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救生员考题精简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1439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救生员考题精简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初级救生员考题精简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初级救生员考题精简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初级救生员考题精简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初级救生员考题精简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救生员考题精简版.docx

《初级救生员考题精简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救生员考题精简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救生员考题精简版.docx

初级救生员考题精简版

一、是非题

1.游泳救生工作的中心是安全。

(√)

2.2008年5月,我国在杭州举办第一批游泳救生员考评员培训班。

(×)游泳救生考评员

3.踩水配合时一般两腿各蹬夹两次,或两腿同时蹬夹两次,两手做一次摸水动作。

(√)

4.反蛙泳身体仰卧水中,自然伸直。

(×)脸部露出水面

5.(反)蛙泳划臂时,两臂自然伸直经水(空)中在肩前入水。

(×)

6.侧泳技术有手出水和手不出两种姿势。

(√)

7.侧泳收做收腿动作时,大腿与躯干成80(90)度角,小腿与大腿成45-60度角。

(×)

8.对紧张挣扎的溺水者,使用侧泳技术采用夹胸的方法,能严紧地控制住溺水者。

(√)

9.潜泳潜深只有头先朝下潜深法。

(×)还有两腿朝下潜深法

10.国家队运动员参中大奖赛以及各种商业性比赛的奖金收入,一般其奖金总额的10%应捐赠给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建立运动员、教练员保障基金。

(√)

11.救生器材包括救生竿。

(√)

12.游泳场所必须配备救生圈等急救(救生)器材。

(×)观察台上应配备救生员随手可用的救生器材,如救生圈、救生杆、救生浮标等。

13.仰卧漂浮休息,腿部下沉(上浮)可将腹部(手臂)露出水面并屈腕。

(×)

14.预案的内容包括确定现场指挥者和实施抢救人员的分工。

(√)

15.饱餐后即刻游泳肾脏(胃与心肺)负担过重,容易引起呕吐和昏迷。

(×)

16.游泳者溺水初期身体通常表现为垂直姿势。

(√)

17.判断是指救生员在值岗时,对观察的情况做出的快速呼救(反应)。

(×)

18.当水中发现溺水者时,应首先(采取看、听的方法)判断溺水者有无呼吸(意识)。

(×)

19.如溺水者在水中不能自主地支配肢体动作,并缓慢下沉或已沉入池底,则溺水者已丧失意识。

(√)

20.观察区域划分的原则为:

便于救生员观察,减少观察盲区和死角。

(√)P26

21.直线切割法中,对岸救生岗位主现区1/3(主责区近端1/2)的水域为次责区。

(×)

22.救生员次(主)责区不得超过250平方米。

(×)P27

23.救生是指人们在(游泳)活动时发生意外事故所采取的救助措施。

(×)P5

24.救生员用单手虎口推击溺水者手腕部时,撞击时要迅速、有力。

(√)P38

25.救生员腰部正面被抱持后,救生员应采用扳手指方法解脱。

(×)P42先臀部后顶,双臂前推,含胸收腹,趁隙抽出一手对溺水者,夹鼻、盖嘴、托颌,使其头部后仰……

26.“抓发”解脱后,应及时将溺水者转体至背贴救生员前胸,夹胸控制住。

(√)

27.救生员单手前臂被溺水者抓住时常用扳手指法解脱。

(×)

28.当救生员右手被溺水者的左手抓住时应采用“转腕法”。

(√)

29.拖带是救生员采用侧泳、潜水(反蛙泳)技术将溺水者拖带到岸边的一种技术。

(×)

30.拖带时应使溺水者的口鼻保持在水面上,以保证溺水者的呼吸。

(√)

31.夹胸拖带时,救生员手臂着力点应在溺者身上胸和腋下部位上。

(√)

32.托双腋拖带技术比较省力,在救助溺水者过程中易于施救溺水者。

(√)

33.侧泳或反蛙泳技术常用于托枕(托腋)拖带。

(×)P49

34.上岸是指救生员将器材(溺水者)从水中送上池岸的一种救助技术。

(×)

35.由于泳也的建筑结构和溺水者的受伤情况不同,上岸主要采用单人和双人两种上岸技术。

(√)

36.在游泳池的深水区,将溺水者托带到池边,可采用肩扛(单人)上岸技术。

(×)P50

37.在确定溺水者有外伤(无脊柱受伤)的情况下,肩背运送是一项比较实用的运送技术方法。

(×)

38.在现场抢救中应坚持连续进行心肺复苏,不能简单地提出停止复苏的决定。

(√)P62

39.救生员平时对模拟人进行口对口吹气训练时如果患有某种传染性疾病,不可能通过唾液传染给其他救生员。

(×)

40.心肺复苏的第三步骤操作是打开气道。

(×)P63

①判断意识②打开气道③人工呼吸④人工循环⑤紧急止血⑥保护脊柱

41.判断溺水者有无意识的一般方法是轻拍溺水者的面颊(摇动其肩部并大声呼唤)。

(×)P63

42.溺水者放置俯(仰)卧位即头颈部与躯干保持一线,头部不能高于心脏的位置,双手置于躯干两侧。

(×)

43.溺水者处于无意识姿态时,舌肌和会厌后坠可能会阻塞气道。

(√)P63

44.止血方法有加压包扎、指压、强屈关节、止血带、结扎、外用药物等。

(√)P70

45.胸外心脏按压的下压速率为100次/分。

(√)

46.游泳者发生脊柱损伤一定是颈椎损伤。

(×)

47.游泳者脊骨失力、颈部有坠下有感觉等症状出现,应该怀疑下肢损伤(脊柱损伤的症状)。

(×)P73

48.脊髓位于脊柱之内,脊柱骨折可能导致脊髓受伤。

(√)

49.游泳者脊柱受伤时,进行运送唯一使用的急救器材是急救板。

(√)

50.斜方肌挤压法时,救生员应双手虎口张开,在溺水者头部两侧插入肩下至斜方肌,掌心向下(上),压紧斜方肌。

(×)P76

51.水上救生工作的(宗旨)指导思想:

“同心同德,拯溺救难。

(以防为主,施救要准)”(×)P7

52.游泳救生员当值时,穿着统一服装,不但有助于塑造专业形象,更便于执行救生任务。

(√)

53.每一救生岗位观察区域主责区的最大面积可达260平方米。

(×)一般连续值岗不超过2小时,游泳高峰应增加流动岗位救生员

54.救生员在交接班时,接班救生员一边耳听交班救生员的情况介绍,一边上岗接班(扫视责任区)。

(×)

55.人在溺水时,肺部或胃部都弃满了水,无法进行呼吸导致缺氧而死亡。

(√)

56.救生专门技术是指在水上用最快的速度和合理方法将溺水者救出水域的一项专门技术。

(√)

57.心脏病人,不论有什么保护措施都不能下水游泳。

(×)

58.救生员距离溺水者较远时,可采用蛙腿(鱼跃浅跳)式入水。

(×)P34跨步式、直立式

59.心脏位居两肺之间,胸骨的正后方(胸骨下1/2段的中点)。

(×)P68

60.在施救时尽可能靠近(安全距离)溺者,便于成功救起。

(×)

61.侧泳分为手出水和手不出水两种情况。

(√)

62.侧面接近时,救生员靠近溺者看准并果断,利索地用同侧手抓握住挣扎中的溺者近侧手腕部。

(√)

63.上岸的目的是要尽快地将溺者送到岸上进一步抢救。

(√)

64.救生员在进行双人解脱时,应先确认两个人中谁是溺者。

(√)

65.在未能控制住溺者时,救生员应(不能)放开溺者的手腕,重新组织再次施救。

(×)

66.池岸赴救是指救生员在岸边利用水域现场的救生器材,对无(有)意识的溺者进行施救的一种技术(×)

67.救生台的前缘必须与池边在同一垂直面,以防止出现观察盲区。

(√)

68.开放夜场,水上照明必须保持在80勒克司亮度以上。

(√)

69.同心同德、拯溺救难”是游泳救生工作的指导思想。

(×)

70.鱼跃浅跳入水后,要在水中滑行一定的距离后,方可头(尽快)露出水面。

(×)

71.解脱的方法主要有:

转腕、扳手指、反(扭)关节、推击等。

(√)

72.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情况,如不小心从池边、岸边等处滑入水中或在水中滑倒后站不起来。

(√)

73.在一般的情况下,救生员应尽可能地采用背面接近溺者,保护自身安全。

(√)

74.游泳场所在游泳人员平均有效水面积可达3平方米(√)不得小于2.5

75.侧泳时下侧臂的动作可分为准备姿势、滑下、划水和臂前移四个阶段。

(√)P15

76、反蛙泳的臂和腿的配合为:

手划水或臂划水与腿的蹬夹水交替(臂与腿同时)进行。

(×)手与腿交替

77、遇到事故时,救生员可以对外随意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78、教练员和救生员身兼两职务,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兼任。

(×)

79、拖带溺水时,一般对男性采用夹胸法,对女性采用双手拖腋法。

(√)

80、踩水的腿有两种技术,一种是两腿交替蹬水,另一种是两腿同时蹬夹水。

(√)

81、救生员接近溺者成功后一定要控制住溺者。

(√)

82.肩背拖送时注意保护好溺水者头部。

(√)P53

83.放下溺水者时应尽量保持救助自己中心的稳定,并保护好溺水者的头部。

(√)

84.上岸的目的是要尽快的将溺水者迅速的送到岸边进一步进行抢救。

(√)

85.穿背握臂拖带法一般应用水域较大或单人运送距离较长时使用。

(√)

86.游泳池场内必须设置“游泳安全须知”等醒目的安全标志(安全警示宣传物)。

(×)

87.如果发现脊柱受伤时,可以用肩背拖送的方法进行救护。

(×)

88.发现溺水者颈部和背部有红肿或淤青一定是脊柱骨折(脊柱损伤)。

(×)P73

89.溺水者手上后有一定的失重感,可能是脊柱受伤。

(√)

90.脊柱(脊髓)受伤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

91.肢体麻木、部分甚至完全失去感觉可能是脊髓受伤。

(√)

92.颈椎受伤后迅速将颈托固定在颈部,于颈托的大小尺寸无关。

(×)

93.颈托只能协助防止颈椎移动,并不能完全将颈椎固定在安全位置。

(√)

94.呼吸系统有呼吸道和肺组成。

(√)

96.气体交换是指空气经过呼吸道到肺,在此进行气体交换。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两部分。

96.气体交换是通过肺泡与毛细血管进行的。

(√)

97.机体的细胞与血液进行的气体交换称之为组织呼吸。

(√)

98.大气与血液(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之为内呼吸。

(×)

99.中脑、脑桥、延髓三者合称脑干。

(√)

100.机体组织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称之为新陈代谢。

(×)

101.可以引起反应的环境条件变化叫做应急性。

(×)指生物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102.溺水者停止气体交换后,患者脑的剩余氧气仅够脑细胞用10秒左右。

(√)

103.许多器官的基本技能既能受到精神调节,也受到体液调节。

(√)

104.现场急救的目的就是抢救生命,提高生存率,降低伤残率。

(√)

105.现场急救的首要步骤应该判断患者是否具有意识。

(√)

106.抢救者的体位应位于溺水者的体侧。

(√)

107.畅通气道是复苏的首要步骤。

(√)

108.检查溺水者有无自主呼吸应采取一听、二看、三感觉的方法。

(√)

109.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肘和肩之间。

(√)

110.在心脏挤压时,两臂位于双手的正上方,两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但两臂可作屈伸,可保持积压的力量。

(×)

111.婴儿在进行心脏挤压抢救时,以单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挤压(在乳线与胸线的交点处下方1厘米处按压)。

(×)

112.严重心脏病、冠心病的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等会引发心室纤颤。

(√)

113.心肺复苏采用的步骤。

第二步称它为B,即建立人工呼吸。

(√)

114.判断溺水者是否有意识,一般要在5秒内检查完成。

(√)

115.心肺复苏是为挽救猝死者生命所采取的一种急救技术,简称为CPR。

(√)

116.心肺复苏的成功标识就是心跳。

(×)

117.畅通呼吸道一般采用仰头举额法。

(√)

118.对儿童做心脏挤压时,一般采用双手掌重叠垂直用力。

(×)

119.对成人做心脏挤压时,采用一只手掌进行垂直用力挤压。

(×)

120.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时心肺复苏的唯一方法。

(×)

71.现场急救的检查程序:

判断意识、高声呼救、急救体位、打开气道、人工循环、紧急止血、保护脊柱。

(√)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写在横线上。

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最早成立水上救生组织的国家是________。

A澳大利亚B英国C美国D比利时

2.解放后,我国第一代救生员产生于________。

A北京B天津C上海D广州

3.人在游泳时能体会到由于水有_______力而产生上浮力。

A阻力B压力C升力D反作用力

4.水上救生工作的中心是________。

A观察B判断C安全D求助

5.游泳池的中心工作应该是_______。

A安全B施救C日常管理D先进设备

6.溺水事故的预防,是指发生事故______的防范工作。

A前B时C中D后

7.直线切割法中,对岸救生岗位主责区______的水域为次责区。

A1/2B1/3C2/3D近旁主责区

8.踩水技术在救助溺者时,便于观察水面情况,也可做______方向的移动和拖带溺水者。

A左右、前后B左右、上下C前后、上下D其他方向

9.在水中活动时,小腿后侧肌肉痉挛是多发的部位。

正确的自救方法是______。

A、沉底站直B、呼救

C、快速上岸D、一手按膝一手抓脚底做勾脚动作

10.在水中大腿后侧肌肉痉挛时,自救方法采用______手按住膝盖,然后______手抓住脚趾尽量往上抬起。

A.同侧、同侧B.异侧、异侧C.同侧、异侧D.异侧、同侧

11.不规则的游泳场所每一救生员观察的主责区最大面积不得超过_____平方米。

A.50B.200C.250D.300

12.救生圈一般抛向距离为救生员与溺水者_____米左右的扇角范围。

A0-4米B5-8米C9-12米D12-15米

13.当溺水者尚未下沉,特别两手还在挥舞挣扎时可用________。

A正面接近B侧面接近C背面接近D潜水接近

14.救生员在施救时,单手被溺水者抓住时应采用________。

A反(扭)关节B推击C下压D转腕

15.腰部背面被抱解脱法_________。

A扳手指法B转腕法C推击法D托颌法

16.救生员在施救时,腰部背面被溺水时抱持时应用_________法解脱。

A弓身抽手扳指B上推双肘C夹鼻推颌D转腕

17.救生员距离溺者较近时入水用________。

A直立式B团身式C跨步式或蛙腿式D探索滑行式

18.救生员正面接近溺者,应游至离溺水者_______米处左右,下潜至溺者髋部以下,然后双手扶溺者髋部,转体180度。

A.1B.2C.3D.4

19.侧面接近是指救生员游至溺者________米处,有意识地转向溺者侧面游进。

A.小于1.5B.1.5—2C.3D.3—3.5

20.单手上臂被抓解脱法__________。

A推击法B反关节法C扳手指法D托颌法

21.托双腋拖带是,一般救生员采用________的方法较适宜。

A爬泳B侧蛙泳C反蛙泳D仰泳

22.在拖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溺者的_______不可没在水下。

A鼻B口C口鼻D头颈部

23.做现场心肺复苏术前,一般首先检查溺者有无意识。

检查必须要在_______秒内完成。

A.2B.3C.4D.5~10

24.对成人溺者做心肺复苏时,心脏按压深度一般为________厘米。

A2—3B3—4C4—5D5—6

25.单人做成人溺者心肺复苏时,吹气的频率应该是________次/分。

A.20B.16C.15D.12(5s一次)

三、简答题

1、游泳场所中,安全标识应该如何设置?

答:

(1,告知牌2,警示牌3,标志牌)说出内容,并举例说明具体的摆放位置。

2、救生员在值岗时,应对哪些人群进行重点看护?

答:

1,对技术不佳2,体弱3,突发疾病4,儿童5,老年人6,残障人群7,孕妇

3、在游泳池发现了一名溺水者,在你采取赴救措施之前,应该对溺水者做出哪些判断?

(8分)

1,清醒的:

说出内容

2,昏迷的:

说出内容

3,外伤的:

说出内容

4,疾病的:

说出内容

四、当游泳者不小心弄伤身体,流血不止,你应该如何处理?

(5分)

答:

消毒、包扎。

1、最早成立水上救生组织的国家是英国。

2、1979年,上海率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水上救生组织、解放后,我国第一代救生员产生于上海。

3、游泳救生分为“游泳池救生”和“自然水域救生”.

4、游泳救生的宗旨是:

同心协力、拯溺救难。

5、游泳救生工作的指导思想的:

以防为主,施救要准。

6、游泳救生员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爱岗敬业

7、观察时应对老年人、少年儿童、醉酒者等特殊人群应重点关注。

8、游泳救生的直接赴救包括:

入水、接近、解脱、拖带、上岸、运送6项技术环节

9、接近时要尽量避免与溺水者正面接触。

10、气道开放为复苏的首要环节。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判断意识、打开气道、人工呼吸、人工循环、紧急止血、保护脊柱。

11、口对口呼吸时,以拇指与食指捏住溺水者鼻翼而封闭其腔。

每次吹起的量应在700-1000ml为宜。

12、胸外按压时救生员双臂应绷直,双肩在溺水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应相等。

胸外按压是否有效,其绝定因素有:

按压部位、按压频率、按压力度以及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

救生员主要工作

(1)对游泳场所的安全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2)对游泳者的安全进行有效的观察和防护;

(3)对溺水者进行现场赴救;

(4)对游泳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初步应急处理;

(5)在医务人员到来之前,对溺水者进行现场急救;

(6)现场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强的学习、表达、沟通、观察判断和应变能力,动作协调,视觉、听觉敏锐

职业守则

(1)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2)忠于职守,认真履责。

(3)规范操作、确保安全。

(4)救助及时,分秒必争。

(5)严守岗位、服从指挥。

(6)团结协作,尽职守责。

(7)服务周到,举止文明。

救生员职业道德

 

(一)珍爱生命,乐于奉献

 

(二)热忱服务,尽职尽责

 (三)科学文明,反对迷信

 (四)钻研业务,勤于进取

 (五)团结进取,互相尊重

 (六)遵纪守法,诚实公平

 

游泳救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防为主、施救要准 

游泳救生员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爱岗敬业

 游泳救生员遵守职业道德:

忠实履行游泳救生员的社会责任和工作任务。

职业道德是维护职业活动生存和的必要条件。

 游泳救生工作的基本原则:

“防字当头,贯彻始终”是消除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的基础和保障。

在处理水上意外事故时,施救要准,在时间上要争分夺秒,做到就近、就便、就快。

 

(1)岸上救生优于水中救生 

(2)器械救生优于徒手救生

(3)团队救生优于个人救生

 (4)先救有意识后救无意识

水上救生技术:

是救生员及时靠近并有效控制溺水者的一项专门技术。

背面(1-2m急停)、侧面、正面(3m急停下潜至髋部以下) 

以下是一些下水施救的常识:

  ❶下水前应准备一块结实足够长的长条布(衣服、裤子、毛巾)或救生圈;不拿这些东西下水

救人,救人者死亡率反而更高。

  

❷当溺水者在水面漂浮时,施救者应迅速向水中抛救生圈、木板等漂浮物,在溺水者抓不及处,将布或毛巾,或救生圈递过去,让溺水者抓住一头,自己抓住另一头拖着溺水者上岸;让他抓住这些器具不致下沉,或递给溺水者木棍、绳索等拉他脱险。

  

❸如必须用手去救,且溺水者十分张皇失措,则应从背接近溺水者,从背后把溺水者牢牢抓住,

抓住溺水者的下巴,使溺水者仰面,使溺水者的靠近自己的头,并用力用肘夹住溺水者的肩膀。

安慰溺水者,尽量让溺水者情绪稳定;采取仰泳的方式将溺水者拖回岸;若溺水者不省人事,可用手抓住溺水者的下巴,游回岸边。

 

❹如果决定下水救人,尽量不要让溺水者缠上身。

避免与溺水者正面接触。

如在游向溺水者时,与溺水者正面相遇,必须立刻采用仰泳迅速后退;直接下水救护时,如果溺水者尚未昏迷,施救者要特别防止被他抓、抱。

不要从正面接近溺水者,而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扭转他的髋部使其背对自己; 从后面或侧面托住溺水者的腋窝或下巴使其呼吸,并用反蛙泳或侧泳将其拖带上岸。

❺溺水者往往张皇失措,会死命抓住一切能够得到的东西,包括拯救者。

因此,只要有其他方法将溺水者拉倒岸上,就不要下水去施救。

当然,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以施救者有能力的前提下,下水施救。

没有受过救生训练的施救者下水之前应该有思想准备,此时的溺水者的本能反应,可能使施救力不从心,最终救人不成反而陪上性命。

提高在水中的安全性并保护人类的生命是国际救生协会的使命!

  目标是:

  1、寻找最佳的方式和方法救助水上遇难生命,对明显溺水者进行抢救和紧急处理;

  2、教授救生方法并确立对于水上救生技巧和实施方法教育的交流;

  3、交流水上救生方面的实践、医疗及科学经验;

  4、 鼓励在世界开办有关水上救生的训练学校;

  5、 将国际救生协会的教学及活动推广到世界各地,并于其他国际人道主义机构建立联系并进行合作;

6、促使在水域中的相关器材、信息、符号及管理法规,规定取得一致;

7、 推广和组织救生运动,定期组织国际水上救生比赛以激发会员的兴趣,提高会员救助在水中发生危险的人们的能力和自觉性;  

8、督促召开国际代表大会,以便为会员协会和其他有志于寻求相同人道主义目标的国际组织之间,提供增进友谊,团结和合作机会;

9、 采取措施来避免水、沙滩污染和其它对公共水域使用者构成危险的因素;

10、参与金融交易活动以购买动产和不动产,或用在国际救生协会认为对其运作适宜的其

它方面; 

11、采取其它(国际救生协会认为)将推进使命完成的各项措施。

 三、简答题

一、游泳场所中,安全标识应该如何设置?

答:

告知牌、警示牌、标志牌。

二、救生员在值岗时,应对哪些人群进行重点看护?

答:

对技术不佳、体弱、突发疾病、儿童、老年人、残障人群、孕妇。

三、在游泳池发现了一名溺水者,在你采取赴救措施之前,应该对溺水者做出哪些判断?

答:

清醒的、昏迷的、外伤的、疾病的。

1、首先采用看、听的方法判断溺水者有无意识,如在水中有挣扎或发出求救声音,则该溺水者为有意识;如溺水者在水中不能自主支配肢体,并缓慢下沉或已沉入水底,则溺水者已丧失意识。

2、判断溺水者是否受伤,对于有意识的可通过交谈了解其受伤情况;对于无意识可通过检查溺水者肢体,了解受伤情况,要重点查看溺水者的颈椎、腰椎是否受伤,是否发生外伤出血或肢体骨折。

3、根据溺水者的身体体姿态判断游泳者的游泳水平及技术以及溺水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4、根据不同情况救生员须作出迅速、果断准确的判断,采取及时、规范的救生技术进行施救。

四、当游泳者不小心弄伤身体,流血不止,你应该如何处理?

答:

消毒、包扎、止血。

1.什么叫折线型寻找法?

答:

救生员根据自己潜泳憋气时间的长短来决定直线探索距离。

缓气折返时,一定要以某个标志为参照物,折返时就不易遗漏,具体探索寻找路线如图:

2.什么叫之字寻找法?

答:

文字解释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