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对安徽高考说明公布.docx
《国家政策对安徽高考说明公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政策对安徽高考说明公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政策对安徽高考说明公布
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
安徽2010年高考说明公布 名师解读各科变化
(2010-03-0216:
46:
12)
文章来源:
江淮晨报
内容简介:
2010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已经出台,变动集中在选修部分,语文变化甚微复习方向可以不变;数学凸显重难点加强能力要求;英语单词有微调写作较开放;物理考点多了5个实验调整2个;化学关注19处变化构建知识系统性;生物删除酶工程增加现代生物技术;政治强调探究性从书本中寻根;历史内容稳定选修有变;地理新增乡土地理大调区域地理。
在高考体制改革呼声强烈的2010年,安徽省高考考些啥?
难度会增加么?
2010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于3月1日晚间陆续发放,记者随即邀请了合肥市几所示范高中的老师为考生解读各科考点变化情况、重点所在,并对第二轮复习和百日冲刺给出建议。
语文
变化甚微复习方向可以不变
合肥八中冯学敏
变化:
考试范围和要求变化微弱;试卷类型更加明确;复习方向可以不变。
在“考试范围和要求”上,今年共有七处文字表述与去年不同,有五点值得注意:
1.今年的大阅读要求明确,难度降低,但对学生来说仍是最难的。
2.“语言文字运用”中,去年的表述为“……并在具体语境中较好的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今年删去了“较好的”,难度降低。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今年删去了“如写作中就包含着对标点符号使用的考查”这句话,对标点符号的考查变化微妙。
4.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深刻”,去年表述为“指文章的见解深刻,鼓励见解多样。
”今年将“鼓励见解多样”改为“鼓励见解精辟、独到”,对立意准确的要求提高,深度要求加强。
但在“发展等级”中的“有创新”中的“见解新颖”中,去年表述为“指文章对生活有独到的感悟和深刻的见解”,今年将“深刻的”三个字删去,故作文难度持平。
5.“附录二”中建议背诵的篇目《锦瑟》,今年没了星号,值得注意。
建议:
考生保持复习方向,加强审题立意的训练。
数学
凸显重难点加强能力要求
合肥一中杜明成
变化:
1.2010年我省高考数学科目考核要求没有变化,新高考更注重能力考查。
试卷结构仍是三类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整卷共20-22题,选择题和填空题分值50%左右、解答题50%左右。
2.理科考查内容比例:
必修课程内容占65%,选修系列2和系列4内容(只是指4-4和4-5的内容)占35%;文科考查内容比例:
必修课程内容占75%,选修系列1内容占25%。
3.但考试范围与要求顺序不同,请注意是否意味重点顺序的变化。
建议:
1.狠抓基础知识的复习。
重视掌握要求的知识点。
2.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准、巧、快”上下功夫;
3.强化解题策略的训练,“求会、求简、求巧、求美”。
4.适当加强运算能力的训练,尤其是要训练如何灵活选择较简运算途径解决繁杂计算的能力。
5.要训练在难题中得分的能力,难题容易部分要拿分。
6.加强填空题和错题训练。
7.加强基础训练,严格规范要求,基础题详写,中档题不少写,综合题分段写。
8.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列好知识清单,巩固核心方法,关注知识交汇综合。
英语
单词有微调写作较开放
合肥二中合肥市外国语学校夏海波
变化:
总体与去年保持一致,只增加了2009年试卷中部分典型试题分析作为附录。
对个别动词的不规则词形变化作了增补。
具体特点有:
1.彰显新课改理念,试题在考查考生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注重对考生“三维”目标的考查。
2.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不超纲。
试卷以中档题为主,保证良好的区分度,不出现偏题、难题、怪题。
3.考查的知识点分布合理,但重点突出,热点不变。
要求考生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及很强的语言意识。
4.注重对学生语篇理解能力的考查。
如:
阅读理解题注重选材多元化,试题设置侧重考查学生语篇理解能力、细节推理能力,深层含义的理解及推理能力。
5.书面表达会选择考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坚持一定的开放性。
建议:
1.任务型读写要有较好的语篇理解能力和扎实的句法和词法知识,同时需要科学的思维方式及解题技巧。
2.书面表达题的训练重点是基本句型的语言表达,同时注意半开放性作文的写作方法,尤其是如何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注重对训练题进行分析,多体悟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出规律性的经验。
物理
考点多了5个实验调整2个
工大附中凤梅
变化:
稳中有变,有所提高,知识呈现上保持了连续性
1.考核目标中能力要求将“探究能力”表述为“实验与探究能力”,更具针对性和目标性。
2.今年考试内容为物理1、2、物理3-1、3-2(电磁感应、交流电)和物理3-4(机械振动、机械波、电磁波)3-5(动量守恒)6个模块。
考试知识点由72个增加为77个。
在要求掌握的程度上,电阻的串并联要求掌握的程度从Ⅰ等级变为Ⅱ等级。
故今年的物理高考要求比去年提高。
3.增加一个探究性实验,减少一个验证性实验,注重课程标准所突出强调的学习、应用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建议:
1.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选修部分,不必过于深究。
2.突出主干、核心知识复习,针对高考能力要求,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加强能力培养。
3.注重实验考查,熟悉所列的12个实验的原型,关注实验器材、方法、原理上的迁移和变化以及实验的创新。
化学
关注19处变化构建知识系统性
合肥一中王东录
变化:
对比去年考试说明,共有4项内容的变化和15个题型的调整。
1.删去第一部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内容中的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部分。
2.删去第二部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的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的部分。
3.增加第二部分《有机化学基础》模块:
糖类和蛋白质
4.增加第二部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
(1)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2)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能用共价键的三个参数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健
建议:
1.关注二模,其中必将体现出考纲变化尤其增加考试内容部分,更值得关注。
如:
糖类与蛋白质、电负性及共价键类型(键与兀键,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2.二轮复习中要形成学科知识系统性,梳理考点,查缺补漏;提升解题能力。
生物
删除酶工程增加现代生物技术
合肥六中杨运春
变化:
考核目标和要求方面没有发生变化;但考试范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集中在:
1.对选修1的考查内容方面,删除了“微生物的利用”中的“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酶的应用”中的“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酶在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2.新增加了“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此部分内容包括三小点:
“植物的组织培养”,“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建议:
1.删除了与中学生生活联系较少的酶工程部分,而重点增加了与中学必修教材联系紧密的知识内容。
2.增加了蛋白质和核酸两大类生命分子研究中常用的现代生物技术,如“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等内容,考生也应安排时间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政治
强调探究性从书本中寻根
合肥八中宋琳霞
变化:
今年政治在结构、题型、分值和难度保持稳定性,但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方面有调整。
1.明确表达了“目标立意”信息。
如考试体现应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和与时代特征相一致的地方区域特色。
3.试题将加强探究性。
如论证和探究目标中增加了“通过论证探究,得出合理结论;表达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的表述。
试题的立意、情境、设问、答案设置将会更加新颖,这种变化要重视。
建议:
1.高考命题将会坚定不移地沿着“能力立意”的改革方向稳步前进,试题中将会进一步渗透新课标的理念。
2.“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复习要坚持知识与现实的结合,要明确课本知识是认识理解现实热点问题的“工具”,要在课本中为热点问题“寻根”,运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说明热点问题。
3.文综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
因此,要夯实本学科的基础知识,立足主干知识,建立本学科的知识体系,练好学科“内功”。
历史
内容稳定选修有变
变化:
通过记者对高三历史老师的采访,记者发现今年历史总体延续去年所考,变化不大;最大的变化可能来自选修部分。
1.考试范围方面,必修变化不大,今年新增了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符合当下的思想发展潮流。
2.从所列考试题型来看,考题数量、题型应不会有较大变化,但将会充分体现“命题不拘泥于历史教科书的具体表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重视新材料的运用与新情境的创设”。
预计材料题型仍将会体现将选修内容与必修内容相结合考查的内容。
建议:
1.内容和范围均为平时所学,建议按部就班复习,以不变应万变。
2.针对考纲中新增的选修部分,适时调整复习内容,关注变化的内容。
3.抓住主干知识,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提高;自我考查练习结合,检查复习环节中的薄弱点,加以强化。
4.关注时事,且还格外注重本土文化,比如安徽乡土文化以及体现民族性的文化等。
地理
新增乡土地理大调区域地理
合肥七中杨会杰
变化:
今年地理考核目标没有变化,但考试范围的变化较大。
1.世界地理:
新增“海底地形”,增加“主要气候要素及其影响因素”;将“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调整为“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地形、气候、河流等的主要特征”;新增“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对策”。
2.中国地理:
中国气候部分内容和难度略增,新增“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区”考点;将“我国的河流及其水文特征”调整为“我国的河流、湖泊及其特征”;新增“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对策”考点;新增“秦岭-淮河一线等重要地理分界线及其地理意义”;删除“我国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主要地理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新增“乡土地理”大项,包括“安徽省自然地理总特征和主要自然灾害”、“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对策”。
建议:
1.强化区域地理复习,要达到2009年四川高考文综卷4-6题那样的空间定位水平。
2.详细复习安徽省地理,建议安排一周时间复习。
3.关注国际国内地理大事,如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海地和智利大地震、皖江城市带、海南国际旅游岛、中国高铁建设等。
4.熟练掌握五大自然地理规律,准确运用四大人文区位理论。
5.“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对策”在今年的考试说明中重复了3次,要引起同学们高度重视。
2010年全国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及说明(新课标)
(2010-01-2514:
25:
16)
标签:
环保
地理环境
高考地理
地理信息
宇宙
分类:
高考信息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的内容,确定高考地理科考试内容。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有关内容。
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选修内容的考核由各省区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酌定。
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1、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1、人口与城市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含义。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区域可持续发展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数字地球的含义。
名师解读2010年高考说明(安徽专用)
(2010-03-0217:
11:
59)
标签:
名师解读
2010年
高考说明
安徽专用
分类:
高考信息
2010年安徽的高考将会有哪些热点与变化呢,让名校名师告诉你!
语文:
对错别字要求更严
□合肥一中谢长雷
今年我省高考说明的“语文”部分较去年稳中微变,局部要求有“易化”倾向。
◆变化分析
1.将原来的“考试能力要求”改称为“考试目标与要求”,有突出“目标”的迹象。
将原来的“考试内容”改称为“考试范围与要求”,提法更为严谨规范,避免“误解”。
2.在“探究”能力的要求中,将原来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改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思想内涵的发掘与探究更加具体明确。
3.古文阅读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里的要求,将原来“利用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如题目、注释、出处等)作出综合分析和准确判断”一句中的括号部分删除了,这一“提示”其实在古诗鉴赏时也同样要特别留意,此次删除应该不是淡化。
4.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要求更简明。
原来是“从应用的角度看,标点符号的考查具有综合性,如写作中就包含着对标点符号使用的考查。
高考语文一般不单独设题考查标点符号”,现在简述为“标点符号的考查具有综合性,一般不单独命题”。
这一变化更好地呼应了作文中对标点的要求——“文章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考生应在自己的写作中对这一“基础等级”严加关注。
5.对错别字的要求更加明确严格。
去年要求“(评卷时,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今年将括号去掉,明确要求“书写错误的,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考生应特别注意这一写作中的致命隐患。
6.有两处难易度的变化:
一是“语言文字运用”的要求中,原来是“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较好地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现在删除了“较好地”这一限制词;其二是在作文的“发展等级”中的“有创新”方面,原来要求“‘见解新颖’指文章对生活有独到的感悟和深刻的见解”,现在将其中的“深刻的”删去了。
这细微的“易化”应该是个积极的信号。
另外,“附录二”的“古代诗文篇目”中对“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范围”也作了一些调整,主要体现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推荐背诵的篇目。
总之,《考试说明》总体变化不大,重点能力点依然是“阅读”和“表达”,在卷面结构和分值的分配上也没有变化,这种“稳定”有助于今年考生的稳定发挥。
◆复习提示
在未来近三个月的复习中,广大考生在语文方面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新的《考试说明》的精神,让复习的思想更加明确。
2.在第一轮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针对自己在规范性“模考”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增强第二轮复习的针对性,消化弱点难点,提高复习效率。
3.进一步增强实战性,在实战训练中优化解题的节奏,以便在高考中能充分发挥。
4.注意新鲜素材的积累,特别是新近发生的有丰富精神内涵的国内外新闻事件,为“表达”做充分的素材储备。
数学:
部分内容难度降低
□合肥一六八中学祝文革
“数学”考试说明中,部分内容较去年难度降低,考查知识点也有删减。
◆变化分析
1.考试说明前面的“几点说明”中文科没有变化,理科的2、4两点有所变化,4中增加了体现思维的发散性,体现了文理科的不同要求。
2.坚持“能力立意”的同时,进一步体现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新课程理念,重视知识的发现过程。
文科增加了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理科除了这一点以外,还要求能推导排列、组合数公式,能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理解超几何分布的导出过程。
3.试卷结构和选修部分所占分值没有变化,但说明中少了“各部分内容的分值比例基本相当于内容的教学时数比例”的要求,这是值得注意的。
4.说明后面附有2009年安徽高考数学典型试题分析,每题除解题思路和试题分析外,还给出了常见错误和难度系数,使得考生在认真练习和分析后,对各种难度系数题目的要求有了更进一步的切身体验,进一步体现了人文关怀。
5.考查知识点也有部分删减或难度要求的降低,如文理科画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图像、几何概型;要求增加的有文理科的会用中心投影画直观图,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和直观图,对平均数的要求,标准差删除了“不要求记忆公式”的要求,理科的不等式证明方法增加了反证法。
对极坐标和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的要求表述也略有变化。
◆复习提示
1.要仔细研究考试说明,紧扣考试说明,准确把握考试说明中对各知识点的各层次要求,不盲目拓宽和加深。
2.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注意贯彻新课程的重视过程和思想方法的理念,要注意公式的推导以及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3.2009年的安徽数学试题,突出了“能力立意”,我认为在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进一步突出能力考查也是2010年安徽数学高考命题的方向,考试说明中一些要求的变化也说明了这一点,高考的考查和命题也将更加灵活。
我们在复习中更应该回归数学的本质,少一些题型化训练,多一些能力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对能力的培养。
4.教师在指导学生解题过程中,应淡化技巧,突出通性通法的训练,引导学生对解题方法归类、概括、总结和反思,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英语:
中等题是复习主流
□合肥一六八中学赵一红
“英语”考试说明与去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在对试卷难易度比例的描述中,同样以中等题为主。
◆变化分析
今年我省考试说明和2009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考试说明仍将依据新课程各学科课程标准制定,不依据某一版本教材。
不同的是,在“附录一”中提供了典型试题分析,并提示难度系数,主要是帮助考生进一步了解和全方位地感受高考,避免复习迎考中的盲目性,有助于减小学生应对高考的压力和恐惧感。
考试性质中明确规定:
“高考应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特别是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语句值得我们仔细玩味,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考试也会体现它的工具性,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我们不应只注意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应重视运用语言处理信息、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在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方面和去年保持一致,体现了我省高考稳定性原则。
去年考生和教师群体对英语高考试卷反映较好,比较适合本地实际。
因此,对试卷难易度比例的描述中,同样以中等题为主,根据难度系数提示可以看出“中等题”难度通常在0.50~0.60之间。
◆复习提示
1.听力在试卷开始部分,以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言材料为主,难度控制在0.65左右,区分度不会太大,体现了近几年来提倡的考试的人文化趋势。
2.单项选择是语言基础知识的基本载体,通过语境考查语法、语言知识,具有一定的区分度,总体难度通常控制在0.40~0.45左右。
3.众所周知,完形填空对中国考生来讲有一定难度,也是大多数考生考场上投入时间最多的题目,因此,不论从短文还是题目设置都不会太难,难度通常控制在0.6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