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使用要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322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点使用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标点使用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标点使用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标点使用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标点使用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点使用要点.docx

《标点使用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点使用要点.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标点使用要点.docx

标点使用要点

标点使用要点

1、打电话,母亲要在旁边监听,看看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

一见面,朋友就问这问那。

人一生,首先要思考的是你将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他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问过了。

2、表选择的问句,一般只用句末一个问号;如果选择问的分句多,分句也可以用问号。

3反问语气特别强烈的,也可以用叹号。

4、不能滥用感叹号、乱用省略号。

两个叹词连用,一般是后一个叹词用叹号。

5、句末点号都只能放在句末,若是倒装句,不能放在句中。

如:

怎么了,你?

多么雄健有力啊,改革开放的步伐!

6、主语长,或后面有语气词,一般要用逗号隔开。

倒装的成分一般也用逗号隔开。

7、逗号可表强调。

如:

北京,我们祖国的首都。

我怕,怕,怕有那不幸的消息。

8、逗号有时可以表示比分号更大的语法层次。

9、有些句子,句内没有用逗号,或分句间的关系不是并列,但也用了分号,是为了表示强调。

10、列的确数、序数用顿号隔开,但表示概数不能用顿号。

如第二、三课 五六百年 七八十个

11、并列成分已用问号、叹号、书名号、引号,不再用顿号。

12、为了强调,或感情强烈,可以必顿号为逗号。

如祖国多么伟大,美丽,富强。

并列的宾语、补语之间用逗号。

如:

来了一群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铁鞭,炸弹。

13、冒号用在提示语的前后,表示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

总结示例:

老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

师生关系融洽。

4、如果提示的不是句子的全部,冒号要改为逗号。

如果提示的不止一句话,冒号要改为句号。

15、某某说、某某想等类的词语后边,常用冒号,但有时不想强调提示语,或不直接引述,则不用冒号,而用逗号。

如:

毛泽东同志讲过,我写文章,不大引马克思列宁怎么说,报纸老引我的话,引来引去,我就不舒服。

16引号的作用:

引用、强调、反语、否定、讽刺、特殊含义,一些名称、简称、专用术语、节日、拟声词也可用引号。

17、原引用引号,句末标点置于引号内。

意引、暗引可用可不用引号,不保留句末标点。

但句末如果是问号、叹号也可保留。

18、在引用的话里边,还有引用的话,或者为了表示强调,则里边的话、强调的部分用单引号。

如:

老师:

“‘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19、广播稿不能用括号,在广播稿的修改中,注意去掉括号,并做相应的调整。

20、括号应紧贴注释文字。

注释词语或分句,若其后有标点,括号应在标点之前。

这叫句内括号。

句内括号内部可用标点,但句末除问号、叹号,不能用标点。

注释全句的,括号应在句末标点之后。

这叫句外括号。

其内部标点同上,有的句末也可用句号。

括号外不用标点。

21、破折号表注释、语意转换或跳跃、语言的断续、声音的延长。

在朗读时破折号如果影响语意的表达,要用适当的文字替换它。

破折号前的标点若是问号、叹号,则应保留。

逗号、句号可用可不用。

22、省略号前若是问、叹、句号,可以照用。

但省略号前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一般不用标点。

如:

他冲进教室,拿起书包……省略号后边不应有标点。

等与省略号不能并用。

23、书名号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文件、影视、戏曲、歌曲、应用文等。

《读〈边城〉有感》表示一篇文章,读《边城》有感,表示文章的题目。

《中学生》杂志。

24、标点的书写要清楚、规范。

其中。

;,》”、?

不能用在第一格。

“《不能用在最后一格。

成语知识

[成语知识一]

高考试题中曾考过的“万人空巷”“首当其冲”“炙手可热”“莘莘学子”“差强人意”等成语,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用错的成语。

对成语的使用,由于很多时候人们已习非成是,这就给正确判断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下面梳理出在日常生活中极容易用错的成语40例,供大家复习。

同时,大家中依此思路,注意这类成语的用法,以不断强化积累。

1曾几何时:

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不学无术:

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不可理喻:

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不以为然:

指“不认为是正确的”。

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守株待兔:

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耳提面命:

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词。

7不忍卒读:

“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蹉跎岁月:

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名噪一时:

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常误用为贬义词。

11始作俑者:

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

常误用为贬指。

12不胜其烦:

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脑无城府:

指为人坦率,褒义词。

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14身无长物:

指人贫困。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目无全牛:

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鬼斧神工:

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

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求全责备:

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充耳不闻:

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瓜田李下:

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卓尔不群:

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

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出神入化:

形容技艺高超。

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登堂入室:

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易误用为“进入”。

23如坐春风:

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

与“景物”无关。

24对簿公堂:

在公堂上受到审问。

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5相敬如宾:

特指夫妻相敬相爱。

另有“举案齐眉”。

26走马观花:

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

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7师心自用:

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8安土重迁:

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

易理解相反。

29罪不容诛:

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

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30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31无所不至:

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32安之若泰:

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33侃侃而谈:

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34期期艾艾:

形容人口吃。

易误指吞吞吐吐。

35首鼠两端:

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36处心积虑:

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

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37侧目而视:

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38望尘莫及:

比喻远远落后。

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39改弦更张: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

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40不知所云:

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

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成语知识二]:

易混淆的成语

1、不三不四:

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

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鱼目混珠:

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观:

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

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春风化雨:

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

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5、蹉跎岁月:

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

不平凡的岁月。

6、侃侃而谈:

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褒义。

振振有词:

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贬义。

7、学富五车:

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动声色:

不说话,不流露感情。

形容态度镇定。

无动于衷:

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9、望其项背:

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望尘莫及:

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10、息息相关:

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

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11、扬汤止沸:

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一发而不可收:

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

一发而不可收拾:

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成语知识三]:

近义成语辨析

1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2如虎添翼为虎添翼:

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

后者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3养痈遗患养虎遗患:

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4无所不能无所不为:

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5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前者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后者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

6迫不及待刻不容缓:

二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

但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

7因势利导顺水推舟:

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

但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

8披肝沥胆肝胆相照:

二者都有“坦诚”意。

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9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

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10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二者都有“特别看待:

之意。

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1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12色厉内茬外强中干:

二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

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

13滥竽充数鱼目混珠:

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

但前者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

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

14川流不息络绎不绝:

二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

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

15涣然冰释烟消云散化为乌有化为泡影:

四个成语都表示“消失”,但它们适用的对象不同,依次为“嫌隙或误会”、“事情或情绪”、“具体事物或念头”、“希望与打算以及诺言”等。

16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两词均指“看见就像没有看到一样”。

但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后者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并有“经常看见”之意,程度较深。

17参差不齐良莠不齐:

二者都指“不整齐”。

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

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

18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二者都有可指“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后者还可能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

19步履维艰寸步难行:

二者都有可指“行走十分困难”。

便前者一般只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而后者还可以比喻处境困难。

20饱经沧桑饱经风霜:

二者都可指阅历深。

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

21耳闻目睹耳濡目染:

二者都有“耳听眼看”的意思。

但前者强调亲自看到亲自听到,突出其真实性。

后者则强调经常看到听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的影响。

22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二者都有“彼此相反”之意。

但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后者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

23不堪设想不可思议:

二者都有“不能想像”之意。

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

24信口雌黄信口开河:

二者都指随口乱说。

但前者语意较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后者语意较轻,指说话不假思索或漫无边际。

25大海捞针海底捞月:

二者都指白花力气。

但前者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后者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

标点符号专项讲解及练习

 

 本考点要求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

  标点符号的考查有两个特点:

  1.本用法的考查较多地集中于顿号、冒号、括号、书名号、问号和引号的易混、易错之处;

  2.把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和正确表达文意结合起来考查。

  一、标点符号的种类

  标点符号16种,这是1990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重新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的最新数字。

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

  二、重点掌握

  1.问号:

  ①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

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②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③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④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末。

  ⑤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2.冒号:

  ①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后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某说”之后,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

  ②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③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

  ④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

  3.引号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②表示突出强调。

  ③表示讽刺和否定。

  ④表示特定称谓。

  ⑤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使用引号应注意:

  ①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②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④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未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⑤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

  4、括号

  括号里的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这叫句内括号。

注释语如果有标点,那么最末一个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应省去;括号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这叫句外括号,注释若有标点,可照样不动,也可不用。

  三、标点符号的位置

  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书写时都要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的右边偏下,并用一个格。

  引号、括号、书名号都用在文字前后,占一个格。

这三种标号的前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

  省略号和破折号书写时都放在字格中,用两个格。

它们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但不能拆散使用,即不能出现前行末尾用一格,后行开头用一格的情况。

  间隔号和连接号均放在被间隔或连接的字词中间,书写时占一格,处于格中部。

连接号在连接汉语拼音时占半个字的位置,而在铁路、公路等交通部门标时运行起迄点时,占两个格。

  着重号和专名号都放在文字的下边,不单独占格。

 

初中语文知识分类

1.       第一部分 议论文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一、论点的特点:

①正确②鲜明

归纳论点的方法:

1、标题2、文章开头3、结尾4、中间:

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

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

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

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二、论据

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

(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归纳论据的要点:

××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

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一、例证法(摆事实):

具体典型而且充分地证明了某一论点。

二、引证法(讲道理):

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三、喻证法(讲道理):

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

四、对比法(讲道理):

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

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

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3、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严密、准确

六、论证方式:

立论和驳论

七、论证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第二部分记叙文

一、常见叙事线索

1、人物线索:

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

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

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

中心事件5、时间线索6、地点变换线索

找线索:

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

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二、记叙顺序

1.顺叙:

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

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

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

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

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比如:

回忆往事)

作用:

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三、人物的描写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

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3、行动(动作)描写: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

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四、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

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五、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

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

3.注意语气或语调。

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

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

6.注意言外之意(如:

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六、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5、为下文××埋下伏笔

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3、为下文××埋下伏笔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5、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八、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6、点题7、前后照应8、首尾呼应

九、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渲染××气氛2、烘托人物××性格(感情)3、点明××中心(揭示主旨)4、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十、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1、找文章标题;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

2、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

(特别是抒情散文中)3、还可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

4、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

十三、概括段意

(1)摘句法:

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

例1:

(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

(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

例如2:

(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

例如3:

(议论文)运用××论证方法(或论据)+从××角度(方面)+论证了××观点。

例如4:

(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

(3)合并法:

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的短语合组合成句。

第三部分小说

一、小说三要素

1、人物2、情节3、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A、开端:

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B、发展:

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C、高潮:

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D、结局:

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情节的总的作用:

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

二、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A、叙述:

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待、陈述。

作用:

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

在议论文中,作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

例1:

他走了。

例2:

我们爬上了山。

B、描写:

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

作用:

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

例1: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例2、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探照灯的光带,透过飘飞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

C、抒情:

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

作用:

表达作者强烈的某种主观感情。

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

例1:

《最后一课》中:

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的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