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浙大附中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3579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6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浙大附中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浙大附中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浙大附中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省浙大附中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省浙大附中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浙大附中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浙江省浙大附中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浙大附中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浙大附中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浙江省浙大附中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浙大附中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2.答题前,在答题纸密封线内填写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上交机读卡和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MynTehMGvx

读下图,图中a表示纬线,E.F两点为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O为EF的中点,回答1~3题。

1.若E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纬线a所处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B.北半球.2月C.南半球.10月D.南半球.6月

2.若O点正南555千M处此时正好观测到北极星的高度为6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点必然位于E点的正西方向B.纬线a位于70°NMynTehMGvx

C.整个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D.此日该纬线圈的白昼达一年中最短

3.当图中E.O.F三点重合时,则该点一年内移动的范围是下图中的

A.A线

B.B线或D线

C.C线

D.B线或C线

某留学生在春分日北京时间12点由上海乘飞机向东飞往旧金山(西八区>,于旧金山当地时间8点到达目的地。

据此回答4~5题。

MynTehMGvx

4.该飞机在途中飞行了

A.8小时        B.10小时C.12小时        D.14小时MynTehMGvx

5.若飞机作匀速飞行,其飞行途中所见日落时间是北京时间

A.12点36分    B.13点36分C.14点36分   D.15点36分  

下图中甲图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图反映甲图中P地河谷及其附近区域的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

读图回答6~8题。

MynTehMGvx

6.甲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由北向南   B.由南向北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7.P地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

A.背斜 B.向斜C.谷地 D.山岭

8.乙图中的泉水涌水量最大的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我国东部沿海台风活动频繁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C.南亚盛行西南季风D.亚欧大陆受冷高压控制

读图,回答9~10题。

9.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下列两地间能够开凿渠道自流引水

的是

A.从乙引水到丙    

B.从丁引水到乙

C.从戊引水到甲   

D.从丁引水到戊

读图,回答11~12题。

中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

11.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     D.塔里木盆地

12.影响图中地形发育的主要外力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

摄氏度),读图回答13~15题。

13.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西侧

C.从甲到乙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比甲到丙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

D.从甲到乙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比甲到丙小,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

14.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

A.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B.地表缺少植被

C.地处高纬度,昼夜温差的变化幅度小D.属于干旱地区,大陆性强

15.关于乙、丙两地的正确判断是

A.乙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林带B.乙处附近气候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

C.丙处外侧的大洋有暖流流经 D.丙处为温带海洋气候

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

回答16~17题。

径流系数:

某一时段内的径流深<毫M)与同一时段内降水量<毫M)之比

16.表中甲、丁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作用、风力作用B.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风力作用D.风力作用、海浪作用

17.与表中乙、丙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荒漠、落叶阔叶林B.温带草原、针叶林

C.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干燥度又称干燥指数,它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反映了某地、某时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状况。

读图完成18~20题。

9fyjsfXHtr

18.图中四地干燥度的排序正确的是

A.兰州<西宁<武威<酒泉B.西宁<兰州<酒泉<武威

C.兰州<武威<西宁<酒泉D.酒泉<西宁<兰州<武威

19.影响图中干燥度分布的因素有

A.纬度位置和冬季风B.海陆位置和太阳辐射

C.大气环流和地形D.纬度位置和地形

20.关于图中河流A和湖泊B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B.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C.湖泊为淡水湖D.湖泊对河流具有调节作用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

hPa>分布图,回答21~22题。

 

21.假如气压变化只和气温有关,下列四个点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40°N,130°E> B.(40°N,140°E>

C.(30°N,120°E> D.(30°N,130°E>

22.该时间段内,M点

①偏南风转偏西风 ②风力减弱 ③天气晴朗 ④气温降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是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B.1月炎热少雨,7月温和湿润

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

24.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A.信风   B.夏季风C.西风 D.台风

读某季节的太平洋表层水温等值线分布图(单位:

℃>,回答25~26题。

25.图中A处等温线弯曲的原因是

A.所处纬度较低 B.距离大陆较近C.附近有寒流经过 D.受东南信风影响

26.下列古诗与图示季节相符的是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下图为四地气象资料图,图中符号代表各地每月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

读图回答27~28题。

 

27.关于甲、乙、丙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丙地的农业类型为地中海农业 ④甲地河流汛期发生在冬季 ⑤乙地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9fyjsfXHtr

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④⑤

28.丁地山上有终年积雪,雪线的高度可能为

A.1600M B.1800MC.3200M D.5200M

据中国水利部权威人士披露,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169.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46.52%,土壤侵蚀类型以水蚀为主,水蚀面积为145.27万平方公里。

据此回答29~30题。

9fyjsfXHtr

29.中国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由于

①地处东亚季风区 ②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独有的地貌特征

③人口与水土资源矛盾突出 ④干旱区面积广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0.中国山洪灾害尤以暴雨型山洪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危害也最为严重,其主要分布区为

A.西北内陆                  B.青藏高原

C.长江流域                  D.华北平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本卷共3小题,总分40分。

31.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问题。

(12分>

(1>图中A是   (河流>,B是    

(海洋>。

(2分>

(2>A河流从源头到河口依次可以看到两岸有哪

些自然带?

该变化主要反映了自然带的何种

分异规律?

(4分>

(3>1970年,A河上耸起一座高坝,从此结束了

下游地区定期泛滥的历史。

自从大坝修成之

后,下游地区两岸农业生产条件受到了哪些

影响?

(4分>

(4>试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B海域形成的原因,

并预测其面积变化趋势。

(2分>

32.读某区域一月、七月海平面气压<单位:

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1)写出c地一月和七月的盛行风向:

一月为     风,七月为     风。

<2分)

<2)c地一月和七月的降水量有何不同?

原因是什么?

<4分)

<3)说明e地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2分)

<4)f、g两地同处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但是其所处的气候类型却不同。

请说明f、g

两地的气候类型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

<7分)

33.下图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

比图,根据图示资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比较甲、乙两图,我国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

比较大的是哪个图示地区?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分)

<2)分析甲图上相距较近的A、B两地数值差异较大的原因。

<4分)

(3>分析乙图中阴影地区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

较小的原因。

<2分)

<4)根据甲图判断,解决该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合理措施。

<3分)

浙大附中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地理答卷

试场号座位号

一、选择题<共30分)<做在答题卡上)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2分)

<1)

<2)

<3)

<4)

32.<15分)

<1)

<2)

原因

<3)

<4)

原因

33.<13分)

<1)

<2)

<3)

<4)

参考答案:

1-10CBBCDBADBD11-20BACAABCBCB21-30CBBCCBCDCC9fyjsfXHtr

31.<12分)

(1>尼罗河 红海<2分)

(2>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4分)

(3>有利影响:

防洪、灌溉。

不利影响:

加剧了两岸土地盐渍化,降低了土壤肥力。

(4分>

(4>红海是由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的,其面积有扩大的趋势。

(2分>

32.(15分>

⑴东北<1分) 西南<1分)

⑵七月降水量大于一月降水量<2分)

原因:

一月盛行风来自高纬度大陆,降水少<1分);七月盛行风来自海洋,降水多<1分)。

⑶e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1分),是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形成的。

<1分)

⑷f地处热带沙漠气候<1分),g地处热带雨林气候<1分)。

f地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1分),并受<本格拉)寒流影响,降水少,气候干旱<1分);g地终年受到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湿润信风)的影响,加之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和暖流的影响,降水丰富<3分)。

9fyjsfXHtr

33.(13分>

<1)较大的是甲图所在的华北地区。

<2分)原因是:

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的影响雨带来得晚、退得早,雨季短,降水集中。

<2分)9fyjsfXHtr

<2)B地位于太行山前迎风坡,降水几率大,降水量多;<2分)A地位于太行山背风坡,降水几率小,降水量少。

<2分)9fyjsfXHtr

<3)夏季7~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天气,降水少<2分)

<4)加强水资源管理;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

<答对3点即可得3分)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