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培优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9776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培优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培优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培优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培优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培优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培优教案.docx

《初中化学培优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培优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培优教案.docx

初中化学培优教案

专题1实验探究基础

内容

实验探究基础

日期

参加学生

班级

目标:

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红色的短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一直浮在水面上.据此请总结出常温下蜡烛的两条物理性质:

  .

(2)点燃蜡烛(图一),能观察到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

  .(写出一条)

(3)取一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图二)约一秒后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出现环形焦斑.据此推测,蜡烛火焰中  温度最高.

(4)将短玻璃管插入焰心,用燃烧的木条靠近导管另一端(图三),发现导出的气体可以点燃.请你推测导管里气体可能会是  .

(5)取一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图四),观察烧杯壁上有  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

据此小明得出蜡烛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

(6)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小华设计了如图五所示的实验.

蜡烛

装置Ⅱ

装置Ⅲ

反应前的质量/g

15.8

182.3

212.2

反应后的质量/g

14.4

184.1

216.6

实验步骤如下:

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吸收水)、装置Ⅲ(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

按图示连接好仪器,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口抽气.

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

实验数据如上表.请回答:

①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  g.

②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

③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  .

④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

说明理由.  .

 

2、如图所示是探究有关物质变化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A给试管中的水加热时可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将一块大理石用锤子凿成小块,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倒入少量盐酸,可观察到大理石表面有气泡冒出,并逐渐减少。

上述实验过程中:

物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A和B中都有气泡,其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内容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日期

参加学生

班级

辅导目标:

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思维。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上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打开止水夹后看到      .

(2)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      .

(3)小芳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的

.小组内同学帮她仔细检查,发现装置的气密性及操作步骤均无问题.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4)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

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      .

(5)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45mL).

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上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

 

2、为了探究某脱氧剂的成分(由铁和某种单质组成)及利用该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探究脱氧剂成分

【实验观察】脱氧剂为灰黑色粉末,若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有红棕色固体生成,这是由于铁与空气中的   和   反应生成了铁锈。

【实验探究】新取一定量的脱氧剂,将铁分离。

取剩余固体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收集产生的气体,并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该脱氧剂中还含有   (填化学式)。

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的化学式表达式:

                      。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1):

步骤1:

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体积为2mL),封闭。

 

步骤2:

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

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数据处理】:

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实验对比】:

实验室常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用燃烧红磷法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始终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1/5。

【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所以用该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

请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式表达式         。

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除了环保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

专题3:

实验室氧气含量的测定

内容

实验室氧气含量的测定

日期

参加学生

班级

1、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2、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一定不漏气的是

A.

 B.

C.

 D.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图中选择装置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b .

(2)甲同学用氯酸钾、二氧化锰等试剂,从上图中选择A、D装置的组合制取氧气.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在用橡胶管连接装置A和D中的玻璃导管时,应先把玻璃管口  ,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橡胶管.

③收集气体前,应将集气瓶  ,并倒扣在水中.当 时,将导气管伸入到集气瓶口开始收集.判断气体已集满的方法是  .

④收集氧气还可选用的装置是  (选填字母).

(3)甲同学用氯酸钾等试剂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制取氧气后的固体残渣(已完全反应)作如下回收处理:

①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不溶物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写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②过滤时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带滤纸)、烧杯、  .

(4)乙同学选A装置用KMnO4固体制氧气,需要对A装置进行的改变是  .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A中大试管里,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量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

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

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Ⅲ:

反应生成的K2MnO4和MnO2都分解放出O2.

[实验验证]

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测 错误;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加入试管中,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

[拓展延伸]

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到400℃时,生成O2的速率还是很慢,但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并不是作催化剂的理由  .

专题4催化剂

内容

催化剂

日期

参加学生

班级

辅导目标:

深刻领会催化剂的概念。

1、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的质量/g     12       16       28       22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0        56       2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X、YB.反应后X的质量为0克

C.生成的生成物总质量为50gD.不能确定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2、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02、CuO外,Fe203也可以作KCl03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

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①

   KCl03

   580

 ②

 KCl03、Mn02(质量比1:

1)

   350

 ③

 KCl03、CuO(质量比l:

1)

   370

 ④

 KCl03、Fe203(质量比1:

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  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

【反思】

(1)若要证明Fe20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  不变;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

(3)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你再探究(探究一种因素即可).

3、许多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请分析下列实验或事实,分别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这些因素

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示例:

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

答:

增大

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⑴同种食品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变质。

⑵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若加入少量Mn02时分解加速。

⑶在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锌粒中分别加入足量l0%的稀盐酸,前者先反应完。

5、下表是二氧化锰用量与一定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数据

 

⑴据上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时,反应速率最快;

⑵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原因是;

⑶二氧化锰用量过多冲淡了氯酸钾粉末,相当于减少反应物的,所以反应速率受到影响;⑷通过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填“是”或“不是”)越多越好。

专题5:

水的净化

内容

水的净化

日期

参加学生

班级

1、某化学科技小组在实验室中对一烧杯浑浊的河水进行了简单净化。

请完成操作中的有关问题:

(1)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明矾粉末,这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

  ,使杂质_   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再进行过滤液体:

①过滤操作所必需的仪器:

                      ___。

A.烧杯   B.酒精灯   C.铁架台(带铁圈)    D.试管    E.玻璃棒    

F.漏斗   G.托盘天平 H.蒸发皿

②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③若滤液仍然浑浊,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________作用。

(4)最后进行蒸馏:

①蒸馏时加入沸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以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得蒸馏水是____       _(填“硬水”或“软水”),检验的简单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某实验小学从西塘河中取了水样,探究“水”的世界.

(1)水的净化

如图是式样小组对水样进行处理的流程图:

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Ⅰ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②用二氧化碳(ClO2)杀菌消毒,得到自来水,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③在家庭中,把流程图中清水变成蒸馏水的方法是  .

3、水是生命之源,如图是与水有关的3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烧瓶力的发生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实验时烧瓶内要加入几块沸石,目的是  

(2)B中试管2内气体的化学式为  ;检验该气体的方法  ;现象是  .试管1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点燃前需要  .

(3)对自然界中较浑浊的河水用C净化器进行  (填操作方法)可得到较澄清的水,此操作可否将硬水变为软水  (填“可以”或“不可以”).

(4)取一杯淡黄色的红糖水,把红糖水从C的简易净水器上部倒入,在下端管口接水后再尝一下,与原来的糖水比较其味道  (填“相同”或“不相同”),而红糖水的淡黄色  (填“变深”、“不变”或“褪去”),说明净水器中的  具有吸附色素的作用.

专题6:

水的组成

内容

水的组成

日期

参加学生

班级

1、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试回答下列问题:

图(A)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与时间关系图,图(B)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       。

(2)若甲试管生成气体A,则甲应连接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气体B用

  来检验。

(3)在水通电分解的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写出具体微粒名称),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

(4)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

(5)在平时的生活和生产中使用硬水会带来很多麻烦,可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提出问题】蔗糖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食品,你是否想过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

【猜想】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见蔗糖在锅里加热过长会变成黑色,因此,小明猜想蔗糖中含碳元素,或许还有其他元素,如氢元素等。

【收集资料】小明、小强在图书馆查到以下资料:

(1)蔗糖属于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一般可以燃烧,受热易分解,这属于有机化合物的    性质(填“物理”“化学”);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                             ,因此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      (填“变多”“不变”“变少”)。

【设计实验】小明、小强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小明:

将蔗糖在空气中点燃。

单独点燃蔗糖不易燃烧,但在蔗糖中掺入少量烟灰,蔗糖就很容易被点燃。

分别用干燥的玻璃片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置于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小强:

将蔗糖放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加强热,观察现象。

【现象与结论】小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

玻璃片上有水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小强观察到的现象为:

容器底部有黑色物质,容器壁上有水珠。

结论:

蔗糖是由               三种元素组成的。

【反思与评价】小明实验中烟灰可能起        作用。

两个实验方案中你会选择哪一个?

为什么?

                                                            。

3、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A被看作是理想的“绿色能源”,B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C可用于灭火。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

             ,放出大量的热。

(2)写出B→A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3)若D是有机物,其化学式为         。

(4)若D是无机物,写出B→D的化学方程式:

                        。

专题7: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

日期

参加学生

班级

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反应前后两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的质量/g

40

4

3.6

4.8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13

12.6

10.8

A.上述化学反应一定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生成的Q和P的质量之比为2:

C.N和P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

D.第二次测得M的质量为16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Z一定是化合物,并且可能是氧化物        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3、1mol某化合物在2mol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36克水,对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8)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

瓶子里的水(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例:

我替爸爸拿拖鞋。

我给妈妈洗手绢。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一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高高的山高高的房子高高的大树4、4.6g某有机物完全燃烧时需消耗9.6g氧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H2O,该有机物中

口字旁:

叶、呢、吧、呀、吓、叫、吹、吃、听、唱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可能含氧

1、组词。

(形近字和同音字)5、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非和飞气和汽以和已请和情玩和完很和得跳和桃W

X

Y

Z

反应前质量g

2

臭——(香)丑——(美)(东)——(西)(合)——(分)22

(21)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4

例:

老牛把草吃完了。

草被老牛吃完了。

0

反应后质量g

(17)(《春晓》)(《村居》)是描写(春天)的古诗,描写夏天的古诗有(《所见》)、(《小池》)。

2

40

待测

1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B.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

6、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有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掌握好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

(1)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

(2)某物质R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变化情况的角度分析可知:

物质R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依据测得的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2

3

a

3.2

表中a=  ,在反应中Y这种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 .

若X物质为氯酸钾请写出容器内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专题8: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内容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日期

参加学生

班级

1、如图是某胃药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某中学化学

兴趣小组欲测定该药品中碳酸氢钠(NaHCO3)的质量分数,

取20片该药品研碎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至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共消耗稀盐酸23g,测得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28.6g。

   请计算:

(1)反应共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2)药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甲醇是一种剧毒的、具有酒精气味的液体。

现把一定量的甲醇与4.4gO2混合于一密闭容器中,引燃发生反应如下:

8CH3OH+xO2→mCO2+nCO+16H2O。

当反应物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后,降至

常温常压下,容器内余下的液体为3.6g。

求:

(1)化学计量数x的值。

(2)化学计量数m和n的和。

 

(3)该反应生成CO2的质量。

 

3、在一定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及一种未知物质M,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M

反应前质量/g

100

1

1

46

反应后质量/g

4

89

55

x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x的值应为____    ____。

(2)未知物质M一定含有的元素为      

    __________。

(3)已知未知物质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推出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为

测定一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该高锰酸钾样品10g,放在试管中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9.04g.请计算:

(1)反应中产生的氧气的质量;

(2)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结果保留0.1%).

 

5、在实验室里加热30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

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专题9: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内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日期

参加学生

班级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铜在空气中受热: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

铁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空气中燃烧:

碳的完全燃烧:

碳的不完全燃烧: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电解水: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