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1039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docx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docx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

―――在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吴邦国

            (2001年11月26日)

  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交流经验,提高认识,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管理等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关于加强企业管理问题,应该讲,这些年我们是重视的。

国家经贸委多次召开加强企业管理的全国性会议。

企业管理问题,我就专题讲过三次。

年初,在与国家经贸委领导同志研究今年经贸工作时,他们曾提出再开一次加强企业管理的会,要我讲话。

当时我说,已经讲过三次了,该讲的都讲了,已无话可说了。

关键是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如何实现管理创新和科学管理。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我提出能否在企业信息化上做些调研。

四月份我到联想集团参观,看了联想集团的网上办公,效率很高。

两条生产线,一条是传统的流水生产线,一条是按订单生产的"柔性生产线",对比明显。

"柔性生产线"更能适应市场个性化需求,劳动生产率大幅度

提高。

而这些管理的创新,关键的一条是企业信息化建设。

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当时就与陪同考察的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中国科学院的负责同志讲,我们经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能不能就在联想集团召开一个现场会,请一些大公司领导一起参观交流。

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联想集团的同志也表示愿意承担这一任务。

  今年我跑了12个省(区、市),参观了六七十家企业,中间也有意识地专门考察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情况。

青岛海尔集团、黑龙江斯达造纸有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我都到现场参观过。

看了、听了以后,给我两个突出印象:

一个是,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工作总体上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另一个印象是,出现了联想集团、海尔集团、斯达公司等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走在了前面。

在实践中,他们解决了我国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带动了企业各项工作水平的提高。

联想集团柳传志同志对我讲,企业信息化为联想集团带来效益,去年联想集团8亿多元利润,其中4亿多元是靠企业信息化降低成本带来的,更重要的是推动企业管理创新,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这样的企业虽然为数不多,但为企业信息化积累了丰富经验。

这些经验已不再是纸上谈兵的东西,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从这些企业的实践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既是迫切需要,也有现实的可能。

  企业信息化,或者说企业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一个新生事物。

什么是企业信息化?

联想集团、海尔集团、斯达公司等企业都有一些归纳,不少专家学者也在总结。

联想集团的说法是"数据的电子化、流程的电子化、决策的电子化"三个层面。

海尔集团的说法是"以实施市场链为纽带、以业务流程再造为基础、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资金流的运动",提出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以及"流程再造"等概念。

斯达公司也有自己的说法。

对这些问题,我坦率讲自愧知识不够,说不清楚。

但有一点肯定是明确的,就是斯达公司讲的"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源进行广度和深度的开发利用,从而对企业实现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核心是信息化,计算机和网络只是手段。

这将带来企业管理的创新和科学的管理。

  昨天下午,大家实地参观了联想集团在信息化方面的做法,听取了他们的经验介绍,今天海尔集团和斯达公司,还要通过多媒体演示介绍经验。

他们在这方面经过了多年实实在在的探索,是这方面的专家,会讲得生动、具体。

下面,我只是结合自己的感受谈几点体会,不一定成熟,与大家一起讨论。

  一、企业信息化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管理科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

重视和加强企业管理工作,从严治企,实现管理创新,是国有企业适应市场、增强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企业管理工作。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专门用了一个独立章节,讲切实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问题。

这几年,我们先后在邯郸、无锡、青岛、上海等地多次召开专门的会议,深入研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加强企业管理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做了大量工作。

从总体上讲,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企业管理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管理仍然是当前企业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大量事实表明,经营观念陈旧、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手段和方式落后等问题还普遍存在,决策随意、制度不严、纪律松弛、管理水平低下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变,财务账目不实、采购销售等环节"暗箱操作"、生产经营过程"跑冒滴漏"的问题仍相当突出。

这些问题已严重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

由于管理的漏洞,也有不少意志薄弱者沦为腐败分子。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我们将直接面对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管理落后的问题

将越来越突出。

联想集团、海尔集团、斯达公司为什么会不惜人力、物力,主动搞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因为企业信息化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是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当前企业管理中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信息化是解决企业管理中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

  不久前,容基同志视察了国家会计学院,讲的最多的就是不做假账。

故意做假账,虽然不能说具有普遍性,但财务账目不实确实是当前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联想集团的领导在介绍为什么要搞企业信息化时,首先讲到的就是要解决企业账目不实的问题。

他们谈到最近企业界一个热门话题就是股市造假。

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联合起来造假账,欺骗小股东和股民;甚至与庄家联手炒自己的股票,赚黑心钱。

当然,账目不实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故意做假,这属犯罪行为。

但企业管理中的漏洞,为这些腐败分子造假提供了可能。

二是管理者虽无造假的故意,但靠层层上报、然后汇总结算的传统管理方式,不能保证账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随着企业的做大,这一矛盾越来越突出。

记得两年前,一个大型企业出现群众大规模上访,我们组织力量对其稽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单单这一个企业明亏暗亏就达80亿元。

不单我们不知道,就是主管部门、企业领导心中也是一笔糊涂账。

最后国家为重组这个企业花了近50亿元的代价。

当然这可能属个案,但类似的问题、账目不实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联想集团、海尔集团、斯达公司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企业信息化是解决企业做假账问题的有效手段。

当然这不仅是个造假的问题,更深刻的是涉及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

如何使企业财务管理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使企业运作过程中所有环节的人财物的变化,都可以通过财务绩效,如实、准确、适时地体现出来。

  通过现场参观和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是一个经营运作透明化的系统。

一是,企业无论在任何地方,哪怕是在国外发生的每一笔业务和开支,不进入系统就无法实现,而一进入系统就被总部财务部门跟踪。

二是,分支机构根据程序形成的报表,在总部同步生成。

这样除了在原始凭证上做手脚外,在做账的环节做假基本不太可能。

三是,数据一旦被录入,就不得更改,更改就会留下记录。

四是,通过电子商务系统采购、销售,采购人员、销售人员甚至不直接接触采购销售票据和资金,而由财务监控和执行。

这就减少了做假和腐败的可能性。

对这个问题,联想集团有更为详尽和专业化的论述。

不仅企业信息化如此,就是海关、税务、银行的信息化系统,通过交叉稽核的方式,也大大提高了账目的可靠性。

  再有一个就是"暗箱操作"的问题。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透明、难监控,造成大量的资产流失,尤其是在采购和销售环节,这个问题具有相当普遍性,也是企业老总十分头痛的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客户和信息都在销售员、采购员手中,老总想管也管不了。

不少人栽跟头就栽在采购和销售的环节。

企业信息化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两周前我在斯达公司参观,听了后很受启发。

斯达公司的同志向我介绍,过去销售、采购环节"暗箱操作"相当严重。

产品销售价格高低、回款多少,都得不到有效控制。

经常发生原材料价高质次、数量短缺的问题,甚至有的销售人员凭借对客户信息的垄断,迫使企业降价甩卖,个人从中牟利。

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从建立制度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但收效不大。

1997年他们下决心建立采购管理系统和销售管理系统,比较彻底地解决了"暗箱操作"的问题。

  斯达公司的采购管理系统,不仅信息在公司局域网上公开,一目了然,而且还设计一整套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

他们将采购与验收分离,增加独立的核价环节,合同要经审核后才能正式生效。

从组织管理上说,将原供应处职能分解,形成供应处管采购、仓储处管验收、企管部物价稽核科管核价的管理程序。

这一切都是依托计算机软件,在不同部门进行的。

价格、数量、质量都不是采购员一个人做得了主的了。

就单这一项1997年当年斯达公司的采购价格就下降了7.5%。

同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增加了销售市场的透明度。

1996年以前,公司各销售点回款率年均只有85%左右,上了系统以后,去年和今年产品销售率、货款的回款率都达到100%,公司资金也实现了不落地的循环。

  还有一个就是"跑冒滴漏"的问题。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的企业,尤其是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跑冒滴漏"的问题不少,防不胜防。

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这些年我们强调财务管理,强调成本核算,强调预算管理,虽然有很大进步,但总是不太理想。

成本核算要求准、快,但是传统管理模式,产供销的各个环节与财务是相隔离的,他们的作业信息都先在自己内部流转,最后"批处理"反映到财务账上。

财务充其量也只是个记账、核算的作用,是个事后诸葛亮。

联想集团的同志介绍,他们遍布全球有44个独立核算单位,每月有20多亿元的营业额,2万多个订单,4000多笔采购,4000多笔费用。

过去财务部70多人就是加班加点,也要30天的时间才能得出一份并不十分准确的财务报表。

这样就很难谈得上对成本费用的有效监控和管理,预算也不能很好起到对业务的指导和制约作用。

  从联想集团、海尔集团、斯达公司介绍的情况看,通过企业信息化都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联想集团对公司所有环节、所有部门都实施有效的制约和监控,做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准确核算。

每一项科目的开支都可以和预算进行比较,对差异进行管理,通过计算机系统,及时提出预警和禁止的信息。

就是上面谈到的联想集团这么大的业务量,44个核算单位月报表只要半天时间就可以出来,整个集团报表也只要5天就可完成。

这不靠企业信息化,是很难想象的。

据联想集团介绍,实施企业信息化,给公司带来许多可喜的效果:

库存周转由1995年72天降到2000年22天,估算相当每年可降低资金成本1.26亿元;产品积压损失由1995年2%降到2000年0.19%,估算相当每年节省成本3.62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由1995年28天降到2000年14天,估算相当每年降低成本4700万元;应收账坏账占总收入比例由1995年0.3%降到2000年0.05%,估算相当每年降低成本5000万元;办公自动化还使差旅费、办公用品费用降低10%左右。

以上各项之和相当公司每年降低成本6亿元。

公司总体费用率由1995年20%降低到2000年9%。

  

(二)信息化是促进企业"三改一加强"和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

  海尔集团在会上将介绍他们的经验,标题是"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是实现企业全面信息化的基础"。

联想集团的同志在讲解什么是企业信息化时,概括为三个层面,其中第二个层面是流程的电子化,即把企业已经规范的一些流程以软件形式固定下来。

但是,流程的电子化不是原流程的完全复制,而是根据信息化的特点有一个梳理和设计的过程。

这些企业都提出了"流程再造"的概念。

  海尔集团的同志介绍,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业务的不断发展,他们的组织结构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金字塔式"的"直线职能式"组织管理,在企业规模小的时候,管理是有效的。

第二阶段是进入产品多元化战略阶段以后,实行"矩阵式"管理、事业部的管理。

横坐标是职能部门,如财务、计划、供应等,纵坐标是项目,如洗衣机、空调等项目。

以项目为中心,很多项目可同时展开。

第三阶段是"市场链"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已列入欧盟高等学院的管理案例。

把各事业部的财务、采购、销售分离出来,整合成商流推进部、物流推进部、资金流推进部,实行全集团统一营销、采购、结算。

海尔集团称之为"市场链的主流程"。

同时,还组建市场链的支持流程,确保新品开发和订单的执行。

  海尔集团现有10800个产品品种,平均每天开发1.3个新品种,每月平均接到90多万个海内外订单,其中个性化要求的订单上万个,需采购品种26万种,每天出口产品就达300多标准集装箱。

海尔集团同志讲,面对如此巨大的业务量,如果不进行流程再造、不进行信息化管理,是管不好也管不了的。

领导人就是本事再大,也是没有能力处理如此巨大而庞杂的信息。

适应市场的变化唯一的出路,就是主动推进管理创新和科学管理。

  当然,每个企业的情况不一样,海尔集团的模式在斯达公司不一定适用,联想集团的模式在传统产业也不一定适用。

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要推进企业的管理创新,实现科学管理。

这些年国有企业改革一再强调"三改一加强",不少企业都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尤其是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如果不进行管理体制的创新,人家就不买你的股票,因为落后的管理模式不仅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且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还有不少管理上的黑洞使股民谈虎色变。

流程再造、管理创新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而企业信息化将大大促进企业"三改一加强"。

企业信息化是促进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

  (三)信息化是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当今国际经济的竞争,讲透了就是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将实实在在面对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能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关键是要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

平心而论,现在我们国家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不少,但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不多。

今年5月在国家经贸委召开的上海宝钢集团联合重组经验座谈会上,我讲了在中国培育30至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的问题。

为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就管理而言,在那次会上我再次强调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

因为企业信息化,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是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大公司大集团国际竞争能力的客观需要。

  我们的大公司大集团同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企业信息化的差距可能比其他方面差距要大得多。

宋健同志讲要落后10到20年,20年前国际跨国公司就启动了企业信息化工程。

现在,世界一流的企业都具备很高的信息化水平。

我在瑞士参观雀巢集团总部时了解到,他们利用信息化系统,对分布在全球400多家企业的财务、资金、质量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总部随时监控资金在世界各地运作的状况,在几分钟内就能调动分散在全球的几十亿、上百亿资金。

前不久我会见柯达公司总裁,他说在美国"9·11"事件以后,他主要精力就是利用集团信息化系统,调动分布在全球的资金,以获得最大的效益。

波音公司1994年就开始建立企业信息化系统,在这个系统支持下,研制生产波音777飞机和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实现无纸化设计技术,使开发周期由9至10年缩短到4年半。

今年6月,我访问德国宝马公司,焊装厂5000多个焊点没有一个人,全部都是机器人操作,总装厂是柔性生产,一条生产线可以装配所有的车型。

这些管理如果没有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撑,是根本做不到的。

  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条件,也是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挑战的迫切需要。

现在国外大的汽车生产商,零部件都实行全球网上采购,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如果不能进入全球采购系统,有人估计1/3左右将被淘汰。

前些天我到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他们给我介绍,在与法国合作设计的直升飞机中,对方要求中方要能读懂他们的程序软件,具备远程网上合作设计的能力,否则,就没合作的基础。

由此可见,我们的企业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即使能够生产出与跨国公司同样质量的产品,在信息化方面的差距也将使我们在竞争中处于被动。

  在上海宝钢座谈会上,我讲到大公司大集团要有雄心壮志,要瞄准世界一流企业找差距、定目标,不要以自己是国内"甲A"的冠、亚军而满足,真正的本事是要摆在"世界杯"赛场上去衡量,要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这次到会的100多家企业,都是各个行业的骨干企业,应当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先行一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

  总的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革命,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二、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能否与企业各项工作相融合,关系到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成败。

推进企业信息化,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要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两大主题,以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能力为根本目的,从解决企业管理中突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入手,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搞好三个"结合"。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三改一加强"相结合。

  三个企业的经验都证明,企业信息化,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也不是将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中,而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对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不适应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落后经营方式、僵化组织结构、低效管理流程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如果传统的管理体制不改革、老的组织结构不整合、落后的机制不转变、陈旧的设备不改造,仅仅采用了计算机,上了互联网,信息化的优势也难以发挥,企业的管理水平也难以提高,甚至还会增加管理成本。

许多企业有过这样的教训。

推进企业信息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与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也是推进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

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实现规范的股权多元化,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要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真正解决人浮于事、"大锅饭"、"铁饭碗"的问题。

要面向市场,着力转换经营机制,逐步形成内有动力外有压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经营机制。

  要按照企业信息化的要求,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企业内部分工体系,减少中间管理层次,改变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分割、职责不清的状况。

要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实施"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综合效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的强弱是衡量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我们的企业在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方面的差距还很大,突出表现在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往往关键技术依赖国外引进,产品设计周期长,更新换代慢。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掌握和跟进本行业核心技术,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推动力。

要瞄准本行业科技发展前沿,抓住那些对企业发展具有战略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加大创新投入,完善创新机制,实现跨越式发展。

有条件的企业新产品开发要建立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基础上,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

工艺落后、装备落后、自动化水平低仍是不少企业产品档次不高、质量难以控制、生产效率低的重要原因。

要把企业信息化与技术改造结合起来,有条件的企业要逐步建立起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提高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流程的信息化水平,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强化企业的基础管理相结合。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建章立制,照章办事,从严治企,是强化基础管理的主要内容。

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

这当中都涉及到数据的及时准确和真实有效。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企业信息化实质是企业对信息资源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开发利用。

数据管理是企业基础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数据管理不仅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只是提供企业信息化的手段和工具,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才是科学决策的可靠依据。

数据电子化是建立在数据准确、实时基础上的。

库存信息、销售凭证、费用凭证、采购凭证的真实、实时,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基础。

如果基础数据不准确、不及时,即使都以一定的数据库格式录入到计算机里,输入计算机系统的也是错误的信息、过时的信息,企业信息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而失去存在的价值。

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从强化数据管理这一源头抓起,这样企业信息化才有坚实的基础。

一要尽快完善企业的计量、检测体系,加强计量、检测工作。

二要加强定额管理和标准化管理,通过对比先进指标,确保各项定额与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三要建立统一、完整、操作性强的代码编制系统。

四要扩大一线信息的自动采集,建立规范化的数据采集、录入制度,确保数据采集的高效、真实、统一。

只有从源头消除虚假数据产生的条件,才能确保系统提供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做到及时、准确掌握企业的运行状态。

  强化数据管理并不是代替企业的基础管理,而是对企业基础管理的要求更高了。

任何时候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

  同世界一流企业相比,我们的大公司大集团在生产、经营、技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管理方面的差距更为突出。

管理水平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又集中体现在管理思想和理念上。

比如,推行现代物流管理方式,以订单流带动物流、资金流,实施流程再造,建立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供应链,大幅度减少中间管理层,弱化行政色彩等等,都是管理思想上的重大突破。

一些企业的实践表明,企业信息化的难点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管理思想的转变和理念的更新。

  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也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的过程。

企业信息化中的许多先进成熟的软件系统,如ERP(企业资源计划)、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不仅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程序和手段,实际上也体现了当代最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许许多多优秀企业管理经验的结晶。

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思想提供了有效途径。

  但是也要看到,企业信息化实现信息公开透明,使责任制考核更加科学、严格。

这势必对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思想观念产生碰撞,开始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干部职工不认同、不接受。

在引进和运用先进管理软件的同时,就有个学习教育、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问题。

要注重消化和吸收其中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理念,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而不是让先进的管理软件迁就落后的管理方式。

只有确立先进的管理思想,变被动为主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才能得到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信息化优势才能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出来,才能从企业的效益上体现出来。

当然,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理念有一个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企业实际出发的问题,不能照搬照抄。

要从实际出发,要在"结合"上做文章。

这也是联想集团、海尔集团、斯达公司的重要经验之一。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逐步推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对于企业信息化,既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

要把企业的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务求实效。

  一要从解决企业突出问题入手,推进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涉及的内容很多,就多数企业的情况来看,在起步阶段不一定要马上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