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历史上册课时练习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7359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历史上册课时练习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上册课时练习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上册课时练习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上册课时练习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上册课时练习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历史上册课时练习5.docx

《学年高一历史上册课时练习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历史上册课时练习5.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历史上册课时练习5.docx

学年高一历史上册课时练习5

历史·必修1(人民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政治形式

1.早期国家的起源。

(1)时间、地域:

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2)条件:

农耕经济的发展。

(3)标志:

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2.帝的传说。

(1)司马迁《史记》的第一篇《五帝本纪》记录了有关黄帝、尧、舜等最早的帝王们的事迹。

传说中的黄帝用战争手段平定四方,分置官员,确立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

(2)早期国家政治权力的交接通常以禅让的方式实现。

传说夏禹治水成功后,成为民众心目中的贤能之人,继承了帝舜的权位。

3.“家天下”制度的开始。

(1)开始:

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地位,“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

(2)特点:

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权在一姓中世袭。

(3)评价:

从“天下为公”到“家天下”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商朝政治特点。

(1)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2)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商王通过占卜理解天命和主宰国政。

►应用示例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D)

A.大禹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B.禹建立夏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首位帝王

C.大禹功绩卓著,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威望

D.原始社会被奴隶制王朝所取代

二、西周分封制

1.目的:

巩固西周统治。

2.内容。

(1)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周初分封的重要诸侯国:

鲁、齐、燕、卫、晋、宋等。

(3)受封诸侯义务:

服从王命、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镇守疆土等。

(4)受封诸侯权利:

可以在自己的封疆内再行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

(1)积极: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周朝的统治。

(2)消极:

后来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周王室(王权)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周朝分封制逐步崩溃。

►应用示例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

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B)

A.王位继承制度

B.分封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

D.郡县制度

三、西周宗法制

1.地位: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2.内容特点。

(1)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

(3)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由宗法关系决定的等级系列。

3.作用。

(1)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和周王室的绝对权威,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应用示例

电视剧《红楼梦》中有两位贵族青年兄弟:

贾宝玉和贾环。

弟弟贾环内心对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十分嫉妒,但是表面又对他非常惧怕。

按照中国古代的宗法制,造成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D)

A.贾宝玉长相俊美,性格乖巧,深得祖母喜欢

B.贾环性格阴险狭隘

C.贾宝玉年纪长于贾环

D.贾宝玉是正室夫人之子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和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课堂点睛

试用“一、二、三、四”(一个目的、两点内容、三个对象、四大义务)归纳分封制。

一个目的——巩固统治。

两点内容——土地和人民。

三个对象——王族、功臣和商朝旧贵族。

四大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一、选择题

1.从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中可以体现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明显特征是(C)

A.权力高度集中B.王权与神权结合

C.严格的等级差别D.君主专制独裁

解析:

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其中分封制: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制:

大宗—小宗,体现的都是等级差别,所以答案为C项。

2.史书记载:

“封诸侯,班赐宗彝,做分殷之器物。

”它最符合(C)

A.禹建立夏朝B.汤灭夏建商

C.西周实行分封制D.春秋诸侯争霸

3.蒋家媳妇蒋方智怡计划将两蒋(蒋介石和蒋经国)移灵至浙江奉化安葬的消息曾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

中国有句古语:

叶落归根,认祖归宗。

蒋方智怡这种文化情结源于中国古代的(B)

A.分封制B.宗法制

C.禅让制D.王位世袭制

解析:

根据试题中“叶落归根,认祖归宗”可知主要考查学生对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等考点的理解。

4.下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

《礼记》载:

“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C)

A.禅让制B.井田制

C.分封制D.郡县制

解析:

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武王克殷反商”“封黄帝之后于蓟”等有效信息限定词。

这些信息告诉考生西周时期周武王攻克商朝都城殷,建立诸侯国蓟。

5.(2018·四川绵阳阶段考)《荀子·儒效》记载: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B)

A.稳定了西周的政治秩序

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

D.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周公”指的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武王去世后,他辅佐周成王管理天下,在平定“三监”叛乱后,周公大行“封建”,分封功臣和贵族。

结合材料中“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说明姬姓贵族在封国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周朝成为姬姓贵族统治的天下,以此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对后世影响最大。

故选择B项。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B)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解析:

本题考查宗法制社会遗存的影响。

中国人将个人的姓置于名字前,说明重视一家一姓的宗族血缘观念,本质上反映了宗法制重视血缘关系的特点,选B项。

7.(2018·广东文综)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B)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解析:

从题意可知,“百姓”一词从称呼贵族到称呼民众,从贵族专有到与平民共有,说明贵族地位下降,只有B项符合题意。

8.周朝规定同姓不婚。

贵族们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

这样做,从政治角度看(B)

A.有利于监督周王的权力

B.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

D.维护了嫡长子继承制

解析:

注意题目的要求“从政治角度看”,题干中“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属于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结合的体现,有利于维护周天子的统治及社会的稳定。

其余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9.下图是国民党副主席回乡祭祖图。

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A)

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解析:

夏商周时期,是宗法制形成和发展阶段。

10.(2018·广东文综)“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象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C)

A.青铜兵器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D.皇帝宝座

解析:

“宗”,是一个会意字,从宀示,示指神祇,宀指房屋,即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在甲骨文中“

”像宫室屋宇之形,则“

”表示祖先牌位,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馀民……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襃封神农之后於焦,黄帝之后於祝,帝尧之后於蓟,帝舜之后於陈,大禹之后於杞。

於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於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鲁。

封召公奭於燕。

封弟叔鲜於管,弟叔度於蔡。

馀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记》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春秋隐公三年)周人将畀虢公政。

四月,郑祭足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

——《左传》

材料四 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

“在德不在鼎。

”(楚)庄王曰:

“子无阻九鼎!

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周武王分封的主要对象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诸侯对周王有何义务?

诸侯与天子之间形成何种关系?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历史影响?

(4)材料三与材料四的性质是否相同?

为什么?

答案:

(1)主要对象,一是先代贵族如神农、黄帝、尧舜禹和殷商降族之后;二是功臣;三是王族。

(2)义务:

受封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派兵随从周王作战、朝觐述职、交纳贡赋等义务;关系:

君臣关系,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诸侯要服从周天子。

(3)第一种答案。

问题:

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尊敬周天子。

影响:

分封制崩溃。

第二种答案。

问题:

周天子没有充分理由,就“夺郑伯政”,郑国为发泄不满,做出了不尊敬周天子的过火行为。

影响:

进一步加剧了东周王权的衰落。

(4)第一种答案:

相同。

都是不尊敬周天子;都反映了春秋时期分封制的崩溃。

第二种答案:

不同。

材料三仅是郑伯发泄不满时不尊周天子,郑伯无意取代周天子地位。

而材料四中楚王问鼎反映了楚庄王有替代周天子号令天下的野心。

12.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通过屋檐下的变革可以透视历史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传统的分家方式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一般家庭的分家有两个内容,即家庭财产的析分和家庭门户的传继。

家产和家庭门户的传继是沿着直系血缘关系中的“父子关系”进行的。

在亲生儿子继承家产、传延门户的时候,我国古代的传统是每个儿子都有相同的继承权,实行诸子平均析产的方式。

亲生儿子在继产承户的时候通常有两种具体方式。

一种是多次性析产承户方式。

从商鞅变法的时候起就开始推行这种方式,当时的法令规定,如果各家有两个成年男子必须分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子壮则出分”的习俗,就是要求随着儿子们长大结婚陆续分财异居。

另一种是一次性继产承户方式。

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分财产也不异居,到父母死了以后弟兄们一次性分清财产。

入汉以后,不再强调家有二男就要分家,渐渐地由儿子结婚后暂时不分家发展到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分,加之儒家孝悌学说的倡导,一次性分家方式明显多了起来。

——《中国家庭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分家习俗的基本原则。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原则形成的政治经济因素。

(2)根据材料,两种分家方式选择的分家时间有何不同?

由此推断战国时期的分家习俗存在怎样的弊端?

综合思考,汉以后的典型农村家庭承担着哪些社会功能?

解析:

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影响。

(1)问第一小问,材料信息“亲生儿子在继产承户的时候通常有两种具体方式”“我国古代的传统是每个儿子都有相同的继承权,实行诸子平均析产的方式”表明战国时期分家习俗的基本原则为优先传子和诸子平分。

第二小问政治因素从宗法制影响、经济因素从土地制度和小农经济角度回答。

(2)问,材料中分家时间为前者是在父母在世时,后者是在父母去世后;其弊端从中国传统的孝道上分析回答;第三小问农村家庭承担的社会功能从生产和家庭两个角度思考。

答案:

(1)原则:

优先传子,诸子平分;宗法血缘政治的影响;土地私有制的兴起和商鞅变法发展小农经济的需要。

(2)不同:

前者是在父母在世时,后者是在父母去世后。

弊端:

无法赡养父母。

社会功能:

组织生产和赡养老人等。

1.(2018·拉萨月考)王国维说:

“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大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

请判断他是在论述下列哪一制度的由来?

(B)

A.以举荐贤能为核心的禅让制

B.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

C.“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

D.以同姓亲族为主体的分封制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王国维认为,兄弟之间的血缘没有父子近,兄长也不及父亲尊崇。

所以,兄弟之间不免有“争位之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人们多把位置传给儿子,而不是兄弟。

由此判断,这是关于宗法制的描述,故选B项。

A、C、D三项俱与材料信息无关。

2.(2018·佛山质检)祖先祭祀是古代社会与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宗庙活动只有“宗子”才有主祭的资格。

此规定源于(A)

A.宗法制B.分封制

C.“推恩令”D.郡县制

解析:

此题考查宗法制的内容,材料中“宗庙活动只有‘宗子’才有主祭的资格”指的是宗法制中嫡长子继承制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