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夏衍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2393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夏衍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杭州市夏衍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杭州市夏衍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省杭州市夏衍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省杭州市夏衍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夏衍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夏衍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夏衍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夏衍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夏衍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杭州市夏衍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物理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Ⅰ、试卷Ⅱ和答题卷。

共页,题。

满分100分。

时间为90分钟。

2.试卷Ⅰ、试卷Ⅱ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答案填到答案纸上。

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效应B.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需要的时间

C.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2、下列几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一组是()

A.位移、时间、速度B.速度、速率、加速度

C.加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D.路程、时间、位移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是缓慢的,这是因为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C.乒乓球能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

D.宇宙飞船内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4、如图所示,红蜡块能在玻璃管的水中匀速上升,若红蜡块在A点匀速上升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是图中的()

A.直线PB.曲线QC.曲线RD.无法确定

5、关于牛顿第一定律,有下列说法:

①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②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④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②④

6、由静止开始沿直线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在最初3s内的位移为45m,则它在最初4s内的位移为()

A.80mB.63mC.43mD.15m

7、甲乙丙三两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以后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

A.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B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C.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D三车同时到达下一路标

8、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A上,另一端系在竖直杆的M点上,现用水平力F1拉住轻绳上的一点O,使物体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上升到虚线位置,在这一过程中,水平力F1和绳OM的拉力F2的变化是(  )

A.F1、F2均逐渐减小B.Fl逐渐减小,F2逐渐增大

C.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D.F1、F2均逐渐增大

9.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叠放着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今用水平力F作用于B时,A、B、C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对C的摩擦力等于F

B.B对A的摩擦力等于F

C.B受4个力

D.C对地面的摩擦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左

10、在升降电梯内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k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

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大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

C.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D.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

二、不定项选择题:

(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1、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在下列给出的几组力中,能使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是()

A.F1=3N,F2=8N,F3=6NB.Fl=3N,F2=1N,F3=5N

C.F1=7N,F2=5N,F3=10ND.Fl=5N,F2=15N,F3=25N

12、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13、.某人通过定滑轮拉住一重物,当人向右跨一步后人与物仍保持静止则()

A.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

B.人对地面的摩擦力增大

C.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D.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14.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在空中表演的情景在运动员从接触蹦床直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力不断增大B.重力不断减小

C.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三、填空题:

(4小题,16,17题每空1分,15,18题每空2分,共18分。

请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一只汽艇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为5m/s,如果这只汽艇在宽为500m、水速为3m/s的河中作渡船,则渡河所用的最短时间为      s,在渡河的过程中,汽艇走过的路线

是      (选填“直线”或“曲线”).

16.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打下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按打点时间先后顺序,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得到A、B、C、D、E五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得B、C、D、E各点到A点的距离分别为AB=7.60cm,AC=13.60cm,AD=18.00cm,AE=20.80cm.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    (填“直流”或“交流”)电源.

(2)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加速度的方向与小车运动的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17、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中,通过细线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称拉橡皮条,使结点移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记下:

①      ;②      ;③      ;然后,只用一个弹簧秤再把橡皮条拉长,使结点到达      ;再记下:

④    ⑤      .

18.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

图中A为小车,B为砝码及砝码盘,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

小车A的质量为m1,砝码及砝码盘B的质量为m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m2应远大于m1

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

图象

(2)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像,可能是图中的图线。

(选填“甲”、“乙”、“丙”)

四、解答题: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10分)如图甲所示为一风力实验示意图.开始时,质量m=2kg的小球穿在固定的足够长的水平细杆上,并静止于O点.现用沿杆水平向右的恒定风力F作用于小球上,经时间t=1s后撤去风力.小球沿细杆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m/s2).试求:

(1)小球沿细杆滑行的距离;

(2)小球与细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风力F的大小.

 

 

20.(8分)汽车在路上出现故障时,应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以提醒后面驾车司机,减速安全通过.在夜间,有一货车因故障停驶,后面有一小轿车以30m/s的速度向前驶来,由于夜间视线不好,小轿车驾驶员只能看清前方50m的物体,并且他的反应时间为0.6s,制动后最大加速5m/s2.求:

(1)小轿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最短时间;

(2)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车后多远处,才能有效避免两车相撞.

 

21.(10分)如图所示,平台AB距地面CD的高度h=0.8m,有一滑块从A点以初速度v0释放沿平台滑动,并从平台的边缘B点水平飞出,最后落在地面的D点.已知滑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AB=2.2m,落地点到平台的水平距离为2m(不计空气阻力,g=l0m/s2)求:

(1滑块的初速度v0和到达B点的速度。

(2)滑块从A到D所用的时间.

 

 

22.(8分).为了提高运动员奔跑时下肢向后的蹬踏力量,在训练中,让运动员腰部系绳拖汽车轮胎奔跑,已知运动员在奔跑中拖绳上端与地面的高度为1.2m,且恒定,轻质无弹性的拖绳长2m,运动员质量为60kg,车胎质量为12kg,车胎与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如图甲所示,将运动员某次拖胎奔跑100m当做连续过程,抽象处理后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运动员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及跑完100m后用的时间t;

(2)在加速阶段绳子对轮胎的拉力大小T及运动员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f人.

杭州市夏衍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B

D

A

B

D

A

C

二、不定项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16)

题号

13

14

15

16

答案

AC

BD

BD

ACD

三、填空题:

((4小题,16,17题每空1分,15,18题每空2分,共18分)

15、100S直线。

17、① O点位置 ;② 细绳所示方向 ;③ 相应弹簧秤读数 ; O点位置 ,:

④ 弹簧秤读数 ;⑤ 橡皮条方向 

18.D丙

四、解答题(共36分)

19.

解:

(1)由图象可得

=1m/s

故小球沿细杆滑行的距离x=

t=3m;

(2)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2=

=1m/s2

μmg=ma2

得:

μ=0.1;

(3)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1=

=2m/s2

F﹣μmg=ma1

得:

F=ma1+μmg=6N;

答:

(1)小球沿细杆滑行的距离为3m;

(2)小球与细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1;

(3)风力F的大小为6N.

20.解:

(1)从刹车到停止时间为t2,则

s①

(2)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则x1=v0t1②x1=18m③

从刹车到停止的位移为x2,则

④x2=90m⑤

小轿车从发现物体到停止的全部距离为x=x1+x2=108m⑥

△x=x﹣50=58m⑦

21.

解:

(1)滑块从B到D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规律得

XB=vt1②

滑块从A到B做匀减速运动

(2)v=v0﹣at2④

t2=0.4s

滑块从A到D的总时间t=t1+t2=0.8s

答:

(1)滑块的初速度为6m/s.

(2)滑块从A到D所用的时间为0.8s.

 

22.

解:

(1)由图示图象可知,加速度:

a=

m/s2;

加速时间:

t1=4s,

加速位移:

s1=

t1=

×4=16m,

匀速位移:

s2=s﹣s1=100﹣16=84m,

匀速时间:

t2=

=10.5s,

跑完100m时间t=t1+t2=14.5s

(2)设绳子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

由题意可知:

sinθ=

=0.6,则cosθ=0.8,

对轮胎:

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

Tcosθ﹣f=ma,

竖直方向:

N=mg﹣Tsinθ,

滑动摩擦力:

f=μN,

代入数据解得:

T=64N,

对运动员,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人﹣Tcosθ=Ma,代入数据解得:

f人=171.2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