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8192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

《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

树木学复习要点

树木学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学名、双名法、生态学特性、生物学特性

双名法或学名:

一个完整的植物种的学名包括属名、种加词和命名人姓氏缩写

植物检索表是鉴定植物的索引,可分为:

定距式、平行式

生物学特性是指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个体发育)及生长周期各阶段的性状表现。

生物气候期,简称物候期,是指生物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而有不同的生命活动的现象。

生态学特性是指树木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性。

2、花序类型

总状花序无限花序的一种。

其特点是花轴不分枝,较长,自下而上依次着生许多有柄小花,各小花花柄等长,开花顺序由下而上

圆锥花序在长花轴上分生许多小枝,每小枝自成一总状花序

伞形花序一种花轴,顶端有伞状长梗的花序,如葱、韭菜的花序等。

隐头花序花序的分枝肥大并愈合形成肉质的花座,其上着生有花,花座从四周把与花相对的面包围的形式

柔荑花序无柄的单性花互生排列在不分枝的花轴上,花轴常细长、柔软、下

3、复叶类型

多数小叶排列在叶轴的两侧呈羽毛状,称为羽状复叶

一回羽状复叶羽状复叶的叶轴两侧各具一列小叶

二回羽状复叶叶轴两侧有羽状排列的小叶轴(rachilla),而羽状排列的小叶着生在小叶轴两侧

单身复叶三出复叶的侧生二枚小叶发生退化,仅留下一枚顶生的小叶,外形似单叶,但在其叶轴顶端与顶生小叶相连处,有一明显的关节

三出复叶(teratelycompoundleaf)仅有3片小叶着生在总叶柄的顶端

在复叶上缺乏叶轴,数片小叶着生在总叶柄顶端的一个点上,小叶的排列呈掌状向外展开,称为掌状复叶

羽状复叶的叶轴顶端只生有一片小叶,称为奇数羽状复叶或单数羽状复叶

4、雌蕊和雄蕊类型

二体雄蕊雄蕊由花丝联合成通常数目不等的两束。

二强雄蕊植物的花有雄蕊4枚,其中2枚较长,2枚较短,

冠生雄蕊

离心皮雌蕊一朵花中由多个心皮组成,每个心皮相互分离而形成

合心皮雌蕊由多个心皮构成的雌蕊

5、果实类型

浆果由子房或联合其他花器发育成柔软多汁的肉质果。

荚果由一个心皮发育成的果实。

蒴果干果中裂果的一种,是由复雌蕊构成的果实,成熟时有各种裂开的方式。

梨果由下位子房的花萼筒和子房壁发育而成

核果通常由单雌蕊发展而成,其子房为上位或下位,1~6层心皮,合生或心皮连生肉质果,内含一枚种子

聚合果是指一朵花的许多离生单雌蕊聚集剩余花托,并与花托共同发育的果实

聚花果由整个花序发育成的果实

二、填空(每空格1分,共20分)

1、分类系统、分布区研究。

(P4)

恩格勒系统和哈钦松系统是现代植物学界最普遍采用的两个被子植物分类系

分布区研究1.特有分布2.残遗分布3.替代分布(见书P14)

2、树种原产地。

雪松:

原产喜马拉雅山西部中海拔处

火炬松:

原产美国东南部

湿地松Pinuselliottii.原产美国东南部

落羽杉原产北美

刺桐原产热带非洲

白兰(白兰花原产印尼

广玉兰北美洲东南部;咖啡非洲;橡胶树巴西;黑松日本和朝鲜南部沿海。

3、基本常识:

植物的称谓或所指。

雪松,金钱松,巨杉,南洋杉,日本金松

香樟与楠、梓、桐合称为江南四大名木

世界行道树之王悬铃木

世界油王”的是油棕

4、写出树种学名:

银杏、马尾松、杉木、南方红豆杉、樟树、荔枝、桂花、毛竹、白兰花、苹果、板栗、柑桔。

5、重要科特征。

6、重要属特征。

7、种的分类位置。

8、植物的特殊部位。

以树皮为药用部位的著名中药树种:

肉桂、厚朴、杜仲。

9、生态学特性与植物。

对水分的适应情况来看,水团花、垂柳和池杉都属于湿生树种;从对土壤酸碱性的适应情况来看,茶树及桃金娘属于酸性土树种;而含羞草科的种类普遍较耐干旱瘠薄。

列举两种耐盐碱、抗海风,可以栽培作为沿海防护林的树种木麻黄、椰子。

10、竹类的形态。

地下茎是竹类植物在土壤中横向生长的茎,

竹秆是竹子的主体,分为秆柄、秆基、秆茎3部分

枝竹枝中空有节,枝节由锋环和枝环组成

类的笋和秆外具有的片状物称为箨,而棕榈科很多种类则具有纤维质的叶鞘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

1、国家级保护植物。

银杏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秃杉Taiwanianaflousiana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水松Glyptostrobuspensilis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观光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鹅掌楸。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闽楠

2、落叶与常绿树种。

杉科,柏科

3、植物体的特殊性质或部位。

4、生物学特性。

5、生态学特性。

6、经济用途。

7、重要类群的特征要点。

8、重要类群的花结构。

9、重要特征区别。

10、竹亚科的分枝。

四、问答(共40分)

1、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祼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特征区别。

2、壳斗科、樟科、木兰科、棕榈科、杨柳科、茜草科、悬铃木科、木麻黄科、榕属、桉属、柑桔属、松属、槭树属、山茶属的主要形态特征及用途价值。

柑桔属

1、柑桔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

枝刺短或无。

小叶全缘或有钝齿,翼叶不明显。

果较小,中果皮薄,易剥离。

产地或分布:

各地广泛栽培。

用途:

是我国南方著名水果。

常分柑、桔两类:

柑果较大,果皮粗厚,桔果较小,果皮薄而平滑。

多优良品种。

果可食、作罐头、饮料,果皮入药名“陈皮”,同桔络可健胃、理气化痰、活血散瘀。

果核和叶亦可药用。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

有枝刺。

单身复叶,小叶宽大全缘或有钝齿,总叶柄有倒心形翼叶,较大。

花白色芳香。

柑果大,近球形,中果皮厚不易剥离。

产地或分布:

各地广泛栽培。

用途:

是亚热带重要果树,果极耐贮运。

优良品种多。

果皮入药能化痰止咳,可加工成蜜饯;叶消肿解毒。

松科Pinaceae

2.叶条形或针形3.雌雄同株,雄球花与雌球花上雄蕊与珠鳞均螺旋状排列;每雄蕊具2花药,每珠鳞腹面基部具2枚倒生胚珠,珠鳞与苞鳞分离。

森林的组成树种2.是重要的用材树种。

3.可采割松脂,4.多种种子、花粉可食或药用。

庭院观赏树种。

1油杉:

一年生枝干后颜色桔红色或浅粉红色,叶先端较尖,球果粗大,种鳞宽圆形,产地全省沿海各地,较常见

1.特性:

喜光和暖湿气候,适生于酸性黄红壤。

2.用途

(1)材质中等耐用,作各种用途。

(2)树皮提取栲胶。

(3)种子可榨油。

(4)根皮树脂用于土法造纸。

2金钱松:

仅1种,我国特产。

福建也有。

特征:

落叶乔木。

叶在长枝上螺生,在短枝上簇生排成圆盘状;叶条形,

种鳞扁平,脱落,种子有翅。

3雪松:

1.常绿乔木。

叶在长枝上螺生,在短枝上簇生;叶针形,短而硬,有三棱;花粉无气囊。

1.原产喜马拉雅山西部中海拔处,广为栽培。

2.喜光,喜温凉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

3稍耐寒,耐干瘠,不耐湿热和水涝。

庭园观赏树种

4马尾松:

1.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

2.最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喜酸性土,极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涝和盐碱,3.花期春季,翌年秋冬季球果成熟。

种子繁殖。

用途:

(1)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松树,为我国南方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

(2)是最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

(3)是最重要的采脂树种。

5黄山松:

1.我国特有树种。

分布于河南南部以南,在部分华中、华东省份中山呈间断分布,福建省内垂直分布海拔约700-1800m。

2.最喜光,适生于中山凉爽湿润气候和酸性黄壤,耐干旱瘠薄。

3.生长较马尾松慢,病虫害更少,材质更优,用途似马尾松。

为产区高海拔地区重要的绿化和造林树种。

木兰科

厚朴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

树皮厚,紫褐色,有辛辣味,不开裂。

叶大,集生枝顶,倒卵状椭圆形,下面被毛和白粉,先端圆或钝尖。

产地或分布:

产秦岭、淮河以南,福建西北部常栽培。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生态学特性:

喜光,喜凉爽湿润气候和肥沃、疏松、湿润的微酸性至中性土,在溪谷、河岸和山麓处生长良好。

种子、分檗和萌芽繁殖。

生长快,寿命长。

用途:

树皮为常用重要药材,主治高血压、痢疾、伤寒、腹胀、呕吐、积食、痰多喘咳等症,花果也可入药。

材质轻软细致。

花白色,大而美丽,干直枝疏,叶大,可栽为观赏树和行道树。

荷花玉兰(广玉兰、洋玉兰)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

叶厚革质,倒卵状矩圆形,边缘略反卷,上面极光亮,下面和叶柄密被锈褐色绒毛。

花白色,极大,芳香,花被片12。

产地或分布:

原产北美洲东南部,长江流域以南广泛栽培。

生态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土壤。

用途:

材质坚重,为珍贵用材。

叶大、光亮浓绿,树姿优美,花大、洁白芳香,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树和行道树。

花叶可提取芳香油。

叶可入药治高血压。

可抗烟尘。

白玉兰(玉兰)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

树皮灰色不裂。

顶芽密被灰黄色长毛。

叶纸质,倒卵形,先端宽圆,有突尖。

先花后叶,花大、白色芳香,花被片9。

种子红色。

产地或分布:

分布于秦岭和大别山以南,黄河流域及以南广泛栽培。

喜光,喜肥沃湿润土壤。

种子或嫁接繁殖。

用途:

花大洁白,春花满树,为著名的园林观赏树种。

花可提取香精。

花蕾入药,可开窍通气,为鼻科药。

木材细致。

对SO2和Cl2的抗性较强。

5.紫玉兰(辛夷、木笔、木兰)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常丛生。

叶椭圆状倒卵形,先端急尖。

花被片3轮9枚,外轮3枚较小,线状披针形,黄绿色,萼片状,内2轮6枚较大,长圆状倒卵形,外面紫红色,内面白色。

花略早于叶先开。

花蕾被长绵毛,酷似倒毛笔。

产地或分布:

秦岭以南广为栽培。

抗寒力较白玉兰强。

用途:

为名贵的廷园观赏树。

花提取香精,制肥皂和化妆品。

花蕾入药名“辛夷”,治头痛、鼻炎和疮毒,树皮含辛夷箭毒,有麻痹神经末梢作用,可治腰痛和头痛。

含笑属(白兰属)

白兰(白兰花、白玉兰)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

树皮灰色不裂。

幼枝和芽被毛,后脱落。

叶长椭圆形,大,浓绿光亮,托叶痕延至叶柄中部以下。

花白色,芳香,常不结实。

产地或分布:

原产印尼,我国华南引种,长江流域盆栽于温室。

高压或嫁接繁殖。

是珍贵的园林观赏树和行道树。

花可提取香精、熏茶,用途:

入药可祛痰止咳、治前列腺炎。

叶可提取芳香油。

木材可制家具。

含笑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

树皮灰褐色,平滑。

芽、幼枝和叶柄密被黄褐色绒毛。

叶倒卵状椭圆形,托叶痕延至叶柄顶端。

花黄白色,边缘有时紫红色,极芳香,花被片6。

产地或分布:

产于华南,各地广泛栽培。

扦插或压条繁殖。

用途:

是优美的庭园观赏树和绿蓠树。

花叶可提取香精供药用或制作化妆品。

花可制花茶。

深山含笑(光叶白兰花)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全体无毛。

芽、幼枝和叶下面被白粉。

叶椭圆形,叶柄无托叶痕。

花白色,芳香,花被片9。

产地或分布:

福建各地常见。

用途:

材质轻软细致。

花药用,也可提取芳香油。

可作为庭园观赏树。

4、火力楠(醉香含笑)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

树皮灰褐色,平滑。

芽、幼枝、幼叶密被锈色绢毛。

叶椭圆形,背有白粉和灰毛。

花白色,芳香,花被9片。

产地或分布:

主产广东和广西,广泛栽培于中亚热带地区。

生态学特性:

稍耐荫,喜暖湿的气候和肥厚的酸性土。

种子繁殖或萌芽更新。

生长快,寿命长。

用途:

木材结构细,纹理直,易干燥,少开裂,有香气,不受蛀,美观耐用,是上等用材。

是优美的庭园观赏树。

可作为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造林和防火林带树种。

鹅掌楸属

鹅掌楸(马褂木)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

树皮纵裂,灰褐色,叶片4-6裂,马褂形,先端平截或缺裂,下面粉白色,叶柄长。

花被9片,外轮3枚萼片状,内轮6片绿色有黄色条纹,花单生枝顶。

聚合翅果纺缍形。

产地或分布:

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栽培。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生态学特性:

喜光,适生于温凉湿润气候和肥厚土壤,不耐干旱和水湿。

用途:

木材淡红褐色,纹理直,细致,轻软,不易开裂,是优良用材。

树皮入药,祛水湿风寒。

树姿优美,叶形奇特,花大美丽,为珍贵的庭园观赏树种。

樟科

樟属

樟树(香樟)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

树皮黄褐色,不规则纵裂。

全树有芳香的樟脑气味。

小枝绿色光亮无毛。

叶互生,薄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下面有白粉,离基三出脉,脉腋有腺体。

圆锥花序,花绿白色。

果球形,熟时紫黑色,果托杯状,顶端平截。

花期4-5月,果10-11月成熟。

产地或分布:

分布我国东南至西南,福建各地常见,栽培或野生,常见古树。

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生态学特性:

稍耐荫,喜暖湿气候和深厚肥沃的中酸性黄红壤。

种子繁殖,寿命长。

深根性,生长较快,萌芽性强。

用途:

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边材黄褐色,心材色深带红,芳香有光泽,纹理细致美丽,防蛀耐腐耐水湿,为名贵木材之一。

植物体可提取樟脑和樟油,供医药、化工和香料用,可防腐杀虫,是重要工业原料(我国樟脑和樟油产量居世界首位,其中台湾占半数以上)。

种子含油65%,可榨油制皂。

樟叶可饲养樟蚕,蚕丝供医学手术用。

常种为行道树和园林树。

根据体内芳香物质的含量不同,可将其分成三类:

芳樟、油樟、脑樟。

肉桂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

树皮灰褐色,有辛辣甘甜味道和芳香气味。

幼枝四棱形,幼枝、芽、花序和叶柄密被灰黄色绒毛。

叶近对生,厚革质。

狭椭圆形或长圆形,离基三出脉,会合于叶尖,横脉多而明显,叶脉在上面凹陷,脉腋无腺窝,叶下面疏生毛。

花白色。

果椭圆形,紫黑色。

产地或分布:

原产广西,华南亚热带地区栽培,福建主要栽培于闽南,其他地方零星种植。

生态学特性:

喜湿热气候和富含腐殖质、土层肥厚的酸性黄红壤。

用途:

各部均可入药,树皮称“肉桂”,为著名中药和香料,枝皮称“桂皮”,药性温。

各部可提取桂油,入药或作化妆品、巧克力和香烟配香剂等。

阴香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

树皮灰褐色,不裂,有桂皮香味。

叶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下面粉绿色,两面无毛,离基三出脉,侧脉向叶端消失。

产地或分布:

产于华南至西南。

南方广泛栽培作为行道树和园林树。

生态学特性:

耐荫,喜湿热气候。

用途:

木材红褐色,纹理直,结构细,美观耐腐,是上等用材。

皮、根、叶入药能健胃祛风。

也可提取芳香油,作为食用香精或化妆品。

叶可作调味香料。

树冠浓荫,是优良的行道树和绿化树。

闽楠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

树皮黄褐色,片状剥落。

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狭窄而稍小,下面被毛,下面侧脉突起,结成小网格状。

果椭圆形,蓝黑色,宿存花被片紧贴。

产地或分布:

福建产内陆各地。

生海拔800m以下的山地阔叶林,各地栽培,偶见大树。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生态学特性:

耐荫,喜暖湿气候和肥沃中酸性土壤。

种子繁殖,生长较慢。

用途:

木材黄褐色,细致有香气,不变形不开裂,纹理美,耐湿耐腐,为名贵木材,古代用于宫殿柱木和贵族棺木,可作高级家具等。

可种作庭园观赏树。

润楠属

红楠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

树皮黄褐色不裂。

幼枝、叶柄、叶脉常带紫红色或红色。

叶倒卵形,先端突尖,下面有白粉,侧脉细而直。

产地或分布:

福建产内陆山地,常见。

生态学特性:

耐荫,适应性广,是常绿阔叶林的优势种。

用途:

材质中等。

种子含油可制皂和润滑油。

树皮入药,能舒筋活络。

黄楠(黄绒润楠)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

小枝、芽、叶柄、叶背和花序密被黄褐色绒毛。

叶倒卵状长圆形,稍大,基部常带圆形,叶柄粗短,叶色稍淡。

春花夏实。

产地或分布:

全省山地常见。

用途:

木材有粘性,常粉碎作蚊香和熏香原料。

檫木属

檫木(檫树)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

树皮灰褐色纵裂。

叶卵形至倒卵形,全缘或2-3裂,三出脉或羽状脉,下面有白粉,几无毛,叶集生枝顶。

两性花或杂性花,花药4室。

总状花序顶生。

果球形,蓝黑色,有白粉;果梗号筒状,上端增粗,红色肉质。

春天开花,夏天果实成熟,先花后叶。

产地或分布:

福建产闽中、北、东,散生于1200m以下的阔叶林或荒山。

生态学特性:

喜光,喜暖湿气候和深厚肥沃酸性土。

种子繁殖、萌芽更新或分根造林。

纯林不宜,多用杉木混交。

用途:

木材淡黄色,坚硬致密,耐湿耐腐有香气,为优良造船、建筑和家具用材。

种子可榨油。

根、果、叶可提取芳香油。

树冠开展,叶形奇特,秋时黄红色,是优良的绿化树和行道树。

木姜子属

山苍子(山鸡椒)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

树皮灰褐色,全体有浓烈的麻辣味。

叶薄革质,披针形,下面粉绿色,压干后呈绿黑色。

果球形,熟时黑色。

有一变型毛山苍子:

叶下有毛。

产地或分布:

全省山地极常见,多生于荒山、灌丛或采伐迹地、造林地中。

生态学特性:

喜光,适应性强,衰老快。

种子繁殖或萌芽更新。

用途:

木材易劈裂,供制器具和作薪炭材。

果、叶可提取山苍子油,为重要医药和香料工业原料。

根、茎、叶、果均可入药。

叶可驱蚊。

山苍子与油茶混交可防治油茶煤污病。

山胡椒属

1、黑壳楠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

树皮灰黑色,不裂。

小枝粗壮,紫黑色,有明显凸起的皮孔。

叶大,集生枝顶,倒卵状披针形,下面略灰白色,干后叶呈黑色。

果椭圆形,黑色,果托杯状,顶端波状起伏。

有一变型毛黑壳楠:

叶背、叶柄和小枝均有毛。

产地或分布:

福建产内陆山地,生于沟谷阔叶林中。

用途:

是良好的四旁绿化树种。

材质较好。

种子含油,可制皂。

叶和果可提取芳香油。

悬铃木科

悬铃木属

二球悬铃木

形态特征:

叶3-5中裂,托叶长1-1.5cm,果序常2个生于一轴。

杨柳科

杨属

形态特征:

有顶芽;芽鳞多数;小枝粗;髓心五角形;叶片常宽大;叶柄长;花序下垂;苞片撕裂状;花有杯状花盘。

加拿大杨

形态特征:

小枝有棱,皮孔明显。

叶近三角形,基部常有1-2腺点,边缘有圆齿,叶柄扁。

生态学特性:

喜光喜湿,适应性强,生长快,栽培类型多。

产地或分布:

本种为杂交种,起源于法国,现栽于欧、亚、美各洲。

用途:

闽北五十年代栽作行道树,现多作为火柴工业原料树。

意大利214:

10年生高达10m,宜四旁栽植。

扦插繁殖。

木材纹理直、松软,为造纸、火柴、家具用材。

壳斗科

板栗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可达10一15米;树冠扁球形。

无顶芽,小枝有灰色绒毛。

叶片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9一1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至广楔形,叶缘有刺芒状尖锯齿,背面有灰白色绒毛。

花序直立,多数雄花生于上部,数朵雌花生于基部。

壳斗球形,密被长针刺,直径6一9厘米,内含1一3个坚果。

花期5-6月,果熟期9一10月。

产地或分布:

我国特产,全国各地栽培,以黄河流域的华北各省及长江流域各省栽培最为集中,为我国重要的果材兼用的木本粮食树种。

生态学特性:

喜光,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深根性,根系发达,萌蘖力强。

播种和嫁接繁殖。

用途:

坚果富含淀粉香甜可食,为优良干果,木材淡褐色至红褐色,硬重;供建筑树家具、车辆用,树皮外用疮疖,果壳散瘀消肿,种子益气补肾。

树皮和壳斗含革柔质,可提制栲胶

锥栗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

叶互生,卵状披针形,长8-17厘米,宽2-5厘米,顶端长渐尖,基圆形,叶缘锯齿具芒尖。

雄花序生小枝下部叶腋,雌花序生小枝上部叶腋。

壳斗球形,带刺直径2-3.5厘米;坚果单生于壳斗,卵圆形。

种子含有淀粉,属淀粉植物。

产地或分布:

分布于秦岭以南各省,喜光,耐瘠薄,生长于海拔1100米以下地疏林中。

用途:

我国重要的果材兼用的木本粮食树种。

坚果味甜可食,木材坚硬耐水湿,供建筑家具等用。

根皮入药可洗疮毒,花可治痢疾。

树皮外用治疮疖,种仁入药,功用治失眠;生果打烂外敷治恶刺,铁片入内。

栲树(丝栗栲)

形态特征:

幼枝被红褐色鳞秕。

叶长椭圆状披针形,全缘稀上部有1-3对疏浅齿,下面密被红棕色鳞秕。

壳斗全包坚果,不规则开裂,外被分叉刺,排成间断的环状。

坚果单生。

产地或分布:

全省各地常见。

用途:

材质坚重不开裂;坚果可食或酿酒;树形美丽,可供观赏

钩栲

形态特征:

叶大革质,中脉红色,叶背幼时有红棕色鳞秕和灰白色蜡毛,老时无毛,呈灰色或灰棕色。

壳斗外壁具长刺,长15~25cm,每壳斗内具1坚果,壳斗成熟时规则4瓣开裂。

产地或分布:

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南达华南北部、西界川、滇。

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湿润的山地林中。

生态学特性:

耐荫,适生于湿润肥厚土壤,在山谷溪边形成纯林。

用途:

木材红褐色、色泽美、材质硬重,可作建筑等用材。

坚果可食。

室内装修,家具面板,工艺用材。

中药名为钩栗。

果实入药。

主治痢疾。

南岭栲

形态特征:

小枝、叶背密生黄褐色绒毛,叶基心形或圆形,全缘,叶柄短。

苞刺略扁,基部合生成束,红棕色。

坚果扁球形,密生棕色绒毛。

产地或分布:

全省各地常见。

生于1000米以下的山地林中,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江西。

用途:

心材红褐色、边材谈红色、林质坚重,少变形开裂,耐腐,耐水湿,可作造船、家具等用材。

甜槠

形态特征:

壳斗被长3mm以上的尖刺。

每壳斗内具1坚果,成熟时不规则开裂,叶淡绿色,叶背有光亮的蜡质层,叶基部不对称。

产地或分布:

分布于长江以南(云南,海南除外)生于海拔300~1700m山地林中,适应性强,常形成纯林或与木荷等树种混交,为常绿阔叶林优势种。

用途:

材质较坚硬,可作家具等用林,坚果味甜可食。

米槠

形态特征:

每壳斗内具1坚果,壳斗外壁鳞状或针状突起,不规则瓣裂,叶下面幼时被红棕色鳞秕,老时脱落。

产地或分布:

米槠是偏暧性树种,主要分布我国东南沿海,华东、华中、华南、西至四川、贵州。

生态学特性:

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向阳坡地,为阔叶林中优势树种,有小面积纯林。

天然更新良好,幼苗较耐荫。

用途:

木材淡黄褐色,纹理直,材质略坚重,但干燥时易开裂,易受虫蛀,可作家具造船等用材,坚果味甜可食。

石栎属

石栎

产地或分布:

分布长以南,华东、华中至华南。

用途:

中药名为柯树皮。

韧皮部入药,治大腹水病。

木材坚硬光滑,为器械等用材。

青冈属

青冈

形态特征:

叶背粉绿色(被平伏白色单毛)。

叶缘中部以上具疏锯齿。

产地或分布:

分布较广,北起陕西、东至台湾、南至华南、西迄西藏。

生态学特性:

耐荫,喜温暧潮湿气候,有一定耐寒性,为壳斗常绿种分布最广种。

用途:

生长中等,芽力强,天然更新旺盛。

木材硬重,为运动器械等用材。

栎属

栓皮栎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深纵裂,木栓层厚而软,深褐色。

叶边缘有刺芒状细锯齿,背面密生白色星状细绒毛。

壳斗杯状,几无柄,包围坚果2/3以上,苞片锥形,粗刺状,反曲;坚果近球形或卵形,果脐隆起。

生态学特性:

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山坡

产地或分布:

分布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以南各省区。

用途:

栓皮为软木工业原料;种子含淀粉,可酿酒或作饲料;壳斗含鞣质,可作染料或提取拷胶;木材纹理平直,结构较粗,供建筑、车辆等用。

 

木麻黄科

木麻黄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

树皮暗褐色纵裂。

小枝纤细下垂,灰绿色,径0.8mm,长8-15(27)cm,节间长4-9mm,每节有鳞叶7(6-8),节部易折断。

果序椭球形,径1.5cm;苞片宽卵形,钝尖,外被短柔毛;小坚果倒卵形,连翅长4-7mm。

花期4-6月,果期7-11月。

榕属

1)榕树

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全体无毛,有气根。

叶小,倒卵形或卵状椭圆形,侧脉在近叶缘处网结成边脉,干时两面不突起。

隐头花序无梗。

隐花果熟时黄色至紫红色。

产地或分布:

福建沿海地区较多,内陆盆栽较多。

生态学特性:

喜湿热气候和酸性土,-5℃会受冻。

种子或扦插繁殖,生长快寿命长。

在华南有一木成林现象。

用途:

是优良的遮荫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树皮可提取栲胶;纤维含量高;木材轻软易腐;气根、叶、树皮入药。

无花果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叶宽卵形,掌状3-5裂,有不规则圆齿,基部心形,掌状脉,上面粗糙,下面有毛。

隐头花序有梗。

隐花果熟时紫黑色至黄绿色。

产地或分布:

原产地中海沿岸,各地栽培。

生态学特性:

极易繁殖,适应性强,不耐严寒。

用途:

隐花果称无花果,可食、作蜜饯和酿酒,又可药用,润肺止咳、助消化、清热润肠;根、叶治肠炎、腹泻、消肿解毒;可供庭园观赏。

印度橡胶树

形态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