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393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管理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商管理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工商管理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工商管理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工商管理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商管理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docx

《工商管理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商管理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docx

工商管理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南京审计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PAUL

指导教师:

XXX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分化,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入世后随着我国企业竞争对手范围的全球化和多元化,使得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升和发展,但是从国际来看,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仍处在相对弱势和后进的地位,很有必要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基于这种现状和认识,本文对企业竞争力内涵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对企业竞争力的理论进行了描述,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因素主要分为企业竞争行为能力因素、企业内部各种资源方面的影响因素和企业战略和管理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及企业与外部经济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提升建设

在市场激烈的竞争活动中,竞争能力强是企业战胜对手的直接武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无论企业大小和资金雄厚与否,任何企业都必须重视自身竞争力的发展和提高。

然而,企业要培养和发展竞争力,首要的一点就是先识别自己的竞争地位。

因为只有在认识了自己的竞争地位后,才能了解自己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在什么地方,进而探索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途径与方法。

因此,准确的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竞争力是重要的基础和开始,要了解什么是企业竞争力,如何去分析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最后才能更好的去提高企业竞争力及提出一些具体改进措施。

 

一企业竞争力的涵义及对企业竞争力的认识

1企业竞争力的涵义

企业竞争力,就是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活动中制胜的能力,即企业的竞争优势。

它是一个有多种因素组成的系统。

产品性能高、成本低、质量好、价格便宜、服务周到,甚至产品的款式新颖都可以形成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的本质是从企业的产品服务对象角度来界定的,就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产品的价值、服务以及文化。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竞争力是市场竞争的产物。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才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化之路,因此,关于企业竞争力,尤其在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目前,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还很少见到完整体系的经典专著;有部分著作也是从管理学或者营销学角度来阐述“企业竞争力”的。

另外有些成果虽有一定深度,但仅从企业竞争力的某一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其思想和观点仅散见于有关研究成果之中。

2对企业竞争力的认识

美国《产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报告》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高良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世界经济论坛(WEF)》1985年《关于竞争力的报告》指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企业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优势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1994年WEF在其《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又把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前世界经济论坛常务理事长葛瑞里教授认为,企业竞争力就是企业和企业家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和劳务的能力,其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和非价格的质量等特征比竞争对手更有更大的市场吸引力。

《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联合课题组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或企业家们在各种环境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

美国哈弗商学院的波特教授认为,“决定企业盈利能力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是产业的吸引力”。

产业吸引力由以下五个方面组成的力量决定,也就是竞争者、潜在进入者、供方、买方、替代品。

在产业机构相对比较稳定的前提下,企业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地位。

企业要想获取有的竞争优势就要实施基于价值链的战略,主要是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别化战略。

二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的介绍

1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起源和发展

企业能力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为企业竞争力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动力推动。

该理论从企业更本质的层面提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并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核心因素。

企业能力理论的提出首先源于现代企业理论的局限性。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主要研究价格在平衡市场供求,需求,价格在实现市场均衡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服务于这一目的,该论理的最小分析研究单元是进入市场的企业和消费者,不研究企业内部,因此我们称之为“企业黑箱理论”。

以科斯(Coase,R.H.)理论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理论将最小分析单元扩展到所有的企业,打开了企业这个黑匣子,提出了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成为主流企业理论。

然而,现代企业理论并不能很好地,完全地解释现实中的诸多现象和问题。

随着信息爆炸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一种全新的企业理论——企业能力理论(CompetenceTheoryoftheFirms)逐渐成为最新的企业理论和重要的企业管理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作为一种行政性协调机制,或一种契约组织,强调的仅是交易过程中的各种“规制”。

但这种理论无一例外地忽略了作为社会经济组织的企业所具有的“生产特征”。

以这一理论作为指导,企业的决策机制、供应机制、生产机制和销售机制等的区分都不过多的考虑生产成本因素,而仅仅关注交易成本,背离了现实。

而且,现代企业理论无法有效解释现实企业实践活动中的一些重要现象,如企业运用外部资源从事过度负债经营的活动。

企业能力理论,特别是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迅速兴起同时起源于主流管理理论的缺憾。

在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中,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末期强调经验管理,20世纪初至40年代信奉科学管理,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崇尚战略管理。

到20世纪80年代初,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和企业竞争力理论成为管理学的主流理论

2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具体内容

对企业竞争力进行最为系统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教授。

其理论和思想体现在他的经典之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的“竞争三部曲”当中。

前两部分别发表于1980年和1985年,重点研究企业竞争优势;最后一部发表于1990年,虽然讨论的是国家竞争力的问题,但波特仍是以产业和企业竞争优势作为核心。

这三部著作以创造性的思维提出了一系列竞争分析的综合方法和技巧,为理解竞争行为和指导竞争行动提出了较为完整的知识框架。

波特的企业竞争力理论提出了企业如何在产业内定位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取高于平均利润的思想。

波特认为,产业环境中存在五种基本力量:

潜在入侵者、替代品的威胁、供方砍价能力、买方侃价能力和同业竞争者。

如果企业想要在同业内形成战略优势就必须进行准确定位,并善于利用这五种竞争力之间的内在相互关系,推动这些力量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

波特的竞争战略的选择由两个最基本的中心问题组成,即企业能够长期盈利、具备吸引力的产业和企业在该行业中的定位。

波特认为,企业获取超过行业的平均利润,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以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价格,或者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来实现。

波特提出了企业获得竞争能力的三种基本战略:

①总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CostLeadership);②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③目标集聚战略(ObjectivesFocus)。

以上这三个战略的实质就是使企业与竞争对手产生差异化,实现竞争力量的可对比性。

要理解产业差异的实质,必须把企业看作是各种经营活动组成的多种因素的价值链而不是单一的一层不变的个体。

企业要建立持续的竞争力,就要不断改善本企业值链上各种活动之间的关系。

因此,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战略的关键在于选择,即企业在向市场提供某种价值的同时也必须决定放弃一些什么。

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还要使各种经营活动相互适应。

波特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主要由以下三个核心内容构成:

①企业竞争力决定于行业的五种竞争力量;②创造获取竞争优势的三个基本战略;③“价值链”与竞争优势创造。

他的理论从竞争定位到基本战略再到价值链递进式的提出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还揭示了企业为增强竞争力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的三个关键因素:

①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行业;②选择企业在该行业的相对定位;③利用价值链来创造竞争优势。

3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的局限和不足

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瑕,波特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也不例外。

这种理论存在如下缺陷:

①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分析模型不能突破把企业视为“黑箱”的局限;②波特实际上是以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并没有很好地站在企业成长的角度分析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在指导企业竞争力的实践中仍显得乏力。

⑶波特忽视政府在竞争政策和创新机制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这点本文会在企业竞争力因素分析时加以论述)。

同时在关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培育方面亦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

一是波特主要强调成本和差异这两方面因素,的确事实上这两个因素是属于企业的直接竞争力,但是企业的竞争力还存在着诸多的间接竞争力,如企业管理、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等等。

虽然这些方面他也有所论及,却不系统。

二是波特在分析价值链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方面忽略了核心竞争能力的问题。

事实上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其优势是综合性的多方面的,不可能来自价值链的所有环节,而是来源于某些特定(对于个体企业来说是核心的)环节,即价值链的战略环节。

美籍华裔学者梁能博士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环节”,“要保持企业的战略优势关键是控制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

最后,波特对企业竞争力的分析倾向于财务学和市场营销学,这一点在他的三个基本战略上有很好的体现,仅利用财务学和市场营销学知识工具显得不足,因为企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的范畴,离开经济学和管理学将难以建立一个真正的理论体系。

4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现实意义

波特关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思想对丰富企业竞争力理论和实践做出了贡献。

他的广义竞争理论——产业的五种竞争力量的理论,扩大了企业对竞争对手仅限于同行业竞争者的认知视野。

把“顾客、供应商、替代品及潜在进入者”均为本企业的竞争对手。

波特关于驱动产业竞争的五种力量的分析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怎样思考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构架和方法。

当影响企业竞争的作用力及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被定位之后,企业就可以辨明自己在产业中所具备的优势与不足、机会和威胁,并进而制定出有效的可行的竞争战略。

波特所提出的三种基本战略为企业指明了如何培育和形成竞争力的三种途径。

同时,他还将企业寻求竞争优势的类型和战略目标有效结合起来,为企业在长期成长中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点明了方向。

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还集中的论述了企业如何在实践中创造和保持在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企业如何推行三种基本战略。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

“我的目标是要在战略及其实施二者间建立一座桥梁。

”波特所提出的“价值链”范畴为企业研究竞争力提供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分析工具;价值链理论为分析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和培育企业竞争力的侧重点和手段方面提供了整合或集成的方法。

波特的贡献在于,三种基本战略和价值链理论丰富了企业竞争力理论的两个主要内容之一:

即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系统思想和企业竞争力的分析工具。

三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1企业竞争行为能力方面的影响因素

行为能力是指由企业的资金大小、产品市场占有情况等企业的经济规模效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竞争能力。

企业竞争力的竞争基础是企业的规模效应,通过企业的竞争能力来体现。

能力是企业在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完成某一任务或活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

能力不是企业所拥有资源的集合,而是企业内部所有资源之间的相互协调的复杂关系(欧美有一种比较形象的比喻叫:

能量的化学反应)它是企业在环境变化的前提下自发性和能动性的去适应变化着的经济大环境的体现,能力具体反映在企业通过整合资源的方式实现预期目标的活动之中。

能力因素包括企业创新能力、经营能力、融资能力、国际市场拓展能力和企业社会能力等等…..市场是企业竞争的场所,市场的各种属性(包括市场构成、市场细分、市场竞争程度等)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大小。

市场竞争可对企业产生巨大的压力和动力,使其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改善企业的组织形式,提高内部的管理水平,采用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以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提高自身的价格竞争力;市场竞争还会推动企业改进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以此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市场竞争还会迫使企业采用新的营销战略,改进产品的售后服务,保持和增强企业竞争力。

2企业内部各种资源方面的影响因素

所谓企业内部资源就是企业自己所具有的或通过各种途径可获得的,用于企业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生产力要素。

我们对企业的内部资源的传统认识是主要侧重于外在的、看的见的、物质的、实质性的内容,多认识到的只是构成企业内部资源的各种物质要素,例如:

技术开发团队,生产服务团人员和硬件等。

一般来说,构成企业内部资源的最基本的要素,除了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以外,还应包括科学、技术、分工、协作、管理、信息等诸多因素。

这些要素,有的是企业内部资源系统中的独立要素,有的综合作用于整个系统中,有的是分别作用于生产力各个要素并通过这些要素表现出来。

因此,如果从系统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内部资源可以发现,现代企业生产力各要素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有机的整体。

没有这些资源的组合,现代生产力就无法形成、无法起作用。

企业内部可获得的资源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人力资源情况,市场营销能力,企业组织架构,以及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情况等六方面的因素。

(1)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是指企业依靠本公司的技术革新、人力资本、生产设备等技术的投入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竞争能力。

企业的研发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2)企业的生产能力。

进入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的生产力转化周期越来越短。

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更能快速的适应市场上产品的激烈竞争,设备的现代化水平,自动化水平、企业生产出良品的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成长。

企业的生产能力中包括国际先进设备的采用情况,优质品率(FPY)等。

(3)人力资源开发。

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管理水平的竞争,而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是由代表先进技术的科技人才所掌握,实际上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素质竞争。

只有在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上达到国际水平,才能使得我们的技术开发与创新和企业的科学管下上具有国际竞争力,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技术交易成本,使企业保持技术领先与成本领先的优势,进而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4)市场营销能力。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买方市场的出现所形成的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使得各企业都把拥有和发展固定的客户群作为企业长存和发展的根本来抓。

树立顾客至上的营销战略,根据顾客的需求和偏好建立一套让顾客满意的营销体系是提高企业竞争的有效手段。

(5)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

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即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适应市场化的竞争要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企业战略和管理方面的影响因素

企业战略和管理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

正是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缺乏长远战略思想,导致我国企业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战略和管理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终源泉。

企业战略和管理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分为战略焦点;企业精神、经营理念;领导者者素质;管理水平;等四个大的方面。

(1)企业的战略焦点是企业管理层所决策选定的,战略焦点决定了企业资源的投入与分配方向,决定了企业竞争潜力转变为竞争行为的能力。

(2)企业文化精神是企业确定经营活动方式所依据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在社会中起何种作用和如何起这种作用的一种抽象反映。

想了解一个企业,就必须首先知道它的企业文化精神或称为企业宗旨是什么。

(3)领导者素质在塑造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

优秀的领导者具备以下几种素质:

决策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凝聚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

4企业核心能力方面的影响因素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在其长期的生存竞争活动中积累而来的,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的,不易被人轻易拥有、转移或模仿的经营能力。

它能为企业通向各种市场提供潜在的通道,对最终产品所体现的消费者利益有着显著的帮组和贡献。

具体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企业战略能力方面包括企业高层管理对企业创新的支持与参与情况;企业经营战略与技术战略的整合度;以及企业家和企业家的战略精神;企业战略共识:

企业长期化行为倾向。

(2)企业核心技术能力中包括更新系数及周期;核心技术先进程度;产品开发能力;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匹配状况。

(3)企业组织界面管理能力中还包括企业组织构架的稳定性;企业对变革冲击的接受程度与适应性;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4)企业核心营销能力中包括企业对市场需求及其变化的理解程度和响应度;企业对销售渠道的管理与控制;企业品牌知名度及其有效管理;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

5企业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因素

企业总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存在和发展的,其配置、整合资源的行为必然受经济环境的影响。

这个经济环境的元素应该包括企业的竞争对手,也包括企业和竞争对手共同存在的市场,还包括对企业、竞争企业和市场都会产生影响的政府。

(1)本企业与竞争对手的竞争关系。

主要是指参与竞争的双方在市场中的位置。

就竞争双方的竞争领域来说,一个企业和竞争对手企业的竞争行为可以上溯至生产要素市场,但主要是在产品市场中。

因此,从企业竞争时所处的产品市场位置来看,本企业在市场中是属于在位企业还是进入(挑战)企业的地位,或者是该市场中的领导者企业还是追随者企业,都会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

(2)市场因素。

从市场类型看,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取决于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中的哪一种类型。

在不同类型的市场中,市场势力赋予本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或劣势)地位,从而对企业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

市场的发育程度也会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相对于初期市场而言,成熟市场的企业间竞争会更规范。

同时,在市场广度方面,国内市场竞争刺激企业进行大规模投资、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提升企业竞争力;随着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融合,市场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市场竞争还可促进企业拓展国外市场,同时应对本土外资企业的竞争挑战。

(3)政府因素。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间接影响企业竞争,也可以通过具体的产业政策对企业竞争产生直接影响。

政府还可以增加对教育、科研的投入,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也可以通过对保护和激励政策,提高企业竞争力。

此外,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或经济手段,改变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关系。

四综述和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竞争力就是独立经营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相对于其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即营运能力、经营安全能力、获利能力、市场控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及员工素质的总和。

具体而言,面对网络综合化维护的挑战,我认为一个企业要想有较强的竞争力就应首先从以结果为导向的服务意识向过程导向转变,在人才储备、梯队建设团队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在同行业竞争力也就是作为独立经济实体的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通过不断优化配置自身资源及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和资源,增强与现实的或潜在的竞争对手在市场竞争中的系统比较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大立.企业竞争力.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246-249页

[2]刘立冬,刘兴.用信息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工程.2001.1

[3]韩中和.企业竞争力—理论与案例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尹子民,刘振安,张华.企业竞争力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企业经济,2002(9):

65-66.

[5]胡大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评价企业竞争力[J].金嗓子论坛.2002(4):

159-161.

[6]陈蔓生,张正堂.企业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探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

(1):

56-58.

[7]高晓红,俞书伟,任传鹏.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J].理论探索.2004(11):

30-33.

[8]朱少平.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糊判断[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2(5):

57-58.

[9]艾国强、崔红曼.科技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0,6:

23-25

[10]陈向东、田东文.我国产业科技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1999,11:

28-32

[11]察志敏、杜希双、关晓静.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4,3:

12-16

[12]杨广青、王浣尘、黄敬前、陈明义.区域产业科技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3:

116-121

[13]席酉民.企业集团竞争力与业绩综合评价[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