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35849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doc.docx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doc.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doc.docx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doc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知识小结

 一、默写词语 

腊月 初旬 展览 陈醋 饺子 榛子 风筝 空竹 口琴 气象 擦黑 鞭炮 黏稠眨眼 除夕 扫除 扫房 店铺 开张 春联 对联 年画 间断 必定 除非 守岁元旦 光景 店铺 燃放 亲戚 拜年 寺院 庙会 小贩 摆摊 骆驼 娴熟 元宵一律 彩绘 广告 参观 栗子 汤匙 塞灌 咽下 碗盏 搅合 益发 浓稠 沸腾可靠 猜想 肿胀 稀烂 惊异 粉碎 熬粥 外套 褐色 染缸 脏水 解释 一枚筷子 浪漫 奈何 汉宫 官侯 素色 文章 充盈 脉脉 栖息 寒鸦 望月 蜡烛寒食 韩翃 轻烟 机杼 泣涕 皎洁 中庭 冷露 秋思 藏戏 僧人 布施 王妃巫女 演绎 脱缰 威严 柔顺 

腊八蒜 杂拌儿 红楼梦 水浒传 清一色 腊八粥 燃爆竹 沈从文 黄焖鸡 陈腊肉 擢素手  

2、默写四字词语 

色如翡翠 色味双美 零七八碎 万象更新 灯火通宵 日夜不绝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男女老少 炮声不绝 张灯结彩 有声有光 残灯末庙 各形各色 分外热闹 甜甜腻腻 进进出出 有声无力 唐东杰布 为民造福 一无所有 行善积德 出钱出力 响彻雪山 身无分文 开山鼻祖 半黑半白 两面三刀 青面獠牙 朴实敦厚 席地而唱 别无所求 地广人稀 随心所欲 优哉游哉 毫不稀奇 糊糊涂涂 形象突出 性格鲜明 

一而再,再而三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3、易错字音 

翡(fěi)翠  榛(zhēn)子  蜜饯(jiàn) 掺(chān)合  骡(luó)马娴(xián)熟 唾(tuò)沫  嘟(dū)囔(nang) 孥(nú)孥 焖(mèn)锅 搁(gē)进  僧(sēng)人 脱缰(jiāng) 吞噬(shì)  獠(liáo)牙 铜钹(bó) 演绎(yì)  王妃(fēi) 

4、多音字 

分fēn(分离) 正zhēng(正月) 铺pù(店铺)  间jiān(间断)

fèn(分外)zhèng(正义)pū(铺路)jiàn(间谍)

差 chā (差别)参cān(参观)  脏zāng(脏水)哄hōng(哄抢)

chāi(出差)shēn(人参)zàng(内脏)hòng(起哄)

 chà (差劲)cēn(参差)hǒng(哄睡)

 脉mài(人脉 )  露lù(露水)  藏zàng(藏戏)   撒 sǎ(撒满) mò(脉脉)   lòu(露面)cáng(躲藏)    sā(撒泼)

5、形近字 

擦(擦洗) 贩(贩卖) 摊(摊牌) 腊(腊月) 侯(王侯) 栗(栗子)插(插花) 饭(吃饭) 滩(沙滩) 蜡(蜡烛) 候(时候) 粟(粟米)

盈(盈利) 灌(灌水) 褐(褐色) 缸(水缸) 宫(皇宫) 栖(栖息)

莹(晶莹) 罐(水罐) 竭(竭力) 岗(站岗) 官(当官) 牺(牺牲)

素(荤素) 腻(油腻)  

紫(紫色) 贰(贰元) 

6、近义词 

预备—准备 眨眼—转眼 充足—充分 开张—开业 日夜—昼夜

不绝—不停合拢—聚拢分外—格外 娴熟—熟练 惊异—差异

无处—到处雄浑—浑厚 威严—庄严 朴实—质朴 敦厚—老实  

身无分文—不名一文  地广人稀—荒无人烟  截然不同—迥然不同  

万不得已—迫不得已  别无所求—别有所图  敦厚—老实为所欲为 

7、反义词 

清—浊 浅—深 娴熟—生疏 热闹—冷清 合拢—分散 反抗—服从 

整齐—凌乱 浓稠—稀薄 惊异—平静 威严—慈祥 朴实—华丽 

敦厚—圆滑  压抑—释放 恐怖—安宁  鲜明—黯淡 一无所有—比比皆是身无分文—家财万贯  地广人稀—人烟稠密   随心所欲—谨小慎微 

8、词句积累

1、 拟人句 

(1)锅中的粥,有气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2)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面的了!

(3)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锅巴,正是为了锅边成一圈儿。

 2、比喻句 

(1)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经成了一面小鼓了。

(2)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

关联词语: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3)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4)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3、对比:

(1)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2)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

4、反问句:

 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9、课文内容考点 

1 北京的春节 

1、《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风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

作者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用地道的北京话来写作,让人们从文中感受浓浓的北京生活气息。

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

3、文中的一个谚语是: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这个谚语说明了北京的春节是从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开始的。

4、“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腊八粥比作小型的农业展览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的材料丰富,突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5、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是:

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

6、北京的春节,年前的腊八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吃糖,还要大扫除,一片繁忙的景象。

我们过春节年前会:

买新衣、办年货,买对联、年画。

 除夕特点是热闹;正月初一的特点是休闲。

除夕的活动分别是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 、守岁。

7、“除夕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 从这一句话可以充分感受到 “除夕真热闹”。

通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会到人们十分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

“守岁”有两重意义:

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为了父母延寿。

2 腊八粥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沈从文,沈从文,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长河》、《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

2、课文描写了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以“腊八粥”为线索,写了八儿盼粥——想粥——猜粥——看粥的情节,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写出了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眷恋。

3、“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 这句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选取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以点带面,说明腊八粥所有人都喜欢。

4、“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的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 这段话写了煮腊八粥的原料和煮粥时的粥在锅里的状态,写出了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为下文写吃腊八粥做铺垫。

5、“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经成了一面小鼓了。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八儿的肚子比喻成了小鼓,写出了八儿吃腊八粥吃得多、饱,心满意足。

从“靠着”“斜立”也能看出八儿吃得心满意足6、“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锅巴,正是为了锅边成一圈儿。

”这两句话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煮粥时粥的变化,生动细腻,突出了八儿等粥时的期盼和欣喜。

  

3古诗三首 

《寒食》 

1、《寒食》的作者是唐朝的韩翃,韩翃,字君平,南阳人。

寒食:

清明节前1-2天,有不可生火做饭,吃冷的食物的习俗。

这首诗描写了寒食这一天禁火的习俗。

这是一首讽刺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朝廷的不满。

2、诗中描写白天的诗句是: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描写夜晚的诗句是: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这首诗中写景的两句诗是: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写出了时间是暮春时节。

“无处不飞花”,用双重否定的句式加强了肯定的语气,写出了全城都沉浸春意之中。

一个“飞”字,写出了落花在春风中的动态美,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城:

指春天的京城。

飞花:

落花。

 御柳:

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诗意: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5、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汉宫:

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五侯:

指天子宠幸之臣。

诗意: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族的家里。

《迢迢牵牛星》 

1、这首诗选自《古诗十九首》。

作者不详,写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不能见面的悲剧,抒发了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

遥远。

 河汉女:

指织女星。

  河汉:

银河。

 皎皎:

明亮的样子。

诗意:

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

3、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纤纤:

纤细柔长的样子。

擢:

伸出,抽出。

 素:

白皙的。

  

札札:

象声词,机织声。

  弄:

摆弄。

   机杼:

织机的梭子。

诗意:

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

4、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章:

整幅的布帛。

  涕:

眼泪。

  零:

落下。

诗意:

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一整幅布匹,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

5、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相去:

相离,相隔。

去,离。

    复几许:

又能有多远。

诗意:

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

6、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

形容清澈。

    脉脉:

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诗意:

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默默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7、诗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两句是: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描绘织女的姿态美,突出勤劳形象的诗句是: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8、这首诗一共十六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

叠词的使用使这首诗十分清新、质朴,情趣盎然。

9、“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两句诗强调织女与牛郎虽只隔一水间,却只能用默默地眼神含情地相望,来表达心中的思念。

“盈盈”、“脉脉”两组叠词的运用,更突出地表达了织女对牛郎之间的缠绵情意。

《十五夜望月》 

1、《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唐朝的王建,王建,字仲初,颍川人。

十五夜: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这首诗描写了中秋望月的习俗,表达了诗人的因思乡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之情。

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中庭:

庭中,庭院中。

栖:

休息  

地白:

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

    

诗意: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雀先后进入了梦乡。

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庭中桂花。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念人的思绪。

   

诗意:

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皎洁明亮的月亮,却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谁家?

4、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地白”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凄清的特点。

第二句中的“冷”字既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这两句诗让我想到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 藏戏 

1、《藏戏》的作者是马晨明,课文从藏戏的形成和特色两个方面介绍了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

藏戏的开山鼻祖是唐东杰布。

2、藏戏是这样形成的:

唐东杰布为了架桥,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用歌舞说唱的形式,呼吁大家出钱出力,受到大家的称赞,后来人们把这种艺术形式称为“藏戏”。

4、藏戏的面具:

国王—红色—威严;王妃—绿色—柔顺;巫女—半黑半白—两面三刀;妖魔—青面獠牙—压抑恐怖;村民—白布黄布—朴实敦厚。

 4、藏戏的艺术形式有:

(1)用歌舞说唱的方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

(2)人物佩戴不同天猫电器城-旋转小火锅设备多少钱,品牌旗舰送到家,更多好货等你来广告上天猫电器城,旋转小火锅设备多少钱,精品好货超低价,更多优选好货超值包邮,一起享受智新生活.查看详情>面具,形象突出、个性鲜明;(3)大自然做背景,席地而唱;(4)没有灯光、道具,只有一鼓一钹。

5、学习了课文,我想对唐东杰布说:

你用善良、坚韧在雪域高原架起了桥,也创造了藏戏,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10、课外积累 

1、习俗的寓意:

(1)过年的时候吃年糕:

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2)过年的时候吃鱼:

寓意年年有余 

(3)建筑上刻蝙蝠:

寓意 

2、日积月累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表达游子思乡的诗句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武元衡《春兴》

(3)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

——辛弃疾《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4)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4、描写我国传统习俗的古诗:

(1)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 王安石《元日》 

(2)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 杜牧《清明》 

(3)重阳: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七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杜牧   

5、春联:

(1)春回大地,福满人间。

(2)爆竹传笑语,腊梅吐幽香。

(3)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4)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小结

 一、默写词语

航海 畏惧 荒岛 流落 木筏 凄凉 安慰 水源 野兽 简陋 帐篷 救援 寂寞蓄养 麦穗 野人 痕迹 联想 宴会 野蛮 考虑 倒霉 面积 增加 淡忘 文明停泊 叛乱 估算 忧伤 日历 仪器 日晷 自动 稀罕 缺少 栅栏 处境 介意理智 沮丧 控制 孤独 荒芜 宽慰 幻觉 拇指 雀斑 障碍 缘故 熟悉 刨土斑点 细缝 念经 恼怒 犬牙 嘶叫 喉咙 混乱 缰绳 荆棘 兴致 晴朗 呼唤黄昏 哀悼 祈祷 疲惫 呻吟 喧嚣 稀奇 荒唐 疲乏

鲁滨逊 星期五 望远镜 小狐仙  

2、默写四字词语 

天涯海角 乱石野草 恐惧万分 荒无人烟 心平气和 重见天日 奄奄待毙 受尽折磨 远眺大海 焉知非福 远眺大海 舒舒服服 享誉世界 一模一样 无济于事 跳来跳去 咯咯里咕 乌合之众 一丝不动 聚精会神 大为吃惊 闪闪发亮 弱小无力 摇身一变 温柔和善 垂头丧气 流水潺潺 嫩芽满枝 受冻挨饿 春风拂面 跃跃欲试 一清二楚 腾空而起 头晕目眩 诚心诚意 大嚷大叫神志昏迷 三天三夜 满不在乎 九牛二虎之力 

3、易错字音 

木筏(fá) 简陋(lòu) 蓄(xù)养  野蛮(mán) 叛(pàn)乱 日晷(guǐ)刨(páo)地  焉(yān)知非福  犬(quǎn)牙  混(hùn)乱  

缰(jiāng)绳  黑莓(méi)潺潺(chán) 及笄(jī) 弱冠(guàn) 

豆蔻(kòu) 耄(mào)耋(dié)  期颐(yí) 

4、多音字   

圈quān(转圈)畜chù(畜生)处chù(到处)尽jǐn(尽管)

juàn(圈养)xù (蓄养)chǔ(处境)jìn(尽情)

冠guān(鸡冠) 缝fèng(裂缝)混hún(混沌)曾céng(曾经)

guàn(冠军)féng(缝补)hùn(混乱)zēng(曾祖)挨āi(挨着)  挣 zhēng(挣扎) 号 háo(呼号) 钻 zuān(钻出)    ái(挨饿)  zhèng(挣钱)  hào(号角)    zuàn(钻石)  五、形近字 

惧(恐惧) 凄(凄惨) 寞(寂寞) 乏(缺乏)籍(书籍)栅(栅栏)

俱(俱全) 戚(亲戚) 莫(莫非) 贬(贬值)藉(狼藉)珊(珊瑚)

贷(贷款)剔(挑剔) 

货(货车)惕(警惕) 

六、近义词 

畏惧—害怕 凄凉—凄惨  安慰—宽慰  简陋—简朴  寂寞—孤独  

蓄养—圈养  倒霉—不幸   淡忘—遗忘 疲乏—疲惫  忧伤—忧愁  

稀罕—罕见  介意—在乎  沮丧—失落  嘶吼—吼叫 缘故—原因 

恼怒—愤怒  兴致—兴趣  疲惫—疲劳  喧嚣—喧哗  稀奇—稀有  

荒唐—荒谬   垂头丧气—唉声叹气  天涯海角—海角天涯  

荒无人烟—寸草不生 心平气和—平心静气 

7、反义词 

凄凉—温馨 简陋—豪华 寂寞—热闹 野蛮—文明倒霉—幸运

淡忘—铭记忧伤—快乐 稀罕—平常 介意—释怀 理智—冲动 

沮丧—兴奋  荒芜—繁茂  喧嚣—安静  疲惫—兴奋 晴朗—阴暗 

荒唐—真实  天涯海角—近在咫尺 一清二楚—模模糊糊 

垂头丧气—昂首挺胸   荒无人烟—门庭若市  心平气和—恼羞成怒  重见天日—暗无天日 

8、词句积累 

1、关联词语:

(1)有几件虽然不值什么钱,对我来说却很有用。

(2)我不稀罕它可以给我弄-来任何东西,也不稀罕它可以同我做伴,我只需要它同我聊聊天,但是却办不到。

(3)只要我还有墨水,就能把事情记得非常准确。

(4)尽管我收罗了这么多东西,还是缺少许多,墨水就是其中的一种。

2、比喻句:

大家搂着那两个得救的孩子,和他们亲吻,并且还握一握萨契尔太太的手,想说话又说不出来——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

3、动作描写 

他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拱起腰,伸直了腿,四脚抓地,尾巴变得短而粗,两耳朝后,嘴里嘶叫着,等大的眼睛冒着火星。

4、环境描写:

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

9、课文内容考点

《鲁滨逊漂流记》 

1.《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笛福被称为“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

这是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鲁滨逊鲁滨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生活,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

2.这部小说讲述了鲁滨逊由于风暴遭遇沉船,漂流到了一个荒岛上。

他凭借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生存下来。

把一座岛从荒芜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并从食人族手中解救出一个野人,起名叫做“星期五”。

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英国。

3.读完这篇课文,我认为鲁滨逊是个勇敢机智、热爱冒险,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

这本书给我的启示是:

人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和热情,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不能怨天尤人。

4.从课文选取的书中情节中,你读到了什么?

   

课文节选的是鲁滨逊刚刚经历了风暴漂流到孤岛上的章节,我能读出鲁滨逊从绝望到充满希望的心里变化,充分表现出鲁滨逊是一个勇敢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 

5.读完梗概,我能给这本书列出小标题:

(1)流落荒岛;

(2)搭建住所;(3)蓄养山羊;(4)种植粮食;(5)搭救星期五,建造自己的“王国”;(6)救船长,回国。

6.在荒岛上,鲁滨逊克服的困难有:

没有语言交流、没有住所、没有建造房屋的工具、没有食物、无法估算日子、孤独等。

他的心态发生的变化是:

从最初的沮丧、绝望,到随遇而安、焉知非福、充满希望。

7.补充阅读:

 鲁滨逊在岛上的谋生方式是自己种粮食和养牲畜。

(1)种粮:

偶然机会,鲁滨逊抖塑料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稻苗和麦苗,鲁滨逊开始种粮。

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两斗大米和两斗大麦,他把这粮食碾碎放进自己烧制的瓦罐中烤成面包。

(2)养牲畜:

鲁滨逊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野山羊,后来他把山羊捉住饲养起来。

鲁滨逊还用羊皮制作了一把伞。

8.补充阅读:

鲁滨逊在岛上的伙伴有一条狗和两只猫,后来他还捉到一只鹦鹉,给它起名叫波儿。

他在岛上生病的时候把烟叶含在嘴里,喝甘蔗酒治病。

  

《骑鹅旅行记》 

1.骑鹅旅行记》的作者是瑞典的塞尔玛·拉格洛芙。

讲的是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孩子尼尔斯,因为一次捉弄小狐仙,被小狐仙用魔法变成了一个小人。

他骑在他家的大白鹅背上,跟着一群大雁出发作长途旅行,在种种困难和危险中受到了锻炼,最后回到了家中,恢复原形,变成了一个好孩子。

2.从奶牛们的话中可以看出尼尔斯曾经做过很多恶作剧:

踢牛、在牛角上跳舞、用木鞋打牛、把马蜂放进牛耳朵、捉弄挤牛奶时的妈妈。

从对奶牛们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尼尔斯的顽皮、喜欢恶作剧。

3.“这天天气好极了。

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

”这是环境描写,用晴朗的天气和美丽的景色,和尼尔斯的难过做对比,突出他的沮丧和失落。

4.读完《骑鹅旅行记》让我懂得了:

要学会理解,学会担当,学会与他人交往,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汤姆·索亚历险记》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他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被认为是马克▪吐温的姊妹篇。

2.这本书记叙了汤姆和贝奇等小伙伴惊险、有趣的生活。

他们为了摆脱繁重的课业和呆板的课堂,用冒险实现自己的理想。

充分的表现了他们的聪明、勇敢、正直、真诚、乐观,赞扬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敢于冒险的性格特征。

3.对汤姆,你最欣赏什么?

说说自己的理由。

答:

我最欣赏的是他和贝奇在洞中历险时坚定、勇敢、友爱的精神。

当他面临着黑暗、孤独、饥饿的痛苦和死亡的威胁时,没有绝望,而是积极与困难抗争,对脱离困境充满了信心,并不断安慰、鼓励、关心贝奇,真让人钦佩。

4.故事的主人公汤姆是个天真活泼、富有幻想和冒险精神而又顽皮的少年,勇敢又有正义感。

5.汤姆早年失去双亲,被寄养在姨妈那里。

在姨妈眼中,他是一个淘气捣蛋。

在学校也是一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儿童。

对他离家出走历险,你赞同吗?

说说原因。

答:

对汤姆离家出走冒险我不赞同。

尽管汤姆有许多令人钦佩的优点,但像他在生活中一遇到困难就出走,这种人生态度是不可取的;况且社会纷繁复杂,随便走出去很容易误入歧途或生命没有保障,这样既误掉自己,也给家庭带来悲痛。

  

10、课外积累 

1、日积月累   

15岁:

及笄之年  13岁:

豆蔻年华   20岁:

弱冠之年  30岁:

而立之年40岁:

不惑之年  50岁:

知天命之年  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