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指导.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1319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7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107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107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107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107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07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指导.docx

《1107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7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指导.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07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指导.docx

1107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指导

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指导

(2011年6月)

一、期末考试复习依据

(1)主教材:

《传统文化导论》,骆自强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2)形成性考核练习册:

《中国文化导论形成性考核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编制。

二、考试题型及要求

(1)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2)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答题要求:

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应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复习要求:

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的考核范围涵盖整本教材,考生应熟悉教材,并通过形考册以及网上课堂“在线测试”等练习加以操练。

(3)案例题(1题,共30分)

答题要求:

案例题要求考生读懂题目中的材料,并能针对提问,运用中国文化导论课程中的相应理论或知识点加以分析、作出判断。

其中,在回答题中第二小问时,必须展开看法,回答必须做到:

符合题意、观点明确、包含一定的分析,且字数不少于150字。

复习要求:

案例题训练、考核的是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也即一种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思维能力,要求考生先将具象的材料加以抽象,准确把握文化现象的本质,并予以说明,同时又要求考生从抽象回归于具体,结合时代、社会的情况阐述某种文化现象的发展样态或现实意义。

考生可参照课程的案例题题库中的题目学着思考、分析、写作。

(4)拓展题(1题,共30分)

答题要求:

①拓展题提供两道题目,考生在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道完成即可,注意:

如果两道题目都作答,以第一题的答案计分;请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填在答题纸的第一行。

②回答时,要求对题目所涉及的概念、现象等,在知识层面的介绍的基础上,有自己的阐述和发挥,并能举例说明。

字数不少于300字。

复习要求:

拓展题的考核范围为教学大纲的重难点部分(详见附录),拓展题考核的是对知识的理解、拓展、应用,这也是对拓展能力的考核,即希望大家把“死”知识变为“活”知识。

拓展题有300字的字数要求,也就是要求考生对题目有一段相对完整的表述,这种完整,包括:

①对题目涉及的概念或现象,有知识层面的介绍(这部分内容可以来源于教材,也可以来源于其他文化类著作);②还必须谈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这部分需要结合事例或材料来分析、证明。

注意:

只有知识层面的介绍而没有结合事例或材料谈出自己的看法的话,最多只能拿到10分。

三、考试时间及形式

考试时间:

90分钟

考试形式:

开卷

特别提醒:

考试中,案例题是必答题,拓展题则是在给出的两道拓展题中任选一题来完成。

 

附录:

一、教学大纲重难点

第一部分先秦文化

重点:

1、道,德,无为

2、礼,乐,仁,义,兼爱

难点:

天人合一,体用一源

第二部分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化

重点:

名士,外儒内法,孝

难点:

法,隐

第三部分唐宋文化

重点:

1、琴,棋,书,画

2、意境,茶

难点:

1、中庸,君子,和,

2、恕,恭敬,佛,禅

第四部分元明清文化

重点:

市民文化

难点:

近代科学精神

第五部分近现代文化

重点:

1、洋务运动

2、“五四”

难点:

西学东渐

二、案例题题库

1.“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的剧作,取材于民间故事。

故事叙述窦娥的父亲窦天章进京赶考,将窦娥卖与蔡婆为童养媳。

后来,流氓张驴儿父子欲霸占蔡婆、窦娥婆媳,张驴儿本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却毒死父亲,随即诬陷窦娥杀人,并买通官府。

官府严刑逼供,窦娥与蔡婆无处伸冤。

为救婆婆,窦娥自认杀人,但临刑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

三年后,窦娥的父亲任廉访使到此地,见到窦娥鬼魂,后重审此案,为窦娥昭雪冤情。

结合案例作具体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窦娥的蒙冤与最后的冤情昭雪,反映出传统社会的法治情况是怎样的?

(2)窦娥冤的故事及其所反映出的问题,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有何启示?

回答须不少于150字。

2.苏轼喜爱画竹,有一次兴致来了随手用毛笔蘸了朱砂画竹,别有韵味。

但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议,认为不真实。

苏轼反问,惯常是墨笔画竹,难道竹子是墨色的吗?

结合案例作具体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朱笔画竹或是墨笔画竹,反映出传统的艺术追求是怎样的?

(2)这一艺术追求对我们欣赏艺术会带来怎样的启示?

回答须不少于150字。

3.阮籍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中的人物,他本来有济世之志,但身处魏晋交替之际,政治变故不断,名士少有能保全自身的。

在这种情况下,阮籍尽力不参与世事,常常喝酒大醉。

司马昭想为儿子司马炎求娶阮籍之女,但阮籍一醉六十日,最终司马昭没问成。

当时的权臣钟会好几次打算询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意图从他的回答中找到借口来治罪,但每次都因为阮籍喝醉酒没法回答而未能实现。

结合案例作具体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在阮籍的饮酒乃至醉酒的生平事迹中,酒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有人认为酒是忘忧草,也有人认为酒会让人失去理性;南北方的饮酒习惯相差也很大。

传统的酒文化多多少少也积淀于今天的社会生活习惯中。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酒文化或饮酒?

回答须不少于150字。

4.《列子》中记载了伯牙的故事: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结合案例作具体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伯牙弹奏高山流水之曲,体现出士人与琴乐怎样的关系?

(2)古代中国人认为音乐有哪些功能?

这些功能在今天是否仍有意义?

回答须不少于150字。

5.汉代的韩安国曾在梁孝王处为官,后犯法被囚于山东蒙县的监狱。

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

“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

”意思是我还会复职的,希望你能待我客气一点。

但田甲说:

“要是再燃烧就撒一泡尿浇灭它。

”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提拔他为二千石级的官员。

田甲听闻后弃官逃跑。

韩安国将田甲唤回,笑着说:

“你可以撒尿了!

”田甲叩头求饶,韩安国不咎既往,反而对他很友好。

结合案例作具体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恕”在古代有哪些含义?

韩安国复官后对田甲的态度,体现了“恕”的何种含义?

(2)请谈谈“恕”在人际交往之中的作用。

回答须不少于150字。

6.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秦汉之际一位侠士朱家。

朱家藏匿、救活的豪杰数以百计,救助的普通人就更多了。

朱家一心援助危难中的人,超过为自己办私事,以至于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每顿饭也只能吃一样菜。

但对他救助过的人,朱家从不求回报,不夸耀自己的能耐,反而唯恐再见到对方。

他曾经暗中使季布将军摆脱了被杀的厄运,待到季布将军地位尊贵之后,他却终身不肯与季布相见。

当时,很多人都期望与朱家交朋友。

结合案例作具体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从朱家身上可以看出“侠”的哪些特质?

(2)请谈谈“侠”的精神在当今社会是否还有积极作用?

回答须不少于150字。

7.唐代传奇《莺莺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书生张生在普救寺遇见远方姨母的女儿崔莺莺,爱慕她的美貌,遂央求丫环红娘转达自己的心意。

后二人通过红娘传递情诗,起初见面时莺莺希望二人“以礼自持,无及于乱”,后来终于几番私会。

不久张生赴考,离别前莺莺心中已知这是诀别了,但并无太多怨恨之意。

其后张生果然抛弃了莺莺,二人不复相见。

张生与朋友说起这件事,认为自己做得很对。

当时的人为此事感叹,但并不认为张生有错。

结合案例作具体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在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中,张生“始乱之终弃之”,但并不被当时人谴责,这是源于何种观念?

(2)请谈谈你对“情”的看法。

回答须不少于150字。

8.记载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世说新语》有这样一则故事:

管宁和华歆这对朋友一起在园子中锄地,发现地上有一块金子,管仲继续挥锄,视之于瓦石无异,华歆则是捡起金子,又扔掉。

后来又有一次,两人同坐席上读书,门外有官员的仪仗喧哗而过,管宁照样读书,华歆则扔下书跑出去看。

管宁于是把坐席割开,表示志趣不同,二人不再是朋友。

结合案例作具体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后世多以雅俗来论管华之别,其判断依据是什么?

(2)你对上述故事有何评价?

回答须不少于150字。

 

《传统文化导论》自测试题(选择题)

 

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

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

()

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B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

C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D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2.“阴阳”是一对中国古代哲学中范畴,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

在阴阳理论中,中国人是()为本的。

A阴B阳C阴阳互动D阳胜于阴

3.礼向“内圣”方面发展,由外在行为规范入于人“心”中在()时期出现的。

A孔子《论语》中B《庄子》一书中

C明代王阳明心学兴起之后D宋学兴起之时

4.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

A秦B西汉C东汉D唐

5.与儒家相比,佛教所谓的孝是指()

A给父母尽孝B为自己的法身尽孝

C为自己尽孝D为师父尽孝

6.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创造性地发挥了二程以来的()思想,并将之视为最高范畴。

A天理B天命C天人感应D天人合一

7.《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A清王室急于向历史学习,以便掌握汉人的统治之术

B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借修书以毁书

C用修书的办法表示清统治者已经完全汉化

D为了跟明代的《永乐大典》比较,显示清廷的强大

8.琴在古代中国之所以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根本性的原因是()

A古代只有琴这样一种乐器B古代帝王对琴有特别的喜爱C琴作为原始图腾代表着上天的意志

D自古以来,乐教即被视为至神至妙的统治术,而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9.“命”的本意是“令”,命令二字同意。

在儒学里,有一个终极之“令”,即()

A性命B天命C宿命D君命

10.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是()

A魏源B冯桂芬C孙中山D郑观应

11.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六家之中,对后世影响甚巨的是()

A儒、墨、道、法B儒、墨、道、名

C儒、道、法、阴阳D儒、道、墨、阴阳

12.“心性本觉”是()佛教的思想

A印度B西藏C中国D南亚

13.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

A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

B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

C南方成为政治中心

D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方

14.儒家所谓的“智”是指()

A科学地分析世界的手段B明智的政治态度

C带有一定的伦理色彩的认知手段D客观的分析事物的能力

15.“义”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成为普通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指()

A侍仆对主人的忠诚B大臣对皇帝的尽忠

C江湖间人的一种气概D彼此间的一种信任

16.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

A东北亚文化圈B中原亚文化圈C南方亚文化圈D西北亚文化圈

17.在封建社会里,清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

下面所说正确的是()

A封建社会里清官是一种普遍现象B封建社会里清官是压迫者的心愿

C封建法制不健全D封建法制十分健全

18.自然山水在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

A天人合一的思想B山水本身的秀丽

C热爱祖国的情结D没有必然的联系,山水人文气息是近现代人加入的。

19.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兴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A借助西方的物质文明来扶持即将崩塌的封建大厦B揭开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序幕

C传播近代科技知识D奠定近代文化的物质基础

20.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

A在善地停止下来B停下来即是至善

C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D到了至善之境就停止下来

21.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

A术B仁C博爱D兼爱

22.下列诸子人物中,不是军事家的是()

A吴起B孙武C苏秦D孙膑

23.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A先秦时期B秦汉之际

C西汉时期D两汉之际

24.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

A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兴起B唐代的“安史之乱”

C永嘉之乱D靖康之难

25.“命”的本意是“令”,命令二字同意。

在儒学里,有一个终极之“令”,即()

A性命B天命C宿命D君命

26.儒家从一开始为中国知识分子选定了人生的最佳道路是()

A吾日三省吾身B学而优则仕

C自强不息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7.古老的仙文化在后来跟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究其源头,却可从多个方面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别,下面所列,不正确的是()

A先秦时期神仙之说就已广泛流行

B仙文化与原始天文学有关

C仙文化表现出万物有灵的思维,是道教所不具备的。

D仙文化中有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的迹象,跟先秦道家学说很不一样。

28.在隐逸文化中,所谓“大隐”是指()

A远避于深山老林与世隔绝B出仕朝廷随波逐流

C身在市朝却保持着隐退的情怀D因为隐居而出大名

29.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

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是()

A苏轼B林逋C陆游D辛弃疾

30.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以示与汉学区别。

A理学B道学C考据学D宋学

41.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

A德B道C君子D仁

42.关于八卦的起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是()

A《河图》所出的形状B上古时期结绳改书契时留下遗迹

C是一种生殖崇拜D是一种占卜的方法

43.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

A《诗经》B《春秋左氏传》C《史记》D《庄子》

44.侠文化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

A自古以来就是侠士的天下

B侠文化有着特殊的土壤

C侠作为墨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墨家影响大而增加了影响

D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普通百姓的良好愿望

45.中国封建时代运用“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在()就开始的。

A先秦B秦C西汉D东汉

46.宋型文化格调雅,神韵超然体现在()

A宋画的淡远B宋诗的浅易C宋词的俚俗D宋文纡徐委备

47.作为一个重统的国家,在文化层面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统系意识,那么,其中最根本的统系观念是()

A正统B道统C文统D佛统

48.从本源上讲,炼丹是()的思想

A道家B道教C神仙家D佛教

49.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兴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A借助西方的物质文明来扶持即将崩塌的封建大厦

B揭开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序幕

C传播近代科技知识

D奠定近代文化的物质基础

50.作为现代新文化运动标志的书刊是()

A邹容的《革命军》B陈天华的《猛回头》

C陈天华的《警世钟》D陈独秀的《新青年》

51.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六家之中,对后世影响甚巨的是()

A儒、墨、道、法B儒、墨、道、名

C儒、道、法、阴阳D儒、道、墨、阴阳

52.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A仁、礼B无为C兼爱D法、术、势

53.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

A《诗经》B《春秋左氏传》C《史记》D《庄子》

54.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    )

A 太宗对道教的崇奉          D 科举制的实施

C 武则天的圆融三教          D 韩愈的排佛

55.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创造性地发挥了二程以来的()思想,并将之视为最高范畴。

A天理B天命C天人感应D天人合一

56.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

A东北亚文化圈B中原亚文化圈C南方亚文化圈D西北亚文化圈

57.“恕”的本意是指()

A原谅别人的过失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严格地要求自己D严格地要求别人

58.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

A在善地停止下来

B停下来即是至善

C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

D到了至善之境就停止下来

59.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

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的是()

A苏轼B林逋C陆游D辛弃疾

60.最初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

A.郑关应B.冯桂芬C.薛福成D.魏源

61.儒家思想中所谓的“仁”,究其根本,是()

A对普通百姓的统治手段B对人际关系的一种道德约束

C对封建统治政治的要求D对士人的要求

62.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

A术B仁C博爱D兼爱

63.佛教在中国民间流行起来的时间是()

A两汉之际B魏晋时期C东汉末年D隋唐时期

64.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    )

A 敦煌      B 洛阳      C 河北        D 长安

65.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

A唱B念C做D打

66.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以示与汉学区别。

A理学B道学C考据学D宋学

67.关于我国古代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历朝统治者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制

B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封建法律只针对百姓而不对官吏

D封建法制是相当严密的,只是与现在相比显得落后了。

68.《史记》中所记秦汉时期的游侠之士,多为()

A违法犯禁之徒B循规蹈矩之士

C好学谦虚之人D仁慈善良之辈

69.明代市民文学的主体象征——小说,发源于()

A唐诗B宋词C元曲D宋元话本

70.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是()

A民主与博爱B和平与民主C民主与科学D自然与科学

 

选择题参考答案

1A2A3D4A5B6A7B8D9B10D

11A12C13A14C15D16C17C18A19A20C

21D22C23D24B25B26B27C28C29B30D

41A42A43C44D45C46D47A48C49A50D

51A52D53C54B55A56C57B58C59B60D

61B62D63C64D65A66D67B68A69D70C

 

《传统文化导论》简述题

 

1.简述春秋时期士的崛起有哪些原因

2.简述魏晋时代“人性的自觉”的文化特征

3.简述宋代理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4.简述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及其意义

5.简述诸子百家主要学派及其基本特点

6.简述唐代科举制的特点

7.简述古代中国文化南移的过程

8.简述明代市民文化发达的主要表现

9.简述文化原典对现代的影响

10.简述董仲舒思想学说对中国文化的意义

11.简述南宋文化中心南移的表现

12.简述洋务运动的实质

13.简述西周时期神本文化转向人本文化的表现

14.简述唐代文化的主要成就

15.简述宋型文化的特点

16.简述明代知识分子对西学传入的几种不同态度

17.简述“百家”学派共同的文化特征

18.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士大夫在民族融合中的作用

19.简述宋型文化的现代影响

20.简述新儒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21.简述秦汉时期出现中华文化大一统局面的原因

22.简述唐文化开放性的意义

23.简述宋代理学的发展过程

24.简述明代封建专制主义走向极端的表现

 

简述题参考答案要点

1.简述春秋时期士的崛起有哪些原因

春秋时期士的崛起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经济基础。

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促使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使士“不耕而食”成为可能。

其次,社会原因。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度受到挑战,使士失去生活保障,他们便凭借才能重新寻找生活出路和进行人生价值定位。

最后,是政治条件。

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

士于是作为政治智囊、军事参谋、外交使节、思想精英步入了历史舞台。

2.简述魏晋时代“人性的自觉”的文化特征

魏晋时代,从整个时代精神来讲,可以称之为“人性的自觉”的时代。

魏晋玄学,第一次将个体人格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体现出的是一种重个性的、审美的人生价值追求,和自由的、适性的、唯美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判断。

清谈名家殷浩说: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张融说:

“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不见我。

”无不体现出魏晋时人张扬的个性。

在审美追求上,魏晋艺术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气韵生动”,而不是合乎古范。

如顾恺之的绘画,陶渊明的诗,王羲之的书法,《世说新语》中的名士无不体现出他们各有千秋的个性特征。

3.简述宋代理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宋代理学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首先,理学重新构筑起“礼”的封建秩序。

其次,理学家以个人的道德修养作为人生学问的根本,促成了儒学朝“内圣”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再次,理学家们强调的道德自觉,给我们的民族带来了积极的因子。

此外,在以“天理”为根本的理学本体论中,妇女丧失了一切权力,变为男性的附庸和奴隶。

一系列的封建礼教枷锁,至今仍给中国妇女的文化心理留下阴影。

4.简述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及其意义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汹涌而来,表现为三点:

其一,西学传播的渠道大为增加。

其二,西学传入的内容广泛和丰富。

其三,影响的深刻和久远。

全方位的文化输入,对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发生了影响。

近代史上,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都是在这一背景上展开的。

可以说,西学东渐,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走向,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5.简述诸子百家主要学派及其基本特点

先秦诸子之中,“显学”主要是儒家和墨家,其次是道家、法家。

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儒家学说以现实伦理为主要关怀对象,以“仁”为其思想核心,礼为行为规范,义为价值标准,智为认知手段,其学术导向则是以恢复西周的宗法社会模式为指归的,因而表现出复古守旧的特性。

墨家身体力行,在对原始天道观改造过程中,形成独具个性的“天志”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节用、节葬、非乐、兼爱、非攻、尚贤等一系列的观点,具有平等色彩,对后世影响巨大。

道家以“无为”为本,形成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主义,强调个体价值与精神的自由。

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以现实的社会结构为主要关怀对象,在对社会现象冷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法”、“术”、“势”等一系列规范社会生活及行为准则为观念。

6.简述唐代科举制的特点

唐代统治者废除了魏晋时期只于士族选拔官员的九品中正制,取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