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捆小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1652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捆小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捆小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捆小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捆小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捆小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捆小棒》.docx

《教学设计《捆小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捆小棒》.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设计《捆小棒》.docx

教学设计《捆小棒》

教学设计《捆小棒》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动手操作 合作探究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捆小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地数、认、读、写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体验数位的含义,建立数位的概念,并培养合作意识。

  3、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的趣味性,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数的意义和组成。

  【教学难点】

  明确不同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课前准备】

  20根小棒、2根橡皮筋、一把直尺、一台计数器

  【设计思路】

  “捆小棒”这个教学内容,其实主要是学习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10以内数的认识及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

根据课标的新理念和一年级学生的实际,设计本课例时,着重体现以下几点:

  、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感知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本课例中,我让学生在动手中发现知识,学到知识、感悦知识,整个设计力求体现学生由知数学变做数学的思想和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出真知的特色。

  2、合作交流,加深体会。

  新课程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本课例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让他们在学习小组内充分展示各自的思维方法及过程,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实现学习互补,思维互补。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

  本教学设计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体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如:

在“摆一摆,拔一拔”这个环节中,让每位学生转变角色,从学生转变为老师,给你的同学出题目。

整节课的设计,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新理念。

  【教学流程】

  一、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猜测。

  (教师拿出一捆10小棒)同学们能猜出有多少根小棒吗?

(教师把学生估计的数板书在黑板上)

  2、思考。

  要得出准确的根数,我们应怎么办?

  (数一数)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较快地数出整捆的根数?

  3、探索

  给每个小组提供一捆小棒,然后各小组数小棒

  4、交流

  选择有代表性的数数方法在全班汇报,可能有:

  方法一:

一根一根数

  方法二:

二根二根数

  ……

  ●策略建议:

交流数数方法时,学生采用的策略可能是多样的,应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尽量把更多的策略展示出来。

  5、说说

  捆是()个十,10个一就是()10

  二、动手操作,感知数的组成。

  、11的认识

  )数一数

  同学们都有了一捆小棒,再拿出1根小棒,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吗?

  (学生马上就回答出11。

  2)说一说

  你们怎么这么快

  就看出是11呢?

怎么看的?

可能出现:

  a因为我本来就知道10上面是11。

  b10加1就是11。

  c一捆是10,再加旁边的1根,就是11。

  3)讨论

  1当中有两个“1”,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是一样吗?

  ●策略建议:

要给学生足够思考讨论的时间,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认识计数器,

  看一看自己手中的计数器,玩一玩,说一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并在计数器上拔出11。

  ●策略建议:

计数器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是一种新事物,因此按排学生自己玩一玩,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如果学生对计数器的有关知识理解的不是很透彻教师可以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切实领悟,最右边的数字所在位置就叫做个位,个位上是几就是表示几个一,右边第二位是十位,十位是几就是表示几个十。

  2、摆一摆、拔一拔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摆一摆15、19,并告诉你们组的同学为什么这么摆?

  2)在计数器上拔出这两个数,说说含义。

  ●策略建议: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组的力量。

  3)20的认识。

刚才认识了15、19,知道19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9根再数上1根,是几根呢?

  我们也把这10根捆成1捆,现在是多少?

为什么?

  在计数器上拔出2个十,并说含义。

所表示的意义。

  ●策略建议:

可以充分利用同桌的力量,让有能力的学生当小老师去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说说:

2个十是()

  3、拔数练习

  )教师说,学生拔

  2)4人小组,1人说,另3人拔

  4、看直尺,感知数的顺序、大小。

  )读一读各自准备好的直尺,读一读。

  2)看看尺子上的数,你能提一些数学问题吗?

  ●策略建议:

学生可能提出很好数学问题,但可能提的问题都是一个模式,但教师也应该给予表扬、鼓励,并给他们一些小小的提示,让学生提出更多的数学问题。

  5、找一找。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见到过1120各数?

  抽生说。

  ●策略建议:

如果学生举不出例子,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身边的事物,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应用新知,巩固提高。

  同学们课上表现很出色,智慧爷爷高兴极了,要带同学们到游乐园去玩,但一路上会有许多路牌指示,见到路牌提示要解决一些问题,过了关才能去游乐园,大家有信心吗?

  、看图写数。

   

  2、找朋友。

  3、我会说。

  )19的前面是(),后面是。

  2)比14多1的是。

  3)17的邻居是和。

  4)比16大,又比19小的数有。

  ●策略建议:

爱玩是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把练习活动与玩联系起来,容易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途中遇到的问题(需要解答的题目),可以根据班级的情况灵活增减调整。

  【自我评价】

  20以内

  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同时一年级的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

因此,在本设计中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态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学数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一开始创设了猜一猜的游戏,一下子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综合练习中创设了“智慧爷爷要奖励一

(2)班的小朋友,带大家去游乐园玩”这一情境,让学生有兴趣去参与教学活动。

  2、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数学知识的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

”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我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操作、交流、讨论,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通过一系列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养成与他人沟通,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体现数学生活化。

  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养成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