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5110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docx

《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docx

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

·酸碱指示剂能识别酸和碱。

·pH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知道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知能梳理

1.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其原因是酸溶液中都含有;碱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或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其原因是碱溶液中都含有。

2.化学上常用酸碱指示剂表示溶液的,常用pH表示溶液的。

请归纳: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pH的取值范围

紫色石蕊

无色酚酞

3.能一次性区别柠檬汁、食盐水、石灰水三种溶液的是()

A.无色酚酞试液B.紫色石蕊试液C.蓝色石蕊试纸D.红色石蕊试纸

4.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A.变红色    B.变蓝色     C.变无色    D.不变色

5.下列图示能表示向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的过程的是()

 

A.B.       C.      D.

6.下列三种物质,pH由大到小的是()

A.石灰水、H2O、食醋B.H2O、食醋、石灰水

C.H2O、石灰水、食醋D.食醋、H2O、石灰水

7.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胃酸过多的人应多食苹果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弱

C.牛奶和鸡蛋清均为碱性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方法探究

8.小强学完本课题之后,决定自制几种酸碱指示剂,他选取三种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浸泡,提取汁液。

各取少许,用稀酸或碱溶液检验,结果如下:

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花汁pH为1~5溶液中的颜色

花汁在pH为9~14溶液中的颜色

玫瑰花

粉红

粉红

绿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大红花

粉红

橙色

绿色

(1)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的是;

(2)小强将大红花汁液滴入苹果汁中,发现大红花汁变为橙色,小强推测苹果汁的pH。

小强进一步探究:

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Na+、OH—)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他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⑴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大红花汁,观察现象。

⑵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Cl(pH=7)溶液,滴入几滴大红花汁,观察现象。

⑶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KOH溶液,滴入几滴大红花汁,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下述“现象”是指:

大红花汁的颜色变化)

实验⑴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⑵看到的现象是大红花汁不变色,说明Na+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某农村中学的小明同学想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帮助家人选择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他先从资料上查阅了以下几种常见植物的生长环境:

植物

西瓜

油菜

苹果树

甘草

pH

6.0~7.0

5.8~6.7

6.0~8.0

7.2~8.5

为测定家里的土地适合种植哪种农作物,小明取来适量的土样,请帮助他设计实验完成pH的测定:

(1)把适量的土样放入烧杯,加水溶解,用搅拌;

(2)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用蘸取少量土壤浸出液涂抹在上面;

(3)将其呈现的颜色与对照,发现该地区的土壤呈弱酸性;

根据上表数据信息,你认为该地区的农田是否可以种植西瓜?

为什么?

小明又进一步地思考,为什么土壤会呈弱酸性呢?

不会是农村也开始有酸雨了吧?

他首先查阅资料,发现正常雨水的pH越为5.6。

酸雨的pH<5.6。

小明取刚降落到近地的雨水水样,用pH探头(测pH的仪器)每隔5分钟测一次,其数据见下表:

测定时间

4∶05

4∶10

4∶15

4∶20

4∶25

4∶30

4∶35

pH

4.95

4.95

4.94

4.88

4.86

4.85

4.85

(4)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正常雨水的pH为什么小于7?

(5)上述数据说明,该地区所降雨水是否是酸雨?

(6)在测定的期间内,雨水的酸性是增强还是减弱?

经调查,该地区有一个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和一个电镀厂,这些工厂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

另外,该地区的生活燃料主要也是煤,还有液化石油气。

试分析造成这一地区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反思交流

10.请分析下列酸和碱的化学式和名称,你能发现哪些规律?

化学式

名称

化学式

名称

H2CO3

碳酸

NaOH

氢氧化钠

H2SO4

硫酸

Ba(OH)2

氢氧化钡

HCl

盐酸(俗称)

Al(OH)3

氢氧化铝

我发现的规律:

视野拓展

胃液里的盐酸

纯净的胃液是一种无色的强酸性液体,pH约为0.9~1.5。

正常成年人每昼夜分泌胃液约1.5~2.5升。

胃液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蛋白酶、粘蛋白、氯化钠和氯化钾等。

胃酸为什么不腐蚀胃呢?

在正常情况下,胃粘膜分泌的粘液覆盖在胃粘膜表面,可以耐受酸度很高的胃酸,而不被腐蚀。

同时,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更新率很快,每2~3天更新一次,即使有小损伤,也可及时弥补。

许多物质,如酒精和阿司匹林等,以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与胃粘膜接触后,都可破坏胃粘膜屏障,引起溃疡。

不定时进食,使胃处于饥饿状态,也会引起溃疡。

 

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了解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的实质。

·学会利用中和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知能梳理

1.酸溶液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碱溶液也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因此,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一定能生成_______,例如。

2.写出下列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1)化工厂排出的废硫酸污水用熟石灰中和。

(2)胃酸过多的病人,服用氢氧化铝减缓症状。

3.在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里慢慢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溶液()

A.颜色由蓝色变成红色B.颜色由红色变成蓝色

C.颜色由蓝色变成紫色D.pH慢慢降至7

4.某种消化药片的有效成分氢氧化镁,能减缓因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

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pH变化的情况是(如下图)()

A.B.        C.       D.

5.某工厂排放的废水经测定pH为3。

为治理废水,需将pH调至8。

为此,可向该废水中加入适量的()。

  

A.生石灰   B.硫酸   C.食盐   D.氢氧化钠

6.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酸性土壤不适宜某些作物生长,为改良这些土壤,当地农民用来中和土壤酸性的物质是(  )

A.石灰石B.熟石灰C.烧碱D.碳酸钙

7.在不用酸碱指示剂的条件下,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盐酸并使溶液恰好为中性,可加入的试剂是()。

A.澄清石灰水   B.烧碱溶液    C.氧化钙   D.碳酸钙

8.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能通过清晰可见的现象,验证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反应,并能控制它们在恰好完全反应时停止实验。

 

方法探究

9.小红同学做了下列实验:

(1)向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

(2)向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

(3)向装有镁带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4)向装有镁带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该同学记录了以下实验现象:

a.溶液呈红色b.没有任何现象  

c.溶液呈蓝色d.剧烈反应,产生气泡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将实验现象的序号(a.b.c.d)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实验操作

(1)

(2)

(3)

(4)

实验现象

(3)请写出上述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通过以上实验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试写出两条:

10.现有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和氢氧化钙四瓶溶液,为了鉴别这些溶液,分别将它们编号为A、B、C、D,并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现象:

步骤1步骤2

分别加入试剂E

A、B、C、DA、B

分别通入气体F

白色

沉淀

无明显变化

 

试回答:

(1)试剂E的名称叫。

(2)气体F的名称叫。

(3)通入气体F,生成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思交流

11.下表列出了家庭中一些物质水溶液的pH值: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pH

3

9

7

10

⑴上述物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⑵蜜蜂的刺是酸性的,如果被蜜蜂蛰了,应该用上述物质中的涂在受伤处;而黄蜂的刺是碱性的,如果被黄蜂蛰了,应该用上述物质中的涂在受伤处。

12.已知在稀硫酸中存在水分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等微粒,稀硫酸可以用使紫色石蕊变红,你认为是稀硫酸中的哪一种微粒使紫色石蕊变红?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

[提出猜想]使紫色石蕊变红。

[设计并进行实验]1.;

       2.;

3.。

[实验现象]1.;

     2.;

3.。

[得出结论]。

[交流与反思]通过该实验,还能得出结论:

视野拓展

别让维生素C从嘴边溜走

科学研究证明,亚硝酸胺之类的物质能引起人体细胞的突变、畸变,具有较强迫致癌作用。

然而,当亚硝酸盐遇到两倍于自量的维生素C时,就不能在人体内与胺化合成亚硝酸胺了。

新鲜蔬菜、冷冻蔬菜、干制蔬菜和许多水果中都有丰富的维生素C,其中西红柿、青椒、菜花、油菜、卷心菜和橘子等所含的维生素C最多。

有人用1∶10的比例把亚硝酸胺与蔬菜汁混合起来实验,发现一些蔬菜能消除亚硝酸胺的致癌作用。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科学烹调,不让蔬菜和食品中的有效营养成分损失掉,特别是要注意保证维生素C免遭破坏。

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多吃根茎类蔬菜。

萝卜、豆芽、南瓜、莴苣和豌豆中含有一种酶,能分解亚硝酸胺,阻止致癌物质发生作用。

白萝卜、胡萝卜等根茎蔬菜中含有较多的木质素,有一定的抗癌功效。

因此,多吃些根茎类蔬菜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

2.蔬菜要先洗后切,切好即炒,炒了即吃。

由于维生素C易溶于水,化学性能不稳定,所以烹调时,蔬菜不要切碎以后洗,更不宜长时间浸泡。

3.旺火、急炒、快盛。

这样可以充分保存食物尤其是蔬菜中的维生素C,尽量少蒸煮。

4.不要轻易挤去菜汁,防止维生素C的流失。

5.适当放些醋。

醋不但可使菜味鲜美,还能起到保护维生素C的作用。

6.烹调时不宜用食碱,否则会大量破坏维生素B和维生素C。

请你想一想,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

 

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

·了解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

·了解酸的化学性质和碱的化学性质。

·知道酸、碱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知能梳理

1.盐酸是的水溶液,浓盐酸在空气里会生成白雾,这是因为;浓硫酸能用做干燥剂是因为具有性,浓硫酸能使纸、木材等物质炭化,是因为具有

性;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慢慢倒入,并不断用搅拌。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它的颜色是。

将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盐酸中,你首先观察到的现象是;过一会儿,你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试根据上述反应现象分析,盐酸在工业上的一种用途及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3.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