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长沙医学院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8488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长沙医学院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长沙医学院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长沙医学院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长沙医学院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长沙医学院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长沙医学院doc.docx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长沙医学院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长沙医学院doc.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长沙医学院doc.docx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长沙医学院doc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

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

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

()

(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作为疾病的致病剂

  (b)DNA突变导致毒性丧失

 (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d)DNA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

 (e)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DNA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

2.1953年Watson和 Crick提出:

()

 (a)多核苷酸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

(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而非RNA

  (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

3.双链DNA中的碱基对有:

(  )

 (a)A—U (b)G-T (c)C-G (d)T-A (e)C—A

4.DNA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特性。

以下哪些是对DNA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

(  )

  (a)哺乳动物DNA约为45℃,因此发烧时体温高于42℃是十分危险的

  (b)依赖于 A—T含量,因为A-T含量越高则双链分开所需要的能量越少

 (c)是双链 DNA中两条单链分开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的中间值

(d)可通过碱基在260mm的特征吸收峰的改变来确定

 (e)就是单链发生断裂(磷酸二酯键断裂)时的温度ﻭ5。

 DNA的变性:

(  )

(a)包括双螺旋的解链

  (b)可以由低温产生

 (c)是可逆的

 (d)是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e)包括氢键的断裂

6。

在类似RNA这样的单链核酸所表现出的“二级结构”中,发夹结构的形成:

()

  (a)基于各个片段间的互补,形成反向平行双螺旋

 (b)依赖于 A-U含量,因为形成的氢键越少则发生碱基配对所需的能量也越少

  (c)仅仅当两配对区段中所有的碱基均互补时才会发生

(d)同样包括有像G—U这样的不规则碱基配对

(e)允许存在几个只有提供过量的自由能才能形成碱基对的碱基

7.DNA分子中的超螺旋:

( )

 (a)仅发生于环状 DNA中。

如果双螺旋在围绕其自身的轴缠绕后(即增加缠绕数)才闭合,则双螺旋在扭转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

(b)在线性和环状DNA中均有发生.缠绕数的增加可被碱基配对的改变和氢键的增加所抑制

 (c)可在一个闭合的DNA分子中形成一个左手双螺旋。

负超螺旋是 DNA修饰的前  提,为酶接触 DNA提供了条件

 (d)是真核生物DNA有丝分裂过程中固缩的原因

(e)是双螺旋中一条链绕另一条链的旋转数和双螺旋轴的回转数的总和

8.DNA在10nm纤丝中压缩多少倍(长度)?

( )

 (a)6倍(b)1O倍  (c)40倍  (d)240倍(e)1000倍(f)100 000倍

9. DNA在30nm纤丝中压缩多少倍?

()

(a)6倍 (b)10倍 (c)40倍(d)240倍(e)1000倍 (f)100000倍

10。

DNA在染色体的常染色质区压缩多少倍?

()

(a)6倍(b)10倍(c)40倍 (d)240倍(e)1000倍 (f)100000倍

11。

DNA在中期染色体中压缩多少倍?

( )

(a)6倍 (b)10倍 (c)40倍(d)240倍 (e)1000倍(f)1000O0倍

12。

组蛋白的净电荷是:

(  )

(a)正(b)中性 (c)负

13.核小体的电性是:

( )

 (a)正 (b)中性(C)负

14.当新的核小体在体外形成时,会出现以下哪些过程?

(   )

 (a)核心组蛋白与DNA结合时,一次只结合一个

 (b)一个H32—H42核形成,并与DNA结合,随后按顺序加上两个 H2A—H2B二聚体

 (c)核心八聚体完全形成后,再与DNA结合

15。

当一个基因具有活性时:

( )

  (a)启动子一般是不带有核小体的

(b)整个基因一般是不带有核小体的

   (C)基因被核小体遮盖,但染色质结构已发生改变以致于整个基因对核酸酶降解更加敏感

16。

原核细胞信使RNA含有几个其功能所必需的特征区段,它们是:

( )

(a)启动子,SD序列,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茎环结构

   (b)启动子,转录起始位点,前导序列,由顺反子间区序列隔开的SD序列和ORF,

  尾部序列,茎环结构

(c)转录起始位点,尾部序列,由顺反子间区序列隔开的SD序列和ORF,茎环结构

(d)转录起始位点,前导序列,由顺反子间区序列隔开的SD序列和ORF,尾部序列

17。

tRNA参与的反应有:

(   )

 (a)转录

 (b)反转录

(C)翻译

(d)前体mRNA的剪接

  (e)复制

18.氨酰tRNA的作用由( )决定

 (a)其氨基酸

  (b)其反密码子

(c)其固定的碱基区

 (d)氨基酸与反密码子的距离,越近越好

   (e)氨酰tRNA合成酶的活性

19。

Ⅰ型内含子能利用多种形式的鸟嘌呤,如:

(     )

(a)GMP(b)GDP(c)GTP (d) dGDP  (e)ddGMP(2’,3’-双脱氧GMP)

20。

Ⅰ型内含子折叠成的复杂二级结构:

()

(a)有长9bp的核苷酸配对

 (b)对突变有很大的耐受性

 (c)形成可结合外来 G和金属离子的“口袋"

(d)使内含子的所有末端都在一起

(e)在剪接过程中发生构象重组

   (f)利用 Pl和P9螺旋产生催化中心

21.RNaseP:

(  )

  (a)其外切核酸酶活性催化产生tRNA成熟的5'末端

(b)含有RNA和蛋白组分

(c)体内切割需要两个组分

(d)体外切割需要两个组分

  (e)采用复杂的二级与三级结构形成催化位点

22.锤头型核酶:

()

(a)是一种具有催化活性的小RNA

  (b)需要仅含有17个保守核苷酸的二级结构

(c)不需要Mg2+协助

 (d)可用两个独立的RNA创建锤头型核酶

23.Ⅰ型剪接需要(  )

 (a)单价阳离子

(b)二价阳离子

(c)四价阳离子

  (d)UlsnRNP

 (e)一个腺苷酸分支点

(f)一个鸟膘呤核苷酸作为辅助因子

24.在Ⅰ型剪接的过程中,(   )

 (a)游离的G被共价加到内含子的5’端

(b)GTP被水解

  (c)内含子形成套马索结构

 (d)在第一步,G的结合位点被外来的 G占据,而在第二步时,被3’剪接位点的G所取代

 (e)被切除的内含子继续发生反应,包括两个环化反应

25.DNA的复制:

(  )

 (a)包括一个双螺旋中两条子链的合成

 (b)遵循新的子链与其亲本链相配对的原则

(c)依赖于物种特异的遗传密码

   (d)是碱基错配最主要的来源

(e)是一个描述基因表达的过程

26。

一个复制子是:

()

(a)细胞分裂期间复制产物被分离之后的 DNA片段

(b)复制的DNA片段和在此过程中所需的酶和蛋白

(c)任何自发复制的 DNA序列(它与复制起始点相连)

 (d)任何给定的复制机制的产物(如:

单环)

(e)复制起点和复制叉之间的DNA片段

27.真核生物复制子有下列特征,它们:

(  )

(a)比原核生物复制子短得多,因为有末端序列的存在

(b)比原核生物复制子长得多,因为有较大的基因组

(c)通常是双向复制且能融合

  (d)全部立即启动,以确保染色体在S期完成复制

  (e)不是全部立即启动,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只有大约15%是有活性的

28.下述特征是所有(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病毒)复制起始位点都共有的是:

( )

(a)起始位点是包括多个短重复序列的独特DNA片段

(b)起始位点是形成稳定二级结构的回文序列

  (c)多聚体DNA结合蛋白专一性识别这些短的重复序列

(d)起始位点旁侧序列是A-T丰富的,能使 DNA螺旋解开

 (e)起始位点旁侧序列是G—C丰富的,能稳定起始复合物

29。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说法是正确的有:

(  )

(a)按全保留机制进行

 (b)接3'→5'方向进行

 (c)需要4种 dNMP的参与

  (d)需要DNA连接酶的作用

  (e)涉及RNA引物的形成

 (f)需要DNA聚合酶Ⅰ

30.滚环复制:

()

  (a)是细菌DNA的主要复制方式

(b)可以使复制子大量扩增

  (c)产生的复制子总是双链环状拷贝

 (d)是噬菌体DNA在细菌中最通常的—种复制方式

  (e)复制子中编码切口蛋白的基因的表达是自动调节的

31。

标出下列所有正确的答案:

()

  (a)转录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获得两条相同的DNA链的过程

  (b)DNA依赖的DNA聚合酶是负责DNA复制的多亚基酶

(c)细菌转录物(mRNA)是多基因的

 (d)σ因子指导真核生物的hnRNA到 mRNA的转录后修饰

(e)促旋酶(拓扑异构酶Ⅱ)决定靠切开模板链而进行的复制的起始和终止

32.哺乳动物线粒体和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是靠D环复制的.下面哪一种叙述准确地描述了这个过程?

(  )

  (a)两条链都是从oriD开始复制的,这是一个独特的二级结构,由DNA聚合酶复合体识别

 (b)两条链的复制都是从两个独立的起点同时起始的

(c)两条链的复制都是从两个独立的起点先后起始的

(d)复制的起始是由一条或两条(链)替代环促使的

(e)ter基因座延迟一条链的复制完成直到两个复制过程同步

33.DNA多聚体的形成要求有模板和一个自由3’—OH端的存在。

这个末端的形成是靠:

()

(a)在起点或冈崎片段起始位点(3’—GTC)上的一个RNA引发体的合成

  (b)随着链替换切开双链 DNA的一条链

(c)自由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模板一起随机按Watson-Crick原则进行配对

 (d)靠在3’末端形成环(自我引发)

(e)一种末端核苷酸结合蛋白结合到模板的3’末端

34。

对于一个特定的起点,引发体的组成包括:

(     )

   (a)在起始位点与DnaG引发酶相互作用的一个寡聚酶

  (b)一个防止 DNA降解的单链结合蛋白

(c)DnaB解旋酶和附加的DnaC, DnaT, PriA等蛋白

(d)DnaB,单链结合蛋白, DnaC,DnaT, PriA蛋白和DnaG引发酶

 (e)DnaB解旋酶,DnaG引发酶和DNA聚合酶Ⅲ

35.在原核生物复制子中以下哪种酶除去RNA引发体并加入脱氧核糖核苷酸?

()

  (a)DNA聚合酶Ⅲ

(b)DNA聚合酶Ⅱ

 (c)DNA聚合酶Ⅰ

  (d)外切核酸酶MFl

 (e)DNA连接酶

36.λ阻遏蛋白是一种 DNA结合蛋白,它属于以下哪一组?

()

(a)螺旋—环-螺旋蛋白

 (b)螺旋—转角—螺旋蛋白

  (c)锌指蛋白

(d)亮氨酸拉链蛋白

 (e)DNA脱甲基化酶

37.λ原噬菌体的晚期基因的表达依靠:

( )

(a)聚合酶,σ因子,σRE,从启动子PRE起始转录

 (b)抗终止:

N因于允许从启动子PR开始转录的继续

 (c)抑制:

Cro蛋白抑制从启动子PR开始的转录

 (d)抗终止:

 Q因子允许从启动子PR开始转录的继续

  (e)以上全不对

38.裂解细菌的噬菌体具有以下类型:

()

  (a)只有ssRNA(b)只有dSRNA(c)只有ssDNA

 (d)只有dsDNA(e)以上全有

39.原噬菌体(整合到宿主基因组的噬菌体基因组)是自私DNA。

这是因为:

()

 (a)它总是与溶源菌的基因组一起增殖

  (b)它独立于溶源菌的基因组复制

 (c)它对病毒颗粒的进一步感染具有免疫力

  (d)(a)和(c)对

(e)(b)和(c)对

40.一个病毒有一个由单链负链RNA组成的基因组。

以下哪一个过程正确描述了病毒

 RNA的产生?

(  )

   (a)病毒单链负链RNA直接作为mRNA

  (b)先合成双链RNA,而后以新合成的正链作为mRNA

 (c)先合成单链正链DNA,而后再转录成mRNA

(d)单链负链RNA病毒的基因组只编码病毒tRNAs

  (e)以上全不对

41.温和噬菌体从溶源到裂解的转换可用以下哪个过程来描述:

(  )

(a)自体调节的cⅠ基因的表达被Cro蛋白所抑制

  (b)cro基因的表达被λ阻遏蛋白所抑制

(c)原噬菌体的复制被转移因子(TF)介导的DNA聚合酶活性所诱导

  (d)转移σ因子介导的从PR启动子开始转录的诱导

 (e)以上全不对

42。

标出以下所有正确表述:

( )

(a)转录是以半保留方式获得序列相同的两条 DNA链的过程

(b)依赖DNA的DNA聚合酶是多亚基酶,它负责DNA的转录

   (c)细菌的转录物(mRNA)是多基因的

 (d)σ因子指导真核生物 hnRNA的转录后加工,最后形成mRNA

  (e)促旋酶在模板链产生缺口,决定转录的起始和终止

43.下面哪些真正是乳糖操纵子的诱导物?

()

(a)乳糖

 (b)蜜二糖

 (c)O-硝基苯酚—β—半乳糖苷(ONPG)

(d)异丙基—β-半乳糖苷

(e)异乳糖

44.σ因子的结合依靠(  )

(a)对启动子共有序列的长度和间隔的识别

(b)与核心酶的相互作用

 (c)弥补启动子与共有序列部分偏差的反式作用因子的存在

 (d)转录单位的长度

(e)翻译起始密码子的距离

45.下面哪一项是对三元转录复合物的正确描述:

(   )

 (a)σ因子、核心酶和双链DNA在启动子形成的复合物

 (b)全酶、 TFⅠ和解链 DNA双链形成的复合物

 (c)全酶、模板 DNA和新生RNA形成的复合物

(d)三个全酶在转录起始位点(tsp)形成的复合物

(e)σ因子、核心酶和促旋酶形成的复合物

46. σ因子和 DNA之间相互作用的最佳描述是:

( )

 (a)游离和与DNA结合的σ因子的数量是一样的,而且σ因子合成得越多,转录起  始的机会越大

(b)σ因子通常与DNA结合,且沿着DNA搜寻,直到在启动子碰到核心酶.它与DNA的结合不需依靠核心酶

  (c)σ因子通常与DNA结合,且沿着RNA搜寻,直到碰到启动子,在有核心酶存在的时候与之结合

(d)σ因子是DNA依赖的RNA聚合酶的固有组分,它识别启动子共有序列且与全酶结合

(e)σ因子加入三元复合物而启动RNA合成

47.DNA依赖的RNA聚合酶的通读可以靠()

(a)ρ因子蛋白与核心酶的结合

(b)抗终止蛋白与一个内在的ρ因子终止位点结合,因而封闭了终止信号

(c)抗终止蛋白以它的作用位点与核心酶结合,因而改变其构象,使终止信号不能被核心酶识别

(d)NusA蛋白与核心酶的结合

(e)聚合酶跨越抗终止子蛋白——终止子复合物

48。

σ因子专一性表现在:

( )

(a)σ因子修饰酶(SME)催化σ因子变构,使其成为可识别应激启动子的σ因子

(b)不同基因编码识别不同启动子的σ因子

(c)不同细菌产生可以互换的σ因子

 (d)σ因子参与起始依靠特定的核心酶

(e)σ因子是一种非专一性蛋白,作为所有RNA聚合酶的辅助因子起作用

49.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作用是受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控制的,其中一个需要前导肽的翻译,下面哪一个调控这个系统?

( )

(a)色氨酸

(b)色氨酰—tRNATrp

 (c)色氨酰—tRNA

(d)cAMP

 (e)以上都不是

50。

IS元件:

( )

 (a)全是相同的

  (b)具有转座酶基因

 (c)是旁侧重复序列

  (d)引起宿主DNA整合复制

(e)每代每个元件转座103次

51.组成转座子的旁侧IS元件可以:

(   )

 (a)同向

 (b)反向

(c)两个都有功能

(d)两个都没有功能

52。

复制转座:

(     )

  (a)复制转座子,即在老位点上留有一个拷贝

(b)移动元件转到一个新的位点,在原位点上不留元件

  (c)要求有转座酶

 (d)要求解离酶

   (e)涉及保守的复制,在这个过程中转座子序列不发生改变

53.非复制转座:

( )

   (a)复制转座子,即在原位点上留有一个拷贝

 (b)移动元件到一个新的位点,在原位点上不留元件

(c)要求有转座酶

 (d)要求解离酶

(e)涉及保守的复制,在这个过程中转座子序列不发生改变

54.一个转座子的准确切离:

(    )

  (a)切除转座子和两个靶序列

 (b)恢复靶 DNA到它插入前的序列

  (c)比不准确切离更经常发生

55.下面哪个(些)是在非复制转座中转座酶所起的作用?

( )

 (a)切除转座子

(b)在靶位点产生一个交错切口

 (c)将转座子移到新位点

  (d)将转座子连到靶位点的交错切口上

56.关于在 Tn10转座子上dam甲基化效应的陈述哪些是对的?

( )

(a)在IS10R反向重复序列上,一个位点的甲基化可以阻断转座酶的结合

  (b) PIN中的一个位点被甲基化可以刺激转座酶的转录

 (c) Tn10转座在dam—突变中增加1000倍

  (d)复制后甲基化位点立即半甲基化,允许转座酶表达和作用

57。

玉米控制因子:

( )

 (a)在结构和功能上与细菌转座子是相似的

 (b)可能引起染色体结构的许多变化

 (c)可能引起单个玉米颗粒的表型发生许多变化ﻭ  (d)在植物发育期间的不同时间都有活性

58.DS元件:

(  )

 (a)是自主转座元件

  (b)是染色体断裂的位点

 (c)与Ac元件相似

 (d)内部有缺失

  (e)没有末端倒位重复

(f)靠一种非复制机制转座

59.下面哪些是在反转录病毒中发现的基因?

()

 (a)gag  (b)pol (C)env (d)onc

60.反转录病毒LTR:

()

 (a)在病毒基因组的RNA中发现

(b)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产生

 (c)包含一个强启动子

61.宿主染色体在反转录病毒整合位点上会发生什么?

(     )

   (a)4~6个核苷酸被切除

   (b)4~6个核苷酸在整合的一边被复制而在另一边被切除

(c)4~6个核苷酸在整合的每一边都被复制

(d)两个核苷酸从右边被切除

  (e)两个核甘酸从左边被切除

62.下面哪些是LTR的组分?

(  )

 (a) U3(b) U4  (C)R (d)U5

63.反转录病毒的整合酶:

( )ﻭ(a)是一种位点特异性内切核酸酶

 (b)在LTR上起外切核酸酶的作用

  (c)在靶 DNA上产生交互切口

64.δ元件:

(  )

 (a)是具有活性的启动子

(b)当Ty转座时可留在基因组DNA后面

65.Copia元件:

(   )

 (a)在Drosophila基因组中约有2000O个拷贝

 (b)串联排列

(c)两侧为定向重复

 (d)不被转录

 (e)与反转录病毒的env基因有同源性

66.L1元件:

(   )

(a)是病毒反转录转座子超家族的成员

(b)每个哺乳动物基因组中有20000到50000个拷贝

 (C)大约长300bp

 (d)包括一个可读框,产物与反转录酶有同源性

   (e)被转录

(f)有LTRs

67。

Alu因子:

( )

  (a)是病毒反转录转座子超家族的成员

(b)每个哺乳动物基因组中有20000到500 000个拷贝里被发现

 (C)大约长30Obp

(d)包括一个与反转录酶基因有同源的可读框

 (e)被转录

   (0有LTR

68.下面哪些关于Alu序列的描述是正确的?

(  )

(a)所有Alu序列都是相同的

(b)Alu序列来源于有翻译功能的7SL RNA

(C)Alu序列是靠RNA聚合酶Ⅱ转录的

(d)Alu序列永远不会存在于结构基因中

(e)这些序列有一个区段与病毒的DNA复制起点同源

69.基因组是:

( )

  (a)一个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分子总量

(b)一个二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c)遗传单位

  (d)生物体的—个特定细胞内所有基因的分子的总量

70.多态性(可通过表型或DNA分析检测到)是指:

( )

 (a)在一个单克隆的纯化菌落培养物中存在不同的等位基因

(b)一个物种种群中存在至少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c)一个物种种群中存在至少三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d)一个基因影响了—种表型的两个或更多非相关方面的情况

(e)-个细胞含有的两套以上的单倍体基因组

71.真核基因经常被断开:

(  )

(a)反映了真核生物的mRNA是多顺反子

  (b)因为编码序列“外显子”被非编码序列“内含子"所分隔

(c)因为真核生物的DNA为线性而且被分开在各个染色体上,所以同一个基因的  不同部分可能分布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d)表明初始转录产物必须被加工后才可被翻译

 (e)表明真核基因可能有多种表达产物,因为它有可能在mRNA加工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外显子重组方式

72. 下面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C值与生物体的形态复杂性呈正相关

 (b)C值与生物体的形态复杂性呈负相关

(c)每个门的最小C值与生物体形态复杂性是大致相关的

73。

选出下列所有正确的叙述。

( )

 (a)外显子以相同顺序存在于基因组和cDNA中

(b)内含子经常可以被翻译

 (c)人体内所有的细胞具有相同的一套基因

 (d)人体内所有的细胞表达相同的一套基因

(e)人体内所有的细胞以相同的一种方式剪接每个基因的 mRNA

74.下列关于酵母和哺乳动物的陈述哪些是正确的?

()

 (a)大多数酵母基因没有内含子,而大多数哺乳动物基因有许多内含子

  (b)酵母基因组的大部分基因比哺乳动物基因组的大部分基因小

(c)大多数酵母蛋白比哺乳动物相应的蛋白小

(d)尽管酵母基因比哺乳动物基因小,但大多数酵母蛋白与哺乳动物相应的蛋白大小大致相同

75。

下列哪些基因组特性随生物的复杂程度增加而上升?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