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香港厅.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886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6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大会堂香港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民大会堂香港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民大会堂香港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民大会堂香港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民大会堂香港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大会堂香港厅.docx

《人民大会堂香港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大会堂香港厅.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大会堂香港厅.docx

人民大会堂香港厅

人民大会堂香港厅

4月30日,津津有味参加窦铁成先进事迹座谈会,第一次进到人民大会堂的香港厅。

 

目测一下,香港厅约有800平方米大。

南北长约20米,东西长约40米。

是一个正正规规的矩形。

一进去,便感到它的装修风格与人民大会堂的北京厅、天津厅、陕西厅等其它厅明显不同。

首先是南面墙壁装饰着3座欧式的凯旋门,北墙的东侧(基本位于大厅东北角)有一个通往地下室的大门,也为西式设计。

其次,厅中的几十处吊顶同样属于西洋格调。

第三,各种灯具全部西风荡漾。

第四,紫荆花的图案散布各处,在门上的木雕和地毯上尤为集中。

种种洋味不由得让人联想起香港一百年的殖民地史。

但香港厅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也不少,个别的竟然“革命”味十足。

使得有些布置看上去很不和谐。

津津有味并非认为中西建筑或装修不能结合。

比如近20盏大吊灯周边的墙顶“壁画”是最传统的中国装饰图案。

它们衬在灯盏的后面,非常雅致,显出一种低调的华丽。

这就搭配得十分精妙,称得上中西合璧。

地毯与四座西式的门廊也十分搭调。

大厅中的地毯是定制的。

暗杏色的底子上不规则地开放着大大小小的紫荆花。

充满了灵逸、浪漫的艺术情调。

花朵和装饰线条基本属于中国画中的工笔。

也可能因为西式门廊全部选用的是白色的石材,而地毯也十分浅淡素雅,所以,地毯与门廊看上去居然完全融为一体。

最让人惊讶的是,地毯的尺寸与整个大厅同样大小!

所以,如此巨毯上的图案是一张“大画”,而不像花布那样每隔一段就重复。

反正津津有味一直没有发现地毯上的拼接缝。

也可能接缝被近百名与会者和他们使用的座椅掩盖了?

香港厅的又西又中、又港又土、又新又旧其实很像当下的香港社会。

自“工业革命”产生,西方势力逐渐扩张到东方以来,中国人一直在做“中西结合、洋为中用”的功课。

传说,做得最到位、最出色的是圆明园。

可惜被火烧,不能目睹其杰出。

共和国建立后,毛泽东曾提出“中西结合、洋为中用”,据说他本人私下里非常崇尚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迷信西医,并常年坚持学习英语。

那个时代的大美女章含之便是其中一位教他英语的“小老师”。

(相关阅读,请点击《章含之:

多版本的大牌美女》)

 

但出了中南海,尤其是“文革”爆发后,所有西方的东西都被打上“资本主义”的标签,有海外关系的人几乎都有成为特务和“特嫌”(特务嫌疑)的可能。

所以,那20多年,中国“排外”声势之浩大、之持久远远超过抗日战争时期的抵制日货。

“老大中国”的历史情结加上年轻社会主义国家的自尊心,使毛泽东的口号像凤凰卫视的电视信号一样飘荡在空中,没有实现“落地”。

(相关阅读,请点击《毛泽东无处不在》)

 

改革开放后,“中西结合”重提的结果是变成崇洋媚外。

中国人好走极端的国民性充分暴露。

近年来,中国人似乎回归了一点点理性,做出了少量“中西合璧”的作品。

不过,绝大多数层出不穷的“作业”仍然要么全盘西化,要么中西芜杂。

看来,一个学生要实现变成老师的理想,要经过N年寂寞的寒窗苦读。

动不动就像梦游一般跑到街上高喊“我已经超过老师了!

”,“我是全世界最棒的!

”……无非是吹牛罢了,无端给人增添笑柄。

不必妄自尊大,也不必妄自菲薄。

本事大不大,拿“作品”来说话!

 

香港厅的大门为四扇。

加上窗户,约有3人多高。

 

大门上的紫荆花木雕。

不知道是不是黄花梨的木材。

做工精细,工钱应该不菲。

  

门口的屏风为三扇。

材质疑为檀木。

 

中央的一扇屏风上有江泽民的景色题字。

但这个屏风的上部虽然是西洋的线条,但容易让人联想起中国的棺材形状。

够难看的!

 

绿色大理石上的花纹够美丽。

这块大理石约有6平方米见方,如此一块大型而完整的石材应该很难得。

 

屏风木框上布满雕花。

从叶子的形状看,这花朵也应当是紫荆花。

 

让人所疑斐思的是,屏风底边雕刻着这种极不搭调的刻花。

它们仿佛是从人民英雄纪念碑上跑过来似的。

不知道是设计师“古为今用”的思想在蠢蠢欲动,还是某领导“中体西用”的大政方针在发挥指导性作用。

 

香港厅东北角通往地下一层的入口。

整个大门全部选用石材。

 

入口门楣上的雕刻。

中心是一朵紫荆花。

 

门框上的装饰性小浮雕。

中心像是紫荆花的俯瞰图,周边是紫荆花叶子的变形图案。

 

香港厅南墙有3座西式石质门廊。

 

门柱局部。

悬垂下来的是紫荆花叶子。

 

门柱局部。

 

 

香港厅的东南角、西北角、西南角还开有5扇这样的中式边门。

 

墙壁上的西式壁灯。

 

香港厅的吊灯共有三排。

这是中间一排的3盏主吊灯。

 

 

这是南边一排的次吊灯。

 

 

次吊灯的局部形态让人联想到英国女王的王冠。

这种选择八成是香港方面提出的。

 

2排次吊灯背后的墙顶的图案。

 

衬在主吊灯背后的墙顶图案。

 

 

地毯上的紫荆花。

 

 

 津津有味还看到地毯上舒卷着粉色和藕荷色的紫荆花。

其硕大有如天安门城楼上的宫灯。

不过,花朵上面站满了人脚、桌子腿和椅子腿。

 

香港厅一进门的左右手边各放着一张明清样式的条案。

上面各自陈列着一件用透明玻璃罩扣住的工艺品。

这是条案桌侧沿儿上的浮雕。

用的是很“革命”的雕刻技法。

 

南边陈列的工艺品:

用蓝色玻璃矿石雕刻的《庆回归》。

怨不得玻璃是透明的呢!

(以上图片由津津有味拍摄) 

前一篇:

当今的全国女劳模什么样?

后一篇:

失恋被甩不等于失败

图解天下:

·迷醉·婺源:

萧江祠堂

·迷醉·婺源:

江湾村的古

·迷醉·婺源:

江岭村

·80年前旧物

·升官发财拜阳山

·革命碑中有墨宝

·俱往矣

·井冈歌谣蕴古风

·观音太美财神太帅

·墙上的稀罕物

·第一次看军事演习

回首页

 

本博客所有文章均为本人原创,版权全部属于本人所有。

为避剽窃之嫌,网友转载时务请注明以下文字:

转载自北京女人·津津有味博客【

本文引用地址:

纸媒转载需经本人同意。

联系方式:

yjjyxy@ 

中西结合又一处:

人民大会堂香港厅

中西结合又一处:

人民大会堂香港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