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坪质量通病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712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8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坪质量通病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小坪质量通病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小坪质量通病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小坪质量通病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小坪质量通病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坪质量通病方案.docx

《小坪质量通病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坪质量通病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坪质量通病方案.docx

小坪质量通病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现行国家规范,特编制本施工方案,强化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图书馆项目的质量管理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达到消除质量通病的目的。

第二章、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小坪村西侧、黄石路南侧项目施工总承包。

工程地点:

广州市白云区小坪村,黄石路南侧【金碧新城对面】。

该工程总工期为650天,工程规模:

地上总建筑面积45595㎡,建筑层数为地上26层,地下1层(面积为5047㎡),地下一层是连通作停车场和设备房之用,层高4.80m,由地下室顶板上划分3栋连体26层住宅楼组成。

首层为架空层,层高4.70m;标准层层高为2.80m,建筑总高度为76.5m。

整个工程是由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公室投资建设;设计由广州市民用建筑科研设计总承包;施工监理由广州市房实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负责;总承包是由广州市住宅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承包。

第三章、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组织

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通病防治领导小组,加强质量管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有质量员负责专项检查,施工员和各专业班组长负责落实各项技术设施,确保防治措施落实到位,达到彻底防治通病的效果。

其机构组成、人员编制及责任分工如下:

组长:

董炜健(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协调工作;

副组长:

谭卫东(项目副经理)——负责现场施工指挥、质量监督工作;

李桂明(项目副经理)——技术总部署、方案编制及交底;

组员:

杨发伟——现场施工管理、协调;

邱志光——现场施工管理、协调;

冯冠玉——现场施工质量及细部施工做法管理。

第二节、防止质量通病的技术保证措施

一、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加强技术交底,各项措施及操作要点施工前有施工员,质量员及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专项技术交底,施工中勤抓落实与检查,提高质量验收与标准,通过技术控制来保证质量要求。

加强材料的进厂和检查和验收,所有用于工程的材料均必须查验合格证,并在监理见证下取样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坚持隐蔽工程验收制:

所有隐蔽工程要甲方和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隐蔽。

加强施工中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每日完成的工程量当天验收,不合格的坚决返工,不留质量隐患。

加强对分包单位的检审力度,严查分包单位有关资质和施工质量,在总包单位查验合格后抱上监理验收报告。

加强图纸和规范的学习,召开专题讨论,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和规范要求,优化施工方案,使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及早发现问题与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联系,把图纸问题处理在施工之前。

实行样板引路方法落实样板先行制度,统一操作要求,样板示范通过工作小组认定后,再大面积推广。

二、施工过程的检查程序

 

三、施工过程质量检查人员工作要点

 

第四章、工程防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第一节、钢筋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钢筋加工质量通病

钢筋下料切断尺寸不准:

(1)、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

、对于I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2、墙、柱主筋偏位:

图纸会审与钢筋放样时注意梁、柱筋的排列,尽量减少竖向主筋因排列问题而产生的位移。

⑴、柱子钢筋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用减去四周保护层的卡具固定柱筋;墙板筋在双层筋之间设置梯子筋用以保证双层筋之间的间距,在模板上口加一道水平筋,应用电焊加以固定。

以此控制好竖向钢筋的间距和排距,并能防止在下料和振捣时造成竖向钢筋偏位。

⑵、在进行竖向钢筋的搭接、焊接和机械连接前应先搭好脚手架,在上部通过吊线,用钢管固定出上部的箍筋位置,使接长的钢筋能准确地套在箍筋范围内,这样在脚手架上安装柱的钢筋,绑扎箍筋,既安全,又能保证框架柱骨架不扭曲、不倾斜,还能提高工效。

⑶、浇筑混凝土时,不得强行弯折伸出钢筋,振动棒或下料斗尽可能避免碰撞钢筋,发现撞斜碰歪,及时进行校正。

⑷、加强砼的现场浇筑管理工作,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严禁将整车或整料斗的砼直接灌注到柱、墙内,不得随意冲撞构件的钢筋骨架,应将砼均匀下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这样既能保证砼的施工质量,又可防止撞偏钢筋骨架。

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强度不足质量通病

⑴、梁、板、柱、墙、基础的钢筋保护层优先选用塑料垫块,保护层塑料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

⑵、垫块面积不小于40mm×40mm,墙、柱、梁筋垫块中间应留凹槽,凹槽两端应各预埋一根18#固定铁丝,以保证垫块正确放置,垫块上应按下图预留18#绑扎固铁丝。

 

⑶、垫块的间距一般为800mm左右,以垫块间钢筋不下垂为准。

⑷、梁底垫块应垫在箍筋下,板的垫块应垫在钢筋交叉处。

⑸、水泥垫块应按配比认真浇捣,并加以养护,保证其必要的强度,垫块厚度要正确。

、垫块应垫稳,墙、柱垫块要扎牢,防止移位、脱落,严禁用碎石、碎砖充作垫块。

、梁板底筋下用用规定厚度的水泥垫块垫稳,由本工程主梁混凝土截面较大,一般的塑料保护层垫块容易压坏,故采用高标号的水泥垫块,强度应不低于M15。

、板内预埋管应穿在负筋之下、底层筋之上。

、按设计图纸要求在上下排板筋间放置撑凳。

、对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钢筋穿插顺序以及板内主、副筋的正反方向等易出错构件的钢筋布置,必须交底清楚并做好标记。

、绑扎楼板上部钢筋及浇筑混凝土时,工人应在搭设好的跳板上操作,以免压弯上部钢筋。

4、钢筋梁、柱骨架外形尺寸不准

⑴、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弯形。

⑵、钢筋梁骨架绑扎完成后,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绑成八字形。

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⑶、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即纠正。

5、钢筋梁二排钢筋固定不符合要求:

⑴、一、二排纵筋之间的净距不小于25mm和一排纵筋直径的较大者。

如箍筋弯勾阻挡二排纵筋位置,应按如图a、b图处理。

⑵、分隔筋直径不小于25mm和纵筋直径的较大者,一、二排纵筋与分隔筋三者必须靠紧,用粗铁丝绑扎。

⑶、梁面第一分隔筋距支座0.5m处设置,以后每增加3m设一处,同一面纵筋每跨不少于2处。

⑷、梁底第一分隔筋距支座1.5m处设置,以后每增加3m设一处,每跨不少于2处。

 

图a图b

6、柱箍筋封闭环式箍不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⑴、框架梁、柱箍筋应按图c制作,当梁、柱纵筋较密,无法按图c制作时,应做成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如图d或规范的焊接工艺),不得焊伤箍筋。

 

图c图d

⑵、梁柱节点箍筋必须按图c或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制作,并按设计要求的间距加密箍筋。

当现场安装有困难时,可在柱每侧设置不少于1根ф12钢筋段与节点箍筋点焊制成钢筋笼,随绑扎后的梁筋一齐下沉至设计位置,如图e、图f。

 

图e图f

7、钢筋直螺纹连接的质量通病防治

⑴、连接套规格必须与钢筋一致,钢筋的螺纹必须保持完好无损并应饱满,再用游标卡尺检测螺纹长度。

⑵、接连钢筋时必须将力矩扳手调到规定钢筋接头拧紧,不要超过扭紧力矩值。

⑶、直螺纹连接时两端外露丝扣宜牙数一致且在3牙之内。

⑷、每加工一定数量的钢筋丝头后,必须检查刀具的磨损情况及滚丝长度变化情况,以确保螺纹的精度,长度微变在允许偏差值内。

8、确保劲性梁、柱钢筋安装质量的控制措施

⑴、劲性柱钢筋安装

由于劲性柱中有型钢,因此,劲性柱的钢筋在劲性柱内的钢柱就位后才绑扎钢筋。

钢柱就位后,先柱的纵向钢筋连接起来,再将加工好的箍筋一层层套上。

中庭南北方向的边柱是倾斜劲性柱,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纵向钢筋定位。

做法是:

钢筋安装前,再次校准钢柱的平面位置及倾斜度,然后以钢柱作为纵向钢筋的定位面,在钢柱的翼缘板面焊接φ12@500的定位马凳,钢筋安装时,倾斜面两侧的纵向钢筋用扎线绑扎在定位马凳上。

斜柱钢筋定位详见“斜柱钢筋定位平面”及“斜柱钢筋定位立面图”。

⑵、劲性梁钢筋安装

由于劲性梁内的工字钢梁的上、下及两侧均设有受力钢筋和箍筋,因此,钢筋安装与钢梁安装及模板安装要相互配合进行,劲性梁在钢筋安装前只安装梁底模,在钢梁及钢筋安装完毕才安装梁侧模板。

考虑到钢梁就位后很难安装和焊接底部的3Ф25钢筋,因此,钢梁底部的3Ф25钢筋在钢梁吊装前先焊接在钢梁的底部。

箍筋的安装在梁底筋及钢梁安装后进行,箍筋采用穿越梁底筋的安装方法。

对于较大截面的梁,箍筋安装时可由两个同时操作,一人把预先加工好的箍筋从梁底主筋下穿入,另一人站在另一侧协助把箍筋上口拉开并扶正。

第二节、模板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轴线偏位

⑴、施测人员在测量放线前,必须认真阅读有关图纸,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座标。

⑵、精确弹线:

每层都必须从同一基准点出发测出各条轴线,并按测量的要求进行复测,校核其精度是否达到要求,严禁用丈杆逐段引测轴线,且不进行校核的办法。

建筑物较长、轴线较多时,可在中间选择一二点进行复核。

⑶、成排的柱子宜弹出通线,并将柱子边线兜方。

梁的轴线,边线宜先用墨斗在楼面上弹线,再引测到柱上,以作复核之用,防止发生梁模板位移。

⑷、下层伸出的竖向钢筋应无严重位移,如有极少数钢筋偏移至边线外时,应先采取校正措施。

2、模板垂直有偏差

⑴、立柱模板时应用托线板或线锤严格校正其垂直度。

成排柱宜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复核无误后,顶部拉通麻线,再根据麻线立中间柱模。

⑵、梁侧模上口的通长围檩必须用斜撑固定在立柱、顶撑上的横杆上,其底部水平倾角不得大于60°,模板上口用搭头将两侧模板固定,梁的倾斜侧模应采用斜撑或楔形垫木加固,使其稳固。

3、模板标高不正确

⑴、正确进行水准测量,严格控制柱、梁、楼板的标高。

⑵、楼梯模板踏步标高应根据楼梯粉刷层及上、下平台楼地面的不同厚度进行调整,防止起步、收步与其他踏步高度不同。

4、柱、梁模板胀模的预防措施

⑴、柱模外应设围檩和柱箍,柱箍间距应加密(间距不得大于40cm),同时柱箍与模板之间应采用对拔榫塞紧,以防凸肚或漏浆。

柱边中部加拉螺栓。

柱箍相对两边应大致处于同一水平上,不得翘裂,以免削弱其自身的刚度。

柱上留设混凝土浇灌孔时,门子板应支撑牢固,必要时另加柱箍或斜撑。

⑵、木模板侧模下口必须有夹木钉紧在支柱的横杆上。

当梁侧模板上的通长围檩兼作楼板模板的桁架支座时,围檩下应加设短柱或短撑木。

⑶、对拉螺栓应垂直于模板表面,否则受力后将发生错动而失去作用。

对拉螺栓的拧紧程度应适当,拧得太松,模板在受力后即外凸,起不了固定模板位置的作用;拧得太紧,易造成滑牙,最终也失去对拉螺栓的作用。

⑷、扣件的拧紧程序,对于钢筋支架的承载能力、稳定和安全有很大的影响。

拧紧程度适当,可使扣件具有足够的抗滑、抗扭、抗拔能务。

但不要用力过大,以防滑丝。

、浇捣混凝土时,不得用震动棒强震模板,不得任意拆除柱箍、支撑或梁上口的拉杆。

竖向构件应分皮浇捣,并控制施工速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侧压力。

5、楼梯底板厚度不足、底模板胀模的预防措施

⑴、为确保楼梯板厚度的正确,应提楼梯模板的制作安装质量,减少误差。

同时,在安装踏步侧板时,应在踏步侧板下口垫上与混凝土板厚相同的小木块。

当混凝土浇捣到该处时应随手将它取出。

⑵、楼梯模板下面,应根据受力大小,合理设置搁栅和支撑系统。

支撑不仅应与牵扛垂直,也应与搁栅垂直;支撑下部用对拔榫固定,相邻支撑必须用水平拉杆连接,以防因支撑失稳而造成模板变形或胀模。

6、梁模下垂、失稳倒塌的预防措施

⑴、立柱必须置于平整的坚实砼面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或铺设垫板。

⑵、钢筋混凝土梁的跨度不小于4m时,安装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则起拱高度宜为梁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7、模板漏浆

⑴、木模板拼缝处应平直刨光,拼板紧密;浇混凝土前要隔液浇水,使模板润湿膨胀,将拼缝处挤紧。

⑵、边柱及外侧模板下口应比内模板落低50mm,以便使其夹紧下段混凝土,从而防止可能出现的漏浆现象。

⑶、梁与柱相交,梁模与柱连接处应考虑木模板吸湿后长向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可稍缩短些,使混凝土浇灌后梁模板顶端外口刚好与柱面贴平,从面避免梁模板嵌入柱、墙混凝土内,但梁模板也不能缩短太多,否则膨胀后未能贴平柱、墙模板,又会发生漏浆现象;

⑷、板底模板与梁接合处,也应用方木镶接或用阴角模板;板底模板也就应考虑浇水润湿后膨胀因素,适当缩小模板尺寸,这样既可防止漏浆,又可避免板底模板嵌入墙、梁内,且便于拆模。

、浇捣混凝土时,要注意震捣适度,防止模板因强力振动而出现缝隙;造成漏浆。

8、拆模时出现缺陷

⑴、混凝土拆模强度应以不损坏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掉棱缺角为准。

一般非承重的侧模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Mpa;门窗洞口模板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4Mpa,承重模板应按规范要求决定拆模时间。

⑵、大模板脱模后,应趁板面潮湿,粘在板面的混凝土残浆强度低,立即用长柄铲刀清理模板板面,然后涂刷新的脱模剂以备使用。

⑶、模板的构造要使模板易于拆除,拆模的顺序应与安装模板的顺序相反。

拆模顺利,则不易发生掉棱缺角等破坏构件混凝土的现象。

9、预留孔洞位置、尺寸、形状不准确

⑴、未绑扎钢筋前先在模板上精确弹线,并由专人进行技术复核。

⑵、预留洞模板制作尺寸、形状应准确,为利于拆模,应有适当的锥度。

⑶、预留孔洞模板的拆除,可在混凝土浇捣后1~2小时轻轻摇动使之与混凝土基本脱离,等到混凝土强度达到1Mpa以后再轻轻拆除该模板,模板应涂刷脱模剂或浇水润湿。

⑷、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浇捣方法,防止预留孔洞模板因单向受力而产生位移和变形。

10、确保劲性柱模板安装质量的控制措施

劲性柱由于柱内设有型钢,对拉螺栓设置在腹内型钢外侧或穿过型钢。

由于本工程造型独特,存在向外倾斜劲性柱及向内倾斜劲性柱,模板安装时需严格按照《±0.00以上结构工程施工方案》中“劲性混凝土柱、梁施工”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砼蜂窝、麻面

⑴、模板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残存砂浆、杂物垃圾。

⑵、控制拆模强度,不宜提早拆模。

⑶、模板拼缝严密,梁、顶板缝隙采用贴建筑土工布或胶带填缝;墙体木模板拼缝侧面粘设海棉条。

⑷、混凝土浇捣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振捣应至气泡排出为止。

⑸、钢筋稠密区要选择合理粗骨料,振动器要考虑采用小口径振动器式等措施。

、要控制混凝土的卸料高度,否则要设溜槽或串筒等措施,以防混凝土离析。

、浇捣竖向结构时,混凝土浇筑时,应用同标号砂浆或减半石子的混凝土作接浆处理(5cm);侧模设大于30cm的浇灌孔;柱要分段分层浇灌。

、混凝土的浇灌与震动必须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为30cm。

插震移动距离不应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为保证上下两层混凝土的粘结效果,震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cm左右;平板震动器在震动平板时宜压边3~5mm,以防漏震。

、震动时间控制,一般以被震混凝土表面水泥浆,无明显下沉,充满四周,不呈现气泡为宜。

、场地通道要平整,便于混凝土运输车辆运送平稳,不产生离析及溢浆现象;运输时间要短,以免沉淀。

浇捣时要经常观察模板移位、胀模、漏浆等现象,便于及时处理。

对散落在模板平台的混凝土残浆必须及时清理。

2、砼构件露筋

⑴、浇捣混凝土时,应检查钢筋位置,采取限位措施,防止钢筋偏位。

⑵、检查保护层的垫块厚度、数量、位置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整。

⑶、钢筋稠密区域,应采用细石子混凝土。

⑷、模板缝隙处要采取填嵌措施,防止漏浆。

⑸、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棒撞击钢筋,震动时不准依靠钢筋传动震幅和频率在钢筋稠密区域内可用小口径振动器式振捣。

⑹、混凝土振捣应在平台上进行,不能把钢筋踩到板底。

3、孔洞

⑴、钢筋稠密区域,可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如机械振捣有困难,可采用人工振捣配合。

⑵、预留洞口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并采取侧部开口浇灌措施,振捣好后,再封模板。

⑶、采取正确的振捣方法,振捣跟着下料走,操作时采取快插慢抽,防止漏振。

4、夹渣

⑴、在已硬化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捣混凝土前,应清除表面残浆、浮石、垃圾、杂物,充分浇水湿润,用同配合比混凝土砂浆接浆。

⑵、混凝土浇筑停歇时,在继续浇筑前,先认真检查,清除垃圾杂物,以防施工缝处造成缝隙夹渣。

5、烂根

⑴、墙、柱根部采取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在墙、柱根部支设模板处分别用4m和2m刮杠刮平,并控制墙体两侧及柱四周板标高,标高偏差控制在2mm以内,并用铁抹子抹平,支模时加设海绵条的办法可取得较理想效果。

⑵、浇筑时,先下同混凝土配合比砂浆接浆。

⑶、采取正确振捣方法,振动棒插点应均匀排列,快插慢抽,循序振捣,以免漏振。

6、缺棱掉角

⑴、模板垃圾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残浆杂物。

⑵、控制拆模强度,墙柱侧模拆模进,混凝土强度不应于于1.2MP。

⑶、小心拆模,以免拆模碰坏混凝土棱角。

⑷、涂刷脱模剂时,不得漏刷,以免模板脱不下,损坏混凝土。

7、混凝土楼层表面不平

⑴、严格按楼层标高布料,浇筑混凝土时,用4m刮杠找平,墙体根部采用2m刮杠找平,并用铁抹子收光,以利于墙体模板支设。

⑵、混凝土施工员及质检员监督检查操作工人混凝土楼板的压光,楼板的平整度必须保证控制在质量标准内。

8、洞口变形

⑴、模板阴角处用∠150×150×6的角钢与木模固定,阳角得用∠75×75×6的角钢与模板固定,同时洞口内部加支撑。

⑵、混凝土浇捣时,要对称下料、振捣,并注意振动棒不能碰撞模板。

9、裂缝

⑴、混凝土浇捣完毕后采取两次抹实压光方法,即在混凝土收水前再在表面进行抹实压光。

⑵、门窗洞口和房屋四角等薄弱部位应按设计要求放置加强筋,以防止这些部位出现裂缝。

⑶、加强混凝土浇筑后养护工作,对裸露表面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养护,气温高的天气,应进行浇水养护,使混凝土保持始终湿润。

10、预防缝隙夹渣层的措施

⑴、在支模前应把接搓处的松动浮面、无强度的水泥残浆清理干净,在混凝土浇灌前必须再次清理各种垃圾并用水冲洗。

⑵、底部模板必须加固、封严,以确保常规操作条件下不胀模漏浆,梁、柱节点板应专门设计,便于装拆和满足密封要求。

11、现浇混凝土楼板、楼梯踏步板与平台面凹凸不平

⑴、质量技术交底要清楚;严格按楼层标高布料。

专人负责平仓拍实,用长括尺(长木抹子)抹平;圈梁及踏步板一律以验收后的模板上口为标准,浇灌震实,表面用木抹子抹平;应及时清理浇灌多余材料,不准平摊于浇灌面层,以防超厚,面层不得外露石子。

12、预防混凝土养护不符合要求

⑴、编制施工方案时,要列入养护技术要求、技术间隙时间规定、材料储备要求、特殊部位养护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在全体施工管理人员中加以宣传教育和贯彻。

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⑵、在施工准备阶段,对所需养护材料、设备、水源等应事先编制技术供应计划,以做好充公准备,满足养护要求。

⑶、对特殊部位如屋面、楼地面、路面及构件断面较小的受力件等,要特别强调养护的重要性,设专人负责养护工作。

⑷、在混凝土浇捣12小时(终凝后)后,应加以覆盖并浇水保湿养护。

淋水次数应能使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

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⑸、新浇灌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才能上人行走和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13、确保型钢钢筋混凝土柱、梁混凝土浇捣质量的控制措施

⑴、劲性柱混凝土浇筑

为了便于劲性柱混凝土入模及振捣,柱混凝土的浇筑在楼面模板安装后,但梁板安装还未安装前进行。

柱浇筑前底部先填同混凝土内砂浆同配合比的砂浆5-10cm厚,以免根部出现不密实现象。

劲性柱不同于普通柱,工字钢限制了混凝土的流动,振动棒需四面插捣,投料也需四面进行。

⑵、劲性梁混凝土浇筑

劲性梁混凝土的浇筑与该层楼面混凝土一起浇筑。

为保证钢梁下翼缘下的混凝土质量,投混凝土时必须先从钢梁的一侧开始,每次投料高度不准超过400cm,用振捣器把混凝土从梁一侧通过梁底驱赶到另一侧,并从另一侧挤出高度超过翼板10cm以上,再由第二人用振捣器与第一人同时进一步振捣,直到混凝土全部从梁的一侧投入,从另一侧挤出为止。

第一层混凝土浇完后,再从梁的两侧相对同时分层投料,同时振捣。

⑶、梁柱头节点混凝土一起浇灌,不留设施工缝。

⑷、因为劲性梁内的钢梁的梁顶标高接近楼板标高,而且钢梁的翼缘板距梁模板边只有50mm,加上梁柱头位置的钢筋比较多,投放混凝土及振捣混凝土的空隙比较小,混凝土入模及振捣密实节点混凝土,特别是节点位置钢梁上下翼缘的死角位是关键。

为此,采取如下的做法确保劲性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①、采用骨料5~20mm的混凝土,混凝土的坍落度适当提高。

②、采用小直径振动棒辅助振捣。

③、振捣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振捣区域内的混凝土厚度(厚度超过上翼缘200mm厚),使上层混凝土对下层混凝土有一定的压力,防止上下翼缘的死角位出现混凝土不饱满。

⑸、由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同层的梁板强度等级高二个等级。

故柱混凝土的浇筑采用塔吊配合料斗进行浇筑,以保证梁柱头混凝土强度等级正确。

14、预留孔洞及孔洞打凿

⑴、图纸会审应对预留孔洞的数量、位置和尺寸认真审核和把关,确定后不应随意变更。

⑵、确需打凿的孔洞,要精打细凿和避免损伤钢筋,被切断的钢筋要焊接连通,并用高一级的混凝土分层填补。

第四节、屋面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屋面找平层找坡不准,排水不畅

⑴现象

找平层施工后,在屋面上容易发生局部积水现象,尤其在天沟、檐沟和水落口周围,下雨后积水不能及时排出。

⑵原因分析

1、屋面出现积水主要是排水坡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2、天沟、檐沟似向坡度在施工操作时控制不严,造成排水不畅。

3、水落管内径过小,屋面垃圾、落叶等杂物未及时清扫。

⑶防治措施

1、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在设计中应正确处理分水、排水和防水之间的关系。

当采用材料找坡时,其坡度宜为2%。

2、天沟、檐沟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水落管内径不应小于75mm;1根水落管的屋面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200m2。

3、屋面找平层施工时,应严格按设计坡度拉线,并在相应位置上设基准点。

4、屋面找平层施工完成后,对屋面坡度、平整度应及时组织验收。

必要时可在雨后检查屋面是否积水。

5、在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屋面垃圾与落叶等杂物清扫干净。

2、找平层起砂、起皮

⑴现象

找平层施工后,屋面表面出现不同颜色和分布不均的砂粒,用手一搓,砂子就会分层浮起;用手击拍,表面水泥胶浆会成片脱落或有起皮、起鼓现象;用木锤敲击,有时还会听到空鼓的哑声。

找平层起砂、起皮是两种不同的现象,但有时会在一个工程中同时出现。

⑵原因分析

1、结构层或保温层高低不平,导致找平层施工厚度不均。

2、配合比不准,使用过期和受湖结块的水泥;砂子含泥量过大;

3、屋面基层清扫不干净,找平层施工前基层未刷水泥净浆。

4、水泥砂浆搅拌不均,摊铺压实不当,特别是水泥砂浆在收水后未能及时进行二次压实不收光。

5、水泥砂浆养护不充分,特别是保温材料的基层,更易出现水泥水化不完全的问题。

⑶、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结构或保温层的标高,确保找平层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2、在松散材料保温层上做找平层时,宜选用细石混凝土材料,其厚度一般为30~35mm,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大于C20。

3、水泥砂浆找平层宜采用1:

2.5~1:

3(水泥:

砂)体积配合比,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不得使用过期和受潮结块的水泥,砂子含泥量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