宜采取18层退槎砌法,为防止因操作不熟练,使接槎年水平缝不直,可以加立小皮数杆,清水墙留槎,为遇有门窗洞口,应将留槎部位砌至转角门窗口边,在门窗口框边立皮数杆,以控制标高。

(3)留退槎确有困难时,应留引出墙面12cm的直槎,并按规定设拉结条,使咬槎砖缝由纵横墙交接年移至内墙部位,增强墙体的整体性。

(4)后砌非承重12cm隔墙,宜将取在墙面上留榫式槎的作法,接槎时,应在榫式洞口内先填塞砂浆,顶皮砖的上部灰缝,用瓦刀将砂浆塞严,以稳固隔墙,减少留榫洞口对墙体断面的削弱。

(五)配筋砌体钢筋遗漏和锈蚀

1.现象

配筋砌体(水平配筋)中钢筋操作时漏放或没有按照设计规定放置,配筋砖缝中砂浆不饱满,年久钢筋遭到严重锈蚀而失去作用,上述两种现象会使配筋砌体强度大幅度地降低。

2.预防措施

(1)砌体中的配筋与混凝土中的钢筋一样,都属于隐蔽工程项目应加强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存档,施工中,对新砌部位需要的配筋应一次备齐,以便检查有无遗漏,砌筑时配筋端头应从砖缝中漏出,作为配筋标志。

(2)配筋宜采用冷拨钢丝焊网片,砌筑时,应适当增加灰缝厚度(以钢筋网片厚度上下各有2mm保护层为宜),为同一标高墙面有配筋和无配筋两种情况,可分划两种皮数杆控制。

(3)为了确保砖缝中钢筋保护层的质量,应先将钢筋网片刷水泥净浆,网片放置前,底面砖层的纵横竖缝应用砂浆填实,以增强砌体强度,同时也能防止铺灰砌筑时,砂浆拌入竖缝中而出现露筋现现象。

(4)配筋砌体一般均使用高标号水泥砂浆,为了使挤浆严实,严禁用干砖砌筑,应采取满铺挤,也可适当敲砖振实砂浆层,使钢筋能很好地被砂浆包裹。

(六).立柱、门窗洞口阳台和环窗雨蓬不成线

1.原因分析:

(1)砌筑前没有弹线,轴线偏移;

(2)多层建筑弹线时没有在固定的一端发尺;

(3)平面不弹线,标高失控,上下不吊线;

2.预防措施:

(1)层层弹出墙体中心线和砌体边线,砌筑大角头时校正垂直线;

(2)皮数杆应标明楼地面、门窗洞口和圈梁标高;每层弹线应从同一轴线端发尺,以消除误差;

(3)立柱、门窗洞口、阳台与环窗雨蓬,逐层分中定位,弹好砌筑边线;模板安装时测好标高,上下吊角吊边;砌筑时做到左右拉线,上下挂线锤。

(七).窗台返水(窗台与屋面板下渗水污墙)

1.原因分析

(1).窗杠框底未留空隙或空隙很小,窗台粉面时未留流水坡;或粉面砂浆填掩窗框,砂浆干缩开裂,雨水从裂缝中渗入内墙面;

(2).安装窗框时未拉线,框底离空不一;

(3).窗台下,屋面板上下砖墙灰浆不饱满、不密实,雨水渗入墙内污墙。

2.预防措施:

(1).画皮数杆时,必须把窗台板的砖面标高标明,使窗框底留3~5公分空隙,粉窗台时在框底嵌入砂浆填实堵严;

(2).拉线安装窗框,线要绷紧平直窗台下2~3皮砖、屋面板上下2~3皮砖,用M5水泥混合砂浆砌实心体,砖应湿透,每皮灌稀浆,切忌用水冲浆灌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