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制度的起源演进与中国的学习1论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5339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董事会制度的起源演进与中国的学习1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董事会制度的起源演进与中国的学习1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董事会制度的起源演进与中国的学习1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董事会制度的起源演进与中国的学习1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董事会制度的起源演进与中国的学习1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董事会制度的起源演进与中国的学习1论文.docx

《董事会制度的起源演进与中国的学习1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董事会制度的起源演进与中国的学习1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董事会制度的起源演进与中国的学习1论文.docx

董事会制度的起源演进与中国的学习1论文

董事会制度的起源、演进与中国的学习

(1)论文

关键词:

董事会;公司理论;组织理论;比较制度分析;历史制度分析

内容提要:

公司的两权分离和董事会作为决策中心、董事会采取共管与合议模式及董事作为公司责任的最后承担者是董事会的三个基本原则,各国立法几乎概无例外,并衍生出诸多细致规定。

产权—不完全合同理论忽略了这些法律原则;结构—功能视角和关系型契约理论可以解释其合理性,但不能解释成因。

按照政治—历史理论,董事会是为了确保组织独立性而出现的。

随着公司从公向私的演化发展,这三个原则植根于法律制度之中。

而中国对公司的理解是和融资、营利联系在一起的,受制于从功能上认识公司和传统观念,从清末接触公司概念以来,中国对董事会制度的理解一直较为薄弱,这也表现在现行法中。

应结合政治理论理解董事会制度。

古今中外,有公司必有董事会。

这一问题在世界范围内的一致性,要远远超过大多数法律中的问题。

和纷纭芜杂的公司理论及其延伸命题———公司特性究竟包括哪些因素———的持久争论相比,董事会在规范意义上作为公司的最高权力行使者,集体决策、合议和共管的行为模式,几乎没有例外。

但中国的公司和公司法理论研究,常常忽略了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模式必然存在的特征。

董事会的存在及其运作模式,受制于公司理论,这在过去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

在19—20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对公司的理解受制于拟制论和实在论的争论;20世纪30年代之后,各种各样的合同理论和政治理论沉溺于解释股东如何形成群体或实体及其权威或利益分配,更多关注公司管理者作为代理人对股东利益的偏离。

近年来,董事会制度的原则、合理性、角色定位等规范命题的研究开始涌现。

本文试图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供一个中国文本。

一、董事会制度的原则性规范纵横观察各国成文法和判例,公司董事会制度中有三个隐性的统领原则,界定了公司董事会运作的边界,即

(1)董事会是公司权力的最高行使者(directorprimacy);

(2)董事会采用一人一票平等的并且集体合议方式行事;(3)董事会对公司制度的有效和正当运作负有最后责任。

这三个原则相互联系并交错在一起,这种集体决策权力行使方式,传统上称为共管(Colle-gial)。

董事会作为公司权力的最高行使者是传统原则,也是目前除中国之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明确在成文法中的表述。

这一原则首先确立了股东和董事会之间的两权分离,除非股东一致同意(美国特拉华州是唯一的例外,允许所有有投票权的股东在无需法定的会议通知程序下以书面形式进行多数决),股东不能越过董事会直接作出决策,股东的投票参与的权利是由法律和章程限定的,它区别于完整、统一、至上的物的所有权。

董事会的权力是完整和最高的,而股东权利则是依情形约定的,章程只是对权力作出限制而已。

其次,决定了许多衍生法律规则,最典型的是法定诚信义务,以及业务判断规则。

最后,这一原则伴随着股东选举董事成员中的比例代表制,通常是简单多数,但也会存在诸如累积或累退投票制之类的变化,以用于反对控制股东的霸权。

董事会采取集体和以投票方式决策的共管模式,英美法对这一原则的恪守要比大陆法严格。

具体而言:

(1)除非例外情形,比如在势均力敌的情形下,可能有些国家允许董事长或资方代表有第二票,董事会议应当采用合议方式决策,一人一票,有些法律直接规定人数必须为奇数。

(2)董事通常应当亲自出席。

这有许多细致的操作规定,比如委托投票,只能就某次会议作出授权,长期授权会被视为出卖职位;比如传统上不得采用书面一致同意的方式作出董事会决议,必须有实际的会议过程。

尽管如今有所放松,允许采用一致的书面意见或电话等方式开会,此类案例仍然会受到严格审查;这其中的默认假定实际上是“政治人”,即董事决策时应有研究、辩论、说服和被说服的过程。

修订标准公司法(RMBCA)的起草人对此有明确表述,“相互咨询和观点交换是董事会发挥功能的应有组成部分”。

(3)多数规则,以投票方式作出决策,董事会决议是“书面的、可执行的合同”。

对合议存在不同意见,应当记录在案。

(4)必须有正式记录(minutes)。

集体决策有个别例外。

英美法、法国法、德国法都有明确规则限制董事个人行使公司权力,他们只能以合议方式作出决策。

如RMBCA规定,董事“无权单独代表公司行为,而应当作为董事会的一个成员来行为”,甚至规定,除非得到明示授权,董事只能在会议上行动。

但日本、韩国等则允许董事个人代表公司行事。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细节。

中国的公司法并不存在类似于后者的规定。

在上市公司中,证监会在规则制定上受英美法的影响,通过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塞进了近似的规定。

董事责任方面,和合同法、行政法等趋向于程序或形式审查方式不同,公司法施加了实体倾向的诚信义务(fiduciaryduty),这甚至被视为公司法的核心规范。

具体而言:

首先,公司错误、非法、犯罪行为后果的第一责任人是董事,即权力行使者,而不是“财产所有权人”。

其次,控制股东只有在行使了公司权力、替代了董事会或管理者的职责、直接作出决策或指挥的情形下才需要为公司行为负责。

最后,董事会派生其他公司机关,通常是选举执行或管理机关。

其他机关的设立理由,要么属于基于规制产生的强制性要求,要么是基于其他利益攸关者的考量,但诚信义务则是待定、模糊的,其责任要么来源于法律,要么来源于其专业或职业角色。

在比较法层面上,各国法在前两项上规定比较清晰,但在最后一点上有些模糊。

同时,受到法律调整方式的影响,大陆法系中的诚信义务更多带有事前强行禁止的特色。

尽管董事会制度存在着比较法上的诸多差异,但上述三个原则如同惯性,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在不同法律制度中以不同表述和形式呈现出来。

公司实践的变化以及理论内在的统性要求,会对这些原则形成一些冲击。

理论上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公司理论对董事会制度的忽视或者强调。

法律实践对董事会的冲击,主要体现在近几十年来美国和德国法律中董事会模式的变化。

受到一体化和规模经济的影响,公司规模扩大,现实中的大公司决策和管理上的集权不断增强,尤其是公司结构不断从U型向M型发展,导致权力趋向于管理层,比如CEO的出现。

[11]在股东、董事和经理的关系上,美国公司逐渐趋向于总经理和董事会平行,从而将纵向关系转变成了实际上的三角关系。

Eisenberg教授提出,基于结构变化,一方面应对股东和董事的两权分离程度进行调整,加大董事会的权威;[12]另一方面战略管理职能日益成为总裁或总经理的职责,董事会应当以监督、督导管理层,以系统设计和维护作为主要职责和角色定位。

[13]董事会不再需要亲自管理公司,可以通过组建下级委员会或向管理层授权的方式将其战略管理职能转让出去,但第三个原则仍然不能动摇,因此,不得将监督职责授权出去。

1980年代以来,学者和立法者已经普遍将管理者角色作为传统模式,而将监督者角色作为现代模式。

这表现在修订标准公司法的表述从“公司的业务和事务应当由董事会管理”,转变成“公司事务应当在董事会裁量下管理”。

[14]另外一个变化和两权分离有关,有些原本属于股东的权力,法律开始允许通过章程授予董事会,比如修改公司章程,甚至废除绝对多数票制度。

在另一种主流模式中,德国的董事会制度则趋向于员工参与,采用社会民主方式以确立公司存在的正当性。

1937年纳粹时期,德国采用董事会—监事会制度(欧洲大陆模式)对抗方式,作为压制工会集体谈判方式的一种替代。

二战之后,在英占鲁尔区的钢铁和煤炭企业中,英国军政府要求这些企业组成11个成员的董事会,其中股东代表和员工代表各5人,第11人则由前10个人选举,其依据是资方和劳方的“均势”原则。

战后,军政府向联邦德国政府移交企业,于1951年通过法律确立下来,即共同决策法(也称为MortanAct),但是董事会中的均势变成了董事会中监督委员会中的均势。

[15]社会民主党上台之后,一直致力于扩展这一制度。

德国的董事会分成监督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两者存在着严格的划分,即监督委员会负责公司的总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选举、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董事,而管理委员会则负责日常的管理,并且两者之间不得兼任、相互授权。

管理委员会有义务经常或应要求向监督委员会汇报。

其中明确存在着监督和战略管理的分离。

Dallas教授将董事会归结为三种类型,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职能定位和角色:

传统上和美国式的制约管理霸权式(contra-managerialhegemony)、德国的权力联合式(powercoalition),以及她所倡导的关系理论(relationa

ltheory);[16]与此相对应,董事会也有着“管理”、“监督”、“关系”以及英国传统式的“战略管理”等职能的定位。

[17]从战略管理到监督的职能演变中,董事会的职责集中于更重要的选任、监督和撤换最高管理者,维持公司作为一个制度系统,共管、合议的决策方式,采用平等协商、辩论和投票机制。

在审慎决策、消除分歧、平衡不同目标上,集体决策模式与这种职责更为契合。

二、效率理论占主导地位的产权—不完全合同理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发展中,强调市场和股东的财产权利之于公司的重要性,对董事会的制度、原则及其理性并没有过多关注。

因此,合同理论对诚信义务的解释也就不够充分。

[18]关系型契约理论则强调董事会对公司资产的保护。

在比较了股权和债权融资之后,Williamson指出,董事会内生地出现,充当了一个可置信承诺(crediblecom-mitment),通过限制重新配置资源,降低了用于融资项目的资本成本。

董事会对来自股东和债权人的财产充当中立保护。

和一般合同相比,它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护。

[19]关系型契约为两权分立董事会制度的起源、演进与中国的学习(第3页)和董事会权威提供了一个功能解释,但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法律对合议、共管等董事会行动方式也采取了强行性规定的方式。

试图采用经济理论或效率方法提供解释的是Bainbridge教授,他注意到主流公司理论在解释上对两权分离的漠视,根源在于两种合同理论本身的分歧。

合同理论中坚持不完全合同理论,或者团队生产理论,会倾向于股权;而如果采取关系性契约理论,则会倾向于权威集中。

与实证法相结合,Bainbridge教授将公司理论建构为两个不同的维度:

目的和方式。

前者意味着公司规范的目的或者价值取向,后者意味着决策权的集中与否。

Bainbridge引用了Arrow的两种决策模式:

共识模式(consensus)和权威模式(authority)。

在共识模式下,组织中的每个成员拥有同样的信息和利益,所有成员可以自行选择合适行动;而在权威模式下,成员具有不同的利益和信息量,产生集中决策的需要。

董事会作为最天然的合适机关,代表公司充当中心签约人的职能。

现代公司是这种决策结构的天然结果。

股东本位,既不是事实上的,也不是规范上的,仅仅是对公司目的的要求,而不能当成是一种实现方式。

股东未必愿意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之中,其角色也摇摆不定。

[20]为什么董事会需要集体决策?

Bainbridge指出,董事会是一个生产团队,其职责在于管理和制定政策、监督管理者,同时作为合同连接体中的中心签约人,可以为公司提供资源(监督和关系角色)。

[21]依据组织行为理论,尤其是实证研究,集体决策的正确性要高于个体决策。

集体决策的效率在于:

(1)有限理性。

决策有四个要求,第一,观察或者获得信息;第二,记忆或者储存信息;第三,计算或者掌控信息;第四,交流或者转化信息。

而个人理性是有限的,可能会在有些情形下个体决策优于集体决策,但集体决策并不会妨碍好的个体决策获得集体认可。

(2)集体决策可以消除偏见。

第一,可以汇集不同意见(herding);第二,可以消除过分自信;反之,其成本则是集体偏见。

(3)代理成本。

组织总是存在着纵向监督和横向监督,而集体决策有助于监督的强化,克服代理成本;同时,集体的董事会有助于解决“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

[22]在Bainbridge看来,法律之所以明确规定共管模式的行事方式,是出于集体决策理性的坚持而要求采取的特定方式。

[23]但Bainbr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