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浙大小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9024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物理浙大小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建筑物理浙大小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建筑物理浙大小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建筑物理浙大小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建筑物理浙大小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物理浙大小点.docx

《建筑物理浙大小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理浙大小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物理浙大小点.docx

建筑物理浙大小点

4.1声(16)

介质的密度越大,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真空中为0;

人耳可听到的声的振动范围是20-20000次/S

人耳刚能听见的下限声强为10-12W/M2

倍频程的中心频率有11个:

125、250、500、1000、2000、4000…Hz

单一频率的声音称为纯音

低频是指500Hz以下的频率

中频为500--1000Hz的频率

高频为1000Hz以上的频率

响度级的单位是方

响度的单位是宋

声源方向性最敏感的频率是较高的频率

声源因其尺寸与波长之比可分为点、线和面声源

点声源指发出振动的物体尺寸与声波波长相比小于1/4

国家规定的听力保护的最大值是允许噪声级为90分贝(A)

室内声源发声达到稳态时,声源突然停止发声,声压级衰减60分贝所需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

两个噪声源听起来一样响,说明两者的分贝(A)值相等

当声源的尺度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它属于无方向性质的声源

隔墙的隔声与重量的关系是对数关系

声波遇到比波长小得很多的障板时,会产生绕射

声压级的单位是分贝Lp=20lgP/Po

第一个声音的声压是第二个声音声压的2倍时,那么第一个声音的声压级比第二个声音的声压级多6分贝

两个声压级相等的声音叠加时,总声压级比一个声压级增加3分贝

两声压级之差超过10分贝时,附加值可忽略不计,总声压级等于最大声压级

要使人耳的主观听闻的响度增加一倍,声压级要增加10分贝

在点声源的情况下,接受点与声源的距离增加一倍,声压级大约降低6分贝(点6线3交通4)

在线声源的情况下,接受点与声源的距离增加一倍,声压级大约降低3分贝

在交通声源的影响下,接受点与声源的距离增加一倍,声压级大约降低4分贝

混响时间单位是s

吸声量的单位是m2;A=Sα=室内总表面积*室内平均吸声系数

房间的三个尺度不相等或不成整数倍,能减少房间的共振,音质好

在多孔吸声材料上包<0.05厚的塑料膜不致影响吸声特性

当穿孔板的穿孔率>20%时,穿孔板作为多孔吸声材料的罩面层起保护作用,它不再具有穿孔板的吸声特征,也不影响多孔材料的吸声特征

多孔吸声材料的罩面常用金属网,窗纱,纺织品,厚度<0.05mm的塑料薄膜,穿孔率>20%的穿孔板

穿孔板吸声结构所吸收的频率是在中频段,在穿孔吸声结构内填充多孔吸声材料,使空腔内的阻尼加大,从而使共振频率向低频段方向移动

在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中,填多孔吸声材料,会使共振频率向中高频段移动

地毯主要吸收中频

薄板吸声结构主要吸收的是低频

薄膜共振吸声结构的最大吸声系数为0.3-0.4

多孔材料背后有空气层时,与空气层被相同的吸声材料填满的效果近似,从而节约材料

一般整个空腔以80-100为好

消声室(无回声室)内使用的吸声尖劈,其吸声系数为>0.99

吸声尖劈造价高、占据空间大,只在消声室内使用

在噪声比较大的工业厂房作吸声减噪处理,采用空间吸声体效果较好

朝向自由声场的洞口,其吸声系数为1.0

当墙体质量增加一倍时,隔声量增加6分贝

当频率增加一倍时,隔声量增加6分贝

为了提高双层墙的隔声能力,空气间层的厚度应为>80

为了增加隔声效果,声闸的顶棚和墙面应作强吸声处理

墙体的计权隔声量数值越大,标准越高

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数值越小,标准越高

楼板表面铺地毯,能降低高频的撞击声

累计分布声级用声级(统计百分数声级)出现的累积概率表示随时间起伏的随机噪声的大小

L10是起伏噪声的峰值,L50是噪声的平均值,L90是背景值

噪声评价数N等于1000Hz倍频带声压级

从噪声评价曲线(NR线)看,噪声评价数越低,标准越高

隔声屏障可以将波长短的高频声反射回去,使屏障后面形成‘声影区’,在声影区内感到噪声明显下降,对波长较长的低频声,由于容易绕射过去,因此隔声效果较差

多孔吸声材料主要吸收中、高频,一般厚度为50

多孔吸声材料背后有空气层能吸收低频

多孔吸声材料的空隙率为70-80%;厚度增加,中低频吸收增加

薄膜吸收200-1000Hz,中频

薄板吸收800-300Hz,低频

直管式阻性消声器消声量与消声系数、消声器的有效长度、气流通道的有效断面周长呈正比,而与气流通道的断面面积成反比;计算公式为ΔL=φ(α)Pl/S

阻尼消声器主要吸收高频,抗性消声器是选择性吸收。

要隔绝高频声,应选择片式阻性消声器

金属弹簧减振器允许较大荷载及静态压缩量,缺点是阻尼小,适用于转速≤1500转/分;

橡胶减振器能隔高频振动,能承受压、剪或压剪结合的作用力,适用于转速≥1500转/分的机器

人耳的听觉暂留为50mS,既直达和反射声的声程差大于50mS,人耳会形成回声,声速为340m/S

要使观众席上某点没有回声,此点的直达声和反射声的声程差不能大于17m

要使观众席上某点没有回声,此点的直达声和反射声的时差不能大于50mS(1/20S)

扇形平面的厅堂侧墙和轴线的夹角不应小于22.5°

墙角、顶棚扩散体表面的突出半圆b≥0.15a

几何扩散体的尺寸应大于入射波波长

为了给观众厅的前、中部提供前次反射声,侧墙的倾角不宜大于8-10°

各类建筑物的每座容积宜控制在音乐厅7-10m3/座;歌舞剧院5-6m3/座;多功能厅堂3.5-5m3/座

通常所说的某厅堂的混响时间一般是指500Hz的混响时间

圆形厅堂平面对声学效果最不利

增大房间容积,可以延长混响时间;房间内湿度越大,混响时间越长;混响时间越短,则声音清晰度越高

增大室内总表面积,不会使混响时间延长

观众厅容量大于1400座的歌剧院、容积大于1000立方米的多用途厅、听众距讲演者大于10米的会议厅宜设置扩音系统

在选用和布置电声系统时:

一般应保证室内的平均语言声压级达到70-80分贝

语言用电声系统要求300-8000Hz的声音都能被均匀地放大

声压级比环境噪音高出10-15分贝以上

声柱是由几个同样的扬声器纵向排成一列组成,当各扬声器同时发声时

纵向指向性较强、可以得到较均匀的声场、可以得到较高的清晰度

昼夜间噪声标准:

特殊安静区50--40、居民区55--45、商业区60--50、工业区65--55、交通干线70--55

其标准值应是昼间开窗条件下的标准值,且噪声特性为稳态噪声

甲等剧院的容许噪声标准是35分贝

在噪声控制的措施中,如选用吸声减噪方法可降低8-10分贝

一般剧场中,音质效果较好的部位是二楼后部

观众厅一般每排座位升高不小于100

厅堂设计中,应避免建筑平面两侧墙的间距大于30米

电影院观众厅最长不应超过45米

一般观众厅中,观众的吸声量约占总吸声量的1/2—2/3

大型音乐厅的最佳混响时间为1.6-2.1S

大中型电影院的混响时间是1.0-1.2S

单声道电影院的最佳混响时间为0.9-1.1S

语言播音室的最佳混响时间为0.3-0.4S

语言播音室的房间的高:

宽:

长的最佳比例为1:

1.25:

1.6或2:

3:

5;避免采用简单的整数比

在室内布置电声系统时,要使各座位的声压级差≤6-8分贝

240砖墙的隔声量为53分贝;双层石膏板重量只有240砖墙的1/10但隔声量与其相当

按照隔声减噪设计一级等级要求,住宅起居室允许噪声为≤45分贝

住宅建筑中,面临楼梯间或公共走廊的户门,其隔声量不小于20分贝

学校建筑中的一般教室,二级标准,其室内的允许噪声级应为≤50分贝

有特殊要求的房间与一般教室间的隔墙与楼板的计权隔声量应为≥50分贝

综合医院建筑听力室允许噪声级一级为≤25分贝

综合医院锅炉房水泵房应距离病房10米以上

特级旅馆客房的允许噪声级为≤35分贝

旅馆会议室等活动隔断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35

空气间层≥75,隔声量提高8-10分贝,空气间层填充松散材料,隔声量又能增加3-8分贝

增加一层板隔声量提高3-6分贝,墙板勾缝,隔声量提高12-17分贝

楼板重量增加一倍,撞击声级减少约2.8分贝,楼板厚度增加一倍,撞击声级减少约10.5分贝

4.2光(16)

在明亮的环境中,人眼对波长为555nm的黄绿色光最敏感

在较暗的环境中,人眼对波长为510nm的蓝绿色光最敏感

光通量的单位为光瓦或明流(Lm),1光瓦=683明流;光源发出光的总量

光强的单位是坎德拉cd;光源光通量在空间的分布密度

照度的单位是勒克斯(Lx);被照表面接受的光通量

亮度的单位是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光源或被照面的明亮程度

反光系数ρ+吸收系数α+透射系数σ>1

电光源垂直入射被照面上形成的照度与光源到被照面的距离的二次方成正比

发光强度是光源光通量在空间的分布密度,在一个立体角内光源发出多少光通量,它与观测点的距离无关

英制照度单位fc是公制照度单位Lx的10.76倍

色温的单位是K

显色指数的单位无量纲

3mm的有机玻璃的透光系数约为0.90

3mm的普通玻璃的透光系数约为0.82

3mm的磨砂玻璃的透光系数约为0.60

粉刷是均匀扩散反射材料

我国采光系数标准是在全云天天气下制定的

全云天的天空亮度为1590-1930cd/m2

乳白玻璃是均匀扩散透视材料

我国南方以扩散光为主;北方以直射光为主

同面积的窗口形状的采光量顺序是正方形>竖长方形>横长方形

识别物体的清晰程度与物体的亮度、物体所形成的视角、物体与背景的亮度对比有关

人们观看工件时视线周围30°看起来比较清楚

人眼的明适应时间比暗适应时间短(明1-2分钟;暗要30-40分钟)

气候系数Ⅰ-0.85-6000;Ⅱ-0.9-5500;Ⅲ-1.0-5000;Ⅳ-1.1-4500;Ⅴ-1.2-4000

北京的光气候分区为Ⅲ区,光气候系数为1.00,室外临界照度值为5000Lx

建筑物侧面采光应取采光系数的最低值Cmin,顶部采光应取采光系数的平均值

重庆为Ⅴ区,光气候系数为1.20,室外临界照度值为4000Lx

在重庆修建车间,其窗口面积要比北京增加20%

北京精密加工车间,工作面上天然照度为250Lx,其采光系数是C=En/Ew=天然光照度/室外临界照度=250/5000=5%

《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中采光等级分为5级

在顶部采光时,为了保证采光均匀度的规定,相邻两天窗中线间距不宜大于工作面至天窗下沿高度的2倍

石膏、大白粉、白色乳胶漆和白瓷砖其石膏的反射系数最大

多跨厂房在采用矩形天窗时,为了防止相邻两跨天窗的互相遮挡,一般天窗跨度取建筑跨度的1/2

纺织织布车间采光设计时,宜选用锯齿形天窗,方向一般朝北

在采光系数相同的条件下,平天窗的开窗面积最小

图书馆内阅览室的窗低比为1/4

学校内普通教室课桌面上的采光系数最少为1.5%

建筑采光设计应考虑便于擦窗和维修方便因素,标准要求定期擦窗,擦窗次数每年至少1次

采光计算中,单侧窗的采光计算点在典型剖面上距窗口对面内墙1米处

采光计算中,如果双侧窗窗口的尺寸一样,采光计算点在房间中点处

侧面采光采光口的总透光系数与采光材料的透光系数、窗结构的挡光折减系数、窗玻璃污染折减系数有关

在侧面采光计算中,采光系数与房间尺寸、窗口透光材料、窗口外建筑物的长度和宽度等有关

在采光计算中,考虑到方向性的影响,朝南的窗口面积要比朝北的窗口面积小

住宅卧室、起居室、厨房的窗地比为1/7,其他为1/12

为了避免直接眩光,展览馆观看位置到窗口连线与到展品边缘连线的夹角应该大于14°

为防止外面镶有玻璃的展品呈现参观者的影像,应采取展品照度高于参观者照度

普通低压钠灯约比普通白炽灯的发光效率高10倍

气体发光光源中低压钠灯的发光效率最高

在教室照明中,采用细管荧光灯具最节能

办公室采用直接型灯具光利用率最高

一般场所照明不宜采用光效低于55%的灯具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规定的照度值有高、中、低三个值,设计时一般取中值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中,规定了工作面上的照度标准值,一般情况下水平工作面离地面高度为0.75m

运动场地彩电转播的照度标准值,参考平面及其高度栏为1.0m的垂直面上的照度值;500Lx

办公室照明中,计算机显示屏上的垂直照度一般不应大于150Lx

办公室的一般照明照度均匀度(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不小于0.7

暖色温≤3300K;中色温3300-5300K;冷色温≥5300K

对于客房、卧室、绘图室等辨色要求高的场所,一般显色指数Ra≥80

眩光光源或灯具偏离视线60°就无眩光影响

对灯具直接眩光的亮度限制,是指限制与灯具的下垂线成45-85°范围内的亮度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规定的照度是指参考平面上的房间各点的平均照度值

在自选商场的营业大厅中,采用一般照明方式最适宜

在医院病房中,宜采用漫射型灯具

博物馆珍品陈列室照明宜采用无紫外线管型荧光灯

照明节能的一般原则是在保证照明质量前提下节能

波长为380-780nm的辐射是可见光;

白乳胶漆表面反光系数为0.84;灰色水泥砂浆面为0.32

安装压花玻璃时压花面应朝内,安装磨砂玻璃时毛面应朝内

我国天然光最丰富的地区是西北和北部地区,向南逐渐降低,四川盆地最低

我国光气候分为五区;要取得同样照度,Ⅰ类光气候区开窗面积最小,Ⅴ类光气候区开窗面积最大

综合医院医生办公和病人活动室及图书馆查目录室窗地比为1/6

教室、阅览室、办公室、会议室及医院诊疗室药房、开架书库装裱室灯的窗地比为1/4

避免一、二次反射眩光,对面高侧窗的中心和画面中心连线和水平的夹角应大于50°

适宜照度陈列室采光系数不大于2%

墙面的色调应采用中性,其反射比取0.3左右

固体发光(热辐射):

普通和充气白炽灯、卤(碘、溴)钨灯

气体发光(气体放电):

低压荧光灯;高压汞灯、钠灯、金属卤化物灯

光源发出的光通量与它所消耗的功率之比,称光效,单位:

Lm/W

白炽灯卤钨灯荧光灯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灯高压钠灯

功率(W)15-1000200-20006-4050-1000125-350050-1000

寿命(h)1000800-20002000-50004000-90001000-200006000-10000

色温(K)280028503000-650060004500-70002000

显色(Ra)95-9995-9950-9340-5060-9520,40,60

低压钠灯的光效率最高

氙灯的功率大、光通大、又放出紫外线故安装高度不宜低于20米

直接型灯具的下半球的光通量占90-100%

卤钨灯不适用于有振动的场所

住宅卧室中使用的荧光灯的维护系数是0.75

图书馆中老年读者阅览室的照度标准值应为200-300-500Lx

剧场观众厅的照度值为50-75-100Lx

电影院观众厅50Lx

住宅卫生间的照度值为10-15-20Lx

篮球、排球比赛时,地面照度为500Lx

阅览室、中小学计算机、美术室、有视频工作的办公室200Lx

中小学教室、办公室、营业柜台、普通办公室150Lx

起居室、旅馆客房一般活动区30Lx

疏散照明地面平面水平照度不宜低于0.5Lx

工作场地的安全照明照度不得低于一般照明的5%

备用照明的照度不宜低于一般照明照度的10%

分区一般照明时,通道和非工作区,一般照明的照度值不宜低于工作面照度的1/5

应选择光效高的光源与灯具

高杆照明指的是一组灯具安装在高度≥20米的灯杆上进行大面积照明的方式

主要道路上,路灯间距通常为30-40米

转播彩色电视的体育馆光源一般显色指数不应小于65

要求瞬时启动或调光的场所,宜采用白炽灯或卤钨灯

通常人们观看展品的最佳距离应为展品高度的1-1.5倍

眩光角的控制光范围40-85°

展览馆的防止一次反射角<40°;同样满足一次反射,顶窗采光比侧窗采光可降低层高约1/3

办公室其顶棚表面的反射比宜为0.7-0.8

高大的空间场所应选择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如金属卤化物灯

高压钠灯仅适宜于辩色要求不高的库房

篮球场的宜采用金属卤化灯,安装高度应为≥6.7米;网球场应为≥7.0米

住宅中卧室和餐厅的照明宜选用低色温光源

设计教室照明时要将荧光灯管的长轴垂直于黑板布置,这样引起的直接眩光较小

航空障碍标志灯的水平、垂直距离不宜大于45米

灯具与图书等易燃物的距离应大于0.5米

应设应急照明的场所有:

面积大于200平方米的演播室、面积大于1500平方米的营业厅和展厅

4.3热(16)

Ⅰ、严寒地区≤-10℃加强防寒,不考虑防热

Ⅱ、寒冷地区-10℃-0℃满足冬季保温,兼顾夏热

Ⅲ、夏热冬冷地区0-10℃满足夏季防热,兼顾冬季保温

Ⅳ、夏热冬暖地区>10℃充分满足防热,不考虑冬季保温

Ⅴ、温和地区0-13℃部分地区考虑冬季保温,不考虑夏季防热

太阳辐射的波长主要是短波辐射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为直射和散射辐射

同一时刻,建筑物各表面的太阳辐射照度不相同

太阳辐射在不同的波长下的单色辐射本领各不相同

红砖墙面对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大于水泥墙面、灰色水刷石墙面、白色大理石墙面

导热系数由小到大排列岩棉板(80kg/m3)、加气混凝土(500)、水泥砂浆

材料的导热系数λ的单位为W/(mK)

材料的导热热阻R=d/λ=材料的厚度/导热系数

材料层热阻的法定单位是m2K/W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

有些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干密度减小,导热系数先减小后增大

总传热系数Ko=1/Ro;总热阻Ro=ΣR

对于一般的封闭空气间层,若使热阻取值最大,厚度应确定为50最合适(>50无效果)

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在其间层内贴上铝箔后会大量增加,是因为铝箔减小了空气间层的辐射换热

铝箔宜设在温度较高的一侧

蓄水屋面的水深宜为150-200

空气间层的辐射换热占比例70%

若想增加砖墙的保温性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应增加砖墙的厚度、增设一保温材料层、设置封闭空气间层

当稳定传热条件下,若室内气温高于室外气温时

围护结构内部各材料的温度不随时间变化

围护结构内部的温度从内至外逐渐减小

围护结构各材料层内的温度分布为一条直线

围护结构内部各材料的的热流量强度处处相等

建筑物中屋面、墙体、玻璃和钢筋混凝土,其中玻璃的耐热最差

所谓吸热玻璃的原理是改变玻璃的化学成分

木地面、塑料地面、水泥沙浆地面、水磨石地面中;水磨石地面的吸热指数最大

单层木窗的散热量约为同等面积砖墙的散热量的3-5倍

屋顶从节能的角度考虑,其热阻值应在热工规范要求的最小总热阻的基础上至少增加20%

不采暖楼梯间的隔墙应进行保温验算

围护结构内的热桥部位必须进行保温验算

保温验算要求围护结构的总热阻不小于最小传热阻

不采暖楼梯间的隔墙需要进行室内外温差修正

不同类型建筑物墙体的允许温差不同

地面对人体热舒适感及健康影响最大的部分是地板的面层材料

对地板的保温处理应沿地板的周边作局部保温比较合理

严寒地区建筑物周边无采暖管沟时,在外墙内侧0.5-1.0米范围内铺设

在窗户保温设计中,对居住建筑各方向窗墙面积比的要求为

热工规范考虑:

北向≤20%;东西向≤25%(单层窗)--30(双层窗)%;南向≤35%

节能上考虑:

北向≤25%;东西向≤30%;南向≤35%

导热系数<0.3W/mK的叫绝热材料

采用密封条提高窗户气密性

将钢窗框改为塑料窗框

增加玻璃层数

若不改变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汽含量,使室内空气温度上升,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小

空气的温度越高,容纳水蒸气的能力越强

为防止采暖建筑外围护结构内部冬季产生冷凝,可在围护结构内设排气通道通向室外

将水蒸气渗透系数大的材料放在靠近室外一侧

将隔气层放在保温材料层内侧

围护结构内部材料的层次应尽量满足让水蒸气‘进难出易’

蒸汽渗透系数;重砂浆土砖砌体>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

蒸汽渗透阻H=d/μ=材料厚度/渗透系数

在围护结构内设置隔气层的条件是保温材料层受潮以后的重量湿度超过允许湿度增量

室外计算温度te的计算公式

Ⅰ--重型D>6.0te=tw

Ⅱ--中型4.1~6.0te=0.6tw+0.4temin

Ⅲ--轻型1.6~4.0te=0.3tw+0.7temin

Ⅳ--超轻型≤1.5te=temin

对于实心墙当D≤6.0时,按Ⅱ--中型取

采暖期天数指累计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

采暖期度日数;室内基准温度18℃与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之间的温差与采暖期总天数的乘积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低于-5℃的地区,建筑物外墙在室外地坪以下的垂直墙面和周边直接接触土壤的地面应采取保温措施

多层住宅采用开敞式楼梯间比有门窗的楼梯间,其耗热量指标约上升10-20%

耗热量指标由大到小:

高层塔式住宅>多层板式住宅>高层板式住宅

在周期性变化热作用下围护结构的传热特征是室外温度、平壁表面温度和内部任一截面处的温度都是同一周期的简谐波动

从室外空间到平壁内部,温度波动的振幅逐渐减小;温度波动的相位逐渐向后推迟

简谐热作用下,材料的蓄热系数越大,表面温度波动越小,反之波动越大

围护结构的总衰减度是室外温度波的振幅与由室外温度波引起的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波的振幅比Vo=Atsa/Aife

在进行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时,室外热作用应选择室外综合温度

隔热设计时,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最高温度不得高于夏季室外计算温度的最高值

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时,隔热处理的侧重点依次是屋顶、西墙、东墙、南墙、北墙

风向投射角是风向投射线与墙面法线的夹角,风向投射角愈小,房间自然通风有利,但屋后的旋涡区较大

在建筑日照设计中,太阳高度角与赤纬角、时角、地理纬度有关

夏至日中午12时,太阳的赤纬角和时角分别为23°27′和0°

赤纬角是太阳光线与赤道面的夹角春秋分时=0;冬至日=-23°27′;夏至时=23°27′

时角是太阳所在的时圈与通过当地正南方向的时圈构成的夹角

正午=0;下午>0;上午<0

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夹角

日出、日没时太阳角高度为0,正午时最大

太阳方位角是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线与地平面正南线所夹的角

水平式遮阳适用于南向附近的窗口

综合式遮阳适用于东南向或西南向附近的窗口

垂直式遮阳主要适用于北向、东北向、西北向窗口

挡板式遮阳主要适用于东、西向窗口

在窗两侧空气压差为10Pa的条件下,中、高层建筑中单位时间内每米缝长的空气渗透量不应大于2.5m3/mh

低、多层建筑不应大于4.0m3/mh

我国的标准时间是以东经120度为依据,作为北京时间的标准

空调建筑其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围护结构的保温材料使用:

间歇使用的宜采用轻质材料,连续使用的宜采用重质材料

对于间歇使用的房间如剧院、体育馆,其保温层应放在承重层的内侧

办公建筑中外墙的室内空气与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允许温差为6.0℃

隔气层对于采暖房屋应布置在保温层的内侧

双层玻璃层间距离宜为20-30

在围护结构的隔热措施中,可采用通风间层的做法

其通风间层的高度200左右

基层上面应设有60左右的隔热层

通风层顶的风道长度不宜大于10米

当室内温度为13-24℃时,相对湿度大于75%的房间属于潮湿房间

在确定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的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均按60%计算

在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阳台门下部的肚板部分的传热系数应为

严寒地区:

≤1.35;寒冷地区:

≤1.72

一般气象学上所指的气温是距地面1.5米高处,百叶箱内的空气温度

围护结构夏季室外计算温度平均值te,应按历年最热一天的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确定

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应取各地历年七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