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2313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docx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docx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1.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①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甲)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②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③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

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乙)

   ④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两句分别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填序号)

句(甲):

________            句(乙):

________

A.欢快而又急切。

       B.快乐。

(2)第①段描写了________的场面,其中“紫的、黄的、白的”体现了花儿的________。

(3)通过“急急忙忙”“扬起双臂”等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花孩子________。

(4)仔细品读第④段,围绕“扬起双臂”展开想象:

花孩子要对妈妈说什么?

妈妈会怎样回答他们?

【答案】

(1)B;A

(2)大自然狂欢;颜色多

(3)对母亲的依恋

(4)花孩子说:

“妈妈,我们回来了,我们好想你,也想家。

”妈妈说:

“好孩子,妈妈也想你们。

【解析】【分析】

(1)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

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

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

了解常用的朗读句子的语气(A.犹豫和矛盾B.生气C.后悔D.自信E欢快而又急切F.快乐),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体会词语,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4)人物语言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

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故答案为:

(1)B、A

(2)大自然狂欢、颜色多

(3)对母亲的依恋

(4)花孩子说:

“妈妈,我们回来了,我们好想你,也想家。

”妈妈说:

“好孩子,妈妈也想你们。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4)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能力。

2.读例文,完成练习。

(一)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1)这段话写的是雨中杨梅树的形态,抓住了杨梅树的枝、叶来写,其枝、叶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写杨梅树时,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3)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写一种植物的枝、叶。

【答案】

(1)四季常绿;狭长

(2)B

(3) 

【解析】【分析】

(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把“杨梅”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3)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四季常绿、狭长;

(2)B;(3)略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3.读小伙伴的习作,学方法。

(二)

   茉莉花开得越多越大,香味也就越浓郁。

微风吹拂,飘来阵阵清香。

我总喜欢摘下几朵茉莉花放在床头,让阵阵清香伴我入睡。

(1)请把文中描写荣莉花的香味的句子画上横线。

(2)读了这段习作,我知道观察事物,除观察形状和颜色以外,还可以观察________。

【答案】

(1)茉莉花开得越多越大,香味也就越浓郁。

微风吹拂,飘来阵阵清香。

(2)气味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茉莉花开得越多越大,香味也就越浓郁。

微风吹拂,飘来阵阵清香。

(2)气味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专项阅读。

阅读下面绘本的封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预测故事情节,感受阅读的乐趣)

(1)这本绘本的名字是《________》,由这个名字我可以猜想到书中发生的事情为:

________。

(2)从这本绘本封面示意图上的图画来看,兔妈妈和小兔的感情怎样?

【答案】

(1)逃家小兔;小兔从家里出走了

(2)兔妈妈十分爱小兔,小免也爱妈妈。

【解析】【分析】分析图表应注意:

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③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

故答案为:

(1)逃家小兔、小兔从家里出走了

(2)兔妈妈十分爱小兔,小免也爱妈妈。

【点评】此题考查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先从给出的材料里提取答题的信息点,然后予以综合解答。

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就在那几天,人们开始打猎了,树林里来了很多猎人,里面还有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哪怕是一只夜莺,他们也会给打下来。

一个枪法很准的猎人经过那里,听见树丛中传来咕咕的叫声,就举枪瞄准,“砰!

砰!

”连开了两枪。

   幸好没打中。

子弹擦过小狗的耳边,就像连环画里画的那样。

小狗拔腿就跑。

它很诧异:

那个猎人准是发疯了,竟然对狗开枪!

   狗跑啊,跑啊……

(1)用波浪线画出选文中说明“百发百中”的句子。

(2)“那个猎人准是发疯了,竟然对狗开枪!

”“竟然”可以用________(居然 果然 突然)来代替,让人有一种________的感觉。

A.理所当然   B.不出所料   C.出乎意料

(3)课文为小狗设汁了三种结局,这三种结局分别会带来的后果是:

第一种________;第二种________;第三种________。

A.过于平常,安于现状,比较保守

B.迷失了自我

C.找对老师,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

(4)我读了这篇课文,感受到了这只不会叫的狗是________的狗。

(   )

A. 愚蠢、不求上进                             

B. 聪明、勤奋                             

C. 好吃懒做

【答案】

(1)哪怕是一只夜莺,他们也会给打下来。

(2)居然;C

(3)B;A;C

(4)B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选项判断。

(3)本题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预测的能力。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对阅读内容的预测、拓展,也就是故事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解答时结合选项判断。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哪怕是一只夜莺,他们也会给打下来。

(2)居然、C

(3)BAC

(4)B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进行预测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6.读一读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妈妈对他说:

“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说:

“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

   “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咔吱咔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

爷爷说:

“这块料子还够做……”

(1)约瑟遇到的难题是________。

(2)你觉得爷爷说的料子还够做什么呢?

(3)约瑟还会遇到什么困难?

爷爷又有什么办法来解决呢?

发挥想象,和大家交流一下。

【答案】

(1)毯子又破又旧

(2)衣服、套袖…

(3)爬不上树,抓不住调皮的小狗……

办法:

【解析】【分析】

(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3)本题考查学生依据短文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预测的能力。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对阅读内容的预测、拓展,也就是故事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故答案为:

(1)毯子又破又旧

(2)衣服、套袖…

(3)爬不上树,抓不住调皮的小狗……办法: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短文内容进行预测的能力。

7.课外阅读。

美丽的秋季

   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

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花园。

霎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

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田间。

秋风过处,五谷飘香。

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像翻滚着的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

这时候,地里的人可忙了,到处笑语欢歌,机声和鸣。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果园。

看,树上硕果累累。

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汪汪……好可爱啊!

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

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个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你悄悄地走来,走上山坡,带去了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

瞧这边的山上,黄花遍地与稻田相接,像镀上一层金色;瞧那边的山上,枫叶如醉,遮盖了半个天际,红得像火焰在燃烧。

这一黄一红,时分时合,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我迷恋你呀,秋!

我赞美你啊,秋!

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1)文中的“你”指________,它是________的季节,也是________的季节。

(2)文中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幅秋景图。

(3)在第3自然段中,写出描写田间作物的拟人句;在第4自然段中,写出描写果园硕果累累的比喻句。

(4)请你写一句赞美秋天的话。

【答案】

(1)秋天;美丽;收获

(2)花园;田间;果园;山坡

(3)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

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

(4)秋天是画,是彩云,是流霞,是成熟,是收获。

【解析】【分析】

(1)、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3)此题意在明白拟人、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对秋天的感悟,言之有理。

故答案为:

(1)秋天、美丽、收获

(2)花园、田间、果园、山坡

(3)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

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

(4)秋天是画,是彩云,是流霞,是成熟,是收获。

【点评】

(1)、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考查学生对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练习。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

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体环境造成污染。

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蔓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

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

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

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有删改 新华网)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我国大部分公民都知道什么叫垃圾分类。

②知道各类垃圾的具体分类方法的民众不足三成。

③生活中最常见的是把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大类。

④大部分民众知道垃圾怎么分类,并能坚持做到垃圾分类、投放。

⑤只有极少部分的民众从未对垃圾进行分类。

(2)据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多少元左右?

(   )

A. 200亿                                 

B. 300百万                                 

C. 300亿                                 

D. 300

(3)下列对垃圾分类作用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B. 垃圾分类处理费时费力且意义不大

C. 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                                    

D. 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

(4)你对垃圾分类怎么看?

又会怎么做?

【答案】

(1)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④错误;⑤正确

(2)C

(3)B

(4)①垃圾分类很有意义。

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

②我在生活中一定要学会并坚持做到垃圾分类,还要向周围的人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解析】【分析】

(1)、

(2)、(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

(1)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④错误;⑤正确

(2)C;

(3)B;

(4)①垃圾分类很有意义。

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

②我在生活中一定要学会并坚持做到垃圾分类,还要向周围的人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点评】

(1)、

(2)、(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9.读短文,做习题。

小蓝裙的故事

[美国]彼兰特

   多年以前,一个小镇的小学来了一位新老师。

   开学时,老师就向小朋友们宣布,这个学期谁最努力,对班级贡献最多,老师会亲自做一件礼物送给她。

   学期结束时,有个小女孩得到了老师做的一条小蓝裙。

   小女孩很高兴地跑回家,穿上小蓝裙给妈妈看。

妈妈却觉得有些不对劲。

原来小女孩的脸和上衣是脏的,与小蓝裙不协调。

   于是妈妈给小女孩梳洗,换上干净的衣服。

哇,好一个漂亮的小公主!

小女孩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小女孩和妈妈都很高兴。

   过了一会儿,妈妈又觉得不对劲了。

原来,平时不注重整理,家里乱糟糟的,与穿着小蓝裙的漂亮女儿不协调,于是母女俩一同收拾屋子,一个下午的工夫,家里焕然一新。

   傍晚,爸爸回家,一进门就急着往外走,以为进错门了。

   第二天,爸爸看到杂草丛生的庭院与整洁的家很不协调,于是决定整理庭院,粉刷墙面。

三天后,一栋整洁亮丽的房屋出现在街道上。

   邻居们看到他们的房子如此干净整洁,觉得自己住的地方不对劲。

一个月后,一条整齐洁净的街道出现在这个城镇上。

(1)第五自然段中与“乱糟糟”形成鲜明对比的词语是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中,“不协调”具体是指(   )。

A. 穿着小蓝裙的漂亮女儿与乱糟糟的家不协调

B. 小女孩脏脏的脸和上衣与干净的小蓝裙不协调

C. 杂草丛生的庭院与整洁的家不协调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

A. 奖励肯定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B. 改变往往是从细微之处开始的。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进步来影响别人妈习作天地

【答案】

(1)焕然一新

(2)B

(3)B

【解析】【分析】

(1)理解词语有多种方法。

①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

②联系生活实际③阅读时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解决。

④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明白。

⑤拆拼词语,先把词语拆开,解释每部分我近义词的意思,再组合起来理解整个词语。

(2)、(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焕然一新

(2)B

(3)B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用多种的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

(2)、(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云雀的心愿

   夏天到了,云雀妈妈带小云雀到外面去看看。

   他们飞呀飞,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

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

   “这里的风沙真讨厌!

”小云雀埋怨说。

   “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

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jí)的沙漠。

”妈妈心疼地说。

   他们飞呀飞,飞到一条大河的上空。

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

有几处河堤被冲垮了,一些村庄淹没在洪水之中。

   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

   “妈妈,妈妈,大河里的水怎么这么凶猛啊?

   云雀妈妈叹了一口气:

“唉,上游的森林被砍光了,‘森林水库’没有了,到了汛期,大河里的水就会泛滥成灾。

   “森林就是森林,怎么能说是‘森林水库’呢?

   “孩子,森林也是可以蓄水的呀。

树木的树冠就像一把把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雨水,不让它们直接冲刷地面。

树干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

森林里土壤的蓄水能力就更大了,剩下来的雨水渗进土壤,大都能够被储存起来。

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他们飞呀飞,觉得又累又热,就飞回他们居住的那片森林,停在一棵大树上休息。

   “妈妈,我们的家真凉快呀!

   云雀妈妈擦去头上的汗水说:

“那是因为森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

夏天,林子里枝叶茂密,挡住了强烈的太阳光,自然就凉快些;冬天,由于树木的遮挡,林子里的热量不容易散失,所以就暖和些。

你看,森林像不像空调器?

   小云雀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这是我的心愿。

   “这也是妈妈的心愿。

到时候,我跟你们一起去。

(1)云雀妈妈带小云雀先后飞过了哪些地方?

(   )

A. 沙漠——大河——森林            

B. 大河——沙漠——森林            

C. 沙漠——森林——大河

(2)第4自然段中,为什么“妈妈心疼地说”?

(   )

A. 河水太凶猛了。

            

B. 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贫瘠的沙漠。

            

C. 小云雀飞得又累又饿。

(3)从第6自然段“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可以看出小云雀当时怎样的心情?

(   )

A. 甜蜜                                         

B. 激动                                         

C. 害怕

(4)联系短文内容,连一连。

树冠________         吸收一部分雨水

苔藓、落叶________   储存雨水

土壤________         避免雨水直接冲刷地面

(5)大自然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来做环保小卫士,写一条环保小标语吧!

【答案】

(1)A

(2)B

(3)C

(4)避免雨水直接冲刷地面;吸收一部分雨水;储存雨水

(5)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解析】【分析】

(1)、

(2)、(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5)此类试题常常给定一个主题,让考生根据这一主题拟写环保小标语,考生答题时首先要了解环保小标语的特点,主题突出,字数简洁,活用修辞,语言要温馨委婉。

故答案为:

(1)A;

(2)B;(3)C;

(4)避免雨水直接冲刷地面;吸收一部分雨水;储存雨水

(5)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点评】

(1)、

(2)、(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设计环保小标语语言要简练,紧扣宣传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