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原试题I9含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1418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马原试题I9含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学马原试题I9含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学马原试题I9含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大学马原试题I9含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大学马原试题I9含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马原试题I9含参考答案.docx

《大学马原试题I9含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马原试题I9含参考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马原试题I9含参考答案.docx

大学马原试题I9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承认人的观念.情绪等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这是()

A.符合实际的唯物主义

B.唯意识论的观点

C.机械论的观点

D.物与物的关系

【正确答案】A

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正确答案】A

3.有人认为世界上各种生物物种是永恒不变的。

这是一种()

A.形而上学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A

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

A.劳动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了

B.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C.农业劳动已成为物质生产劳动的基本形式

D.在总的劳动消耗量中物化劳动的比重增加而活劳动的比重相对减少了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利润率的提高

C.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

6.AC25.ABCD26.ABCD27.AD28.CD29.AC30.ABD31.ABCD

二、单选题

7.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

每一个改革者必须不断强化问题意识。

看不到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强化问题意识,就是要

A.统筹兼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承认矛盾,在分析解决矛盾中促进事物的发展

C.抓住主流,把握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D.把握特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

B,

8.地理环境

A.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决定社会的性质

D.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

D,

9.下列哪一原理可以解释“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这一社会现象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C.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D.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正确答案:

B,

10.工作“一刀切”的方法是否认了

A.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正确答案:

A,

11.从产业资本的职能看,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是

A.生产资本的职能

B.商业资本的职能

C.商品资本的职能

D.货币资本的职能

正确答案:

C,

12.鲁迅先生说: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拾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这段话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是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正确答案:

A,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我国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D.事物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正确答案:

B,

14.真理的绝对性是指

A.真理不需要检验

B.真理的运用不受条件限制

C.真理的无条件性

D.真理不能继续发展

正确答案:

C,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我国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D.事物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正确答案:

B,

16.下列各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的含义的是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C.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D.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正确答案:

C,

17.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将会直接导致

A.劳动力的过剩

B.商品的过剩

C.资本的过剩

D.原材料的过剩

正确答案:

A,

18.2011年9月以来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我们是99%”的标语,向极富阶级表示不满。

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

A.劳资冲突的集中体现

B.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C.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D.虚拟资本泡沫化的恶果

正确答案:

C,

19.“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正确答案:

B,

20.尽管微博简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扰,但如果能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塑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微博可以为人们“参政议政”提供一个更便捷有效的通道。

这说明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

B.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要用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正确答案:

D,

21.认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这一观点认为

A.哲学不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B.哲学革命不是政治变革的前导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D.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更才是真正的革命

正确答案:

C,

22.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

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

正确答案:

B,

23.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

A.使用价值决定的

B.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C.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正确答案:

D,

24.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A.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决定了抽象劳动

D.社会劳动决定了具体劳动

正确答案:

B,

25.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许多地方政府开始在经济发展中引入绿色GDP概念。

改变一味追求GDP数量的做法,在追求GDP数量的同时提升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地方政府对GDP认识的转变体现了

A.矛盾的对立统一

B.辩证的否定观

C.量变导致质变

D.矛盾的特殊性

正确答案:

B,

2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正确答案:

C,

27.“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看,就是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

C.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

D.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

正确答案:

C,

28.现阶段,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为

A.劳动对象

B.科学技术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

正确答案:

B,

29.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A)

A.社会制度的和谐完善

B.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

C.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30.近代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标准答案:

D

A.柏拉图

B.贝克莱

C.马赫

D.黑格尔

31.列宁指出:

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是指:

()

标准答案:

B

A.物质能否被意识所正确反映

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C.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

D.意识是否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3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标准答案:

C

A.共性和个性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有限和无限的观点

33.认识论是研究:

()

标准答案:

D

A.世界是什么的科学

B.世界是怎样的科学

C.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

D.人的认识的哲学理论

34.划分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准是:

()

标准答案:

A

A.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科学技术水平

D.国家政权的性质

35.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标准答案:

B

A.资本不同部分的物质形态不同

B.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C.不变资本不体现剥削关系,可变资本体现剥削关系

D.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36.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标准答案:

B

A.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D.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解放

37.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

标准答案:

A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资本论》的出版

C.唯物史观的形成

D.私有制的消失

38.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D)前提。

A.数学

B.哲学

C.文化

D.自然科学

39.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

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

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

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正确答案:

C,

40.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这说明真理具有(C)

A.不确定性B.主观性C.相对性D.绝对性

4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

A.唯物史观

B.唯心史观

C.激变论

D.庸俗进化论

正确答案:

B,

42.不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是(D)

A.资本主义社会B.封建社会

C.原始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

43.自由王国是指人们(D)

A.处于绝对自由的社会状态

B.不再受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熟练掌握规律,成为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44.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这是因为

A.真理就是客观规律,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

B.真理具有客观性,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不断发展的

D.真理是具体的,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正确答案:

B,

45.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A.经验论学派

B.唯理论学派

C.不可知论学派

D.可知论学派

正确答案:

B,

46.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有“一鸟不鸣山更幽。

”的名句。

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正确答案:

A,

47.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正确答案:

C,

48.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A.仓储设备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的容器

D.能源和信息系统

正确答案:

B,

49.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

A.垄断消灭了竞争

B.垄断缓和了竞争

C.垄断与竞争并存,使竞争更加激烈

D.垄断取代了竞争

正确答案:

C,

50.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标准答案:

A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51.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A)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B.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

C.从意识到物质的飞跃D.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三、多选题

52.唯物辩证法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认识是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

标准答案:

5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认识过程的辩证法,认为(2.0分)

A.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是联系在一起的

B.不仅有客体到主体的反映过程,而且有从主体到客体的实践过程

C.认识是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感性与理性等一系列矛盾运动的发展过程

D.认识是无数次的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的

正确答案:

ABCD,

54.成语“指马为鹿”讽刺了一些人(2.0分)

A.否认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B.犯了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

C.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

D.不懂得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正确答案:

ABC,

55.剩余价值率为100%,表示(2.0分)

A.工人一天劳动新创造的价值有一半为资本家无偿占有

B.工人一天的全部劳动时间都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C.工人一天劳动时间里,为自己劳动与无偿为资本家劳动的时间相等

D.工人一天生产的商品的价值中,工人得到的与资本家占有的相等

正确答案:

AC,

56.“应当感谢你的对手,是他使你坚强起来。

”这句话告诉我们(2.0分)

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C.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联系是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

正确答案:

BD,

57.中国大跃进时期党中央提出了1959年钢产量比1958年翻番的口号,于是全民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热潮,各地出现了许多土高炉,并大量砍伐树木用作燃料,这个口号和与之相应的措施使得1959年钢产量基本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然而这些钢却有近一半质量不合格。

这件事情反映了意识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要正确发挥这种能动作用必须(2.0分)

A.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B.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

C.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D.不顾一切完成党提出的高指标

正确答案:

AC,

58.下列关于历史创造者的命题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2.0分)

A.人民群众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C.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

ACD,

5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是(2.0分)

A.社会意识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变化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正确答案:

BCD,

60.中国汉语“危机”一词,涵义是危难与机会的结合,在哲学上是要求我们看问题应该坚持(2.0分)

A.相对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对立统一观点

D.折衷论观点

正确答案:

BC,

61.从资本形态上划分,资本输出的形式有(2.0分)

A.借贷资本输出

B.生产资本输出

C.商品资本输出

D.国家资本输出

正确答案:

ABC,

62.垄断是(2.0分)

A.在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C.资本主义大企业或企业联合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和市场

D.帝国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

正确答案:

ABCD,

63.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生产社会化。

()

标准答案:

64.垄断没有消除竞争是因为:

()

标准答案:

BCD

A.竞争是一切社会生产所共有的

B.竞争是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垄断并没有消灭商品经济

C.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D.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

6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2.0分)

A.生物进化论

B.细胞学说

C.量子力学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正确答案:

ABD,

6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不断更新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

标准答案:

67.19世纪30—40年代,最能表现无产阶级高度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无产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并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的工人运动有:

()

标准答案:

ABC

A.1831年和1834年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1838年始延续十余年的英国工人宪章运动

C.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D.1871年的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68.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

标准答案:

ABC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凡是现存的都是必然要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事物都是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C.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否定的理解

D.认为凡是合理的就一定存在,凡是存在就一定合理

69.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动。

这种观点意味着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必须否定历史决定。

()

标准答案:

70.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全球问题”主要是指:

()

标准答案:

ABCD

A.人口增长过快

B.粮食短缺

C.能源和资源枯竭

D.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71.“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

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

”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

标准答案:

ABD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72.人类认识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

标准答案:

7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

标准答案:

7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

标准答案:

75.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

标准答案:

76.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

()

标准答案:

77.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大脑就像胃分泌胃液那样分泌意识。

()

标准答案:

78.下列格言和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

标准答案:

BCD

A.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B.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79.唯物辩证法认为,认识事物的基础是:

()

标准答案:

AC

A.认识事物的质

B.认识事物的量

C.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D.认识事物的度

80.资本主义政权的分权制衡是指:

()

标准答案:

ACD

A.立法权

B.管理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四、判断题

81.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范畴和原理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正确答案:

true,

82.时间是人们感觉系列的调整。

正确答案:

false,

8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正确答案:

true,

84.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正确答案:

true,

首页/成绩查询/综合考试/成绩详情

考试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时长:

50分钟开考时间:

2016-06-2117:

22:

55

提交时间:

2016-06-2117:

22:

59

考试题型:

考试成绩:

0.0/100.0

排名:

无/481

试卷分值构成比例图

单选题40.0分

多选题40.0分

判断题20.0分

8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正确答案:

true,

86.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正确答案:

false,

87.机器人实际上是不变资本,其价值不会增殖。

正确答案:

true,

88.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正确答案:

true,

89.在现代社会,资本家为提高剩余价值率,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绝对延长工作日。

正确答案:

false,

90.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正确答案:

false,

9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工人劳动的报酬。

()

标准答案:

92.事物的质变和量变是相互转化的。

正确答案:

true,

93.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

true,

94.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最终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经济基础的发展

D.上层建筑的发展

正确答案:

A,

95.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正确答案:

true,

96.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价值的创造。

()

标准答案:

97.资本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所拥有的货币和各种物品。

正确答案:

false,

98.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生产全面社会化、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资本日益社会化等方面。

()

标准答案:

99.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

标准答案:

100.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正确答案:

tru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