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绿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6891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快绿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加快绿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加快绿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加快绿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加快绿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docx

《关于加快绿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快绿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加快绿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docx

关于加快绿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

——关于加快绿春发展方式转变的探索与思考

○李权

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主旋律,是一项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紧迫性、艰巨性的任务。

贫困,是绿春最基本的县情。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如何进一步调整经济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是摆在全县各级干部面前最紧急的、最重要的现实课题。

一、关于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积极变化。

总体态势看,绿春县经济发展正处于量质并举新的重要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正呈现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015万元,五年年均递增15.4%。

财政收入1.32亿元,年均递增27.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0.83亿元,年均增长23%,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上升到11.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03亿元,年均递增14.9%。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37.8:

25.2:

37调整为2010年的31.5:

35.4:

33.1,五年时间一产业比重下降了6.3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8.5%。

从产业内部看,工业经济发展势头看好,主体地位进一步凸现。

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50912万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6%,五年时间上升了25.2个百分点。

3、优势产业进一步凸现。

五年来,累计发展绿色产业105万亩,人均突破5亩。

戈兰滩、土卡河等电站投产发电,全县水电站装机容量累计达64万千瓦。

矿业开发和管理加快推进,以民族文化开发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边贸经济发展迅速,旅游、房地产、物流等服务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4、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19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6%、13.6%。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2亿元,比2006年净增3.72亿元。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全面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

5、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十一五”期间,五年来,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2亿元。

同时,我县在招商引进和项目建设上成效明显,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5项,累计实际到位资金50.32亿元,边境贸易互市额累计达8198万元,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发展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绿春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对照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特别是面对历史性的发展差距和各地区抢抓机遇、干事创新、奋起直追、加快发展的热潮,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工业主导地位尚未凸现。

2010年,绿春GDP总量比全省县域平均水平少

亿元,仅为县域平均%,在全省个县市中排第位;人均GDP为元,比全省县域平均水平少元,仅为全省县域平均的%,在全省个县市中排第位。

工业化率仅为%,比全省县域平均低个百分点,在全省个县市中排第位。

二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我县属边疆民族山区县,目前国家与全省公布的统计资料看,全国的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1.3:

48.6:

40.1;全省的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4.6:

46.3:

39.1,而我县三次产业结构为:

,与全国、全省相比,我县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太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是增长方式仍较粗放。

2010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亿元,增长35.6%;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亿元,增长17.5%,投资和消费明显不协调。

绿春经济高增长主要依靠高投入拉动特征明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下降,成为制约绿春经济增长的瓶颈。

四是传统农业结构格局尚未完全改变。

传统农业特征比较突出,规模化生产程度偏低,与市场多元化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农村经济结构仍然是以农业为主。

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依靠种养业,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近几年基本在70%—80%之间徘徊,农民从非农产业得到的收入仍然较低。

五是工业产业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

我县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地方工业薄弱,产业层次较低,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发展滞后。

大多工业停留在原料开采和对产品的初加工上,工业产品档次太低,新产品开发滞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产品少,特别是起龙头作用和打入国内国际市场的名牌产品几乎没有。

六是服务业总体规模小、总量水平较低。

传统服务业特别是商贸餐饮、社会服务业占比重过大,虽然服务业企业的经济总量在逐年扩大,但所占国民经济的比例仍然偏小,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有较大差距。

且大多服务业存在弱、小、散、差的现象,骨干企业的支撑作用不明显。

三、关于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改革。

绿春作为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县份,有很多特殊性,我们要从绿春实际出发,围绕“项目带动、产业支撑、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统筹城乡、改善民生”六个重点,着眼长远抓当前,突出重点抓关键,着力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上动真格、在“发展”上见实效。

(一)着力实施项目带动,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回顾几年来我县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之所以能有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发展势头,最根本的是大力实施了项目带动战略,快速推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无项目不发展”。

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是当前各级干部领导经济工作的一个基本思路和重要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要继续抓“项目攻坚年”,我们要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结合实际,突出抓好“五个一批”项目,即:

争取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高发展的保障能力;引进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加大工业投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新建一批重点城建项目,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造一批具有市场优势的产业项目,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向优势产业集中;培育一批科技型、劳动密集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项目,鼓励和推动全民创业,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

(二)着力培育产业支撑,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建立在强大的产业支撑之上。

缺乏产业支撑,县域经济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加快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当前,要把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科学制定规划,加强体制创新,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打造产业基地。

目前,我县初步形成了生物、电力、矿业等三大产业格局,橡胶、茶叶、八角、草果和中药材等也都具有一定的特色,但这些产业规模还不大,产业链还不长,支撑力还不强,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支柱产业。

因此,我们要围绕这些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加大政策支持,加快产业聚集,加速产业链的形成,使县域经济特色更加鲜明、产业支撑力更强。

要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

一是要以“哈尼长街古宴”为品牌,继续抓好文化旅游经济发展,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加大宣传、包装、推介力度,积极发展旅游企业,尽快把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要积极拓展边境贸易,加快边民通道的开通步伐,加快口岸建设和申报升级工作,抓紧边民通道、边民互市点建设,积极发展边境贸易;三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点建设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动其集约发展。

(三)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壮大经济发展总量。

近年来,在推进跨越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绿春的落后在工业,差距在工业,希望和潜力也在工业。

因此,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

一是抓好生物加工园区建设。

生物加工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县域经济发展最强大的发动机,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打造自己的特色,培育自己的优势,塑造自己的品牌,提升园区竞争力。

二是抓好主导产业。

对绿春来说,首先要念好“山”字经,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大力提升壮大以橡胶、茶叶、八角、草果、核桃等为主的近100多万亩绿色产业规模,逐步建成全国最大的紫胶基地,全州最大的橡胶、茶叶、八角、草果和中药材基地。

充分发挥我县特色农产品的独特品质优势,加强科技攻关,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其次要做好“水”字文章,依托丰富的水能资源,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快水电资源的开发,逐步形成新兴的产业群;第三要在“矿”字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管理,理顺矿业管理职责,规范矿产品经营秩序,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主导产业。

三是抓好骨干企业。

进一步扶持做大无烟煤厂、水泥厂、冶炼厂、砖瓦厂等企业,逐步形成新兴的骨干企业。

要在抓好招商引资的同时,高度重视现有各类企业发展,全面落实帮扶企业措施,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用工、营销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加速推进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打造一批集中度高、竞争力强、主业突出、行业领先的骨干企业。

(四)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坚持用工业化、市场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要整合各类支农扶农资金,加强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调整农业结构,提升农业竞争力。

继续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做好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六篇文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积极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结合县城区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

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抓好一批农业休闲观光基地建设。

深入推进畜牧业提质扩面,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

加强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三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大力开拓市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经营新格局;四是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做强统筹发展支撑。

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着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大力培植市场亮点,要更好地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亮特色经济。

通过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加快形成工业主导,一、二、三产业互促互动,城镇和农村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不断做大县域经济总量,为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加快、差距缩小提供有力支撑。

(五)着力统筹城乡发展,积聚经济发展后劲。

以破解“三农”问题为着眼点,以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为着力点,以实施资源转化战略为突破口,以加快工业化为主导,带动农业产业化,推动城镇化,努力探索工农互促、城乡互动、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共荣的边疆民族地区统筹城乡跨越发展新路子。

重点要牢固树立“大产业、大文化、大绿化、大空间”的理念,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大产业”,就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要有产业支撑。

要大力发展包括工业、三产在内的城市经济,以产业发展引领城市发展。

“大文化”,就是要把哈尼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体现文化内涵,使人一走进绿春就感受到哈尼文化、歌舞之乡的浓厚氛围。

“大绿化”,就是要把森林引入城市,变园林为森林,保持一流的空气和水质,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使我们在城里有在郊外的感觉。

“大空间”,就是在城市建设中不能密密麻麻建房子,还要有广场、公园、绿地等老百姓休闲的空间。

加快推进县城区建设,就是要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做美县城,增强吸引力、承载力和辐射力,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吸引更多的外商进城投资兴业。

要在高起点规划、建设、管理好县城的同时,着力抓好乡镇集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尤其要加集镇环境整治力度,提升城镇建设对外形象,切实加快城镇化进程。

(六)着力抓实民生改善,汇集经济发展动力。

坚持发展富民、解难安民方针,尽最大努力、最大责任改善民生。

集中物力财力办好社会发展急需、人民群众热盼的大事实事。

切实做好就业促进工作,拓展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领域,帮扶城镇低收入家庭和被征地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

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政策,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全面完成安居房、廉租房建设任务。

加快教育卫生社会事业发展,巩固“普九”成果,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进一步加快城区教育资源整合;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保障水平。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继续抓好体育、计划生育等事业发展。

加强对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分析和把握,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维护稳定工作。

加强社会管理和社区建设。

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继续加大“五乱”治理,增添设施,建立机制,提升水平,典型推动,着力提升形象品味、形成特色风貌,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全面营造清洁、优美、整齐的城乡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