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1975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学.docx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学.docx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春秋》是东周时期(鲁)国的编年史。

2.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作是《孟子》和《(庄子)》。

  3.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属于杂家的著作有《(吕氏春秋)》。

  4.标志着汉赋形成的作品是枚乘的《(七发)》。

  5.《论衡》作者是(王充)。

  6.搜集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宋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7.建安时期,在四言诗创作方面取得卓著成就的作家是(曹操)。

  8.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对我国(七言)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9.钟嵘的文学批评专著是《(诗品)》。

  10.体现陈子昂诗歌革新精神的主要作品是他的《(感遇)》三十八首。

  11.花间词派由(赵崇祚)所编《花间集》而得名。

  12.柳永大量创制(慢词),在小令之外提供了可以容纳更多内容的新形式。

  13.南宋初期,(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确立了江西诗派的名称。

  14.《正气歌》的作者是(文天祥)。

  15.《论诗绝句三十首》的作者是(元好问)。

  16.明代后七子的代表人物是(李攀龙)和王世贞。

(前七子是李梦阳和何景明为代表)

  17.除《西游记》外,明代著名神魔小说还有计仲琳编辑《(封神演义)》。

  18.清初词家朱彝尊与(陈维菘),并称“朱陈”。

  19.《红楼梦》后四十回是由(高鹗)续成的。

  20.《孽海花》的作者是(曾朴)。

(清四大谴责小说:

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下列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是(C)。

  A.《诗经》、《论语》、《春秋》

  B.《春秋》、《诗经》、《论语》

  C.《诗经》、《春秋》、《论语》

  D.《春秋》、《论语》、《诗经》

  2.《荀子》的文章多为(D)。

  A.论辩体

  B.对话体

  C.语录体

  D.专题论文

  3.具有“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特点作品是(C)。

  A.《诗经》

  B.楚辞

  C.汉乐府民歌

  D.古诗十九首

  4.西晋太康年间,形式主义文风开始泛滥,代表这种文学倾向的作家是(C)。

  A.傅玄和张华

  B.左思和陆机

  C.潘岳和陆机

  D.张载和陆云

  5.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A)。

  A.高适和岑参

  B.高适和王维

  C.李益和岑参

  D.岑参和王之涣

  6.《珠玉词》的作者是(D)。

  A.苏轼

  B.黄庭坚

  C.欧阳修

  D.晏珠

  7.江湖诗派的活动时期是(D)。

  A.北宋后期

  B.南宋初期

  C.南宋中叶

  D.南宋后期

8.元杂剧的作者是(D)。

  A.王实甫

  B.马致远

C.张养浩

D.郑光祖

  9.下列戏曲集,属于李渔所作的是(C)。

  A.《红雪楼十二种曲》

  B.《一笠庵四种曲》(李玉)

  C.《笠翁十种曲》

  D.《玉燕堂四种曲》

  10.清代修改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是(B)。

  A.金圣叹(《西厢记》《水浒传》

  B.毛宗岗

  C.陈忱

  D.张竹坡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将它们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或未选全的均不给分]

  1.《诗经》中周民族的史诗有(ABCD)。

  A.《公刘》

  B.《生民》

  C.《绵》

  D.《无衣》

  E.《采薇》

  2.下列作品中,保存古代神话较多的有(AD)。

  A.《山海经》

  B.《战国策》

  C.《天问》

  D.《淮南子》

  E.《韩非子》

  3.汉武帝时期的赋作家有(BE)。

  A.枚皋

  B.东方朔

  C.刘安

  D.王褒

  E.司马相如

  4.齐梁时期著名的宫体诗人有(ABC)。

  A.梁简文帝萧纲

  B.瘐信

  C.徐陵

  D.江淹

  E.吴均

  5.下列作家属于唐传奇作家的有(ABCD)。

  A.李朝威

  B.蒋防

  C.白行简

  D.牛僧孺

  E.皮日休

  6.南宋号称“中兴四大诗人”的是(BCDE)。

  A.陈与义

  B.杨万里

  C.范成大

  D.陆游

  E.尤袤

  7.下列作家中属于元代前期杂剧作家的有(ACDE)。

  A.纪君祥

  B.乔吉

  C.沈(王景)

  D.白朴

  E.马致远

  8.下列明代作家中,属于前七子的有(ABD)。

(前七子:

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后七子:

李攀龙、王世贞、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

  A.李梦阳

  B.王九思

  C.谢榛

  D.何景明

  E.宗臣

  9.下列《聊斋志异》作品中,挟击科举制度腐败的篇目是(*)。

  A.《叶生》

  B.《司文郎》

  C.《窦氏》

  D.《连城》

  E.《王子安》

  10.属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时期的小说家有(BCD)。

  A.吴敬梓

  B.李伯元

  C.吴中(左“足”字中“千”字右“干”)人

  D.刘鹗

  E.纪昀

一、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格中。

每空1分,共20分)

1.《诗》到了________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2.“春秋三传”指《________》、《公羊传》、《谷梁传》。

3.《齐恒晋文之事》记述了孟子同________的谈话。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见于屈原的《________》。

5.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6.《七哀诗》(西京乱无象)中的“西京”是指现在的________。

7.《阮步兵集》的作者是________。

8.陶渊明《饮酒》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问君何能尔,________。

9.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题又作《________》。

10.李白诗句: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小谢”指________。

11.杜甫的《________》被称为生平第一快诗”。

12.李贺《雁门太守行》表现大兵压境:

“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13.欧阳修《醉翁亭记》称“野芳发而幽香”,这是________季景色。

14.秦观《踏莎行》寓有深意的名句是:

“郴江幸自绕郴山,________。

15.姜夔《扬州慢》: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杜郎”指________。

16.元好问是________代杰出诗人。

17.元杂剧《西厢记》故事源于唐代传奇小说《________》。

18.睢景臣《高祖还乡》:

“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

”这是指仪仗旗队中的________旗。

19.杜丽娘是《________》中的女主角。

20.《哀盐船文》的作者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

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七月》: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莎鸡”是

A.公鸡

B.蝉

C.蝗虫

D.纺织娘

2.“祸起萧墙”这个成语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3.《国语》: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三年,乃流王于彘。

”这里的“王”指

A.周平王

B.周幽王

C.周厉王

D.周成王

4.《楚辞章句》的作者是

A.洪兴祖

B.刘向

C.刘安

D.王逸

5.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三国志》

6.我国文学史上标志着文人五言诗成熟的作品是

A.《陌上桑》

B.班固《咏史》

C.《古诗十九首》

D.《孔雀东南飞》

7.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

A.《短歌行》

B.《蒿里行》

C.《观沧海》

D.《龟虽寿》

8.《哀江南赋》的作者是

A.江淹

B.鲍照

C.孔稚珪

D.瘐信

9.下列作品用乐府旧题的是

A.《送社少府之任蜀川》

B.《长安古意》

C.《春江花月夜》

D.《登幽州台歌》

10.高适《燕歌行》: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玉箸”是指

A.筷子

B.眼泪

C.武器

D.首饰

11.下列作品中属于晚唐小品文的是

A.《种树郭橐驼传》

B.《阿房宫赋》

C.《野庙碑》

D.《柳毅传》

12.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写作年代是宋仁宗

A.庆历四年

B.庆历五年

C.庆历六年

D.庆历七年

13.北宋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

A.欧阳修

B.柳永

C.苏轼

D.秦观

14.李清照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鬼雄”一词出自

A.《诗经》

B.《左传》

C.《战国策》

D.《楚辞》

15.“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出自

A.《西厢记诸宫调》

B.《窦娥冤》

C.《西厢记》

D.《高祖还乡》

16.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的体裁是

A.书序

B.诗序

C.文序

D.赠序

17.明代归有光所属文学流派是

A.前七子

B.后七子

C.唐宋派

D.公安派

18.柳遇春这个人物出自小说

A.《柳毅传》

B.《错斩崔宁》

C.《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D.《中山狼传》

19.蒲松龄《席方平》:

“越道避之,因犯卤簿。

”“卤簿”是指

A.史书

D.帐册

C.法律条文

D.仪仗

20.下列作品中,作者自注称“青词”的是

A.夏完淳《别云间》

B.张维屏《三元里》

C.龚自珍《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D.戚继光《登舍身台》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均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

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史传文中的人物,属于战国时代的有

A.烛之武

B.子玉

C.孟尝君

D.触龙

E.冯谖

2.下列作家中,名列“建安七子’的是

A.孔融

B.曹植

C.陈琳

D.王粲

E.曹丕

3.下列作品中以李隆基、杨玉环事为题材的有

A.《长恨歌》

B.《将进酒》

C.《马嵬》

D.《过华清宫》

E.《轻肥》

4.下列词作中,属于豪放词的是

A.《念奴娇》(大江东去)

B.《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C.《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D.《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E.《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5.文学史上通常所说的元曲包括

A.南戏

B.词

C.杂剧

D.散曲

E.传奇

四、简答题(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白处。

每小题4分,共20分)

1.《哀郢》: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足妾)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这反映了楚国政治生活中怎样的情状?

2.说说《木兰辞》中木兰形象的特点。

3.柳宗元《捕蛇者说》中为什么要用孔子“苛政猛于虎”之语来点明题旨?

4.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指什么事?

作者借此表达何种含义?

5.姚鼐《登泰山记》景物描写的特点是什么?

五、论述题(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白处。

每小题9分,共27分)

1.举例说明《过秦论》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2.王安石《明妃曲》之一(明妃初出汉宫时)哪些方面于传统见解中翻出新意?

3.从席方平与冥王的斗争中分析席方平的反抗性格。

六、阅读理解(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白处。

共8分)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麯糵。

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其所见山崩海立,沙起云行,凤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皆达之于诗。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

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

悲夫!

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

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1.文中论述了徐文长哪几方面的杰出成就?

2.为什么徐文长“其名不出于越”?

3.翻译:

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文长皆叱而奴之

简答

1.君王憎恨贤者,喜欢小人;

小人日益得势,贤者日渐疏远。

2.孝顺勤劳;勇敢善战;功成不受赏;热爱和平生活。

3.自我保护;

增加深度,苛政自古皆然;

引用圣人之言,增强说服力。

4.南朝宋文帝草率从事,北伐失败;

警告韩侘胄吸取历史教训,不要仓促北伐。

5.抓住季节特点,冰雪满山;

抓住泰山特点,日出,石,松。

五、论述题

1.强秦与九国之师对比

秦统一后的强大与陈涉义军对比

陈涉与九国之师对比

突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结论的惊心动魄发人深省

2.矛头指向汉元帝,责任不在毛延寿

刻画昭君之美在于风度、情态,不在于面容、体态

表现昭君思念故国之情,不以哀情、怨恨为重点

借昭君遭遇寄托士大夫怀才不遇之感

3.不怕严刑不受利诱反抗到底

六、阅读理解

1.诗、文、书、画

2.不能迎合当时文坛流行风尚,蔑视当时把持文坛者

3.不是那些象女子奉事别人那样的人所敢企望的

徐文长都呵叱他们并视之如奴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