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989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docx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docx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指导书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

 

工业锅炉房毕业设计指导书

本指导书是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提出了进行锅炉房工业设计的程序、考虑原则。

依据,指导学生参考有关资料,学习、运用有关知识去完成这一设计任务。

并对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设计要求做简要的说明。

一、设计程序

1、调查、了解工厂生产工艺的性质对供热的要求,如供热介质的种类、参数、负荷大小等,并了解采暖通风和生活对供热的要求

2、搜集各项必需的原始资料

3、制订设计方案

(1)确定供热介质的种类和参数。

(2)选择锅炉的型号和台数。

(3)选择锅炉房的辅助设备。

(4)确定锅炉房的热力系统,水处理系统、送引风系统及燃料运输系统。

(5)提供土建、电气、给水排水、采暖通风等专业所需资料。

4、在方案已定,设备落实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计算

5、绘制施工图

6、编制设计说明书

二、设备的选择计算

(一)锅炉型号和台数的选择

1、热负荷计算

热负荷计算的目的是求出锅炉房的计算热负荷、平均热负荷和全年热负荷,作为锅炉设备选择的依据。

(1)计算热负荷计算热负荷是选择锅炉的主要依据。

根据各项原始热负荷,考虑同时使用系数、锅炉房自用和热损失系数后得出,参见“设计手册”P811公式(13—1)。

热负荷原始资料中的生产用汽是各种生产设备的铭牌耗量之和;采暖通风用热是指计算温度下采暖通风耗热量;生活用汽是指浴室开水房和食堂等各方面耗汽量之和。

由于用汽设备不一定同时使用,而且使用中的各设备也不一定同时出现最大用汽量,因此需要考虑同时使用系数,以使计算热负荷符合实际出现的最大热负荷,依此选择锅炉。

这样既能满足实际需求,又避免容量偏大造成浪费。

锅炉房内部和蒸汽输送过程中还消耗一部分蒸汽,如汽动泵、蒸汽吹灰、加热给水或燃料用汽、管道散热和漏损等。

一般难以计算这些耗热量,通常以占总用汽量的比值的经验系数表示。

系数的选择应考虑设备特点、介质种类、供热方式和运行管理水平等条件。

同学在使用公式时应理解各个符号表示的意义。

(2)平均热负荷生产和生活用热的平均热负荷在原始资料中给出。

采暖通风平均热负荷根据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计算。

平均热负荷表明负荷的均衡性,表明所选锅炉能否在平均负荷或更低负荷下运行。

对于有季节性负荷(主要指采暖、通风负荷)的锅炉房,其计算负荷和平均负荷,均应按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分别计算得出。

(3)全年负荷根据平均负荷和使用小时数决定,全年负荷是计算全年燃料耗量的依据,也是技术经济比较的根据。

最后将计算结果,汇总于热负荷表之中。

热负荷表应按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分别列出生产、采暖通风、生活和整个锅炉房的计算热负荷和平均热负荷。

参见“设计手册”P810—814。

2、锅炉型号和台数选择

锅炉型号和台数是根据锅炉房热负荷、介质、参数、燃料种类和燃烧方式等因素选择,并应考虑技术经济方面的合理性。

参见“设计手册”P828—P839。

(1)锅炉型号:

选用锅炉的总容量必须满足计算负荷的要求以保证用汽的需要,但也不应超过太多,以免造成浪费。

锅炉的容量应适应锅炉房负荷变化的需要,特别是有季节性负荷的锅炉房,应避免锅炉在很低的负荷下运行。

对于有近期发展的锅炉房、单机容量可选偏大些。

锅炉房中一般尽量选用同一型号的锅炉,便于布置、运行和检修。

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不同型号的锅炉。

例如生产使用蒸汽,采暖通风使用热水,此时可选用蒸汽及热水两种型号的锅炉。

(2)锅炉台数选用锅炉台数应考虑对负荷变化的适应性、备用性、建设和运行的经济性,一般单机容量大的锅炉热效率高、占地少,但台数过少适应负荷变化的能力和备用性差。

一般工业锅炉房不少于两台。

(3)其它方面选用锅炉的燃烧设备应尽可能适应所使用燃料,当使用燃料质量低于锅炉原设计燃料质量时,则燃烧不稳定,且达不到额定出力。

工业锅炉房一般不设备用锅炉,检修可利用非采暖季或生产设备正常停运期间进行,对于不允许中断供热,从而无法停炉检修的锅炉房,可设置备用锅炉。

(4)方案分析设计中应选择几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包括初投资、经常运行费用、占地面积、人员数量、锅炉效率等,最后选出较佳方案。

本课程设计由于时间所限,不要求进行,但同学应了解这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程序。

(二)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锅炉房水处理的任务通常是软化、除氧、某些情况下要除碱或部分除盐。

水处理系统的选择原则参见“设计手册”P257。

1、确定水处理设备生产能力,参见“设计手册”P257。

锅炉补给水需经软化处理,以减少钙、镁离子含量,而除氧设备则需处理锅炉全部给水,补给水是指锅炉给水量与凝结水回收量之差,而锅炉给水量包括蒸发量和排污量,并应考虑设备和管道的漏损。

一般依据下列公式计算。

Db=D+Dlp+Ddp-Dh

式中Db——锅炉补给水量,t-1)条通过设计流量定。

水位位置,尺寸应依建筑周围具体情况,在保持必要的相互距离情况下确定。

消火栓和水泵接合器的数量、位置、型式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化粪池的位置应注意保证与建筑和贮水池等之章有规定的距离。

化粪池容积计算所选参数要合理。

8、专题。

(二)绘图内容及要求

1、绘制的图纸数量不少于10张。

主要是下列图纸:

1)建筑总平面图1:

500-1000;

2)首层平面图1:

100(比例同建筑图,以下同);

3)标准层平面图1:

100;

4)非标准层平面图1:

100;(当各层功能不同且有用水点时,均需绘一张);

5)地下室平面图1:

100(指地下1-3层中有给排水之层);

6)设备层平面图1:

100(有无及数量可能不同,但与给排水有关即绘出);

7)顶层平面图1:

100;

8)裙房平面图1:

100(指有关的);

9)卫生大样图1:

50-1:

30;

10)给水系统图:

1:

100或无比例(以下同);

11)排水系统图1:

100

12)消防系统图1:

100

13)热水系统图1:

100

14)水泵房工艺平面及系统图比例自定;

15)专题有关图纸;

16)设计总说明及图例等。

2、总平面图上,应在建筑周围明显地表示出建筑进水管的位置,外部消防管网的位置,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的位置,贮水池(有时在地下室)等。

表示出污水、废水、雨水管线及化粪池位置,管网上的连接窨井。

同时应标出邻近建筑及道路名称,本建筑的层数标志符号及必要的字等。

3、平面图:

应绘出给水、排水、热水、消防系统的水平干管、支管、主管的位置。

主管需注管号。

消防平面需绘出消火栓、喷头、阀门、水流指示器、减压装置、检查阀门等,需注出管径,喷水支管间距,喷头间距等。

设备层平面需绘清楚各类管线相互位置,连接关系,水箱、气压罐、水泵加热设备等位置、必要的阀门、止回阀仪表等。

地下室平面。

除各类管线外,还需按比例绘出吸水池(或贮水池)位置。

生活泵、各类消防泵、污水池、污水泵、热交换器、热水罐、进户管、水表节点,心脏设备间连接管线,必要的闸门、仪表等。

顶层平面图。

应示出雨水斗的布置,通气管出口,试验消火栓等。

4、系统图:

给水、排水系统图(可以不按比例)应绘出配水点符号、注出干管、主管、支管管径、坡度、标高,检查口、扫除口、通气管及标高等。

消防系统图,除地面标高外、层数等外、需注管径。

消火栓标高,水流指示器,阀门,仪表,火警信号阀等。

5、专题要求,由教师指定,做到技术设计,尽可能达到施工图深度。

(三)设计说明书要求

说明书应按下列顺序与内容撰写。

说明书的中文和外文摘要。

目录

概述

对设计对象的概况介绍:

城市概况、发展远景等。

建筑所在街区具体位置的描述。

建筑性质、功能(如设立各类房间名称,设备、设施的完善程度描述)。

建筑规模的介绍:

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层数(地上、地下),建筑总高度,建筑客房庆位数,职工人数以及建筑设备层层数,位置,室内外标高差等。

建筑结构及基础情况。

给排水管道现状,市政管网压力,冰冻线地下水位资料等。

设计任务(如任务书部分,摘写下来)。

设计依据、写出有关的规范、标准、手册的名称、出版日期、出版社名称;予概算定额名称,出版时间等。

4、设计及设计内容

参照任务及指示书内容及要求编写。

对各系统的方案。

要进行充分的比较和论述后确定。

对各种设备,器材等选择要做说明。

对计算中的选择应写出其根据。

5、工程概算与成本分析

根据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工程量,采用工程概算单价及当地工程予算定额进行编制。

包括卫生器具,管材,设备、各种仪表及有关土建工程,成本分析包括单位面积造价等。

6、存在问题与建议

四、进度安排

毕业设计的第1-4周。

主要完成设计的方案及工艺计算部分。

如建筑内部、外部的给排水、消防方案选择。

布置定线,设备选型。

水力计算及专题设计计算等。

之后进行毕业实习。

实习后,对方案及工艺计算进行最后的调整校核确定,绘图。

时间大致比例如下:

方案及工艺设计计算3-4周

所有平面图绘制3-4周

所有系统图绘制3-4周

专题图纸绘制0.5-1周

整理毕业设计说明书。

概算1-1.5周

准备与参加毕业答辩1周

计算机计算按学校统一安排进行。

上述计划可按情况在教师指导下重新安排或调整。

设计过程中,方案问题、重要设备选定,计算方法等原则问题,需获得指导教师认可后方可继续进行。

五、主要参考文献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S]中国计划出版社

3、《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4、《建筑给水排水》(第五版),王增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建筑给排水分册、水力计算分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8、《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建筑给排水分册、水力计算分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9、《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1、S2、S3,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2002)

10、其它资料。

冷热源工程毕业设计指导书

一、冷源设备选择

1、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

2、由于当前冷水机组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冷热量均能达到产品样本所列数值,另外,系统保温材料性能好,构造完善,冷损失少,因此,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应以正确的空调负荷计算为准,可不作任何附加,避免所选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偏大,造成大马拉小车或机组闲置的情况。

3、对于管线较长的小区管网,则按具体情况确定。

4、冷水机组台数选择

冷水机组台数选择应按工程大小,负荷变化规律及部分负荷运行的调节要求来确定。

当空气调节冷负荷大于528kw时不宜少于2台。

大工程台数也不宜过多。

为保证运转的安全可靠性,当小型工程仅设1台时,应选用调节性能优良、运行可靠的机型,如选择多台压缩机分路联控的机组,即多机头联控型机组。

5、冷水机组机型选择

(1)水冷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的机型宜按制冷量范围,并经过性能价格比进行选择。

冷水机组机型冷量范围(kw)参考价格(元kcals。

此外,单台直燃机或燃气热水机可直接按生产厂家产品样本给出的排烟口径定为烟囱(烟道)尺寸,但水平方向长度超出8m后,每超出1m,总面积应增大5%。

多台机组共用烟道,其截面可取各支烟道截面之和的1.2倍。

为减少烟道汇合处烟气干扰,支烟道与共用烟道的连接宜采用插入式。

②烟囱高度

烟囱高度应大于下式计算值:

H=0.6L+1.2N

式中:

H—烟囱高度m;

L—水平烟道长度m;

N—为弯头数,不宜超过4个。

要注意,烟囱的排出口在屋面时,应距冷却塔12m以上,或高于冷却塔2m以上。

四、机房布置

冷热源机房布置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冷热源机房当采用燃气热水锅炉加电冷水机组作冷热源,或采用直燃机作冷热源时,应由值班控制室、冷源(水泵)机房和热源机房组成,或由值班控制室、直燃机房和水泵房组成;当采用电热水锅炉加电冷水机组作冷热源时,只需由值班控制室和冷热源机房组成,水泵和分、集水器均可安装在冷热源机房内。

按消防要求,热源机房或直燃机房应用防爆墙与冷源(水泵)机房或水泵房分开。

2.冷水机组和直燃机的四周均应按样本要求留足间距,特别是在机组的一端应有足够的空间能对管壳式换热器进行清洗和换管。

3.水泵宜集中布置一处,以便管理和排水。

4.机组和水泵的基础四周应有排水沟,将冷凝水、渗漏水排至地漏或集水坑。

5.分、集水器的中心安装标高为0.9m左右。

6.机房高度方向应有一个预先布置。

在机组的顶部和梁下之间应考虑通风送、排风管(或排烟管)和多层水管的布置高度。

7.值班控制室应有大玻璃窗能观察机房设备的运行。

8.机房需设洗手盆。

9.机房应有两个不相邻的门。

其中一个门的宽度应考虑能让设备进入。

10.机房应设电话和事故照明装置。

11.机房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1.5m。

五、冷水及冷却水系统

1.冷水系统划分

冷水系统的划分通常有两种方式。

(1)按压力划分

即竖向分区。

这主要是考虑各种设备和附件,特别是蒸发器的承压限制。

国产的附件,如阀门的压力等级一般分为0.6MPa、1.6MPa、2.5MPa、4.0MPa等。

设备的压力等级一般分为0.8MPa、1.2MPa、1.6MPa、2.0MPa、2.5MPa。

设备和附件的承压等级越高,造价也越高。

另外,普通焊接钢管的承压也在2.0MPa以内。

为了减少投资及减少对建筑本身的影响,空调冷水系统通常以1.6MPa作为工作压力划分的界线,即在设计时,使水系统内所有设备和附件的工作压力都处于1.6MPa以下。

考虑冷水闭式系统中,水泵的扬程在40mH2O左右,因此,水系统的静压应在120mH2O以下。

对于目前的建筑来说,这相当于大约室外高度100m左右的建筑(地下室–10m)。

当建筑高度较高,使得水静压力大于1.2MPa时(如超高层建筑),冷水系统宜按竖向分区,以少系统内的设备承压。

从高层建筑来看,例如高层酒店,通常在公共部分(称之为裙房)与标准层(称之为塔楼)之间都有明显的建筑形式转换,而且上部为客房或公寓式办公楼时,排水管道也要有一个转换,所以,空调冷水系统与给排水系统一起可考虑在裙房和塔楼之间设一水系统转换用的设备层,以实现竖向分区。

分区后,上区可另设冷热源机组,如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安装在塔楼或裙房顶部,也可在设备层设板式换热器,上、下区的冷水或热水通过板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此时上区的冷水供水温度由于传热温差的存在会比下区的高1~2℃,因此,上区在选择空调末端设备时要考虑到这一点,一般按冷量选择时应加大一号。

按负荷性质分区

负荷性质本身包括了两个主要方面。

①按使用性质分区

从使用性质上分主要是各区域在使用时间、使用方式上有较大区别,这一点在综合性建筑中较为明显。

如酒店建筑中的客房与公共部分,办公建筑中的办公室与公共部分等。

按使用性质分区的好处是可以各区独立管理,不用时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能源,灵活方便。

②按负荷固有性质分区

负荷固有性质主要是朝向及内、外区的影响。

它们均存在供冷、供热量的不同和过渡季度的要求不一致。

按朝向或内、外区分区,可以更好地满足空调对冷热源的要求。

2.冷水及冷却水系统管道布置

(1)冷水管道

冷水管道布置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开式与闭式系统。

可参考《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潘云钢著)P148。

主要是开式与闭式冷、热水泵的扬程计算有所不同。

高层或多层民用建筑空调水系统多为闭式水系统,空气处理设备均采用水冷表冷器。

这种情况无需考虑提高扬程。

冷、热水泵的扬程由冷水机组蒸发器的阻力、最不利环路的沿程及局部阻力和空气处理设备的表冷器水阻力三部分组成。

两管制、三管制和四管制。

可参考《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潘云钢著)P150。

除了五星级酒店等高级建筑外,绝大多数建筑的空调都是采用两管制,即夏天的冷水和冬天的热水都用同一组供、回水管。

同程和异程。

异程系统为了达到各末端设备获得设计的水量,也可采用加装水力平衡阀,但是价格贵,初投资高,调试工作量大。

另外有一种能起到平衡阀平衡压力、平衡流量作用的引射汇流三通,简称引流三通,在空调冷、热水管网上应用得很好。

引流三通可参考《中央空调》(何耀东、何青主编)P352。

使用引流三通可以不再使用普通阀门进行消极的调节,即关小近环路阀门开度,增加阻力来消耗远、近二环路形成的过大压差,以消耗余压能量为代价求得流量平衡。

引流三通是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利用近环路过大的余压能量来引射远环路介质而共同前进的特殊管件。

它的作用不仅保证闭路循环系统中各环路的水力平衡,而更重要的是使系统阻力降低,减少循环压头,从而节省运行费用。

一般可节省电量15~30%,管材耗量节省10~20%。

因为系统管径可以按流速上限确定,不必用扩大管径的办法来减小阻力。

引流三通在浙江温州瓯海永强水暖设备厂有产品。

自动排气阀的设置

在以下部位需设自动排气阀:

Ⅰ.立管最高点;Ⅱ.水平干管顺水流坡度的最高点;Ⅲ.管道出现Π形处的最高点。

坡度与放水。

冷(热)水、冷却水水平干管的坡度i=0.003~0.005。

凝结水水平管路的坡度i=0.01。

坡向对于冷(热)水和冷却水应逆自动排气阀或立管,对于凝结水应坡向地漏、下水管等。

在立管的最低处应设放水排污阀,且不得小于DN40。

在分水器、集水器和水泵的最低处,下Π形管的最低处应设放水阀。

在各层水平干管的末端需安装冲洗阀。

膨胀水箱及位置。

可参考《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潘云钢著)P197。

膨胀水箱有效膨胀容积:

VC=0.0006(t2-t1)V

式中:

VC—膨胀水箱有效膨胀容积L;

0.0006—水的体积膨胀系数;

t1—空调水系统水的最低工作温度,一般可取为7℃;

t2—空调水系统水的最高工作温度,一般可取为65℃;

V—空调水系统内的存水量,可按系统的设计耗冷量Q0(kw)来估算,系统水容量大约为2~3Lkw,则:

VC=0.0006×(65-7)×(2~3)Q0≌(0.07~0.1)Q0L

膨胀水箱有国家标准图集,可以根据膨胀水箱有效膨胀容积来选用。

膨胀水箱的安装位置应高于所有的空调末端设备和冷、热水管道1.5~2m。

伸缩。

较长的立管应注意热胀冷缩,可在立管的适当位置安装伸缩节或橡胶软接头来进行补偿。

管井中水管的布置。

当有多个水系统的管道安装在同一建筑管井中时,应很好地对管道进行布置,要考虑管间距有利于安装和保温,也要考虑各管在管井中的平面位置,要有利于各层水平干管与管井中对应的立管相接。

管材及连接

大管可用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

要求高时可在钢管外热镀锌。

当管径小于DN100时可用镀锌钢管(水煤气管)。

凝结水管可用镀锌钢管,也可用质量好,强度高的聚氯乙烯塑料管。

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采用焊接,镀锌钢管采用丝扣连结。

无缝钢管用“外径×壁厚”表示。

焊接钢管和镀锌钢管用“DN××”表示。

DN是通径,近似于管道内径。

水泵和设备进、出口附件。

(2)冷却水管道

冷却水管道布置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屋面冷却水管应适当保温。

②冷却塔多台并联时要有平衡管,以保持各塔水盘内的水位一致。

补水管应有手动和浮球两个阀。

出水管一般不安装阀门。

进水管最好安装电动蝶阀。

冷却塔的溢水管接在排水管阀门以后的管段上。

排水可直接排于屋面雨水沟。

③冷却水管上屋面最好不要穿屋顶。

④冷却水管道在机房一般走在冷水管道的上面。

3.管道保温

空调冷热水管、凝结水管和屋面冷却水管均需保温。

目前的保

温材料主要有:

外覆铝箔的离心玻璃棉管壳,其导热系数在0.042~0.058wm.K。

此种保温材料价格低,但很多产品质量难于保证,且施工条件差,建筑物装修过程中易将外覆铝箔损坏,引起凝结水滴漏。

聚乙烯(PE)泡沫保温板、管壳(阻燃型),其导热系数在0.038~0.045wm.K。

价格适中,保温后外表平整、美观。

PVCNBR橡塑发泡保温板、管壳(难燃B1级),其导热系数在0.038~0.042wm.K。

价格约高,保温性能好,保温后外表平整、美观。

保温材料厚度可以根据环境温湿度、冷热介质温度和保温管的

外径经计算求得。

其保温原则是保温层外表不结露,且保温材料的初投资与今后运行费的综合值最低,即有一个经济绝热厚度。

经济绝热厚度见《公共建筑节能

六、冷却塔

1.冷却塔类型、性能及能耗

冷却塔类型、性能及能耗可以参考《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潘云钢著)P174~P179。

设计中最常用的冷却塔主要是逆流式和横流式冷却塔。

相比之下逆流式冷却塔热交换效率高,能耗低,价格便宜,且没有横流式那种分水不均的情况。

从冷却塔的形状分又有圆形和方形。

一般来说方形冷却塔占地面积小,紧凑,且美观,目前工程上用得越来越多。

按冷却塔的进出水温度和进出水温差可分为普通型、工业型或中温型。

普通型进出水温差在5℃以下,适用于电压缩式水冷冷水机组;工业型或中温型进出水温差在10℃以下,适用于直燃型冷水机组。

直燃型冷水机组冷却水进出水温差在6℃以上,特别是冷却水先进吸收器再进冷凝器的串联型直燃机,冷却水的温升还要大一些。

2.冷却塔选用及布置

冷却塔选用及布置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冷却塔的台数或方形冷却塔组合的模块数(也可以说是冷却塔的风机数)应与冷水机组的台数对应,以便运行节能。

(2)冷却塔设置位置应通风良好,远离高温或有害气体,并应避免飘逸水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通常是将冷却塔安装在建筑物或裙房的屋面上。

(3)为了保证水泵不吸入空气产生气蚀,同时也为了冷却水温稳定性较好,宜采用集水型冷却塔,即增大冷却塔存水盘的深度,集水量可考虑1.5~2分钟左右的冷却水循环水量。

室外风速低,散热差,此外,城区风冷式空调和中央空调逐年增多,室外空气温湿度高,再加上市场上的冷却塔热工性能达不到样本值,有的厂家以小充大,以次充好等原因,建议冷却塔进出水温差按4℃来确定所需的冷却水循环水量和冷却塔的型号。

冷却塔由于冷却水的蒸发和风机吹散水滴损失的水量需要及时得到补充,因此,冷却塔运行时要补充自来水。

这也是暖通工种与给排水工种配合时需要提供给对方的资料。

冷却塔自来水补水管的大小可按2%的冷却水循环水量来确定。

在工程设计中,冷却塔的基础尺寸和冷却塔的运行重量是暖通工种需要向结构工种提供的资料。

冷却塔的基础形状、尺寸可由样本查得并布置在建筑图上提供给结构工种,其运行重量可按冷却塔自身重量加集水的重量来确定。

在改造工程中或建设单位购买的冷却塔与设计选用的不一致时,冷却塔的基础可以用型钢支架来制作,并将型钢支架的着力点设计在原有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上或建筑物的梁、柱上。

当然应得到结构设计人员的认可。

七、水泵选择

1.水泵型式

常用的水泵型式有卧式离心清水泵(IS泵)、立式离心泵、管道泵、热水泵(IR泵)、空调专用泵等。

一般的清水泵在水温不高于80℃时均能使用,因此,空调的冷热水和冷却水均可用一般的清水泵,但在机房位置充足的情况下,冬季供暖用的热水最好还是采用热水泵(IR泵),热水泵(IR泵)在排气上有较好的措施。

水泵的轴封应选用机械密封式,填料密封式摩擦阻力大且易漏水。

2.水泵的流量

冷却水泵的流量可按冷却塔水量乘1.1的安全裕量确定。

冷热水泵的流量可按冷热水机组的额定水量乘1.2的系数确定。

3.水泵的扬程

(1)冷热水泵

冷热水系统通常采用闭式系统。

闭式系统水泵的扬程H按下式计算:

H=(蒸发器或热水锅炉水阻力+最不利环路空调末端表冷器水阻力+最不利环路阻力)×1.1~1.2

蒸发器或热水锅炉水阻力和空调末端表冷器水阻力可查产品样本。

最不利环路阻力应该是布置好管路,画出最不利环路轴测图,对管段编导,按水量和推荐流速初选管径,再进行水力计算来求得。

水力计算可参考《空气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