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760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docx

《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docx

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

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

1、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序号,下同),气体收集装置为____或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或,

其中更好的是,优点有,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右图电解水实验中的现象,请回答:

A端为电源的极。

写出B端所连接试管内气体的一点性质。

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3、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用A与D相连可制取的一种气体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明将B与C相连,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操作有:

a.停止加热b.固定试管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d.装药品和放棉花e.加热,收集氧气。

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  ,将该操作编号为f,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4)查阅资料:

相同条件下,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

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

4、下列是有关二氧化碳制取的相关问题:

①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鸡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如果用右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不熄灭的可能原因是:

                                        

③实验操作中将鸡蛋壳捣碎的目的是

5、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

同学们对竹子中的 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

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

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向所取气体中入       

         

有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为            。

(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方案一            方案二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    。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   ,原因是   。

c.经过A、B两组同学的实验,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你认为原因是   。

6、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如下图)。

请回答:

(1)根据图2的实验,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是(填①、②或③)。

(2)实验时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燃烧,最好的灭火方法是,所依据的原理是。

7、实验室提供以下所示的常见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

                       

(1)(3分)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O2时,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      (填序号),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为               。

(2)(2分)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它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2分)若直接使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O2,

O2由    口进入;若在装置中充满水,则

O2应由    口进入(填编号)。

8、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

①可燃物;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2.A﹣I是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B、D、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G、H、I、F也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B、C中含有同种元素,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D可用作建筑材料,G是红色金属单质,E中含有钠元素,F有两种元素组成;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试推断:

(1)B、I的化学式为:

B_____;I_____;物质E的俗名是_____(写一个)

(2)反应D—F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若反应(C→B)为化合反应,则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

②反应G→H方程式为_____;③反应F—I方程式_____。

【答案】CO2Cu(OH)2火碱(或烧碱、苛性钠)复分解

Cu+2Ag(NO3)2=2Ag+Cu(NO3)22HCl+Cu(OH)2=CuCl2+2H2O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得B为CO2,D为CaCO3,G为Cu;因F为两种元素组成,且“A、B、D、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得到F不为氧化物和盐,碱含3种元素,单质含一种元素,因此F为HCl;E含钠元素且与酸反应,与反应,得E为NaOH;I为蓝色沉淀,即为Cu(OH)2;C可生成Cu,C可能为CO或CuO,再经“A、B、C中含有同种元素”推知A为O2;能生成I的H肯定含Cu2+,为铜盐,且可以经Cu一步生成,H为Cu(NO3)2

【详解】

(1)B为CO2,I为Cu(OH)2,E为NaOH,NaOH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D为盐,E为酸,酸与盐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3)若C→B为化合反应,则C为CO,反应的方程式为

;G→H是Cu一步反应成Cu(NO3)2只学习了Cu置换Ag,方程式为Cu+2Ag(NO3)2=2Ag+Cu(NO3)2;F为HCl,I为Cu(OH)2,反应的方程式为2HCl+Cu(OH)2=CuCl2+2H2O

故答案为CO2;Cu(OH)2;火碱(或烧碱、苛性钠);复分解;

;Cu+2Ag(NO3)2=2Ag+Cu(NO3)2;2HCl+Cu(OH)2=CuCl2+2H2O

【点睛】

突破口:

该题突破口在于题目中的三个重要信息“A、B、D、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G、H、I、F也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B、C中含有同种元素”这三句话。

掌握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标准及各物质的化学性质就可以进而推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物质

 

3.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Na2SO4、Na2CO3、CaCl2、CuSO4、KCl和KOH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流程和现象记录如下:

(资料)CaCl2、BaCl2、KCl三种溶液均呈中性。

(1)依据步骤①的实验现象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_。

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

【答案】CuSO4Na2CO3+BaCl2===BaCO3↓+2NaClNa2CO3、KOHKCl取少量无色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固体中一定含有KCl,否则不含KCl

【解析】

试题分析:

(1)依据步骤①的实验现象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液呈蓝色;

(2)由③反应现象可知,步骤②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为碳酸钡,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钾,一定不含氯化钙、硫酸钠,因为溶液显碱性,故一定含有氢氧化钾,故反应的方程式为为BaCl2+Na2CO3==BaCO3↓+2NaCl;(3)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Na2CO3、KOH,可能含有KCl,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取少量无色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反之不含氯化钾。

考点:

碱和盐的性质、物质的推断

 

4.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黑色固体,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且B与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B→C的反应类型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2)若A、B、C为三种不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且C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若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且组成元素分别为三种、两种和一种,常温下C为气态,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答案】CO2不一定

H2O

【解析】

【详解】

(1)若A为黑色固体,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且B与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A是碳,B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B→C的反应是一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可以是与氧气反应,也可以是与氧化铜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2)若A、B、C为三种不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且C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C为氢氧化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A为碳酸钙,B为氧化钙,A→B的反应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且组成元素分别为三种、两种、一种,常温下C为气态,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则A可以是硫酸(或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或碳酸盐等,合理即可),B可以是水,C可以是氢气(或氧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氧气),B的化学式为H2O。

【点睛】

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5.已知铜绿[Cu2(OH)2CO3]在加热时分解生成A、B、C三种常见的氧化物,下面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1)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G________,H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C→H________,E+B→G______________

【答案】H2OCuOCuCaCO3

【解析】

【分析】

A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D和E,所以A为水,所以D、E是氢气或氧气中的一种,B和E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红色固体G,所以G为铜,B为氧化铜,那么E就是氢气,所以D为氧气,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能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所以C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黑色单质X反应生成气体F,气体F会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所以F是一氧化碳,X就是木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H是碳酸钙,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红色的铜,二氧化碳和木炭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也会生成铜,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水,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意,推导合理,

【详解】

(1)A是H2O,B是CuO,G是Cu,H是CaCO3;

(2)C→H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E+B→G的反应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白色的铜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A、B、C、D、E、F、G分别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铜、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中的一种.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相连的两个方框表示相应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B、E分别为_____、_____.

(2)A与D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

(3)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二氧化碳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CuO+CO

Cu+CO2

【解析】

【分析】

A、B、C、D、E、F、G分别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铜、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中的一种,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所以B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钡反应,所以C是氢氧化钡,氢氧化钡会与稀硫酸、碳酸钠反应,D如果是碳酸钠,碳酸钠除了会与氢氧化钡、稀硫酸反应,不会与气体物质反应,所以A是氯化钡,E是稀硫酸,稀硫酸会与氧化铜反应,所以F是氧化铜,G是一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所以B是二氧化碳,E是稀硫酸;

(2)A与D的反应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所以实验现象为:

产生白色沉淀;

(3)F与G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uO+CO

Cu+CO2.

故答案为:

(1)二氧化碳,稀硫酸;

(2)产生白色沉淀;(3)CuO+CO

Cu+CO2.

 

7.A、B、C、D四种化合物,由以下8种离子构成(每种离子只能选用一次)。

阳离子:

Na+、Ba2+、Cu2+、Mg2+;阴离子;Cl−、NO3-、OH−、SO42-

四种化合物之间的反应有如下现象:

①A

B→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

②B

D→蓝色沉淀:

③C

B→白色沉淀,再加硝酸沉淀则转化为C。

(1)由此可推知:

A为__________,D为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请写出B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2SO4CuCl22HNO3+Mg(OH)2=Mg(NO3)2+2H2O

【解析】

【分析】

题目中的突破口“A+B→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则为Ba2+和SO4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根据“B+D→蓝色沉淀”,则为Cu2+和OH-作用生成氢氧化铜沉淀;“C+B→白色沉淀,再加硝酸沉淀则转化为C”,则可推测生成的沉淀为不溶性碱氢氧化镁,而C为硝酸镁。

又因为“每种离子只能选用一次”,每个物质只有一种可能,所以推测出各物质,带入验证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

根据“A+B→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则为Ba2+和SO4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则推测A可能为硫酸钠;B为氢氧化钡;化学方程式为:

Ba(OH)2+Na2SO4=BaSO4↓+2NaOH;

根据“B+D→蓝色沉淀”,则为Cu2+和OH-作用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则推测B为氢氧化钡,而D为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

CuCl2+Ba(OH)2=Cu(OH)2↓+BaCl2;

根据“C+B→白色沉淀,再加硝酸沉淀则转化为C”,则可推测生成的沉淀为不溶性碱氢氧化镁,而C为硝酸镁;化学方程式为:

Mg(NO3)2+Ba(OH)2=Ba(NO3)2+Mg(OH)2↓;2HNO3+Mg(OH)2=Mg(NO3)2+2H2O

故A为硫酸钠,B为氢氧化钡,C为硝酸镁,D为氯化铜。

故答案为:

(1)Na2SO4,CuCl2.

(2)2HNO3+Mg(OH)2=Mg(NO3)2+2H2O。

 

8.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直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属于碱:

E属于盐。

(1)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CuSO4Fe+2HCl=FeCl2+H2↑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析】

【分析】

根据“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A是铁;根据“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则B为稀盐酸;根据“C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则C为硫酸铜溶液;根据“D属于碱:

E属于盐”,结合图框,则推测D可能为氢氧化钠,E可能为碳酸钠溶液,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详解】

(1)根据分析,则C的化学式为CuSO4。

(2)A与B反应,即铁与稀盐酸反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3)E转化为D,即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答案为:

CuSO4;Fe+2HCl═FeCl2+H2↑;Na2CO3+Ca(OH)2═CaCO3↓+2NaOH。

【点睛】

本题为框图型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框图,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物质的化学式,然后顺推或逆推或由两边向中间推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