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749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docx

《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docx

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

中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

1、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序号,下同),气体收集装置为____或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或,

其中更好的是,优点有,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右图电解水实验中的现象,请回答:

A端为电源的极。

写出B端所连接试管内气体的一点性质。

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3、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用A与D相连可制取的一种气体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明将B与C相连,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操作有:

a.停止加热b.固定试管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d.装药品和放棉花e.加热,收集氧气。

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  ,将该操作编号为f,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4)查阅资料:

相同条件下,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

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

4、下列是有关二氧化碳制取的相关问题:

①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鸡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如果用右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不熄灭的可能原因是:

                                        

③实验操作中将鸡蛋壳捣碎的目的是

5、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

同学们对竹子中的 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

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

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向所取气体中入       

         

有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为            。

(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方案一            方案二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    。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   ,原因是   。

c.经过A、B两组同学的实验,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你认为原因是   。

6、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如下图)。

请回答:

(1)根据图2的实验,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是(填①、②或③)。

(2)实验时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燃烧,最好的灭火方法是,所依据的原理是。

7、实验室提供以下所示的常见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

                       

(1)(3分)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O2时,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      (填序号),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为               。

(2)(2分)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它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2分)若直接使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O2,

O2由    口进入;若在装置中充满水,则

O2应由    口进入(填编号)。

8、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

①可燃物;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2.利用坐标系建立物质间的关系是总结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如图是根据这九种物质的类别和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换成另一种物质),已知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俗名是______;

(2)H、G均可与M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

G与M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该反应属于______;(写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3)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M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写出所有可能情况,填化学式);

(4)A-H八种物质中能与M溶液反应的物质有______种。

【答案】生石灰复分解反应NaOH、NaOH和Ca(OH)2七

【解析】

【分析】

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所以A是氧化钙,转化生成的B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转化生成的C是碳酸钙,氢氧化钙转化生成的E能转化生成D,最终转化生成碳酸钙,且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所以E是氢氧化钠,D是碳酸钠,H是单质,能与M反应,G与M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所以M是盐酸,H是铁,G是氧化铁,生成的F是氯化铁。

【详解】

(1)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所以A是氧化钙,俗名是生石灰。

(2)G是氧化铁,M是盐酸,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

(3)D是碳酸钠,在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碳酸钠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M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有碳酸钠,所以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4)A-H八种物质中能与M溶液反应的物质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铁、氧化铁、碳酸钠、氢氧化钠共七种。

【点睛】

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所以A是氧化钙,G与M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所以M是盐酸,H是铁,G是氧化铁,生成的F是氯化铁。

 

3.如图,物质王国中的A、B、C、D、E及X六种物质玩“独木桥”游戏,其中A~E分别是盐酸,氢气,氧化铜,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五种物质中的一种。

(1)搭桥:

规则是A~E搭桥后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

已知C是人体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物质。

①D的主要用途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②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③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过桥:

若A~E分別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X可成功过桥,物质X是______。

(填化学式)

【答案】改良酸性土壤置换反应CuO+2HCl=CuCl2+H2OH2O

【解析】

【分析】

A~E分别是盐酸,氢气,氧化铜,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五种物质中的一种,已知C是人体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物质,因此C是盐酸,B、D能与盐酸反应,即B、D分别是氧化铜和氢氧化钙的一种,A、E分别是氢气和二氧化碳的一种,故A、B、C、D、E分别为H2、CuO、HCl、Ca(OH)2、CO2。

【详解】

(1)

①氢氧化钙的用途是:

改良酸性土壤、做建筑材料等;

②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③反应物是氧化铜和盐酸,生成物是氯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2HCl=CuCl2+H2O;

(2)若A~E分别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X可成功过桥,物质X是水,氢气燃烧生成水,氧化铜和氢气反应有水生成,盐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氢氧化钙和酸反应有水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有水生成;故答案为:

①改良酸性土壤;②置换反应;③CuO+2HCl=CuCl2+H2O;

(2)H2O。

【点睛】

掌握物质的推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如图是一些常见物质间互相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

已知高温下CO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和CO2.下列关系图中,A、B、X、Y均为无色气体,E、F为常见金属。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为了安全,点燃A气体之前要_____。

(2)写出图中生成黑色固体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蓝色溶液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气体B还可用黑色固体与无色液体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Fe3O4;;检验纯度Fe+CuSO4═FeSO4+Cu

【解析】

【分析】

已知高温下CO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和CO2.下列关系图中,A、B、X、Y均为无色气体,E、F为常见金属。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铜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乙与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则乙是氧化铜,则F为铜;E为铁,甲为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四氧化三铁、氧化铜反应,分别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铜和二氧化碳,Y为二氧化碳;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

【详解】

由分析可知:

(1)甲的化学式为Fe3O4;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A气体之前要检验纯度;

(2)生成黑色固体甲,即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蓝色溶液与E反应,即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4)气体B还可用黑色固体与无色液体反应得到,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5.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五个试剂瓶,分别盛有NaOH溶液、CuSO4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和稀硫酸。

鉴别操作如下:

(1)呈蓝色的溶液为CuSO4溶液。

取少量其他溶液分别于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CuSO4溶液,可鉴别出NaOH溶液和BaCl2溶液。

鉴别出NaOH溶液的现象是_____。

(2)另取少量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BaCl2溶液,其中一支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结束后,将所有试管中的物质充分混合,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无色滤液,此滤液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____(填化学式)。

取少量无色滤液滴加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

另取少量无色滤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时,一定无明显现象的是_____。

ABa(OH)2溶液BAgNO3溶液CMgD酚酞溶液

【答案】产生蓝色沉淀C

【解析】

【详解】

(1)呈蓝色的溶液为CuSO4溶液。

取少量其他溶液分别于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CuSO4溶液,可鉴别出NaOH溶液和BaCl2溶液。

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uSO4溶液与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鉴别出NaOH溶液的现象是产生蓝色沉淀;故填:

产生蓝色沉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