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务报表粉饰手段及其防范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216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财务报表粉饰手段及其防范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财务报表粉饰手段及其防范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财务报表粉饰手段及其防范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财务报表粉饰手段及其防范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财务报表粉饰手段及其防范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财务报表粉饰手段及其防范毕业论文.docx

《关于财务报表粉饰手段及其防范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财务报表粉饰手段及其防范毕业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财务报表粉饰手段及其防范毕业论文.docx

关于财务报表粉饰手段及其防范毕业论文

编号:

 

毕业设计(论文)

 

关于财务报表粉饰手段及其防范

 

教学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6年月日

摘要

经济越发达,会计越重要。

财务报表是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国民经济宏观和微观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

由于制度缺陷所致,加上人性贪婪,企业往往通过财务报表造假来满足自己的金钱欲望。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是指公司编造、伪造财务报表数据信息,扰乱资本市场、误导投资者的一种会计操纵行为财务报表粉饰及虚假财务报告,其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和杀伤力,不仅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危害,还会危害广大投资者的资金,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破坏社会成型的建立。

本研究通过对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段进行全面的剖析,从而提出一些防范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发生的措施。

 

关键词财务报表粉饰;动机和手段;防范措施

 

 

1绪论

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应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包括数据化信息和非数据化信息。

数据化信息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有关数据,非数据化信息如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报表附注等。

所以说,财务报表是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国民经济宏观和微观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

作为一种公共产品,财务报告使用者为数众多,包括政府部门、大量投资者等。

财务报粉饰这一词汇来源于国外。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是指公司编造、伪造财务报表数据信息,扰乱资本市场、误导投资者的一种会计操纵行为。

企业财务报表粉饰行为最直接的影响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使投资者信心受损,长远来说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会造成极为负面的影响。

国内外,有形形色色的方式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

2003年3月18日,美国最大的医疗保健公司——南方保健会计造假丑闻败露。

该公司在1997年至2002年上半年期间,虚构了24.69亿美元的利润,虚假利润相当于该期间实际利润绝对值的246.9倍。

这一财务报表造假事件倍受各界关注。

在中国,银广夏造假事件堪称中国股市一绝,公司1999~2000年的“骄人业绩”、惊人的股价涨幅,以及2001年公司业绩泡沫的破灭、股价的狂跌,无不令投资者、证券市场以及社会各界震惊,深度被套或者割肉出局的投资者更是有切肤之痛。

从上面的例子看来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和破坏性。

因此,研究财务报表,探索财务报表粉饰都有哪些手段以及怎样有效防范企业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是各国监管机构共同密切关注的议题。

 

2财务报表粉饰动机

无论任何国家,不管其法律监管制度如何严密,大大小小财务报表舞弊案件都曾经发生过,而且在未来也会继续发生。

财务报表粉饰可能是由于制度缺陷所致,也可能是人性贪婪所致,这一节,笔者将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

2.1管理层期望获取高薪报酬

企业的管理层的薪酬决定的方式一般有三种,由董事会自主决定,并与业绩挂钩;根据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制定;由控股公司给高级管理人员发工资。

不论薪酬由谁发放,业绩是决定薪酬高低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此,报表中反应经营业绩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财务报表与管理层的薪酬间接的挂钩。

为了获取更多的薪酬,上市公司管理层就可能会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

2.2获取上市发行股票的资格

上市发行股票可以在你短期内筹集到大量的资金,这不仅对公司,对公司的高管都有好处。

一方面公司可以获得较大的发展,参与一些利润比较大的项目的开发,另一方面,高管的薪酬也会有所提高,每年的年终分红是非常可观的。

这种巨大的市场诱惑驱使不少拟发行股票的公司为达到上市的目的而编制虚假的财务报告。

2.3市场动机

首先,可能是为了在二级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主要是依据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来进行投资决策的,他们当然会选择业绩好的公司进行投资。

因此,为了吸引投资者的眼球,通过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对一些科目加以装饰,向市场释放业绩良好的信号,以达到树立二级市场良好形象的目的。

其次,为了并购谈个好价钱。

因为上市资格不容易取得,许多非上市公司就试图通过购并,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

购并谈判中最关键的就是购并价格,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的股权可以卖个好价钱,因此,未上市公司可能为了购并谈个好价钱而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

2.4为了获取银行贷款

公司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两个:

一是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而是向银行贷款。

公司上市后,有些经营亏损的企业,为了满足增发新股或者配股的条件,提高配股价格,达到从资本市场上获取更多资金的目的,一些公司经常采用虚增利润、少报亏损的方法,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欺骗投资者。

银行在向公司发放贷款前会对受贷单位的资信情况进行审查,要求是比较严的。

因此,那些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是很好的公司为了获取银行贷款而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

 

3财务报表粉饰手段

财务报表粉饰的方式层出不穷,但典型的例子不外乎采用基金会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甚至以虚假方式高估资产,虚增收入,低估成本等等手段。

实践证明,财务报表粉饰一旦被揭发后,便会发现其作假方法通常并不复杂,但是因为整个过程牵涉管理层凌驾于相关的内部控制部门,多方传统作假,有计划的制造虚假凭证,所以往往一般审查难以发现。

案例显示,不少粉饰行为都是因为内部人士举报而被揭发的,也有不少是因为通过多年的有计划的舞弊行为所创造的虚假收入已累积到了极端严重,无法掩盖的地步而东窗事发。

财务报表的粉饰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粉饰经营业绩与粉饰财务状况。

3.1粉饰经营业绩的类型

企业经营业绩以利润指标表示,根据粉饰经营业绩的需要,操纵利润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1利润最大化

利润组大化的动机容易理解。

企业希望通过提升企业业绩水平获取本不能获得的经济利益。

操纵的典型做法有:

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结转成本、收益性支出混为资本性支出、减少各项准备的计提、增加折旧年限、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等。

3.1.2利润最小化

利润最小化除了可以减少纳税之外,还可以将以后年度的亏损前置于本年度,回避企业连续多年亏损事实。

比如我国上市公司如果连续3年发生亏损,那么它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将后一年甚至两年的潜在亏损前置于本年,使本年发生巨额亏损,而确保以后年度盈利,回避被摘牌的命运。

典型的利润最小化的操纵方法有:

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结转成本、还用加速折旧法、减少折旧年限、增加各项准备的计提、将应予资本化的费用列入当期损益等。

3.1.3利润均衡化

企业将利润均衡化的主要目的是:

塑造企业生产经营稳定的外部形象,以获取较高的资信等级,为对外筹措资金打下基础。

典型的做法有:

利用应收应付账户、跨期摊提账户和递延账户来调节利润,精心设计出企业利润稳步增长的趋势。

3.1.4利润清洗

利润清洗及利润巨额冲销,其目的一般是为了回避责任。

比如企业更换主要经营者时,新任经营者为了自身的经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往往会采用这类方法粉饰财务报表。

典型的做法有:

将坏账、积压存货、长期投资损失、闲置的固定资产、待处理资产盈亏等一系列不良资产或虚拟资产一次性处理为损失。

有的ST公司还采取利润清洗,将亏损提前在当期确认,即所谓的“洗澡”方式,以便为未来的盈利营造空间。

3.2粉饰财务状况的类型

一个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与其资产负债状况密切相关。

因此,粉饰财务状况主要是从操纵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入手。

具体地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类型:

3.2.1高估资产、低估负债

高估资产除可获得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有利于对外筹资的利益外,还可获得股权方面的潜在利益。

例如,当企业对外投资和进行股份制改造时,往往倾向于高估资产价值、以便获得较大比例的股权。

典型的做法是:

编造理由进行资产评估、虚构资产交易业务等。

低估负债可以从形式上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有利于对外筹措资金。

比如企业在争取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时,为了提高信用级别,就有低估负债来降低财务风险的欲望,典型的做法是:

将负债隐藏在关联企业、对或有负债不加以披露等。

如AR公司不恰当地利用“特别目的实体”符合特定条件可以不纳入合并报表的会计惯例。

将本应纳入合并报表的三个“特定目的实体”排除在合并报表编制之外,导致三个会计年度总共高估了4.8亿美元的利润、低估了数亿美元的负债。

基于业绩考核、获取信贷资金、发行股票、壳资源的保留和仕途晋级等目的,财务报表的粉饰一般以利润最大化、利润均衡化以及高估资产和低估负债的形式出现;基于纳税和推卸责任等目的,财务报表粉饰一般以利润最小化和利润清洗的形式出现。

就粉饰财务报表对于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经济利益的影响来看,危害性最大的财务报表粉饰是利润最大化,即所谓的虚盈实亏、隐瞒负债以及高估资产、低估负债的类型。

 

4财务报表粉饰防范措施

4.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加强董事会地位。

董事会在检查和监督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工作方面的作用,包括:

辨别董事会对信息的需求,并安排这些信息的及时提供;每年对流向董事的信息进行评价考核,以确保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理性。

我国上市公司应加强董事会在内部控制构建中的核心地位,发挥其统治、引导及监控职能。

要使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真正发挥作用,首先必须镇政府与董事会相应的、实质性的权利,真正建立起股东与董事之间的新任托管关系。

这就要求企业建立起正规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理顺外部产权关系和内部治理机制。

政府或股东真正从企业事务中超拖出去,给董事会履行其职责、权利的自由空间,发挥其应有的潜能。

这项工作目前正在逐步进行中,国家逐渐通过协议转让、配售、股份回购等方式减持国有股,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将逐渐优化。

4.2提高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考核

一个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什么样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在《会计法》及有关的法规里都有明确的要求,现时我国会计行业改革的力度很大,以及新时期出现的许多比较复杂的经济事项,都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考研,从业人员能否适应这些要求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及严格任职要求是防范财务报表粉饰的一个重要手段。

4.3完善财务报告规范体系,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

4.3.1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消除财务报告造假的前提,会计准则委员会应做到以下几点:

适当调整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首先,要结合我国特色,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公正性作为首要目标;其次,要尽量减少公司会计选择的余地,尤其是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其计量原则应尽可能明确规范,最大限度地减少财务报告造假偶的可能性。

然后相关部门既要检视已颁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寻找并天平其中的真空地带,又要检视当前的实际,发现其中的新变化,及时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例如,当前证券市场中的企业并购、股份回购、认股权计划等事项在会计上应如何对其进行处理和披露尚无明确规定。

4.3.2完善相关制度,消除或缓减财务报告造假的动机

国家政策制定部门应该考虑加快实施政企分开。

政企分开一直是改革开放的一项重点工作,但时至今日,政企尚未实现彻底分开,否则,就不会出现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的频频干预。

因而应建立这样一种机制:

政府不去干预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不去要数字、要利润,而是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经济的健康发展出发,要求公司提供真实的财务报告。

然后修改现行的业绩评价方法。

目前,上市公司大股东对经理人员业绩的评价多事财务指标,这一评价方法必然会助长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粉饰公司财务报告。

为解决这一问题,上市公司应对现行的业绩评价方法予以修改。

美国董事协会的业绩评价因素就有一下八个方面:

领导能力,战略规划,经营业绩,继任规划,人力资源管理,与股东和所有当事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外部的关系,与董事会监事会的关系。

这些指标可供我国企业参考。

4.4提升内审人员地位,建立其与主管机关间的通报机制

公司内审人员居于防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