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gap种植及深加工一体化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8207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37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汉果gap种植及深加工一体化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罗汉果gap种植及深加工一体化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罗汉果gap种植及深加工一体化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罗汉果gap种植及深加工一体化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罗汉果gap种植及深加工一体化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罗汉果gap种植及深加工一体化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罗汉果gap种植及深加工一体化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汉果gap种植及深加工一体化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罗汉果gap种植及深加工一体化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罗汉果gap种植及深加工一体化可行性分析报告

 

罗汉果GAP种植及深加工一体化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况……………………………………………………2

第二章项目意义及必要性……………………………………3

第三章建立“罗汉果GAP种植及加工基地”前景分析……14

第四章项目建设规划…………………………………………35

第五章工程设计方案…………………………………………49

第六章建立“罗汉果GAP种植基地”的可行性……………50

第七章环境保护………………………………………………53

第八章社会效益分析…………………………………………59

第九章项目风险分析…………………………………………60

第十章项目实施的保障………………………………………62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4

第十二章产品成本、销售收入测算……………………………

第十三章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四章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五章可行性结论……………………………………………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罗汉果GAP种植及深加工一体化工程

二、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一)项目建设单位:

广西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二)法人代表:

(三)法定地址:

北海市海玉小区88幢2楼

广西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生物制药企业,先后通过广西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双高”评审,被北海市列为十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注册资金9000万元,股票于2001年8月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号:

600556。

到2002年6月30日止,企业总资产10089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0587万元。

产销率95%、96%、96%、生产成品资金占用率20%。

广西区金融机构对我公司综合经营者素质、经济技术实力、资产负债结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运用效益、经营现金流量、信用状况、竞争优势及发展前景等指标的分析、评估和审计,给我公司信用等级评定为“AAA”级。

目前公司下设6个分公司,有8条生产线,其中有7条生产线(小容量注射剂、颗粒剂、片剂及2条血液制品、2条冻干粉针)通过国家GMP认证,J-1型异体真皮生产线通过CMDC认证。

公司在北海市投资兴建的综合性科技园区,集科研、生产、办公和生活于一体。

园区占地21.6万平方米,片剂、胶囊、颗粒剂、口服液、栓剂、软膏剂6条生产线将于2002年底通过国家GMP认证。

园区建成后,必将发展成为一家集生物生化制品、血液制品、海洋药物、中西成药、保健食品及医疗器械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和科技成果转让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2.《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1年度)》;

3.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实施意见;

4.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国家农副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项目专项实施意见;

5.国办发(1999)29号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问题的通知》;

6.农业部《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

7.北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8.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9.《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10.《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11.国家其他有关政策、法律、法规;

12.相关技术规范、标准。

四、项目拟选地址:

广西桂林永福县

桂林永福县气候温暖、无霜期长、日昼夜温差大,4月至10月在罗汉果的生长期温度为15~28℃,土壤含水量25%~30%、空气相对湿度大(>75%),湿润多雾,土壤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排水良好,最适宜罗汉果植株生长发育。

罗汉果在该地区已有300多年的悠久栽培历史。

桂林永福县气候、水源及土壤条件适合罗汉果生长;环境质量适合无公害生产要求,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灌溉水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标准,即符合GAP对中药材种植的要求。

五、项目建设内容和产品方案

6.12002年12月至2003年底建成布局合理、技术规范、生产规模化的优质无公害罗汉果GAP种植基地,其中优质种苗繁育基地200亩,示范种植基地5000亩,带动建设面积2.5万亩,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罗汉果2600万个,产值2600万元,利润可达600万元。

6.2到2003年9月底,建成红外线烤房及罗汉果甜甙加工厂,年处理罗汉果3000吨(干果),生产罗汉果甜甙100吨,产值4000万美元,利润可达1200万美元。

六、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项目总投资6300万。

其中,固定资产4985万,技术投资315万,流动资金1000万。

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实现年产罗汉果2600万只,价格按1元/只(含税)计,产值为2600万元;年生产罗汉果甜甙100吨,价格按200万元/吨(含税)计,产值为20000万元。

经测算,则年销售收入为19316万元。

七、结论及建议

7.1本项目利用基因工程和现代生物技术,筛选、培育优质罗汉果种苗,建设万亩罗汉果GAP规范化种植基地,进行罗汉果科学管理,提高产量、质量及其稳定性,采用成熟、先进的专利新技术提取罗汉果甜甙,实现罗汉果甜甙生产的工业化、现代化和标准化。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生产工艺技术先进、成熟、可靠,建设条件落实。

项目建设采取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而且可以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业工业化以及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本项目的工艺技术和系列深加工产品,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先进性、成熟性、示范性和带动性,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7.2建议:

7.2.1加强组织领导,引导农民种植。

当地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应该将万亩罗汉果种植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制定长远规划,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把罗汉果生产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项目来抓。

项目承办单位要主动协调好各部门关系,确保产供销一体化各环节的密切衔接。

7.2.2搞好技术培训和服务。

项目承办单位要做好罗汉果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和引进工作,及时向农民传授科学的栽培和管理技术,保证罗汉果的产量和质量。

做到种苗供应到位、技术指导到位、产品回收到位。

7.2.3采取有力措施,保证订单农业的顺利实施。

这一项目涉及到农民和承办单位的利益关系,必须按市场法则签订产销合同,用法律形式界定各有关方面的责、权、利,实行契约化经营、合同化管理,防止果多价贱,保证底价收购、现金收购,保护好农民的利益。

第二章项目意义及必要性

2.1中药产业概况

中药是我们祖国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近代发展却很慢。

新中国成立前夕,整个中药业十分困难。

建国后,国家十分重视中药的发展,最近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中药与天然药物资源大规模普查,发现可供药用的植物、动物、矿物药已达12807种,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许多重要药材如蛔蒿、水飞蓟、安息香、西洋参、白豆蔻、丁香、儿茶等引种成功。

目前我国开展了濒临灭绝的药用动物代用品的研究,如人工麝香、人工牛黄等已研究成功,虎骨、熊胆等也已开展。

到目前为止,已对200多种中药与天然药进行了系统的化学研究,其中包括常用的中药,如人参、三七、大黄、黄连等,据不完全统计,发现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学成份761种;我国药学工作者已从中药与天然药物中开发的单体化合物达32种之多,如利血平、强心灵、去甲乌药碱、紫杉醇、青蒿素等;近年来,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复方新药增长迅猛,至今已有1141种中药新药通过注册,其中一类新药占11.5%,二类占6.5%,三类占40%,四类占40%,五类占2%,如人工麝香、双黄连粉针、绞股蓝总皂甙颗粒、六味地黄口服液、川芎注射液、地奥心血康等。

2001年全国医药工业产值的增加值上升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医药商业领域共实现1126亿元,同比增长15.4%,完成利润4.18亿元,原料药同比增长9.2%,中药同比增长6%,工业利润达8亿元,同比增长37.6%,全国除安徽省外,其余省市医药利润均呈现增长势头;库存下降,应收帐款减少明显;药品销售区域差距加大,整个医药销售更倾向于发达的沿海地区,其中浙江,江苏,上海,广东,山东,北京六省市占全国医药市场的60%;预计全年将实现工业产值2300亿元,商业1500亿元,进出口63亿元(进口40亿元),全行业总体利润可达125-130亿元。

与医药行业的高速成长相对应的是世界医药的未来发展新趋势:

传统化学制药增长速度将逐步放慢,天然和生物药品将成为行业主要增长点,非处方药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天然药品,生物药品和非处方药将三分天下,形成21世纪药业的三大新兴市场,这是未来医药行业最重要的特点。

目前,全球医药经济发展很快,全世界预计到2002年医药市场销售额将达到4000—4060亿美元,2010年医药市场销售额将达6800—7200亿美元。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全世界最大的500强企业1998年销售收入增加0.1%,而利润下降2.2%,但医药、电信、科技和信息等新型企业经营业绩大大好于传统企业,前景十分看好。

其诱人的前景和高额利润,吸引大型跨国集团为争夺这一市场而激烈角逐。

从消费结构上看,全球药品消费85%以上集中在美、欧、日等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

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药品消费观念的转变,购买力将有较快增长。

据预测,今后10年,全球药品销售每年增长7%左右。

到2020年,居世界经济前15位的新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国家医疗水平的提高,将使药品市场消费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天然药物发展潜力巨大。

天然药物目前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目前在自然资源药物研究中越来越多地采用高新技术和生物技术,如用诱变、杂交、多倍体试管受精、原生质融合等进行资源再生工作,寻找其最佳生长条件,运用生物技术选育抗病毒、抗虫害品种,生长无污染药材,应用DNA遗传标记技术进行中药材的品种整理和鉴定,应用生物技术分离植物中的有效成分等。

海洋生物和矿物中被人们先后发现许多具有抗病菌、抗病毒、止血、抗凝血、抗肿瘤等药理活性作用的物质。

目前人们对海洋资源药物的开发刚起步,随着生物工程的迅速发展,当生物工程与海洋生物学结合时,将具有更大优点,由此可产生有益于人类治疗各种疑难疾病的药物。

2.2医药行业的现状

2.2.1制药企业多而散、生产能力过剩

我国现有制药企业6700多个,大型企业只有314家,多数为中小型企业。

造成生产成本高,规模效益差,缺乏科研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产量总体仍供过于求,如我国原料药产能达75万吨之多,而1999年才生产43万吨。

许多企业产品低水平重复生产,有上百个品种的生产能力过剩,供不应求的品种寥寥无几。

主要原因还是由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实效不大,品种严重趋同,企业“多、小、散、低、乱”所造成的。

2.2.2资金投入少,创新能力不足

从国外一些著名制药企业的发展经验来看,作为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其R&D投入至少要占上年销售利润总额的10—15%,而中国制药企业R&D的费用投入一般不超过3%。

导致我国生产的西药品有99%是仿制产品。

近年来生产的873种西药中,97.4%是仿制的。

我国出口产品以中低档原料药为主,制剂产品占出口额的10%。

医药工业是一个高新科技含量极高,集约化、国际化程度很高,高投入、高收益的产业。

以GW(葛兰素—威廉)公司为例,公司销售额最近几年在100亿美元以上,每年拿出10多亿美元用于研究开发新项目,每年公司都能开发出几种新药用化学结构和剂型,使公司始终保持科技优势,新产品储备充足,为公司在医药行业立于不败之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我国目前药品科研和技术开发主体是政府直属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医药工业企业科技开发能力薄弱,只能进行简单的移植和仿制,产、研、学条块分割,科研成果转化率比较低,更谈不上根据市场需求或潜在需求进行高效率的研究开发活动,我国整个医药工业在新药开发方面的投入近几年来始终在总销售额的0.5%左右徘徊,也就是7亿元人民币,又分散于数千家企业,重复使用,很不集中,效率过低,浪费很大;

2.2.3企业发展战略不对路,市场操作理念落后

GW等世界知名的跨国大公司现在在医药市场上主要采取主打拳头产品,数量一般不超过10种,集中力量或形成局部优势打“歼灭战”,而我国医药企业规模虽小,但却贪大求洋,一个企业的主打产品少则十几种多则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什么都想搞,什么也搞不好,结果只能是精力分散,重复制造和盲目竞争;GW公司每年投入市场开发和营销的经费占总销售额的30%,大量的投入用于企业形象战略、品牌战略、广告战略、营销策略、售后服务和市场调研。

而我国医药企业在这些方面的投入不足销售额的10%,而且忙于或热衷于搞低水平的价格战和回扣战,甚至有的企业钻国家法律法规尚未健全的空子,搞违法甚至犯罪活动。

对比来看,对于我国医药行业,形势极不乐观。

2.2.4难得的机遇

GAP的实施,更是企业提高中药产品质量的一次机遇。

实施GAP使中药材质量得到保证,而中药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料均需向GAP基地购买,中药饮片、中成药的质量也将得到提高和可控,附加值随之增加,并且更易打入国际市场。

因此,虽然药材成本有所提高,但销售额和利润仍将提高。

如日本的“顺天堂”制药企业将我国的“六神丸”改制成“救心丸”,由于生产的规范和质量的可控,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仅这一个品种的销售额就相当于我国所有中成药产品的出口额。

因此,实施GAP对中药企业来说,是一次良好的发展机会。

2.3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是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的产业

“十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要力求在总量规模方面上一个新台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着提高,关联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到2005年,力争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目前的约4%左右提高到6%左右;高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目前的约9%左右提高到16%左右;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由目前的约15%左右提高到25%左右。

要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解决濒危、稀缺药用动植物及其优质种源的繁育问题和大宗药材的基地化绿色种植生产问题,运用现代工艺技术进行传统饮片的改良;加强重要中药品种的二次开发及其产业化,鼓励应用先进的提取、分离、制剂和生产控制技术及先进装备,推进中药材提取物中间体的商品化,逐步建立现代中药工业体系;推动中药的国际化,使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

“十五”期间,要加强政策导向,促进科技要素向企业的转移,推动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高技术企业,初步建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基础,大中小高技术企业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格局。

要注重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加快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型高技术企业;要鼓励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型中小企业以及转制后的开发研究型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要营造有利于创业的良好环境,培育一大批机制灵活、专业分工明确、具有较强市场适应能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同时,要以体制创新为先导,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大力培育研究开发和营销服务在内、加工生产在外的新型高技术企业,逐步形成现代生产组织体系。

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大规模的药品降价,使行业平均利润率降低,为了生存与发展,企业唯有追求规模经济,增强新药的创新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与国际医药企业巨头相比,我国医药企业的规模与实力还相差甚远,因此无论是从我国医药行业自身的发展趋势看,还是从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看,我国医药企业都将面临一场以壮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结构性大重组。

而上市公司携资本市场的优势将会脱颖而出,成为我国医药行业的中坚。

展望未来,医药上市公司的重组将会成为市场长期的热点。

现代中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的“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

现代中药产业是在传统中药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成为具有较高技术含量、较强国际竞争能力,以产业化生产现代中药产品为特征的新兴产业群体。

中药产业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产业,又是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是我国医药经济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医药,特别是植物药、天然药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中成药工业的产值平均年增长20%,利润和利税平均年增长24%,呈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到1999年底,我国中药工业的总产值已达到385亿元,约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0%。

但中药产业作为一个传统的民族产业,目前其市场竞争能力还很弱,1999年出口只有6亿美元左右,占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不足5%,与我国天然药物的大国地位相差甚远。

随着国外对中医药的全面认识的提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药产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所以,国家“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把推进现代中药产业化进程,加快现代中药产业的技术进步列为“十五”重大专项。

国家计委在3月发出“现代中药产业专项实施方案,开始组织实施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

2.3.1国家计委组织实施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的目的3个。

加速中药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示范应用先进的提取、分离、制剂及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使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中药骨干企业在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上全面实现技术提升,建立对全行业进行技术辐射的示范工程和产业化基地,提升我国中药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中药产业的结构调整;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中药产品的产业化;强化中药产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增强我国中药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中的竞争力,扩大我国中药在国际药物市场中的份额。

2.3.2从现代中药产业专项实施方案可知,至少在5年内,国家重点支持鼓励的项目有5个:

技术先进,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治疗病症确切、质量标准完善、安全稳定、服用方便、生产条件符合GMP要求、单品种市场潜力可达到年销售亿元以上、具有竞争力的中药标准提取物、新型中成药等现代中药产品的产业化;采用先进单元制造技术与装备在骨干企业中药制药过程中的产业化示范;濒危稀缺药材的优质种源繁育技术的产业化等;可以显著提高行业及大型中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形成中药生产技术工程化的验证基地和技术辐射源为目的,建设现代中药工程研究中心和中药质量标准技术开发中心;鼓励建设采用先进适用技术的道地绿色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加工示范基地。

2.3.3从现代中药产业专项实施方案可知,其实施方案的原则有6条:

以实力强、规模大的企业集团为主体;所实施项目必须具有明确的技术创新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中药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具有广泛的示范性;国家主要以政策引导为主,对重点支持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不支持重复性或单纯扩大生产规模的项目。

国家“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把推进现代中药产业化进程,加快现代中药产业的技术进步列为“十五”重大专项。

为加快现代中药产业的发展,促进中药现代化,适应当今国际、国内医药市场的变化及21世纪医药市场的发展趋势,推动中药产业从传统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在国家计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调研的基础上,国家计委办公厅日前印发《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实施方案》,开始组织实施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

现代中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的“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

现代中药产业是在传统中药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成为具有较高技术含量、较强国际竞争能力,以产业化生产现代中药产品为特征的新兴产业群体。

中药产业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产业,又是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是我国医药经济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医药,特别是植物药、天然药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中成药工业的产值平均年增长20%,利润和利税平均年增长24%,呈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到1999年底,我国中药工业的总产值已达到385亿元,约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0%。

但中药产业作为一个传统的民族产业,目前其市场竞争能力还很弱,1999年出口只有6亿美元左右,占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不足5%,与我国天然药物的大国地位相差甚远。

随着国外对中医药的全面认识的提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药产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拟通过示范中药生产全过程的一系列高技术成果,加速中药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示范应用中药材优良种苗繁育技术与先进的提取、分离、制剂及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使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中药骨干企业在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上全面实现技术提升,建立对全行业进行技术辐射的示范工程和产业化基地,提升我国中药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中药产业的结构调整。

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中药产品的产业化,强化中药产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大品种",促进现代中药产业“大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中药产业的技术跨越,变传统中药产业为现代中药产业。

增强我国中药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中的竞争力,扩大我国中药在国际药物市场中的份额。

专项以技术含量高、疗效优势突出、市场需求量大的现代中药产品为核心内容,国家重点支持技术先进,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治疗病症确切、质量标准完善、安全稳定、服用方便、生产条件符合GMP要求、单品种市场潜力可达到年销售亿元以上、具有竞争力的中药标准提取物、新型中成药等现代中药产品的产业化;重点支持采用先进单元制造技术与装备在骨干企业中药制药过程中的产业化示范、濒危稀缺药材的优质种源繁育技术的产业化等;以显着提高行业及大型中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形成中药生产技术工程化的验证基地和技术辐射源为目的,建设现代中药工程研究中心和中药质量标准技术开发中心。

鼓励建设采用先进适用技术的道地绿色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加工示范基地。

2.4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4.1品种退化严重。

这是影响道地药材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具体表现在一部分道地药材的抗旱性、耐寒性、抗病虫害减弱,耐药性增强或早熟。

2.4.2“公害”问题较为普遍。

由于生产过程中,对土壤选择不严,以及长期施用农药和无机肥,导致目前道地药材普遍存在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超标问题,这是造成道地药材品质下降难以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2.4.3缺乏“品牌”意识。

道地药材也是商品,既是商品,就应该有自己独特品牌。

品牌是商品成功地打通国际市场大门的金钥匙.

2.4.4加工规格无创新。

目前几乎所有的道地药材的商品规格都依从传统加工。

人们对药材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防病治病方面,而是已开拓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药食两用这样更宽领域。

2.4.5技术含量低目前,广西罗汉果经营还停滞在农户种植——小贩购销——小厂简单加工的小生产和小流通状态。

果农以每个果0.8元的较低价格卖给小商贩,小商贩又层层转卖,在这些环节中,几乎没有品牌和包装,附加值很低。

加上罗汉果的深加工技术含量低,生产厂家多,相互加价竞争,导致成本高、利润低、产品创新投入少的恶性循环,成为日渐老化的不赚钱的“大路货”。

2.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实施GAP是加快广西科技发展的需要。

广西把医药定位为支柱产业之一,时至今日,仍未起到支柱作用。

实施GAP是加快广西农业发展的需要。

广西是搞农业的好地方,政府支持、农民踊跃。

公司+科研+基地+农户+政府的管理模式是可行的。

企业是龙头,科研、农户、基地是龙身,政府是龙尾,头尾有机结合,广西的农业发展一定会上一个台阶。

实施GAP是中药材生产产业化的需要。

中药材属农副产品的概念,种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