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文化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1928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文化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必修3《文化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必修3《文化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必修3《文化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必修3《文化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3《文化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docx

《必修3《文化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文化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3《文化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docx

必修3《文化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

必修3《文化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委员

《文化生活》主编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审、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朱明光#TRS_AUTOADD_1233821005470{

MARGIN-TOP:

0px;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33821005470P{

MARGIN-TOP:

0px;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33821005470TD{

MARGIN-TOP:

0px;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33821005470DIV{

MARGIN-TOP:

0px;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33821005470LI{

MARGIN-TOP:

0px;MARGIN-BOTTOM:

0px

}

/**---JSON--

{"":

{"margin-top":

"0","margin-bottom":

"0"},"p":

{"margin-top":

"0","margin-bottom":

"0"},"td":

{"margin-top":

"0","margin-bottom":

"0"},"div":

{"margin-top":

"0","margin-bottom":

"0"},"li":

{"margin-top":

"0","margin-bottom":

"0"}}

--**/

DIV.MyFav_1233820753894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10.5pt;MARGIN:

0cm0cm0pt;FONT-FAMILY:

"TimesNewRoman";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33820753894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10.5pt;MARGIN:

0cm0cm0pt;FONT-FAMILY:

"TimesNewRoman";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33820753894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10.5pt;MARGIN:

0cm0cm0pt;FONT-FAMILY:

"TimesNewRoman";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33820753894DIV.Section1{page:

Section1}

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必修课程《文化生活》教材,已经在实验区试用了两年。

在总结试教经验的基础上,我想就有关课程、教材和教学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如何认识《文化生活》模块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在以往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中,没有“文化”专题,新课程设置《文化生活》模块是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难点。

因此,认识《文化生活》模块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有必要先了解为什么开设这门课程。

缘由之一。

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是体现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根本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条件。

因此,设置专门模块讲授文化建设,是课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时俱进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必要举措。

缘由之二。

当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文化现象业已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他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需求日益强烈,生活中的冲突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文化层面。

思想政治教育要更有成效地贯彻“三贴近”原则,以学科课程为载体、较为系统地讲授有关文化生活的内容,势在必行。

可见,《文化生活》课程模块的设置,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

这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作为全新的课程,《文化生活》的最大特点,也是把握课程目标的最大难题,就在于它在学术领域没有现成的学科背景。

而且,对于文化概念的定义,实际上有上百种之多;解释文化的意义,更是歧义丛生。

由于难以寻求既有的“文化学”的学科支撑,如何确定本课程作为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并由此寻求建构这门新课程的方法论基础,就更显得至关重要了。

也就是说,只有切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才是我们规范教学内容的准绳。

那么,从《文化生活》以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特点来看,怎样才能根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把握课程定位呢?

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

用什么指导思想来界定文化概念的内涵。

首先,必须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科学地认识“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此,需要注意的是:

我们强调开设《文化生活》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又反对把文化的作用无限夸大,似乎什么现象、什么问题都可以归结于文化、归因于文化。

尽管我们十分看重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但“文化不是一个筐,不能什么都往里面装”。

所以,我们在讲授学习《文化生活》课程的意义时,有必要明确:

“文化决定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

马克思关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的经典表述,依然是我们在界定文化概念的内涵时必须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坚持以这一根本观点为指导,对于我们准确理解《文化生活》的课程定位,进而把握《文化生活》教材的全部内容目标极为重要。

为此,黄柟森教授在分析唯物史观与文化史观的异同时,已经作了详尽的阐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其次,需要明确课程所采用的文化概念,是以党的基本纲领对文化建设的提法和要求为依据的。

对于当下比较通行的有关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归纳为大、中、小三个层面。

大文化,即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

其中,物质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如建筑、道路、文物、工具等,都是已经“人化”的自然。

精神文化则要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或者虽然在物质活动中产生、以物质形态为载体,但主要表现在精神层面。

其中限于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的,又可视为小文化。

十五大报告在阐述党的基本纲领时指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时又指出: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

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

”这就是说,我们据此界定文化概念,大体上应属于“中文化”这个层面。

在教材的概念体系中,所谓文化的力量,实质上就是精神力量;所谓文化生活,实际上就是精神生活;所谓文化建设,总体上就是精神文明建设。

最后,还应该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和谐文化,是整合教学目标的核心概念。

根据十六大报告的阐述: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根据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阐述: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我们从整体上理解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思路,不能偏离这些重要的阐述。

就发展先进文化而言,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就建设和谐文化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

而就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和谐文化的关系而言,更应深入领会胡锦涛的重要讲话:

“我们要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大力建设和谐文化。

”“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就不难进一步明确《文化生活》课程的教学目标了。

●使学生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理解文化概念的内涵,全面认识文化的作用,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

●使学生了解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意义,形成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能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作用,正确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增强文化创新的意识。

●使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价值,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使学生明确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能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使学生确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使学生懂得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如何理解教材的体例规范、逻辑结构和内容目标

(一)关于教材的体例规范

理解教材编写的体例,有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基本内容;有利于控制教学的程度和进度;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促进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进。

每个单元的序言、每个课题的导语,都提供了把握教材逻辑框架的线索。

每个课题、框题、目题的设置,不囿于学科体系的顺序,而力求顺应学生认识相应主题所应经历的思维过程。

教材的这种设计,体现了以“学习过程为主线”的追求。

正文叙述,包括宋体字和仿宋体字。

宋体字部分,呈现教学与评价的基本内容;仿宋体字部分(我们称之为“活动框”),提供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运用资料的方法和共同探究的机会,是承载过程性目标的主要环节。

这两部分内容密切相关、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活动框的设计反映了课程改革的重要追求:

既致力于提供基础性知识,更着力于引导学生体验形成知识的过程。

各种栏目的设计,既丰富了教材的信息量,又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既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又关照了不同学生的差异。

如讲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时,教材只概要表达了几个基本点,而支撑这一表述的背景知识却相当复杂。

这是考虑到学生已有或将学到的政治、哲学的相关知识,无须在这里展开论述;同时也考虑到降低教学难度,不必把理论上的阐述作为教学和评价的要求。

但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状况,可以结合教材提供的栏目──专家点评予以适当把握。

综合探究的功用,在于展现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对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综合探究。

一是把“学习型社会”的概念及其作用,当做基本教学内容来安排,充实有关教育在文化发展中作用的内容。

二是把建立学习型社会这一主题,当做本单元主要知识之间联系的纽带,“着眼于文化的传播、继承、交融、创新,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对于文化传承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综合理解、运用相关知识,进一步形成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二)关于教材的逻辑结构

我们可先从教材框架结构的整体设计上看。

这一图示表明,教材框架总体上分为两大部分、四个单元。

第一部分包括前两个单元,从一般意义上讲述文化的有关专题;第二部分包括后两个单元,立足中国、着眼特色,讲述文化建设的有关专题。

从内容呈现的逻辑顺序上看,这四个单元环环相扣、一脉相承。

第一单元讲“文化是什么”,阐述文化的意义。

教材根据唯物史观界定了文化概念的内涵,阐明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强调了文化对国家兴衰和个人成长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第二单元讲“文化为何发展、如何发展”,阐述文化发展的一般过程。

教材着眼于文化传承的理解,讲文化传播、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三个主题,帮助学生形成有关文化发展的一些规律性认识。

第三单元讲“怎么看待中华文化”,阐述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价值和作用。

教材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阐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帮助学生认识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第四单元讲“怎么开展文化建设”,阐述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教材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选择出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主题,着重阐明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这是全书教学的落脚点。

(三)关于教材的内容目标

我们可对照教材各单元的内容结构图,依次梳理。

凭借结构图,既可以明了该单元教学内容的递进层次、横向关联、综合要求,又可以明了该单元的内容目标,确认教学重点,即基本观点。

下面,我们分单元梳理它们各自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基本概念。

其中,对教学重点的陈述,没有分列知识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也没有按谁重谁轻的次序排列,大体上依循教材内容的顺序。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教学重点

1.文化概念的内涵:

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在准确把握文化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文化现象、认识文化功能,确认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应该说,正确理解文化概念的内涵,认识文化的作用,明确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这是确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要求,也是讲解全书教学内容的基础。

因而,上述三点,对于把握全书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这是当代社会发展中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关系的显著特点。

5.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6.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具有重要特点;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难点提示

●如何准确、全面地把握文化概念的内涵?

●如何恰如其分地强调文化的重要作用?

基本概念图解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教学重点

1.文化具有多样性。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在文化交流中,应该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文化传播有多种方式和途径,有多种媒介和手段;现代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着重要影响,发挥着重要作用。

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5.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社会制度、科学技术、思想运动和教育,对文化继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其中,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6.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的创新。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根本途径。

7.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文化的繁荣。

8.对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借鉴、交流与融合。

这都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9.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既要防止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又要防止“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10.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文化传承。

难点提示

●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功能?

●如何理解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

●如何把握文化创新的途径和要求?

基本概念图解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1.中华文化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

2.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3.博大精深、多元一体,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5.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精神。

6.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7.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难点提示

●如何评价中华文化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如何概述中华文化的内容、脉络和特点?

●如何看待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和意义?

基本概念图解

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

教学重点

1.大众传媒与文化生产、文化消费的发展,使人们在当代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

2.我们所倡导的大众的文化,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3.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4.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5.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6.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建设。

8.亿万人民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9.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10.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11.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12.在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难点提示

●如何理解和评价当前文化生活的特点?

●如何把握多种关于文化的概念?

●如何说明主旋律与多样性的关系?

基本概念图解

此外,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逻辑框架,还有两个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是在教学的全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对诸多文化概念,这是本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

对此,教材一概没有采取定义的方式予以表述,刻意不把概念定义的陈述当做教学目标来要求。

但是,不要求死抠概念的定义,并不等于放任概念的运用。

有关文化概念,要把握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或对应、或并行、或包含,都要注意不同的概念、术语有着不同的语义,使用概念、术语应力求得当,不出现偏差。

比如,在教材的概念体系中,“旧文化”与“新文化”这两个词汇,一般是指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

比如,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文化是旧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新文化;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是旧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文化。

因此,教材在陈述文化发展的过程时,如果讲到旧文化的破除和衰亡、新文化的诞生和发展,那是指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化历史类型相互更替的过程;如果讲到某种“先进文化”的发展,则是指同一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过程。

至于具体内容和形式方面的文化创新,包括科技发明、文艺作品、思想理论等,一般不采用新文化和旧文化这样的概念范畴。

二是教材中有些内容看起来似乎前后重复,实际上是内容目标的意义有所不同。

比如,第一单元和第四单元都涉及先进文化的意义,但前者是从一般意义上概述先进文化的社会作用和表现,后者则从现实意义上阐述先进文化在当前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侧重点有所不同。

又如,第一单元中关于“有没有文化”的辨析活动设计,目的在于强化文化意义实质上表现在精神世界的认识,而第四单元讲“知识文化与思想道德”的关系,目的在于强调思想道德修养对提高人的文化素质的重要意义,指向有所不同。

再如,实践的观点在教材中贯穿始终,但它本身不是作为理论观点来要求的,而是作为凭借概念来使用的。

在第一单元用以说明文化产生的意义;第二单元用以说明文化创新的意义;第三单元用以说明丰富民族精神的意义;第四单元用以说明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和辨点

(一)如何把握教学的重点

凸显观点、关注过程,这是新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也是把握教学重点的基本准则。

那么,如何在处理教材具体内容的操作中,依照“凸显观点、关注过程”的思路,把握好教学重点呢?

在我看来,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设置,选择好、操作好教学的“讲点”。

通常,一提教材内容,我们就会想到知识点;一提相关素材,我们总会问到考不考。

是知识点、考点才是“讲点”。

但是,基于“凸显观点、关注过程”的思路,如今我们对重点的确认,不宜简单地归结于学科理论意义上的“知识点”或“考点”。

对重点的操作,也不能机械地通过知识点的圈定“划出来”,而需要在综合把握“观点”的视野中“讲出来”。

根据实验区的经验,把握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关键就在于处理好“观点”与“讲点”的关系,大体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知识点本身不一定是讲点,支持观点的知识点才是讲点。

如前所述,本课程既不以“文化学”为学科背景,也不以传授具体门类的文化知识为目标,而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

有哲学知识但不是讲哲学,有历史知识但不是讲历史,有文学知识但不是讲文学,有艺术知识但不是讲艺术,这正是我们这门课程的特点。

因此,教材中的相关学科知识之所以被列为知识点,首先是因为它们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所需要的,是着眼于它们所支撑的基本观点,然后才是考虑其自身的经典性。

比如,讲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教材列举了商贸活动、人口迁移、教育三种。

需要注意的是:

既不能误认为这就是文化传播的全部重要的方式和途径,也不能误认为所有文化传播都采取和平的方式和途径。

要知道,文化冲突与碰撞、战争与征服的过程,也具有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

只不过为降低教学难度,课文中未予提供例证和说明。

又如,讲传统文化的表现,是为了说明文化继承的意义,支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种观点,而不是系统探讨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所以,“面面观”而已。

对教材所提供的相关内容,包括“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固然可以视其为“知识点”,却需要有一个程度、侧重和权重的把握。

也就是说,既不能把它们当做传统文化的全部内容来讲,也不必对它们各自的内涵和外延展开说明,更不宜把它们专业性知识的要求当做教学目标和考评标准。

再如,讲中国文化的特点,不是讲中国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