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风筝》教学设计.docx
《鲁迅《风筝》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风筝》教学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迅《风筝》教学设计
鲁迅《风筝》教学设计
鲁迅《风筝》教学设计(精选5篇)
【教材分析】
《风筝》是一篇思想内涵很深邃的文章,由于经历和文学底蕴不同,不同的人对它的主题有着不同的解读,文章中疑难问题也较多。
这样的文章对于第—次接触鲁迅先生文章,且不了解他的写作风格的初一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但正因如此,它又是一篇研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
所以这堂课适合干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一、导入
上节课,让同学们进行自学,要求大家将自己在阅读中的疑问写下来。
为了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起再读一遍课文,只有将课文读透了,问题才容易得到解决。
二、合作探究
1、教师(配音乐)朗读课文。
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意,行为十分粗暴。
等到明白游戏对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为,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⑵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事?
请从文中找到依据。
提示:
①亲情。
②自我解剖。
③封建教育。
④科学思想。
⑤宽恕别人。
④儿童教育。
2、教师点拨:
点拨: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主题,且都围绕着这一主题选材。
但文学作品是一种形象性的语言,有的作品包容性很强,就不只一个主题了,尤其是大作家高水平的作品。
如《虹楼梦》的主题就有多种解读,因为个人的经历不同,读解出来的主题也不尽相同。
有的可能和作者当初写作的初衷是一致的,有的可能是不一致的,这是正常的,所以我们分析文章也可以从多角度来分析理解。
3、探究问题。
师生一起探讨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⑴为什么说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⑵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一幕”具体指什么内容’
⑶看到“远处有一;风筝浮动”,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⑷“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这里面的“我的惩罚”具体指什么?
⑸“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全然忘却了,为什么“我”的心情反而“只得沉重着”。
⑹“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他看到的是真理,为什么说是“不幸”呢?
⑺对于早年的过错,“我”的心情为什么如此沉重,为什么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⑻“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有什么意义?
⑼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有什么含义?
三、归纳总结
《风筝》中包含着兄弟之间的亲情,也表现了作者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同时也批判了封建教育思想对儿童天性的扼杀,启发人们用科学来改变人们的思想。
这篇文章是不能只用一种思维来解读的。
其实这篇文章要探究的问题很多,它不仅具有深沉的思想力量,而且语言也别具特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中再深入探究。
四、作业
“研讨与练习”之三。
鲁迅《风筝》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3、表达:
引导学生体会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看清、记清“做事的步骤好人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玩”的过程和方法写清楚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第二课时
一、课文大意回顾
师:
文章围绕风筝写了哪几件事?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两个自然段,一起感受了小朋友们做风筝时的快乐。
风筝做好了,大家最想做什么?
(生:
放风筝!
)那让我们一起去草地上放风筝吧!
二、朗读感悟
1、放风筝
1)步骤(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动词)
对比,体会孩子们放风筝娴熟(出示):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
风筝越飞越高,在天空中翩翩飞舞着。
对比:
我们来到广场上开始放风筝,一个人拿着,另一个人牵线,风筝一下子飞上了天空。
风筝飞得好高啊!
师:
这两种哪种写得好?
为什么?
(生汇报)
师:
第一种写法中,写清楚了放风筝必须的动作步骤:
“托、牵”是准备,“放”是开始,“一紧一松”是让风筝升空的必备动作,牵线人飞快地跑,才能让风筝在空中飘,并且飞去起来。
2)感受快乐
师:
你们合作地很棒,看!
这只写着小伙伴们的名字,叫“幸福鸟”的风筝,它飞起来了,越飞越高!
课件出示: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第奔跑”
师:
他们会喊些什么呢?
(生汇报)
师:
幸福鸟越飞越高,我们的快乐也越飞越高,你能为大家读出这越来越浓的快乐吗?
(指名读,评议指导、齐读)
师:
村里的人看到了说什么?
这句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呢?
(指名读,评议指导)
2、找风筝
师:
不仅如此,我们还有更快乐的呢!
课件出示: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
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
师:
正当大家玩得高兴的时候,忽然来了一阵风—风筝吹走了。
此时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你又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汇报: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师:
此时,孩子们会呼唤着什么呢?
(生1:
幸福鸟,你快回来!
生2:
)
你能读出他们此刻的心情吗?
(指名读)
师:
尽管我们千呼万唤,也没能留住“幸福鸟”,风筝没了怎么办?
出示第五段: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
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师:
我们到底有没有找到幸福鸟呢?
(齐读6—8自然段)
师:
幸福鸟找到了吗?
这里作者用了一个省略号就结束了了,你觉得作者省略了什么?
(生:
汇报)
师:
你能把作者省略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吗?
出示:
文章中作者描写心情的词句。
快活:
心理充满了憧憬和希望,依然快活。
更快活:
拼命地奔跑、快活地喊叫。
着急、伤心: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
师:
你也试着像作者这样写一写找风筝的过程吧!
看谁能写得具体、生动。
(学生写作,展示评议)
总结:
小小的一只风筝,牵动着大家的心,但是不管风筝有没有找到,孩子们一定能找到的是什么?
(生:
快乐、幸福)
三、作业
习作:
回家继续完成续写,并修改。
板书设计
做风筝:
快乐
放风筝:
更快乐
找风筝:
伤心、着急
鲁迅《风筝》教学设计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
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
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或动手做一做风筝,举办一次小小风筝展览会。
A案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
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放风筝的片断,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
准备制作风筝的有关材料。
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
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
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2.导入学习:
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
出示课题,带着情感朗读课文第一段。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注意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复朗读。
5.引导发现、生疑:
读后有什么发现,产生什么疑问,与大家交流交流。
(交流要点:
一是读中发现:
“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是挺高兴的,放风筝的非常高兴,找风筝时很难受。
二是读中生疑:
我们的心情为什么会起这样大的'变化?
)
细读深究,体悟情感
1.学习第2自然段。
a、读一读:
激励学生多人次地读这一段。
b、说一说:
读了这一段,你知道写了些什么吗?
c、想一想:
角色转换,想象:
如果是你在做着风筝,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d、找一找:
同学们所想象的可以用这段内容中的哪几个词语来表示或代替。
e、结一结:
(师)原来做风筝的快乐就在于它充满着憧憬和希望。
f、赏一赏: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悦)朗读全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a、角色转换:
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b、创设情境:
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放风筝画面。
c、引导表达:
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d、角色转换:
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e、品味课文:
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f、深入赏读: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课堂练习。
1.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a、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b、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c、练习书写生字、抄写词语。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课外延伸
上网搜集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制作资料袋,放到班级园地里展示。
第二课时
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表达出感情。
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
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
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
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
(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d、评一评:
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第5.6.7.8自然段
a、师问:
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b、师引: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c、生读:
在读中让学生逐渐表现出孩子们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心情来。
d、体验: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来的?
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
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学生交流。
实践活动,亲身体验
亲自动手做一做自己喜欢的风筝,到田野、到操场、到广场去放一放风筝,感受一下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
鲁迅《风筝》教学设计篇3
一、总体构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2、阅读与学法指导:
质疑法与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亲情,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2、难点:
文章深层的情感体验与思想教育。
教学策略:
调动学生情感,充满感情地感悟、体验、讨论、交流。
资源与教具:
CAI辅助教学
(二)教学思路:
从情感角度切入,说说读读,初识人物,把握情感基调,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从而带动对全篇的深入研读和领悟。
利用已学知识,理清线索,了解记叙文六要素。
这篇散文思想深刻,可以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在情境剧中让学生走进文本,充分解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领会写作意图。
二、过程设计
(一)教法:
利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再现情境。
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表达。
(二)教学流程及学法
<一>导入:
听歌激情:
播放歌曲《三月三》。
作者简介。
<二>学生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学法:
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字词的注解,然后抢答竞赛。
<三>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两件事?
学法:
合作讨论,交流。
<四>播放情境剧一:
思考:
(1)“我”和小兄弟对待放风筝有什么的态度?
(2)从哪些神态和动作可以看出小兄弟对待放风筝的态度?
学法: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五>播放情境剧二:
思考:
(1)本文的记叙要素(出示课后第二大题表格),
(2)“我”为什么不许小兄弟放风筝?
在“我”的眼里弟弟应怎样做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学法:
对于思考
(1),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然后进行抢答。
对于思考
(2),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六>情感体验:
指名朗读第五自然段,边听边思考:
(1)“我”是怎样认识到错误的呢?
“我”错在哪里?
(2)文中讲“我”受到了惩罚,“我”受到了什么样的惩罚?
(3)读了这篇课文,你感悟到了什么?
学法:
对于思考
(1)、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各抒已见。
对于思考(3),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小结。
(三)板书设计构思
好的板书不仅起着举纲张目的作用,还有画龙点睛之功效。
在教学中,小结时展示展翅飞翔状的蝴蝶风筝,风筝上压着“封建思想”这一沉重的枷锁,鲜红的“精神虐杀”,色彩眩目,这承载着童年梦幻的风筝怎堪重负,怎能自由地展翅飞翔?
然后教师引入小结语:
“这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这是一个天真聪明的孩子,你看,别人做的是蟹风筝,蜈蚣风筝,他却能做蝴蝶风筝,多美的蝴蝶风筝,可是却由于‘我’的虐杀,这只蝴蝶风筝最终未能如愿以偿地飞翔于蓝天上,这是正是当时儿童的悲哀,正由于这种封建思想的束缚,孩子童年的梦想和追求被无情地扼杀了。
”
(四)教学探讨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有深刻的社会背景,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两件事:
“我”的一件往事,少年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的经历。
这是初一学生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不宜讲得过深,而且文章底蕴丰富,语言含义深刻,理解本文主题是难点,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可引导学生多角度挖掘,允许学生有独特感受。
三、设计亮点
本篇文章是是学生进入中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鲁迅的文学作品,因此对于鲁迅应有个简略的了解。
本文的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应是多向的,但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主题,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设计创设了与课文情节相似的充满童趣的情境剧,帮助学生走入情境,体验感情。
采用整体分解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局部作品的思想情感,再在此基础上充分解读,归纳主旨。
本课的重点在内容理解。
情感的体验上,所以整个教学过程提出的问题比较多一点。
但本设计提出的问题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连贯的、紧扣文章内容的,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维与课文的内容联系起来,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才会与教师一道,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交流、表达。
四、专家点评
本教案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标准,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文章,由于他们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且文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所以学起来有难度。
再加上初中生平时对冲突误解中的亲情体会不到或不深,所以多读课文,创设一个学习情境与气氛很重要。
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本文意蕴丰富,在“情感体验”的教学环节中,重点让学生多角度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人间至爱真情,学习自我解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鲁迅《风筝》教学设计篇4
一、教学内容分析:
《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
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纯美的感情,鲁迅的《风筝》就是在温馨与和美中,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现浓浓的兄弟之情。
它讲述的是“我”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
细读作品,作者的立意既有鲁迅的兄弟之情,也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更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所以本文的重点难点定为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二、学生学情分析:
《风筝》面对的是一群成长在无忧无虑的20世纪九十年代的少男少女,在他们认为亲情就是温柔的话语,是细心的呵护,是鼓励与支持,是牵挂与思念;再说,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
所以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篇通过矛盾与冲突展现亲情的文章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
另外,还考虑到刚进初中的学生对难学课文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产生学习疲劳,且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所以教师必须做到兼顾全体,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教学过程。
三、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和协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
因而我从三方面拟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按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积累“虐杀、苦心孤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讨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亲情的含义,感受文中浓浓的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2.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重点放在对“精神虐杀”一幕的理解以及多角度体验文章主旨上;将有创意地理解作品中作者的“悲哀”之情作为教学的难点。
3.课时安排及目标内容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思想的深邃,选材的精巧,结构的别致,加上语言运用的高超艺术功力,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
我在教学上安排两节课的时间,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文中重点词语,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提出疑难问题;第二课时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疑难问题和理解主旨。
课前准备:
学生:
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并制成问题卡片。
②从网上或图书馆查阅鲁迅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作品及风格,制成卡片,准备交流。
③预习课后练习一、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
①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包括风筝的图片、歌曲。
②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及疑难问题,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③问题情境的设计尽可能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四、选择教学资源:
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及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料。
五、选择教学策略:
1、整体设计思想:
依总-分-总的思路安排教学步骤。
先整体感知课文,再探究一个个局部性的疑难问题,最后进一步理解全文主旨。
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与作品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变一言堂为众言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等等。
2、教学方法的确定:
针对本篇课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组合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激情引趣,朗读法感知文本,圈画法品味重要词句,创设问题情境法来启迪思考;“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讨论表演”等多种训练手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或方法:
首先,从质疑开始。
这篇课文难点较多,正是探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
要让学生预习时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先把问题统统提出来,再整理一下,有步骤地探究。
其次,引导学生联系语境探究疑难。
有些句子之所以难懂,是因为跟常情不合,但是联系语境便能解读。
最后,设置一个典型环节——合作表演。
这篇课文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主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除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创设了一个与作品中与人物对话的活动。
4、本设计的特色或亮点:
(1)新课的导入:
如歌曲导入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2)问题情境的设计:
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开放性、体现层次性,采用整体分解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局部作品的思想情感,再在此基础上归纳主旨。
(3)典型环节的设计:
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或完成角色互换,直白内心。
如合作表演时,要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走入情境,体验情感,采取学生与作者对话的表演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交流、表达,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品。
(1)播放歌曲:
由歌曲《三月三》引入: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电脑课件展示,有声有形,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
(2)互谈感受:
前后左右自由互谈儿时放风筝或玩其它游戏的情景和感受。
(3)引入正课:
风筝或其它游戏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如果有人剥夺你游戏的权利,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今天我们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误解与冲突。
那么,就先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吧。
(投影课题并出示目标:
见课件)
(4)了解鲁迅及作品:
课件展示鲁迅生平、作品;学生自由朗读,并对照卡片做笔记。
(二)整体感知,朗读思考。
(1)检查预习,订正字词。
(见课件)
(2)听读课文并感知(课件展示,课文配乐配图朗读。
)
课件显示问题组:
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
请你概述一下。
b.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可从“我”的角度,也可从小兄弟的角度谈。
)学生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
(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再启发提问。
)
[教师小结]:
通过阅读,我们感悟到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
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
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
我们要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
(因是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
(三)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生共读。
(提问暗示:
作者是如何根据“我”的情感经历安排文章结构的?
)
(2)讨论明确:
看风筝——忆风筝——议风筝。
(板书)
(四)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1)学生与作品对话:
在预习提问的前提下,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以四人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问题卡片,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质疑,准备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
(投影仪展示学生的问题卡片。
)
(2)学生与学生对话:
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
下节课每组选派一名中心发言人陈述本组讨论结果,不同意见或尚未解决的难题可在老师的启发下全班讨论。
(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
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答案不必强求一致,学生可保留自己的观点,尊重其独特理解与感受。
)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网上搜索并阅读《风筝》赏析作品。
(2)准备课后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