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特大桥48m80m48m持续梁悬灌施工方案.docx
《某特大桥48m80m48m持续梁悬灌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特大桥48m80m48m持续梁悬灌施工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特大桥48m80m48m持续梁悬灌施工方案
胶济客运专线XX双线特大桥21-24#跨
48m+80m+48m持续梁悬灌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XX双线特大桥全长1634.56m,中心里程DKK221+,孔跨布置为2×(1×32+3×24+17×32+(48+80+48)+3×32+4×24+(32+48+32)+3×32+1×24+3×32+1×24+5×32+1×24+1×32)m。
本桥受铁路专用线和公路控制而设,大桥位于直线曲线上,特殊岩土为薄层状透镜状散布的软土,松软土及黄土质粉质粘土。
本桥21#-24#墩及31#-34#墩上部结构为持续箱梁,其他部位上部结构为简支T梁。
其中,21#-24#墩一联为(48+80+48)m,设计采用悬灌法施工。
固定支座设在22号墩。
2编制依据及原则
编制依据
2.1.1铁道第二勘探设计院胶济铁路客运专线工程设计图纸、设计说明、设计技术交底会对本桥有关疑问的解答等;
2.1.2铁道部现行相关的设计规范、施工技术指南、验标、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及有关文件;
2.1.3对本桥的现场勘探和调查情形;
2.1.4施工单位历年来积累的成功施工技术与经验,施工管理、技术与质量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实力和各类专业人材等资源条件。
编制原则
2.2.1遵循国家和政府现行有关的土地、环境保护、水土维持、文物保护、水利与水资源等方面的法规、条例和国家、 山东省、铁道部及济南铁路局关于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工程质量等方面的规定要求;
2.2.2遵循山东省、潍坊市及青州市公路路政管理的有关规定;
2.2.3结合胶济客运专线工程施工要求高、施工工期紧的工程特点,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难点,方案优化,技术工艺办法得力,成立良好的施工秩序,优化人、机、物等资源配置,实现最佳综合效益;
2.2.4踊跃推行应用“四新”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水平;
2.2.5临时设施设置本着施工便利、流程合理、安全靠得住、经济实用、永临结合、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原则进行。
3工期安排
桩基及承台:
2007年3月13日-5月15日;
墩身:
5月1日-6月5日;
上部结构(梁部):
5月26日-9月30日;
桥面系:
9月30日-10月6日。
4施工组织机构
为保证本次持续箱梁施工顺利有序地进行,杜绝各类质量问题,制定持续梁预制各工序人员安排计划如下:
(1)指挥组:
设组长一名、副组长两名,别离由项目领导和项目副领导、项目总工担任,负责持续梁施工全进程的规画、作业安排和各小组间的协调工作。
(2)混凝土搅拌组:
设组长一名,由搅拌站负责人担任;组员14人,其中搅拌机司机2人,装载机司机1人,上料工6人,实验工、电工、机修工各1人,混凝土运输车司机2人。
负责混凝土搅拌、供给和质量监控工作。
(3)技术组:
组长由项目部技术主管担任;组员6名,由项目部技术人员组成。
负责持续梁施工全进程的技术管理和指导工作,支架预压时其中4名技术人员负责现场监控,混凝土浇注时其中4名技术人员负责制梁场现场监控,2名驻搅拌站负责混凝土质量把关。
(4)材料组:
项目部材料科长任组长,配作业队材料员1名,汽车1部,负责预制梁所需材料和混凝土浇注时应急材料的供给。
(5)综合组:
由作业队队长担任组长,下设支架组、钢筋模板组、混凝土组、波纹管漏浆检查组、养生组、预应力张拉组共6个作业小组,各小组职能安排如下:
支架组:
负责支架的搭设、预压、卸载及拆除支架;
钢筋模板组:
负责钢筋制安、模板安拆和箱梁混凝土浇注时的模板检查和处置;
混凝土组:
负责箱梁浇注时的混凝土上料、振捣、收浆抹面及拆模后的小缺点处置工作;
波纹管漏浆检查组:
负责混凝土浇注时波纹管漏浆检查和处置工作;
养生组:
专责箱梁混凝土养生工作;
预应力张拉组:
负责箱梁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及封锚工作。
以上各小组成员如具有多种技术,在各工序不发生冲突的情形下能够彼此调配,但在持续梁混凝土浇注时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不得任意调换,并在混凝土浇注前以生产交班会和技术交底的形式对各小组职能和详细的人员安排予以明确。
5.施工整体方案
本桥(48+80+48)m持续梁跨越益羊铁路专用线,益羊铁路专用线中心距21#墩中心距离约为10m,专用线轨顶距21#~22#墩梁底距离为6.2m米。
跨益羊铁路处预留7m宽列车通道,采用钢管柱作为便梁支墩,以400H型钢作为便梁架空。
22#、23#墩跨镇前路,施工前与地方交通管理部门联系,保留5m宽通道,采用钢管柱作为便梁支墩,45号工字钢作为纵梁跨越。
因设计单位无法提供现浇施工图纸,只能按悬灌法施工图进行施工。
为加速施工进度,不采用挂篮法施工,拟采用搭设支架后,分段现浇施工,除跨益羊铁路处采用H型钢支撑体系外,其他地段均采用碗扣式脚手架。
依照《通桥(2005)2261-VIII》分为11个节间,先施工0号块,然后向双侧对称施工1-10号块,22#、23#墩同步施工,每一梁段拆模后,及时绑扎下一节钢筋(妨碍上一节段预应力张拉的部位暂时不绑,张拉完成后补充绑扎),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张拉本阶段预应力索,压浆、封锚后,支立下一节段模板,重复相同工序。
在浇筑9号块的同时,浇筑11号块,待10号块浇筑完后,再浇注两个边跨的C1号块,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先张拉本阶段索,再拆除主墩除水平约束外的其他临时支座。
最后浇筑中间的D1号块,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张拉全数剩余索,再拆除主墩临时支座。
施工顺序详见附图《XX双线特大桥(48+80+48)m持续梁施工顺序图》。
为节约本钱,支架可先仅搭设0-4号块的,随拆随搭设5-10号块支架;内模也可仅制作0-3号块的,随拆随改,以节约本钱。
6.具体施工方案
基础处置
6.1.1碗扣式脚手架基础处置
承台及墩身施工完毕后,回填基坑,原地面用推土机推平,并用压路机碾压,应确保地基承载力达到150KPa以上。
碾压完毕后浇注一层20cm厚C20混凝土作为脚手架基础。
在脚手架基础周围设排水沟。
6.1.2支架辅助支墩基础处置(跨铁路部份)
在跨铁路部份施工前要和铁路相关部门签定施工安全协议和施工配合协议,并办理营运线施工许可证。
施工期间,列车应慢行通过,时速宜控制在20km以下,并按规定设置防护标牌和防护人员。
跨铁路部份基础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宽度为1.8m、厚度为0.5m。
在条形基础顶面按钢管柱间距预埋100×100×1.2cm的钢板。
钢筋布置形式详见下图所示。
基础开挖后用打夯机夯实后放入绑扎好的钢筋笼当即浇注混凝土,混凝土浇注应严格执行相关规范标准。
基础开挖前必需先挖探沟探明地下管线,并与管线的产权和利用单位取得联系,作出适当处置并达到一致意见后再进行开挖。
开挖进程中不得利用大型机械和猛刨猛挖等野蛮操作,碰到不明地下设施应与相关部门联系取得确切认可后再行施工。
基础开挖时用Φ28以上钢筋打入路基内再竖向放置5cm厚木板对铁路路基道床进行防护,并用彩条布对铁路道床进行覆盖避免对其造成污染,确保铁线路路的安全。
支架搭设
6.2.1跨铁路地段
跨铁路部位采用40型H型钢作为上部梁体施工的支架,在铁路双侧加设临时支墩。
临时支墩的基础采用180×50cm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条形基础上预埋钢板,钢板上连接φ600壁厚8mm的钢管作为横担H型钢的支撑。
临时支墩上面的横向支撑采用单层并排的两根40H型钢,吊装横向支撑时,采取半封锁道路进行吊装施工。
横向支撑与钢管柱顶面法兰间应密贴,裂缝应用薄钢板塞实。
纵梁H型钢间距1.0m设置,其上部铺设横向15×12cm方木,间距为60cm。
方木上铺设大块组合钢模板作为箱梁的底模。
钢管柱与横梁间设砂箱或钢楔,以便落梁。
施工期间应与铁路部门联系,签定安全协议,按规定设置防护,限速应控制在20km/h,当H型钢架设就位后,可改成限速45km/h,如下图所示。
纵向H型钢用塔吊或吊车吊装到位,吊装前要和相关的交通部门协调好,做好线路的防护工作。
吊装作业时与铁路部门联系利用列车行车间隙或维修天窗进行吊装,并申请在施工期间铁路慢行,必需符合铁路的有关程序和规定。
6.2.2跨镇前路地段
跨镇前路部位保留5m宽通道,采用45号工字钢作为上部梁体施工的支架。
支架的基础采用150×40cm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条形基础上预埋钢板(参考跨益羊铁路的条形施工),钢板上连接φ600壁厚8mm的钢管作为横担H型钢的支撑。
横担采用20m长400H型钢(或3扣40号工字钢),纵梁采用2扣45号工字钢,间距1.0m设置,共设置14榀,其中腹板位置并排布置2榀。
采用碗扣式脚手架作为梁体施工的支架,搭设前应检测公路路面的承载力,若承载力大于上部梁体的自重及施工荷载,可直接在公路路面上搭设支架,不平的部位可采用木板或钢板找平;若路面承载力达不到要求,则应在路面上施工20cm厚的混凝土垫层作为脚手架基础,混凝土基础与路面间应设油毛毡隔离,以便于恢复路面原状。
碗扣脚手架在实心段部份纵向排距均为60cm、横向排距为30cm,中间箱室部份顺桥向为90cm、横桥向为60cm,横桥向在翼缘部份间距为90cm。
脚手架上铺设纵横方木,其中纵向方木采用15cm*12cm,横向采用10cm*8cm。
梁底范围内,横杆步距为1.8m,翼缘板下横杆间距为2.1m。
方木上铺设大块组合钢模板作为箱梁的底模。
如下图所示。
6.2.3其他地段
采用碗扣式脚手架作为上部主梁施工的支架,承台基坑应分层夯填密实,土质地段应采用气夯将地基夯实,然后在其上夯填30cm厚三七灰土垫层,最后在顶面浇筑20cm厚C20混凝土垫层做为脚手架基础,基础周围设排水沟。
碗扣脚手架布置要求同6.2.2条。
脚手架上铺设纵横方木,方木上铺设大块块组合钢模板作为箱梁的底模。
现场要按照需要灌注的数量、混凝土泵车的输送能力来肯定需用混凝土泵车的数量和现场劳力的组织,确保混凝土每次在36小时之内灌注完毕。
为方便施工,并减少施工进程中对行车的干扰,在22#右边、23#墩左侧各设80塔吊一座。
6.2.4防护棚的搭设
为避免施工中支架上掉下的落物,砸伤行车及行人,在跨益羊铁路和跨XX镇镇前路的部份设置防护棚,防护棚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上面横铺竹跳板,竹跳板上铺防水蓬布。
H型纵梁下直接在其下用铁丝拴挂防水厚蓬布,做为隔离层,以避免污染道床、路面或损坏车辆。
跨公路部份除要搭设防护棚外,在辅助支墩前面还要搭设防撞支架,避免行车冲撞支架支墩,引发支架的破坏。
支架预压
6.3.1压重荷载的计算
支架预压重量按照箱梁实际断面计算平均分派到底模上,预压的最大荷载为箱梁重量加上施工荷载总重量的倍。
6.3.2测点的布置:
压重前先在底模和下部支架顶端及支架基础上布设观测点,测量位置设在支点、梁跨的1/六、1/3、1/二、2/3和5/6处,每点位横向均设3点。
压重前,测量观测点的原始标高,并作详细记录。
6.3.3压重材料的选用:
压重荷载选用大型编织袋装砂,每袋重量左右,袋子装完后,称量出具体重量后标注在袋子外面夺目位置,便于压重时记录。
对于梁端较厚部份及腹板位置,压重荷载较大,压重时,底面用沙袋压至和跨中荷载相同后,上面用型钢及其他钢材压重,钢材重量做好详细的称量并做好记录。
压重材料在搅拌站装完称量后运至施工厂地。
6.3.4吊装设备的选用
压重吊装设备采用吊车和塔吊结合的办法,以加速施工进度。
6.3.5压重顺序
压重顺序应依照混凝土的浇筑顺序进行,先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先压重,后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后压重,按照本工程的几何特点及混凝土浇筑顺序,压重的顺序应为:
a、先压靠近墩身处,再依次加载向远离墩身的位置排列砂袋,共分两层计1.6米。
B、全数重量达到50%时对支架、底模、支架等处的观测点进行标高和平面位置坐标测量,并详细作好记录。
分析支架的变形规则。
C、继续按上一步的步骤进行压重,待压至总重量的100%时继续对观测点进行测量并详细作好记录。
D、压重至总重量的110%时停止压重并持荷一天。
在这期间对支架、底模、支架等处的观测点进行持续观测,作好详细记录。
预压时刻按照地质情形、梁体重量、支架类型等进行现场预压实验后肯定,以支架再也不出现沉降为度,一般要求预压时刻为2~3d。
支架的变形及地基紧缩量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δ=δ1+δ2+δ3+δ4+δ5
δ1——箱梁自重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δ2——支架弹性紧缩量;
δ3——支架与方木、方木与模板、支架与下垫垫木之间的非弹性紧缩量;
δ4——支架基础地基的弹性紧缩量;
δ5——支架基础地基的非弹性紧缩量。
通过预压施工,能够消除δ3、δ5的影响,则在底模安装时,其预拱度的设置按Δ=δ1+δ2+δ4计算,在模板的高程控制时加入预拱度数值。
对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持续箱梁,考虑到张拉时起拱,预拱度的设置要适当减小预拱度。
6.3.6卸载
依照压重顺序后压重的先卸载,先压重的后卸载的顺序进行卸载。
在压重重物全数卸完后对现浇支架全面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
砂袋应在桥下不妨碍施工的地方临时寄存,待该节段施工完毕,下阶段支架搭设好以后,继续进行预压作业。
直至最后几段,知足预压需要后,多余的砂子运回搅拌站,合拢段预压完后,剩余所有砂子全数运回搅拌站,以达到节约本钱的目的。
6.3.7支架预拱度设置
按照测出梁段荷载作用下支架产生的弹性变形值及地基下沉值,将此弹性变形值、地基下沉值、张拉以后的起拱量与施工控制中提出的因其它因素需要设置的预拱度叠加,算出施工时应当采用的预拱度,按算出的预拱度调整底模标高。
预拱量采用厚度别离为1~10mm的各类薄钢板在相应设计位置处水平支垫底模的横梁;采用螺旋千斤顶时,调节千斤顶至相应预拱位置处,并固定支撑。
调节预拱度时,由水准仪配合,精准测量。
支座安装及中墩临时支座的施工
6.4.1边跨支座
在A11号块底模板安装支前,在垫石顶面按设计位置精准安装支座。
按照持续梁混凝土收缩徐变、弹性变形、气温影响和施工进程中持续梁临时支承的设置,计算肯定支座上滑板的预偏值。
使得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全数完成后在平均气温时,支座的上下座板中心能重合,以知足支座设计要求。
安装时将支座混凝土垫层凿毛,在其上铺2-3cm厚与垫石标号相同的砂浆,然后将支座吊装就位,调整好标高和平面位置后用砂浆填满捣实,包括锚固螺栓孔内的砂浆浇灌捣实。
6.4.2主墩临时支座
在22#、23#墩顶帽施工前,应将中墩临时支座钢筋预埋好(详见附图:
中墩临时固结图)。
待临时支座混凝土后,再安装持续箱梁底模。
安装底模前,应将中墩永久支座的上座板按设计位置预埋在梁底,下部采用钢箱将座板垫实垫平。
待C1号块预应力索张拉后,拆除22#、23#墩除水平约束外的其他临时支座,安装永久支座,采用千斤顶将梁体落到设计位置。
拆除边跨支架后,浇筑D1号块,待全数剩余索张拉后,拆除主墩临时支座。
箱梁模板及钢筋
6.5.1模板
箱梁外模:
面板采用2.44m×1.22m×0.015m竹胶板,纵向铺放,要求纵、横缝对齐,缝宽不得大于1mm;箱底背材用10cm×8cm方木,横向铺放,间距400mm;箱梁侧面背材竖向用10cm×8cm方木,间距400mm,横向用10cm×12cm方木;翼板底背材用10cm×8cm方木,间距400mm,横向铺放。
也可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板。
箱梁内模:
采用组合钢模,或木模,底部不封锁,仅制作35cm长平直段作为防溢之用。
箱梁端模:
面板采用厚1.2cm的木胶板,背材采用5cm×8cm的方木,间距300mm。
6.5.2钢筋
第一按照箱梁的钢筋设计图纸在现场加工钢筋,并依照各类型号钢筋进行编号,堆放整齐。
然后依照设计要求进行现场绑扎,钢筋绑扎、焊缝、主筋间距等严格依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04-92)标准执行。
钢筋在绑扎进程中,做好预埋件的埋设。
依照设计和规范要求焊接绑扎钢筋、安装预应力筋。
采用预埋波纹管成孔。
当钢筋与预应力管道彼此交织时,依照钢筋能够移动,预应力管道不能移动的原则进行调整,且钢筋的移动超过10cm或损坏时,必需采取补强办法。
波纹管安装严格按施工图纸提供坐标安放,每隔0.5m将Ф12定位钢筋(马凳支托)焊接一组在箍筋上,将波纹管用铁丝绑扎在定位筋上,避免波纹管偏移或上浮。
检查波纹管位置、曲线形状、接头、管壁有无破损等缺点,予和时修复。
波纹管安装与钢筋施工同步进行,电焊时避免火花烧伤管壁。
波纹管安装完成后,安装张拉端的锚具的锚垫板和螺旋筋,同时在固定端波纹管或连接器外罩上设置PVC压浆排气管,排气管露出梁外。
张拉端采用夹片锚,固定端采用挤压锚。
波纹管连接时应该不使接头处产生角度转变及在混凝土浇注期间发生管道的转动及移位,并应缠裹紧密避免水泥浆的渗入。
横向预应力钢铰线为单端张拉,钢束用先穿的方式,在预应力孔道定位完毕后可整束穿入,也可单根穿入,在穿束前必需先放入约束圈。
锚垫板及约束圈的位置必需按设计位置放置,钢束穿完后,锚垫板与挤压套定位,使其在浇注混凝土时不移位。
挤压套与锚垫板应密帖并保证挤压套在同一平面内。
钢束与锚垫板定位完毕后,安装出气管,出气管与波纹管钢绞线之间的间隙用棉纱醮水泥浆填塞密实不漏浆。
N1筋右端全数设为张拉端,N2筋左端全数设为张拉端,N3采用BM-3型钢具,进行交织布置。
竖向预应力钢筋必需在灌注混凝土前穿入,并将锚固端螺母上紧,φ内35mm铁皮管(壁厚1mm)下端与锚垫板焊牢,并在铁皮管外衣φ内67mm铁皮管,管高1.2cm,该管也与锚垫板焊接,并在其与φ内35mm铁皮管之间填塞水泥砂浆,以防灌注混凝土时水泥浆漏入管中。
在距下锚板往上约40cm处设置φ内25mm三通管,做为压浆口。
两头张拉比较长且曲线结构比较复杂的预应力束采用后穿的形式,管中宜穿入PVC管。
预留的孔道在浇注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在确保周密不漏浆的前提下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为加速施工进度,在混凝土达到必然强度后就拆除锚垫板槽口处的端部模板进行穿束。
穿束前用外径6厘米的钢管制作一引导器(如图所示),并预备2吨卷扬机一台。
在孔道内穿入一根钢绞线作为引导绳,并将引导绳与待穿钢绞线端部焊接在一路,另一端用“工具夹”夹片夹住引导绳,“工具夹”与卷扬机牵引绳相连,开动卷扬机,人工在后端推送相配合,将钢绞线束穿入孔道内。
穿入钢绞线束两头外露应大体相等,以方便张拉。
(牵引装置如下图所示)
孔道较顺直的可采用先穿钢束。
对在混凝土浇注之前穿束的管道,钢绞线安装完成后,应该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查出可能被损坏的管道。
在混凝土浇注之前,必需将管道上切孔、口或损坏的地方修复,并应检查钢绞线可否在管道内自由滑动。
本桥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由于钢筋、管道密集,如管道与普通钢筋发生冲突时,允许进行局部调整,调整原则是先普通钢筋,后竖向预应力筋,横向预应力筋,维持纵向预应力管道不动。
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由自建混凝土拌和站及商品砼公司供给,通过施工便道由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混凝土输送采用汽车泵和地泵相结合的办法,箱梁混凝土自整联箱梁两个中支点向双侧对称持续进行浇筑,水平分层、斜向分段、双侧腹板对称。
浇筑时同一断面先浇筑底板,后腹板、顶板。
为保证腹板混凝土不从下部挤出底与腹板混凝土应相错进行,并适应控制浇注高度速度,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下限范围内,严禁过振。
振捣时设专人负责,在振捣上一层时,振捣棒须插入下一层10~15cm,而且必需在基层混凝土初凝之前。
按照施工时外界温度和混凝土初凝时刻及混凝土每小时输送率来调整分段长度,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并严格按规范振捣,振捣时选用经验丰硕的作业工人,确保底板混凝土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进程中需注意每一个内模双侧对称下料,对称振捣,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40cm,减小内模上浮力并避免倾斜、偏位。
混凝土竖向施工缝应进行凿毛,并露出新鲜石子面,以增强相邻节段的连接。
混凝土养生
在自然气温较高的情形下,混凝土初凝后,采用洒水养护。
梁体为泵送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较大,产生的水化热较大,为避免因干缩、温差等因素出现的裂痕,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2h内即以土工布覆盖养护,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梁体洒水次数应能维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湿。
梁体养护用水与拌制梁体混凝土用水相同。
梁体表面及外侧,应覆盖蓬布保温。
两头进人洞处采用大型风扇强制抽排箱内热空气,通风孔应及早打通,促排箱内热气。
在养护期间维持模板湿润,砼强度达到前,不得使其经受行人、模板、支架和脚手架等荷载,模板拆除后,继续洒水养护。
预应力张拉
按设计要求所有部位的张拉作业,须在箱梁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85%以上,且混凝土龄期很多于6天后方可进行。
先张拉纵向预应力,然后是横向预应力,最后张拉竖向预应力筋。
张拉顺序按施工顺序从外向内左右对称张拉。
各节段横向预应力筋在张拉后,即时压浆。
在进行第一批索张拉前,应进行管道摩阻、锚圈口摩阻实验,以检查实际损失值与理论计算值的不同,以确保有效预应力值。
当二者不同较大时需调整张拉力。
张拉以应力和伸长值双控法控制,以前者为主要控制指标,后者作为校核。
按《规范》要求,预应力机具在用于施工前千斤顶与液压表必需配套校验,得出液压表读数与千斤顶顶力曲线方程,并在有效期内利用,在预应力张拉施工中千斤顶与液压表必需配套利用,不得混用。
具体张拉程序为:
①初始应力张拉:
在预应力钢丝束张紧的进程中,及时调整锚具和千斤顶位置,使孔道轴线、锚具轴线、千斤顶轴线三者成一直线,同时调整钢丝束松紧程度,使钢丝受力均匀,然后张拉至控制应力的15%,并划线作出标记,以便记录伸长量和滑丝情形。
②控制应力张拉:
两头对称分级对称张拉至控制应力的倍(按规范要求千斤顶与锚圈口摩阻取3%),第一级张拉到15%σcon,测伸长量数据X1,第二级张拉到30%σcon,测伸长量数据X2,第三级张拉到103%σcon,测伸长量数据X3,持荷5分钟在此期间如千斤顶回压则补足油压,复查伸长量。
按照千斤顶《检测报告:
(委)字》,各千斤顶各级拉力的液压表读数别离为:
(如下表)
YCW250B张拉15-12预应力钢绞线液压表读数
千斤顶编号
液压表编号
回归方程
锚下控制力F=Ayσcon=KN
0.15F
0.3F
1.03F
液
压
表
读
数MPa
对于伸长量超过千斤顶张拉行程的应在或张拉控制应力处设置倒顶。
实测伸长量的计算为:
ΔL=(X2-X1)+(X3-X1)
③千斤顶回油,量测回缩量及夹片外露量。
以上各步必需认真仔细如实作好记录,以备查验。
本桥各部位预应力钢束张拉及施工顺序如下:
张拉横梁钢束时,N1在右端张拉,N2在左端张拉,N3采用BM-3型钢具,进行交织张拉布置。
靠近梁段外端的横、竖向预应力索待下一梁段浇注后再张拉。
压浆封锚
管道压浆除严格遵守《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相关条文执行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进行预应力孔道灌浆施工前,应对灌浆材料的性能进行专门实验。
实验测试的内容包括初始流动度、流动度的延时转变与温度敏感性、压力引发的最大泌水量、膨胀性能、阴锈性能和强度进展速度等;
(2)终张拉后的24h内完成;
(3)采用锥形漏斗进行流动度实验,流动度不能大于35s。
24h内最大自由膨胀率不小于10×10-4,28d限制膨胀率%。
张拉完的钢束经检查合格后,可对预应力孔道进行压浆。
第一步,割去多余钢绞线,割束时严禁利用电弧焊,建议利用砂轮切割机。
钢绞线保留的长度为夹片外3~5厘米,不得少于3厘米;竖向预应力筋,应将高出螺母25mm处的部份切断并与螺母焊牢。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