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432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

《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

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

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

总分:

150分及格:

90分考试时间:

180分

1、单项选择题共9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应尽早介入工程前期工作,重点关注()的环境可行性。

A工艺路线

B资源利用

C工艺参数

D总平面布置

答案:

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应尽早介入工程前期工作中,重点关注选址(或选线)、工艺路线(或施工方案)的环境可行性。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关于评价工作等级调整的说法,正确的

是()。

A评价工作等级不可调整

B评价工作等级可调整,若调整幅度不超过一级,可不说明理由

C评价工作等级可调整,若调整幅度超过一级,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D评价工作等级可调整,但调整幅度不超过一级,并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答案:

D

解析:

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其环境要素专项评价的工作等级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环境敏感程度,工程污染或生态影响特征及其他特殊要求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调整的幅度不超过一级,并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工程分析方法的

是()。

A实验法

B类比分析法

C数值模拟法

D物料平衡计算法

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等技术资料的详尽程度,其工程分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目前采用较多的有:

类比分析法、实测法、实验法、物料平衡计算法和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下列统计量中,不纳人工程分析阶段污染物排放统计汇总的是()。

A有组织排放量

B无组织排放量

C事故工况排放量

D非正常工况排放量

答案:

C

解析:

在工程分析阶段,应对建设项目有组织与无组织、正常工况与非正常工况排放的各种污染物浓度、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条件与去向等进行统计汇总。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应以()为主,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布设现状监测点位。

A行政区

B环境功能区

C生态功能区

D环境敏感区

答案:

B

解析:

在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中,应调查评价范围内的环境功能区划和主要的环境敏感区,收集评价范围内各例行监测点、断面或站住的近期环境监测资料或背景值调查资料,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布设现状监测点位。

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关于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与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不包括人群健康的影响评价

B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不包括基础设施韵影响评价

C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应说明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变化

D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只需分析负面的社会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答案:

C

解析: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人文景观、人群健康、文物古迹、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通信)等方面的影响评价。

社会环境影响要分析正面和负面的社会环境影响,并对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7某新建的城市快速路项目,线路总长10km,设有1个服务区,经估算模式计算服务区排放的各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为2.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评价等级应为一级

B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C评价等级应为三级

D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

答案:

B

解析:

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践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先确定评价等级,再确定评价标准

B应先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再确定评价范围

C应先进行区域污染源调查,再确定评价因子

D应先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再确定评价等级

答案:

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的第一阶段中,应先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初步工程分析、环境空气敏感区调查、评价因子筛选、评价标准确定、气象特征调查、地形特征调查,其次编制工作方案,然后确定评价工作等级,最后确定评价范围。

区域污染源调查、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属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第二阶段的工作。

9某项目经估算模式计算的最远D10%为3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评价范围是以排放源为中心、边长为()的矩形区域。

A2.5km

B3km

C5km

D6km

答案:

D

解析:

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即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由于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因此,该项目大气评价范围是边长为2×3=6(km)的矩形区域。

10某建设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利用邻近评价范围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近5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

B可利用邻近评价范围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

C若邻近评价范围的其他项目有近5年的现状监测资料,可适当减少项目监测点位

D若邻近评价范围的其他项目有近3年的现状监测资料,可适当减少项目监测点位

答案:

B

解析:

现状调查资料来源分三种途径,可视不同评价等级对数据的要求结合进行:

①收集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的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②收集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③进行现场监测。

1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关于监测因子筛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项目排放的所有污染物都应作为监测因子

B仅将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筛选为监测因子

C仅将项目排放的有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筛选为监测因子

D项目排放毒性较大且没有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应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作为监测因子

答案:

D

解析:

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

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中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或者有TJ36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也应筛选为监测因子;对于没有相应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且属于毒性较大的,则应按照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因子,同时应给出参考标准值和出处。

12某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项目,拟建地常年、冬季主导风向分别为E、NW,项目在1月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至少在约E、S、W、N等方向布点,并在偏W方向加密布点

B至少在约E、S、W、N等方向布点,并在偏E方向加密布点

C至少在约NW、NE、SE、SW等方向布点,并在偏SE方向加密布点

D至少在约NW、NE、SE、SW等方向布点,并在偏NW方向加密布点

答案:

C

解析:

二级评价项目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

二级评价项目冬季监测,以NW为主导风向,应在其下方偏SE方向加密布点。

13某建设项目位于内陆平原地区,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距离该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分别为55km和45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B可采用该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连续1年的观测资料

C可采用该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测资料

D高空气象资料应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格点气象资料

答案:

A

解析:

二级评价项目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

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要求:

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

14某项目污染源主导风向下风向Skm处有一规模较大的城镇,经估算模式计算的最

远D10%为3.5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该项目预测范围选择合理的是()。

A以该项目污染源为中心10km×7km范围

B以该项目污染源为中心7km×7km范围

C以该项目污染源为中心5km×7km范围

D以该项目污染源为中心3.5km×3.5km范围

答案:

A

解析: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范围应覆盖评价范围,同时还应考虑污染源的排放高度、评价范围的主导风向、地形和周围环境敏感区的位置等进行适当调整。

计算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影响时,一般取东西向为X坐标轴、南北向为y坐标轴,项目位于预测范围的中心区域。

因此,该项目的预测范围是(2×5)km×(2×3.5)km。

15某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4000m3/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该污水排放的受纳水体为Ⅲ类水质小河。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

答案:

C

解析:

根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内陆水体),该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水量小于5000m3/d,大于1000m3/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受纳水域为Ⅲ类水质小河,则该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16某建设项目向海湾排放污水量为14000m3/d,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一般情况下,该项目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为()。

A≤3.5km2

B3.5~15km2

C15~40km2

D40~100km2

答案:

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该建设项目向海湾排放污水量为14000m3/d,在10000~20000m3/d之间,则其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以排污口为圆心,以调查半径为半径的半圆形面积)为3.5-15km2。

1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一般情况下,对于地面水评价等级为三级的项目,河流水质现状调查时期至少应包括()。

A枯水期

B平水期

C丰水期

D丰水期和枯水期

答案:

A

解析:

对于地面水评价等级为三级的河流,一般情况下,可只在枯水期调查。

1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下列说法中,符合现有水污染源调查原则的是()。

A改、扩建项目可以简略调查改、扩建前的水污染源

B点源调查以现场调查和测试为主,以搜集现有资料为辅

C评价等级较高且现有水污染源与建设项目较近时,应详细调查该污染源

D现有水污染源位于建设项目受纳河流混合过程段以内时,可以简略调查该污染源

答案:

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点源调查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补充现场调查和现场测试。

例如在评价改、扩建项目时,对此项目改、扩建前的污染源应详细了解,常需现场调查或测试。

点源调查的繁简程度可根据评价级别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

如评价级别较高且现有污染源与建设项目距离较近时应详细调查,例如位于建设项目的排水与受纳河流的混合过程段以内,并对预测计算可能有影响的情况。

1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下列水质参数中,不属于常规水质参数的是()。

A溶解氧

B镉

C挥发酚

D总磷

答案:

B

解析:

常规水质参数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提出的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凯式氮或非离子氨、酚、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磷以及水温为基础,根据水域类别、评价等级、污染源状况适当删减。

20某建设项目地面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污水排放的受纳水体为一矩形小河(河宽为15m、水深为6m)。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设置4个水质取样断面,则该项目水质取样点数量至少应为()。

A4个

B8个

C12个

D16个

答案:

A

解析:

当小河的河流断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可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

时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取一个样。

该矩形小河设置4个水质取样断面,因此该项目水质取样点数量至少是4个。

2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在预测地面水水体水质时,河流完全混合模式适用于()。

A充分混合段、持久性污染物

B充分混合段、非持久性污染物

C平直河流混合过程段、持久性污染物

D平直河流混合过程段、非持久性污染物

答案:

A

解析:

河流完全混合模式的适用条件包括:

①河流充分混合段;②持久性污染物;③河流为恒定流动;④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2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关于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点布设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预测点必须在预测范围内布设

B预测范围不能超过现状调查的范围

C地面水环境现状监测点应作为预测点

D预测点的数量和位置仅依据评价等级确定

答案:

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在预测范围以外,估计有可能受到影响的重要用术地点,应设立预测点。

地面水环境预测的范围与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相同或略小(特殊情况也可以略大)。

预测点的数量和预测点的布设应根据受纳水体和建设项目的特点、评价等级以及当地的环保要求确定。

2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再生水地下回灌工程属于()建设项目。

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Ⅳ类

答案:

C

解析: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三类:

①Ⅰ类是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②Ⅱ类是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③Ⅲ类是指同时具备Ⅰ类和Ⅱ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的建设项目。

2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区域中,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属于较敏感的是()。

A温泉水地下水资源保护区

B分散式居民饮用水地下水水源区

C岩溶塌陷易发区

D规划的集中式饮用水地下水水源地准保护区

答案:

B

解析:

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可分为敏感、较敏感和不敏感三级。

其中,较敏感程度的特征为: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的饮水水源地)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以及分散式居民饮用水水源等其他未列入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

25某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该项目评价区域的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精度至少应为()。

A1:

5000

B1:

10000

C1:

50000

D1:

100000

答案:

C

解析:

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评价区域的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精度应大于或等于1:

50000)。

26某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下列调查内容中,不属于该项目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是()。

A地下水水位

B地下水水质

C地下水污染对照值

D地下水污染源分布

答案:

D

解析:

Ⅰ类建设项目(一级评价)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气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状况。

②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特征与矿产资源。

③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

④含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和富水程度;隔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

⑤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⑥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水温。

⑦泉的成因类型,出露位置、形成条件及泉水流量、水质、水温、开发利用情况。

⑧集中供水水源地和水源井的分布情况(包括开采层的成井的密度、水井结构、深度以及开采历史)。

⑨地下水现状监测井的深度、结构以及成井历史、使用功能。

⑩地下水背景值(或地下水污染对照值)。

27某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区面积为160km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评价区内潜水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

A5个

B7个

C8个

D11个

答案:

C

解析:

二级评价项目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5个点/层。

评价区面积大于100km2时,每增加20km2水质监测点应至少增加1个点/层。

因此该评价区内潜水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8个。

2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下列地下水水质指标中,需要现场测定的是()。

ApH

B色(度)

C浑浊度

D总硬度

答案:

A

解析:

地下术水质样品的管理、分析化验和质量控制按《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执行。

pH、溶解氧(DO)、水温等不稳定项目应在现场测定。

2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下列区域中,不属于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重点的是()。

A重要湿地

B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

C固体废物堆放处的地下水径流补给区

D可能出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区域

答案:

C

解析: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重点应包括:

①已有、拟建和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②主要污水排放口和固体废物堆放处的地下水下游区域;③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敏感区域,如重要湿地、与地下水相关的自然保护区和地质遗迹等;④可能出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区域;⑤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

【说明】根据最新版考试教材,该知识点已删除

30某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该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应采用的方法是()。

A数值法

B解析法

C均衡法

D类比分析法

答案:

A

解析:

二级评价建设项目中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应采用数值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时可采用解析法。

31某建设项目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建设前后厂界噪声级增量在5dB(A)以上、敏感目标处噪声级增量为3dB(A),且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

答案:

B

解析: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一般分为三个级别,其中二级为一般评价,其划分基本原则为:

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规定的1类、2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A)[含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

32某新建高速公路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依据该高速公路设计车流量计算得到距高速公路中心线300m处夜间噪声贡献值为50dB(A)、400m处夜间噪声预测值为50dB(A)。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为高速公路中心线两侧()范围内。

A100m

B200m

C300m

D400m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新建高速公路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该功能区噪声限值为昼间60dB(A)、夜间50dB(A)。

城市道路、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和水运线路等建设项目满足一级评价要求的,一般以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以内为评价范围;满足二级评价、三级评价要求的,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和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及敏感目标等实际情况适当缩小评价范围。

如依据建设项目声源计算得到的贡献值到200m处,仍不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值时,应将评价范围扩大到满足标准值的距离。

故选C。

3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下列内容中,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的是()。

A评价范围内地形地貌特征

B评价范围内经济发展程度

C评价范围内人口流动情况

D评价范围内产业结构特征

答案:

A

解析:

声环境现状调查基本内容包括:

①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调查;②评价范围内现有敏感目标调查;③声环境功能区划和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④现状声源调查。

选项A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中的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调查。

3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关于环境噪声现状监测执行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场场界噪声测量执行《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

B铁路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执行《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C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测量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D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答案:

D

解析: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执行《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铁路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测量执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声学要求和测量方法》。

35已知某声源最大几何尺寸为D,A声功率级为LAW,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若按公式LA(r)=LAw—20lg(r)—11计算距声源中心r处的A声级LA(r),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声源处于自由声场、r>D

B声源处于自由声场、r>2D

C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r>D

D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r>2D

答案:

B

解析:

在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2倍时,该声源可近似为点声源,此时r>2D.已知点声源的A声功率级(LAW),等效公式为LA(r)=LAW-20lg(r)-11,可知声源处于自由声场。

36某面声源宽a、长b,预测点位于面声源中心轴线上,与面源中心的距离为r。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关于该面声源噪声衰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距离r加倍,衰减3dB

B距离r加倍,衰减6dB

CrDa/π<6/π时,几乎不衰减

答案:

C

解析:

在长方形面声源中心轴线土,当预测点和面声源中心距离r处于以下条件时,可按下述方法近似计算:

当r<丌时,几乎不衰减(Adiv≈0);当a>

<丌时,距离加倍衰减趋近于6dB,类似点声、源衰减[Adiv≈201g(>

37某企业车间外墙安装甲、乙两台风机,其中甲风机昼间运行8h,运行时对厂界外居民点的噪声贡献值为56dB(A);乙风机昼间运行16h,运行时对厂界外居民点的噪声贡献值为53dB(A)。

关于该居民点处甲、乙风机噪声昼间等效声级(Ld)大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风机Ld大于乙风机Ld

B甲风机Ld等于乙风机Ld

C甲风机Ld小于乙风机Ld

D甲、乙风机Ld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答案:

B

解析: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间时段是指6:

00至22;00之间的时段,即16h.按照等效声级公式可推出,甲风机Ld=101g[(8×1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