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1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1927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1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3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1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1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3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1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3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1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1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

《第3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1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1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单元 单元写作 小说1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

第3单元单元写作小说1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

单元写作学案

方寸小说天地 尽现大千世界

训练目标

 1.掌握小说的三个要素,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短篇小说的创作技法并尝试进行小说作文的写作训练。

小说小天地,人生大舞台。

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让读者从中感受各个时代的生活气息,认识不同性格、不同人物的命运。

本单元的课文取材广泛,风格各异,为我们创造了性格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可感可触的艺术世界。

《祝福》中的祥林嫂、《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荷花淀》中的水生嫂都成了现代文学中典型的女性形象,她们各自的生活经历以及不同的命运,吸引着众多的读者去解读,去赏析。

学完本单元的课文后,可以安排一次微型小说的写作训练。

技法指导

文本借鉴

方寸微雕展现大千世界

高考作文字数要求800~1000,因此学生在考场上不可能长篇大论,对学生进行微型小说的写作训练,既符合新课标的训练要求,更符合高考的考查需要。

如何写微型小说呢?

1.大多数的小说里都有一个故事,所以我们想要写微型小说,也应该先找个故事。

找什么样子的故事呢?

从我们读过的小说来看,平时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利用,甚至说鬼说狐也可以。

当我们选择故事的时候,就应当先估计这故事有怎样的人生价值?

读后有什么启示?

能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选取故事时要立足于那些简单平凡的故事。

故事的惊奇不如人与事的亲切,故事的出奇不如有深长的意味。

假若我们能从一件平凡的故事中看出它特有的意义,小说便会具有很大的感动力,从而提高小说的关注度。

例如微型小说《等待散场》旨在引导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正确对待爱情,让读者在心灵深处再次体味“永恒旋律”的感人魅力;《差别》通过叙述阿诺德和布鲁诺两个人在同一生存环境中的不同境遇,揭示了主动做事与被动做事的利弊关系的生存道理,从而引发读者对自己生存状况的感悟和思考。

2.刻画人物是写小说时必不可缺的关键。

没有人便没有事,也就没有了小说。

小小说中的人物自然不会很多,把一两个人物写好就行了。

例如《荷花淀》从众多的人物形象中突出刻画水生嫂的形象,《祝福》中作者集中描写祥林嫂、鲁四老爷、柳妈等形象,彰显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

塑造典型人物是写小说的第一要务。

写作时要运用多种刻画人物的方法和技巧,力求使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如《水浒传》中的李逵、武松、鲁智深,《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鲁迅笔下的阿Q,老舍笔下的祥子,等等。

3.小说中人物的话语最好要有个性。

要一人一腔,一人一面,个性特点突出鲜明:

或海阔天空侃侃而谈,或絮絮叨叨喋喋不休,或口齿木讷沉默寡言。

人物说话的内容和神态,与他的性格、身份、地位、阅历、生活的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不必苛求人物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有时平平常常的一句话,也能让人潸然泪下,为之动容。

4.写作中要穿插运用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活环境,渲染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的发展。

例如,《祝福》在结尾中通过对“祝福”情景的描写,表现了鲁镇人们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欢快,天地圣众歆享“牲醴和香烟”的“醉醺醺”的神情,反衬了祥林嫂恰恰在这个大年夜里死去的悲惨命运,更增添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一般情况下,小说中的景物选用要体现“景情合一”的构思技巧。

小说中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须有它存在的意义:

听到几声喜鹊鸣叫,心中顿有喜事临门之喜乐;听了一声乌鸦悲啼,便生恼怒厌恶之心;一个多愁善感的人看见一片落叶,便要落泪;一个乐观豁达的人即使身处逆境,眼中的景物也有赏心悦目之美。

5.初写小说追求的目标是微、新、密、奇。

微:

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过1000字。

构思和行文时必须注意字句的凝炼,不允许作品中有赘词冗句。

新:

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

小说强调一个“新”字,给读者以新题材、新知识,甚至让他们感到惊讶!

为此,可以借助于童话、寓言、故事新编、科学幻想等,通过非现实的题材或现实题材的非现实笔法,借助于大胆联想和丰富想象,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独特感觉,表现清新的主题。

密:

指的是结构严密。

在结构上,作者应力求时间、场所、人物都尽可能地压缩、集中,使作品结构简练、精巧,如同微雕工艺品那样。

因此,特别要在选材、剪裁和布局上下功夫,大胆取舍,巧妙布局,于一碗水中起波澜,于一滴水中现社会。

奇:

指的是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悬念照应;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

可以学习欧·亨利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技巧。

技法总结

1.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有价值、能引人思考、给人启发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

2.运用多种手法集中刻画一两个人物形象,力求使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3.人物的语言要特色鲜明,个性化强,要和人物的性格、身份、地位、阅历相吻合,切忌千人一腔。

4.灵活穿插景物描写,景物选用要体现“景情合一”的构思技巧。

5.小说整体布局要达到“微、新、密、奇”写作目标的要求。

升格研讨

1.病例诊断

[原文呈现]

一个老人的自述

又一个国庆节到来!

六十周年大庆,欢歌笑语,不绝于耳,龙腾狮跃,掌声四溢,那礼花爆竹的声音在整个天安门广场上空回荡着。

我!

一个人,拄着拐杖,蹒跚着身子,一跛一歪地找到一个冰凉的小花园里,觅得一张小石凳,费力的坐了上去。

那是1937年的夏天,15岁的我叫了一声“娘,我走了”,随即带着满怀忧伤和希望的双眼踏上了抗战的征途。

8年抗战,我参加的每一次战斗都获小胜。

因为每逢打仗时,我脑里总是敌人,没有我的娘亲,随即,我成为排长,连长,以致团长。

但是,带给我的却是那一辈子的懊恼与悲伤,因为我的娘亲在我与敌人搏斗得最厉害的那一刻与世长辞了。

而我,因为战事没有空闲回去给她老人家送终,终至给乡亲们留下一个不孝之子的名声和我那一辈子的伤感。

抗战结束了,我也到了结婚的年龄了。

于是,我的首长给我娶了房贤妻。

我们本以为可以安安稳稳的过上好日子了,哪里知道,解放战争打响了,我的妻子却在第二年为我们家续了香火。

但我终究未回家看他们一眼,我的妻子并未责怪我,而是在她写给我的信中还暗暗地支持我,但是,当我接收到敌方将领拿我的妻儿的生命威胁我投降的消息时,我才后悔不已。

因为我没照顾好他们,我也知道我不会这样投降,我也知道他们定将死于敌人之手。

我不顾一切,奋力冲进敌人营垒,我听见了一声罪恶的枪声响起,我一脚踹开门,看见我的妻子与敌人相继倒在了地上,手上还抱着正在啼哭的儿子。

我悲伤,但我也庆幸。

从那以后,我成了一名师长。

我将儿子交到我最放心的地方照顾,这更使我能安下心来与敌人作斗争。

我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虽然我打仗时不知道我的儿子正天天用小棍子来记我们未见面的时间;因为我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我成为了一名共和国的功臣。

从此,我过了二十几年的安定生活。

但越南战争又开始了,我决定将我儿子送上战场。

但是,我却成了杀死他的凶手,因为我儿子根本不愿去。

我的儿子的光荣牺牲为我换来了荣誉,但我的亲人却都离我远去……

一声震耳欲聋的礼炮声打断了我的回忆,看着那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从我身旁走过,我不禁想:

爱妻,爱子,要是有来世,我一定带你们走过那万水千山,享受天伦之乐!

[问题诊断]

(1)文章条理性不强。

(2)有错别字、病句存在。

2.升格路径

当“事业”与“亲情”产生矛盾冲突时,你会选择什么?

这篇文章为此作了回答。

文章通过回忆的形式,表达了主人公此生为了事业而淡化了亲情的感人情怀。

时光在变,时代在变,不变的是“功臣”为着事业的那颗赤心。

文末的后悔,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文章的构思、选材比较好,尤其是行文的切入点选得非常巧妙。

但是,文章的条理性不强,过渡、照应不明显,缺少必要的交代。

语言基本功较差,文中有一些病句,不够简洁,口水话较多,感情色彩不浓。

总之,表现出作文基本功不强。

文中的错别字、病句需要修改,还要增添一些必要的语句和细节,使文章连贯、条理。

升格佳作

一个老人的自述

又一个国庆节!

六十周年大庆,欢歌笑语,不绝于耳,龙腾狮跃,掌声四溢,那礼花爆竹的声音在整个天安门广场上空回荡着。

我!

一个老人,拄着拐杖,蹒跚着身子,一跛一歪地走着,终于找到一个冰凉的小花园,觅得一张小石凳,费力地坐了上去。

此时,有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从我身旁走过。

小男孩走在中间,两只小手被两旁的爸爸妈妈牵着,一蹦一跳的,极其可爱。

望着眼前的这一幕,往事又涌上了心头。

那是1937年的夏天,15岁的我叫了一声“娘,我走了”,随即带着满怀忧伤和希望的双眼踏上了抗战的征途。

8年抗战,我参加的每一次战斗几乎都获胜了。

因为每逢打仗时,我脑里总是只有敌人,没有我娘亲的存在。

我也因此成为排长,连长,以至团长。

但是,带给我的却是那一辈子的懊恼与悲伤,因为我的娘亲在我与敌人搏斗得最凶猛的那一刻与世长辞了。

而我,却因为忙于战事而没有空闲回去给她老人家送终,终至给乡亲们留下一个不孝之子的名声和我那一辈子的伤感。

抗战结束了,我也到了结婚的年龄了。

于是,我的首长给我娶了房贤妻。

我们本以为可以安安稳稳地过上好日子了,但哪里知道,解放战争打响了,我又带着部队出发了。

就这样离开了家,离开了刚结婚不久的妻子,甚至还未来得及和新婚的妻子告别。

我的妻子在第二年为我们家续了香火。

虽然我有好几次机会可以回家去看看他们,但因为担心部队的训练、战备,终究未回家看他们一眼。

尽管如此,妻子并未责怪我,从她写给我的信中,我可以感觉到她正用她的方式默默支持着我。

这就是我的妻子!

儿子的好母亲!

战争仍旧在进行着。

当我接收到敌方将领拿我妻儿的生命威胁我投降的消息时,我才后悔不已,因为我没照顾好他们,我没有尽到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我知道我不会这样投降,我也知道他们定将死于敌人之手。

我不顾一切,奋力冲进敌人营垒,我要救出他们,他们是无辜的呀!

正当我准备一脚踹开门时,我听见了一声罪恶的枪声响起,我不顾一切冲进门,看见我的妻子与敌人相继倒在了地上,她手上还抱着正在啼哭的儿子。

我悲伤,因为我失去了妻子;但我也庆幸,庆幸自己没有受敌人的威胁,保证了战斗的最后胜利。

从那以后,我成了一名师长。

我将儿子交到我最放心的地方由他人照顾,又带着部队,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解放战争中去,去完成解放全中国的事业。

我们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因为我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我也成为了一名共和国的功臣;然而,我却不知道,在我战斗的那些日日夜夜里时,我的儿子正天天用小棍子来记我们未见面的时间。

我欠儿子太多!

解放了,我决定补偿以前我未尽的责任。

我尽量满足儿子的要求,给他好吃的,给他好玩的,给他漂亮的衣服。

我们一起过了二十几年的安定幸福的生活。

但越南战争又开始了,我决定将我儿子送上战场。

可是,没想到,我却成了杀死他的凶手,因为我知道儿子根本不愿去。

为了祖国的安全,为了大多数人的和平幸福生活,儿子啊,如果你泉下有知,别怪爹,我不能不这样做啊。

我的儿子的光荣牺牲为我换来了荣誉,但我的亲人却都离我远去……

一个清脆的童音打断了我的回忆。

“妈妈,走快点,迟了就来不及了。

”我回过头来,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幅一个男人和他的妻子扶着一个年迈体弱的母亲,前面还有一个蹦蹦跳跳的小男孩的优美画面。

望着他们高高兴兴地从我身旁走过,远去,我不禁想:

娘,爱妻,爱子,要是有来世,我一定带你们走过那万水千山,享受天伦之乐!

实战演练

一、片段训练

请观察你熟悉的一个人,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写一段表现他(或她)个性特征的文字。

不少于200字。

答:

 

二、整篇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

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

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微型小说。

提醒:

完成作业 单元检测卷(三)

答案精析

实战演练

一、

略。

二、

审题导引

(1)审要求

①显性要求:

阅读这三句话;结合自己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写一篇微型小说。

②隐性要求:

明确什么是转折,明确微型小说的文体特征及写法要求。

(2)审(标题)内涵

命题作文,题目不能更换。

但必须明确什么是转折,它与“挫折”、“变化”、“发展”不能完全等同。

(3)审提示(材料提示语)

生活中总有转折,但什么是转折,哪些转折是有意义的,能让人有所感悟和思考。

这是题目要求我们认真思考的。

参考例文

转 折

生活正处于窘境的人往往更加渴望人生的转折,这可以让他们的生活以最快捷的方式发生飞跃。

看那边那个正在买彩票的男人,穿着和长相都再普通不过,单位发的尼龙布口袋放在脚边,里面是今晚要吃的菜。

男人又一次选了那组号码:

自己的生日加妻子的生日加儿子的生日。

我把镜头再次推向他:

“先生,您中了吗?

”男子擦了擦汗讪讪地说:

“下次吧,下次一定会中。

”我指了指手中的摄影机:

“说好了,今天去您家做个访谈,您看……”“哦!

好好好,来吧。

”男人捡起兜子招呼我一起走。

男人说:

“你不能理解,我需要一次转折,一次人生的转折!

”他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锅铲,一滴油溅到我的胳膊上,很烫,像男人眼中对未来殷切的希望。

我说:

“您以前为什么不期待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呢?

”“以前……”男人把菜都盛在白瓷盘里,“哦,那时候太傻,总以为日复一日地干好工作就总会有起色,可是……唉!

来到狭小的屋里,男人的妻子——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人,坐在小凳子上,一言不发,她始终是一言不发的。

以前她可不是这样一个女人,她有着正常家庭主妇的聒噪和八卦,直到有一天,她那“同一战壕”里的“苦难姐妹”忽然中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从此便逃离了这个里弄,开始了新的生活。

女人那天疯了一样的像男人那样重复着那个“姐妹”的话:

“人生是需要转折的!

不然就像咱们一样,苦熬一辈子都未必能出头呢!

”然后,女人忽然沉默了,据说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叫做失语症。

“从此我就开始买彩票,我和这个家也的确需要一个转折来过更好的生活。

”男人说。

我把镜头定格在男人的双眼,问道:

“买彩票等于您生活的转折?

镜头里是一种很坚定但也很盲目的眼神,我又问:

“您只是想让这个家越过越好,一直以来都没有变过?

”“没有啊”,男人说道。

“那么,在您不知道有转折这么回事儿的时候,您……”我问。

镜头里的眼神一下子很激动:

“不知道的时候,我不是说了吗!

整天傻干,工作工作工作!

就是为了能让生活有起色啊!

啥!

可这个顶屁用!

没有转折,这一切都顶个屁用!

我重新调了一下镜头,问道:

“您所谓的转折,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它是如何来的?

男人说道:

“转折就是那个能让我们家一下子好起来,过上富裕生活的东西,它是怎么来的?

呃……彩票……你说呢?

 

单元写作学案

走近自然 感悟自然

训练目标

 掌握记游性散文的基本结构;运用记游性散文的写作手法,去走近自然、认识自然、感悟自然,抒写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所选的散文,既有秀美迷人的黄山奇景,又有粗犷豪放的西部风情,更有晶莹澄澈的湖光山色,让我们全方位地领略了自然的绮丽风姿。

《黄山记》不仅向读者展示了雄伟瑰奇的无限风光,还让读者获得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同时也歌颂了时代的力量和景色的美好。

《瓦尔登湖(节选)》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瓦尔登湖的优美景色,细致入微地描写了湖水的颜色变化,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融入自然的思想情怀。

《巩乃斯的马》则借助对马的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不受羁绊的生命力与进取精神的向往和追求。

大自然是五颜六色的,它生命的真谛是什么呢?

“鱼翔浅底”、“鹰击长空”、“驼走大漠”,这和谐的景象正透露出大自然生命的真谛。

当你从地上拾起一片火红的枫叶时,你会感受到它的热烈与悲壮,那火红的枫叶恰似大自

然特有的语言,它给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生命感悟。

聆听大自然的声音,那凉凉的流水淌过蜿蜒绵亘的小溪的声音;那云雀直冲云霄的鸣叫声;那雄鹰振翅搏击长空的声音,会让你更深一层地理解大自然的深邃与神秘。

当你将脚丫伸入清澈的溪流中时,当你在森林中尽情沐浴着清新的阳光时,你已经与大自然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你能不有所感悟吗?

让我们借助优美的文字去感悟大自然,一起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倾听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感受大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探寻人类文明在自然中的足迹,思索人类与自然亲密而微妙的关系,提高自己感受和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并掌握各种描写自然美景的技巧,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来,留作美好的回忆。

技法指导

文本借鉴

万水千山总是情

——游记的写作技法指导

当我们徜徉在青山绿水、长亭名楼之间,抒发着“万水千山总是情”的感慨时,总想用笔将这些见闻和感受写下来,以表心中的赞美之情。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游记呢?

1.要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

世间的万物,各有特色:

同样是水,有的流水潺潺,有的波涛滚滚;同样是树,有着树种、高矮、粗细的区别;同是观日出,海上、山上就各具特点。

要想突出景色的特点,观察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下列选段,赏析一下在观察角度上有哪些技巧。

而瓦尔登湖更为出奇,甚至站在同一点上,湖水也忽蓝忽绿。

俯仰于天地之间,它同时兼备了两种颜色。

从山顶看去,它呈现蓝天的色彩,走近湖边,看到岸边细沙浅水处,水泛着黄澄澄的水波;再远一点,呈现淡绿,愈远色泽愈深,最后水波荡漾呈现一色的黛绿。

但有时在阳光的映衬下,近岸的湖水呈现一片鲜嫩的碧绿。

[梭罗《瓦尔登湖(节选)》]

技法归纳 首先要多角度地进行观察。

比如上看、下看、近看、远看,要变换各种观察角度。

就像一个摄影师,一会儿把镜头摇远,一会儿拉近呈大特写,一会儿又俯拍、仰拍,这样文章才有动感。

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

观察时要采用“移步换景”的方式,明确观察点。

在观察中,凡有变化的、能体现事物特征的地方都要牢记心中,这样就容易抓住景物的特征。

(2)阅读下列诗句,品悟其在选择景物上有什么特点。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技法归纳 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

后一句则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

这样以动衬静,更反衬出了山中的宁静。

在安排好观察顺序后,还要注意在景物选取方面体现动景和静景的结合。

“动静结合”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

2.在仔细观察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后,还要把好写作成文这一关,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阅读下面两个选段,思考一下在选材上应体现怎样的要求,为什么?

①我们这里另外还有一个清清如许的湖泊,它就是位于九亩角的白湖,在瓦尔登湖西面约2.5英里处。

不过以这里为核心方圆12英里内,虽然还有不少湖泊,我可以说了如指掌,但找不出第三个湖泊有如许一泓清泉的纯洁之性。

[梭罗《瓦尔登湖(节选)》]

②可是这以后,元明清数百年内,极大多数旅行家都没有能登上莲花峰顶。

……登莲花峰顶的更少了。

而三大主峰之中的天都峰,海拔只有1810米,却最险峻,从来没有人上去过。

那时有一批诗人,结盟于天都峰下,称天都社。

诗倒是写了不少,可登了上去的,没有一个。

登天都,有记载的,仅后来的普门法师、云水僧、李匡台、方夜和徐霞客。

(徐迟《黄山记》)

技法归纳 选段①中作者主要写瓦尔登湖,略写白湖是为了强调只有白湖和瓦尔登湖具有“如许一泓清泉的纯洁之性”的特点。

写游记运用材料时要依据中心取舍材料。

因为旅途见闻的内容丰富多彩,不可能什么都写进文章里,所以下笔前首先要理一理自己的思绪,想一想本次游览的主要感受是什么。

确立一个中心,然后决定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哪些内容不写。

题材的取舍,首先要选新颖有趣的内容,更要选有个性、有地方特色的材料,特别是文中涉及的一些人文资料,如选段②中“元明清数百年内的旅行家”的登山情况,不仅使文章主题鲜明,中心突出,而且读起来更有文化内涵,增加了文章的社会价值。

紧扣游踪,疏密有致。

以游踪的变化为线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完整有序地写出重要的游览过程。

用浓墨重彩突出重要的点,跳出一般性的过程交代,使整篇文章成为几个主要景点活动的有机组合体。

(2)阅读下面的选文,品悟景情交融的艺术效果。

……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

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褐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

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

云海五座,如五大洋,汹涌澎湃。

被雪浪拍击的山峰,或被吞没,或露顶巅,沉浮其中。

然后,大自然又毫不悭吝地赐予几千种植物。

它处处散下了天女花和高山杜鹃。

它还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树种,播在险要处。

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

这样,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缥缈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

(徐迟《黄山记》)

技法归纳 写好景物,注入感情。

古人云:

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

描写名山秀水是游记的重头戏,写好的关键是注入自己的真感情。

作者游踪所至,美景在目,心有所感,形诸笔墨,往往物中有我,景中见情,不仅写出了山水的蓬勃生机和无穷妙趣,还能含蓄蕴藉、意味隽永地把作者的身世和人生理想表现出来,达到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的效果。

(3)阅读下面的选文,赏析其在语言表达方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庄严的天都峰上,收起了哈达;俏丽的莲蕊峰顶,揭下了蝉翼似的面纱。

阳光一照,丹崖贴金。

这时,云海滚滚,如海宁潮来,直拍文殊院宾馆前面的崖岸。

朱砂峰被吞没,桃花峰到了波涛底,耕云峰成了一座小岛,鳌鱼峰游泳在雪浪花间。

波涛平静了,月色耀眼。

这时文殊院正南前方,天蝎星座的全身,如飞龙一条,伏在面前,一动不动,等人骑乘,便可起飞。

(徐迟《黄山记》)

技法归纳 选文在语言上力求精美。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展开了联想、想象,描写了天都峰壮美迷人的画卷。

“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像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

”散文的真情实感、灵活的表达方式,需要优美的语言才能相称。

技法总结

1.多个角度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2.明确观察顺序,动静结合选点。

3.依据中心取材,紧扣游踪铺叙。

4.融入真情实感,语言流畅精美。

升格研讨

1.病例诊断

[原文呈现]

游狼山

①我们南通是个依江傍海、景色宜人的花园式城市,狼山更是闻名遐迩。

我们一家计划周日前往游玩。

周六晚上,我和妈妈来到超市,买了些面包、饼干以及饮料,准备爬山路上用。

还特意去了一趟药店,买了一包创可贴,预防爬山过程中刮伤、碰伤。

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②第二天吃过早饭,我们就直奔狼山。

③一路上爸爸告诉我们,狼山古称狼五山、紫琅山,相传有白狼踞其上,所以又叫白狼山。

据史籍记载:

唐天宝年间,鉴真东渡日本,曾经过此山以避风浪。

它位居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呢!

④我们在车上远望狼山,只见一片翠绿,雄伟的宝塔屹立在山顶,十分壮观。

不一会儿,到了山脚下,我们没上缆车,沿着花岗岩铺成的台阶向上攀登。

山上人来人往,喜气洋洋。

山路两旁古木参天,千姿百态,不禁令人暗暗称奇。

狼山不高,父亲说才104.8米,面积18公顷,在多山的地方,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山。

但在南通,却是大名鼎鼎。

真是应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⑤说笑间,不知不觉我们就登上了山顶。

从山上向下俯视,马路四通八达,楼房一幢接一幢,江面上停泊着几艘豪华的大轮船,码头旁的大吊车犹如长颈鹿玩具,好一片壮观景象。

⑥狼山因为坐落在一马平川、沃野千里的江海平原之上,耸立在一望无垠的长江之滨,所以显得特别突兀高大。

登上支云塔,仿佛觉得不是站在一座百米小山之上,而是置身于九霄云外了。

那长江入口处的大海,更是水天相连,烟波苍茫,好一派江天寥廓、沧海浩瀚的壮丽景象;滚滚的万里长江,犹如一条闪光的缎带,从遥远的天际蜿蜒而来,奔腾入海;辽阔的江海平原,从脚下一直伸展到无边的远方。

怪不得宋朝大诗人王安石来此,情不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