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重点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731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知识.docx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护理学重点知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知识.docx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知识

妇产科

名词解释

会阴:

指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妊娠期会阴组织变软,伸展性很大,有利于分娩。

分娩时要注意保护此区,以免造成会阴撕裂。

月经周期:

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称为月经周期。

一般为21~35天,平均为28天。

妊娠:

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过程。

妊娠全过程平均约40周,280天。

受精:

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

通常受精发生在排卵后12小时内,整个受精过程约为24小时。

着床:

晚期囊胚侵入到子宫内膜的过程,称孕卵植入,也称着床。

早期妊娠:

妊娠12周末以前。

中期妊娠:

第13~27周末。

晚期妊娠:

第28周及其后。

胎产式:

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身体纵轴之间的关心。

胎先露:

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

胎方位:

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心。

总产程:

即分娩全过程,是指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至胎儿胎盘完全娩出为止。

第一产程:

又称宫颈扩张期。

从出现间歇5~6分钟的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全。

初产妇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约需6~8小时。

第二产程:

又称胎儿娩出期。

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

初产妇约需1~2小时,经产妇不超过1小时。

第三产程:

又称胎盘娩出期。

从胎儿娩出后至胎盘胎膜娩出,约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潜伏期:

是指从出现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

约需8小时,超过16小时称为潜伏期延长。

活跃期:

是指宫口扩张3CM至宫口开全。

约需4小时,超过8小时称活跃期延长。

胎头拨露:

胎头于宫缩时露出于阴道口,露出部位不断增大,在宫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

胎头着冠:

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期时胎头不再回缩。

产褥期:

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器官出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间。

一般为6周。

胎儿窘迫:

是指胎儿在宫内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

新生儿窒息:

是指胎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为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流产:

凡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

早期流产:

流产发生于妊娠12周以前者。

晚期妊娠:

流产发生于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者。

习惯性流产:

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

异位妊娠;正常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腔内膜。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发育时,称为异位妊娠。

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

早产:

是指妊娠满28周不满37足周之间分娩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前置胎盘:

孕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处,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时,称为前置胎盘。

胎盘早期剥离: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期剥离,简称胎盘早剥。

胎膜早破:

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

活跃期停滞:

进入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达2小时以上。

第二产程延长:

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尚未分娩者。

滞产:

指总产程超过24小时者。

产后出血:

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

子宫破裂:

是指子宫体或子宫下端于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发生的破裂,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羊水栓塞:

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的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等一系列极严重的综合征。

产褥感染:

是指产褥期内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产褥病率:

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用口表测量体温4次,间隔时间4小时,有2次达到或超过38摄氏度。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简称功血,是指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存在。

常表现为月经长短不一、经期延长、经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

可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排卵型功血。

外阴包括:

阴阜、大阴唇(当局部受伤时,易形成血肿)、小阴唇(富含丰富的神经末梢,故极敏感)、阴帝(富含神经末梢,最敏感)、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位于大阴唇后部,大小如黄豆,左右各一。

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

于性兴奋时分泌黄色黏液以滑润阴道)、尿道口、阴道口与处女膜】

女性内生殖器包括:

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两者常被称为子宫附件。

阴道功能:

1、是性交器官2、排出月经血的通道3、娩出胎儿的通道

阴道邻近器官:

前壁与膀胱和尿道邻接,后壁与直肠贴近。

阴道后穹隆,是腹腔的最低位置。

经阴道后穹隆穿刺或引流,是诊断某些疾病或实施手术的途径。

子宫的功能:

1、产生月经2、孕育胎儿3、精子到达输卵管的通道4、协助胎儿娩出

成年人的子宫约重50g,长约7~8cm,宽4~5cm,厚2~3cm;宫腔的容积约5ml。

成年人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为2:

1,婴儿期为1:

2。

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部分,称子宫峡部,在非孕期约长1cm。

子宫的四对韧带:

1、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

2、阔韧带维持子宫在盆腔的正中位置

3、主韧带固定子宫颈正常的重要组织

4、宫骶韧带间接保持子宫前倾的位置

输卵管的功能:

是精子和卵子相遇的场所

输卵管的形态又内到外可分为4个部分:

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伞部。

卵巢的功能:

1、产生卵子2、分泌性激素

成年人的卵巢约为4cm*3cm*1cm大小,重约5~6g。

骨盆由两块髋骨和一块骶骨及1块尾骨组成。

骨盆的分界

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续为分界,以上部分为假骨盆,又称大骨盆;以下为真骨盆,又称小骨盆。

在实施子宫切除结扎子宫动脉时,应避免损伤输尿管。

动脉在上,输尿管在下。

新生儿期:

出生后数日,会出现假月经、乳房可稍肿大。

青春期:

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时期,月经初潮是青春期的重要标志。

性成熟期:

周期性排卵和行径,妇女具有旺盛的生育能力。

月经是性功能成熟的一项指标。

月经的第一次来潮,称为初潮。

初潮年龄约为11~18岁,多数为13~15岁,可以早至11~12岁。

每次月经持续的天数称为月经期,一般为3~7天。

月经量约为30~50ml,每月失血量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

排卵的时间多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一般在下次月经来之前14日左右。

雌激素与孕激素生理功能比较

名称

雌激素

孕激素

子宫平滑肌

肥大,增生,收缩

松弛

内膜

增生

分泌

宫颈

松弛,黏液分泌增加,变稀

闭合,黏液分泌减少,变稠

输卵管

加强收缩

抑制收缩

阴道上皮

增生角化变厚

细胞脱落

乳腺

腺管增生

腺泡发育

卵泡发育

卵泡发育

下丘脑

正负反馈

负反馈

水钠潴留

促进

减少

代谢影响

骨代谢、脂代谢

体温升高

第二性征的发育

骨中钙质沉着

子宫内膜的变化:

1、增生期月经周期的第5~14日

2、分泌期月经周期的第15~28日

3、月经期月经周期的的1~4日

月经史询问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持续的时间(如11岁初潮,月经周期28~30日,持续4~5日,可简写为11(4~5)/28~30天。

婚育史1、生育情况包括足月产、早产、流产次数以及现存子女数,以4个阿拉伯数字顺序表示,可简写为:

足-早-流-存,如足月产1次,无早产,流产1次,现存子女1人,可记为1-0-1-1.

2、也可以用孕x产x方式表示,可记为孕2产1(G2P1)。

盆腔检查

1出尿失禁病人外,检查前嘱咐病人排空膀胱,必要时先导尿。

2每检查一人,应更换一块置于臀部下面的垫单、无菌手套和检查器械,一人一换,一次性使用,以避免感染或交叉感染。

3一般妇科检查均取膀胱截石位。

4正常月经期应避免检查。

5无性生活病人禁做阴道窥器检查和双合诊检查,一般仅限于直肠-腹部诊。

胎儿附属物是指胎儿以外的组织,包括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

胎盘的形成于妊娠后6~7周时开始形成,12周末完全形成。

胎盘的结构重450~650g,直径16~20cm,厚约2.5cm,分为胎儿面和母面。

胎盘的功能:

1、气体交换2、营养物质供应3、排出胎儿代谢产物4、分泌功能5、防御功能(胎盘的屏障功能很有限)6、合成功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和孕激素、酶)、7、抑制功能。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主要生理作用有:

6作用于月经黄体,与黄体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产生生化反应以维持黄体寿命,使月经黄体继续增大发育成为妊娠黄体,增加膳体激素的分泌以维持妊娠;

7促进雄激素芳香化转化为雌激素,同时能刺激黄体酮的形成;

8抑制植物血凝素对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保护胚胎滋养层免受母体的免疫攻击;

9刺激睾丸分泌黄体酮,促进男性分化;

10与母体甲状腺细胞TSH受体结合,刺激甲状腺活性。

人胎盘生乳素(HPL)主要作用:

促进乳腺腺泡发育,刺激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白蛋白、乳酪蛋白、乳珠蛋白,为产后的泌乳做好准备。

胎儿脐带:

一条脐静脉和两条脐动脉,脐带长约30~70cm,平均为55cm。

羊水的来源:

妊娠早期的羊水是由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妊娠中期以后,胎儿尿液成为羊水的重要来源。

正常足月妊娠羊水量为1000~1500ml。

呈中性或弱碱性,pH为7.20。

羊水的功能保护母体保护胎儿。

胎儿的发育:

受精后8周的人胚称胚胎,从第9周开始起称为胎儿。

8周末:

胚胎初具人形,超声显像可见早期心脏已形成且有搏动。

12周末:

胎儿外生殖器已发育,部分可辨别性别。

16周末:

从外生殖器可确定性别,部分孕妇自觉有胎动。

20周末:

临床上可听到胎心。

24周末:

各器官均已发育,皮下脂肪开始沉着。

28周末:

胎儿身长约35cm,体重1000g。

可有呼吸运动,此期出生者易患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若加强护理,可以存活。

32周末:

胎儿身长约40cm,体重1700g。

面部毳毛已脱,注意护理,可以存活。

36周末:

胎儿身长约45cm,出生后能啼哭及吸吮,生活能力良好,此期出生者基本可以存活。

40周末:

胎儿已成熟,身长约50cm,体重约3400g。

男性睾丸已下降,女性大小阴唇发育良好。

出生后哭声响亮,吸吮力强,能很好存活。

妊娠前5个月,胎儿身长(cm)=妊娠月数的平方;妊娠后5个月,胎儿身长(cm)=妊娠月数*5。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

子宫:

子宫体:

明显增大变软,早期子宫呈球形且不对称,妊娠12周时,子宫增大均匀并超出盆腔。

妊娠晚期子宫多呈不同程度的右旋,宫腔由非孕妊娠时5ml增加至妊娠足月时约5000ml,子宫大小由非孕妊娠时的7cm*5cm*3cm增大至妊娠足月时的35cm*22cm*25cm。

子宫的循环血量增加,子宫血流量约为500~700ml/min,较非孕时增加4~6倍。

子宫峡部:

非妊娠时的1cm,临产时7~10cm。

子宫颈:

黏液栓,保护宫腔不受感染。

卵巢:

停止排卵。

可见妊娠黄体,维持妊娠。

妊娠10周后,黄体功能由胎盘取代。

阴道:

着色、增厚、皱襞增多,阴道上皮细胞含糖原增加,乳酸含量增加,使阴道pH值下降,不利于一般致病菌生长,有利于防止感染。

外阴:

色素沉着。

乳房:

增大,充血明显,孕妇自觉乳房发胀或刺痛,乳晕着色,乳晕上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小隆起,称蒙氏结节。

循环及血液系统

心脏:

心率每分钟增加约10~15次。

心搏出量和血容量:

心搏出量约自10周起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时达高峰。

血容量自妊娠6周起开始增加,至32~34周时达高峰,血浆的增加多于红细胞的增加,血浆增加1000ml,红细胞约增加500ml,使血液稀释,出现生理学贫血。

孕妇合并心脏病,在妊娠32~34周、分泌期(尤其是第二产程)及产褥期最初3日之内,心脏负荷较重,防止心力衰竭。

血压:

妊娠早期及中期,血压偏低。

妊娠晚期,血压轻度升高。

静脉压:

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血液回流受阻,孕妇易发生痔、外阴及下肢静脉曲张。

孕妇长时间仰卧位,可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搏量降低,血压下降,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泌尿系统:

孕妇易发生肾盂肾炎,且以右侧多见。

消化系统:

妊娠6周开始出现早孕反应,12周左右自行消失。

皮肤

面颊程蝶形的分布的褐色斑,习称妊娠斑,于产后逐渐消退。

随着妊娠子宫增大,孕妇腹壁皮肤弹力纤维过度伸展而断裂,使腹壁皮肤出现紫色或淡红色不规则平行裂纹,称妊娠纹。

产后变成银白色,持久不退。

新陈代谢

体重:

至妊娠足月时,体重平均约增加12.5Kg。

矿物质代谢:

至少应于妊娠后3个月补充维生素及钙,以提高血钙含量。

胎儿造血及酶的合成需要较多的铁,孕妇体内储存铁量不够,需要补充铁剂,以免因血清铁值下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

临床上将妊娠分为三个时期:

妊娠12周末以前称为妊早期妊娠;

第13~27周末称为妊中期妊娠;

第28周及其以后称为晚期妊娠。

早期妊娠的诊断

病史:

停经(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征象)、早孕反应、尿频。

妇科检查:

子宫增大变软,子宫体和子宫颈似不相连,称黑加征。

相关的检查

11妊娠试验是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

用免疫学方法测定受检查者血或尿中HCG含量,协助诊断早期妊娠。

12超声检查是确诊的方法。

是检查早期妊娠快速准确的方法。

最早在停经4~5周时,宫腔内可见圆形或椭圆形妊娠囊。

停经5周时,妊娠囊内可见胚芽和原始血管搏动,可以诊断为宫内妊娠、活胎。

中晚期妊娠诊断

胎动:

妊娠18~20周时开始自觉胎动,胎动每小时约3~5次。

胎心音:

每分钟120~160次/分。

预产期的推算

计算方法:

末次月经(LMP)第一日起,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

如为阴历,月份仍减3或加9,但日期加15.

实际分娩日期与推算的预产期可以相差1~2周。

如孕妇记不清末次月经的日期,则可根据早孕反应出现的时间、胎动开始的时间以及子宫高度等加以评估。

测量血压和体质量,计算BMI。

正常孕妇不超过140/90mmHg,或与基础血压相比,升高不超过30/15mmHg,超过着属于病理状态。

胎心音的听诊:

枕先露时,胎心音在脐下方右或者左侧;臀先露时,胎心音在脐上方右或左侧;肩先露时,胎心音在脐部下方听到最清楚。

骨盆外测量

a髂棘间径(IS):

正常值为23~26cm。

b髂嵴间径(IC):

正常值为25~28cm。

以上两条径线可间接推断骨盆入口横径的长度。

c骶耻外径(EC):

正常值为18~20cm。

此径线可间接推断骨盆入口前后径长短,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

d坐骨结节间径(TO):

正常值为8.5~9.5cm。

直接反应骨盆横径。

一般情况下产前检查从确诊早孕开始,妊娠28周前每4个月查一次,妊娠28周后每2周查一次,妊娠36周后每周查一次,直至分娩。

妊娠期的各种症状护理

e恶心、呕吐少量多餐,避免空腹状态。

f尿频、尿急常发生于妊娠初3个月及末3个月,不比处理。

g白带增多于妊娠初3个月及末3个月明显,保持外阴部清洁,但严禁阴道冲洗。

h水肿经休息后可消退,属于正常。

经休息后不消退者,应及时诊治。

嘱咐孕妇左侧卧位。

i下肢、外阴静脉曲张孕妇应避免两腿交叉或长时间站立、行走,并注意时常抬高患肢。

j便秘多吃水果、蔬菜等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未经医生允许不可随便使用大便软化剂或轻泻剂。

k腰背痛指导孕妇穿低跟鞋。

l下肢痉挛指导孕妇饮食中增加钙的摄入。

m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嘱左侧卧位后症状可自行消失,不比紧张。

n失眠

o贫血补充铁剂

孕期自我监测

嘱孕妇每日早中晚各数一小时胎动,每小时胎动不少于3次,12小时内胎动累计数不得小于10次。

凡12小时内胎动累计数小于10次,或逐日下降大于50%而不能恢复者,视为子宫胎盘功能不足,胎儿有宫内缺氧,应及时就诊,进一步诊断并处理。

先兆临产

p假临产特点:

宫缩持续时间短且不恒定,间歇时间长而不规则;宫缩的强度不加强;常在夜间出现,白天消失;给予镇静剂可以抑制假临产。

q胎儿下降感

r见红在分娩前24~48小时发动,为最可靠的先兆临产。

孕妇进行产前运动时,要注意:

怀孕3个月后开始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锻炼之前排空大小便;如有早产、流产现象应停止锻炼,并执行相应的医嘱。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分娩:

妊娠满28周及以后,胎儿及其附属物由母体产道分娩的过程。

足月产:

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间的分娩。

早产:

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间的分娩。

过期产:

妊娠满42周以上的分娩。

影响分娩的因素:

1产力包括:

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

2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动力。

3、节律性:

频率逐渐增加,强度逐渐增加。

4、对称性和极性:

开始于左右两侧宫角,子宫底部收缩力最强、最持久,向下则逐渐减弱、变短。

5、缩复作用:

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长度。

6腹肌及膈肌收缩力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主要辅助力量。

7肛提肌收缩力第二产程中,可协助胎先露在盆腔内完成内旋转及仰伸;在第三产程协助胎盘娩出。

8产道分骨产道与软产道

9骨产道:

分三个平面。

10骨盆入口平面:

呈横椭圆形,入口前后径,正常平均值11cm;入口横径,正常值平均13cm。

入口斜径,正常值平均12.75cm。

11中骨盆平面:

为骨盆最小平面,呈纵椭圆形。

前后径,正常值平均11.5cm;横径,正常值平均10cm。

12骨盆出口平面:

为骨盆腔下口,由两个在不同平面的三角形构成。

出口前后径,正常值平均11.5cm;出口横径,又称坐骨结节间径,正常值平均9cm;出口前矢状径,正常值平均6cm;出口后矢状径,正常值平均8.5cm。

若出口横径稍短,而出口横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大于15cm时,正常大小胎儿可以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

骨盆倾斜度:

指妇女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一般为60度。

正常分娩的护理

临产的标志:

1、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

2、子宫颈管消失;

3、宫颈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第一产程的临床表现:

规律宫缩、宫口扩张、胎先露下降、胎膜破裂(破膜多发生在宫口近开全时)

胎儿下降的程度以颅骨最低点与坐骨棘平面的关系为标志。

护理措施

13入院护理

14心理护理

15观察生命体征每隔4~6小时,测量血压1次。

16观察产程进展

17监测胎心:

潜伏期于宫缩间歇时每隔1~2小时听胎心1次。

活跃期后,宫缩频繁时应每15~30分钟听胎心1次,每次听诊1分钟。

注意听诊应在宫缩间歇期。

18子宫收缩

19宫颈扩张和胎儿下降程度

20胎膜破裂及羊水的观察:

一旦胎膜破裂,应立即听胎心,观察羊水颜色、性状和流出量,并记录破膜时间。

破膜超过12小时者应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1促进舒适

22提供良好的环境

23补充液体和能量:

鼓励产妇在宫缩间歇期少量多次进食高热量、易消化、清谈食物,注意摄入足够的水分,必要时可静脉输液支持。

24活动与休息:

卧床时取左侧卧位。

25清洁卫生

26排尿和排便:

鼓励产妇每2~4小时排尿1次,初产妇宫口扩张小于4cm、经产妇小于2cm时可行温肥皂水灌肠,既能清除粪便,避免分娩时排便污染消毒区,又能通过反射作用刺激宫缩,加速产程进展。

第二产程的护理:

27宫口开全后,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

28接产准备:

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扩张4cm,且宫缩规律有力时,应做好接生的准备。

29冲洗外阴的方法:

首先,用肥皂水擦洗外阴,顺序是大阴唇,小阴唇、阴阜、大腿内侧三分之一、会阴及肛门周围。

其次,用温开水冲掉肥皂水,冲洗前宜用消毒干纱布球盖住阴道口。

最后涂以聚维酮碘消毒。

30接产步骤:

接产者站着产妇右边,当胎儿拨露使阴唇后联合紧张时开始保护会阴。

双肩娩出后,保护会阴的右手方可放松。

第三产程的护理

31临床表现:

子宫收缩、胎盘娩出、阴道流血(正常分娩的出血量一般不超过300ml。

32新生儿Apgar评分:

以出生后1分钟内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候反射及皮肤颜色5项体征为依据,满分为10分。

若评分为8~10分,属于正常新生儿;4~7分属于经度窒息,又称青紫窒息;0~3分属于重度窒息,又称苍白窒息。

33胎盘剥离的征象有:

a、子宫变硬呈球形;b、剥离的胎盘降至子宫下段;c、阴道少量流血;d、用手掌尺测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时,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在回缩。

护理措施:

34新生儿的护理

清理呼吸道:

为首要的护理措施,新生儿大声啼哭表示呼吸道已通畅,即可处理脐带。

35预防产后出血:

给予缩宫素,若胎儿已娩出30分钟,胎盘还未排出,但出血量不多,应注意排空膀胱,在轻轻按压子宫及静脉注子宫收缩剂后还不能使胎盘排出时,再行人工剥离胎盘术。

36产后观察:

产后应在产房观察2小时,重点观察血压、脉搏、子宫收缩情况、宫底高度、阴道流血量、是否膀胱充盈,会阴及阴道有无血肿等。

产褥期妇女的生理变化:

(一)生殖系统

37子宫:

于产后10日子宫下降至骨盆腔内,产后6周子宫恢复至正常非妊娠孕前大小。

子宫内膜再生:

产后第3周除胎盘附着部位以外的子宫内膜基本恢复,胎盘附着部位的内膜修复约需至产后6周。

子宫颈复原及子宫下段的变化:

产后1周宫颈内口关闭,宫颈管复原。

产后4周,子宫颈完全恢复至非孕时形态。

38阴道:

粘膜皱襞约在产后3周重新出现。

39外阴:

分娩后的外阴轻度水肿,产后2-3日自行消退。

会阴部若有轻度是撕裂或会阴切口缝合后,均能在产后3-4日愈合。

40乳房

乳房主要变化是泌乳。

产后7日内分泌的乳汁称初乳;产后7~14日分泌的乳汁称过渡乳;产后14日以后分泌的乳汁称成熟乳。

41血液及其循环系统

红细胞沉降率于产后3~4周降至正常。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于产后2~3周恢复至未孕状态。

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凝血酶原于产后2~3周降至正常。

42消化系统口渴、便秘

43泌尿系统尿潴留

44内分泌系统

不哺乳产妇一般在产后6~10周月经复潮,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

哺乳期产妇月经复潮延迟,平均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

45腹壁的变化

妊娠期出现的下腹正中线色素沉着,在产褥期逐渐消退。

初产妇腹部紫红色妊娠纹变为银白色。

产褥期妇女会出现的表现:

46发热有些产妇会在产后24小时内体温稍升高,但不超过38摄氏度。

产后3-4日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乳房肿大,可有37.8~39摄氏度发热,称为泌乳热,一般持续4~16小时后降至正常,不属于病态。

47产后宫缩痛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称产后宫缩痛。

于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自然消失。

护理评估

子宫:

产后当日,子宫底平脐或脐下一横指,以后每日下降1~2cm,产后10在耻骨联合上方扪不到子宫底。

恶露:

一般持续4~6周。

其分类有:

名称持续时间颜色内容物

血性恶露产后最初3日红色大量血液、少量胎膜、坏死蜕膜组织

浆性恶露产后4~14日淡红色少量血液、坏死蜕膜、宫颈黏液、细菌

白色恶露产后14日以后白色坏死退化蜕膜、表皮细胞、大量白细胞和细菌

护理措施

48一般护理病室冬日每日开窗通风3~4次,每次20~30分钟;饮食:

清淡、富含营养、足够热量和水分;排尿与排便:

产后4小时内要鼓励产妇及时排尿;活动:

产后第二日可在室内随意走动。

49生殖系统的观察及护理

50子宫收缩:

产后2小时易发生产后出血。

51恶露:

包括量、色和气味的变化。

52会阴护理:

水肿严重者局部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

如有侧切伤口,采取健侧

卧位。

无伤口者交替卧位,不要长时间仰躺。

会阴有感染者,应提前拆线引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