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电子技术与天文史话结课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368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间电子技术与天文史话结课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空间电子技术与天文史话结课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空间电子技术与天文史话结课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空间电子技术与天文史话结课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空间电子技术与天文史话结课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间电子技术与天文史话结课论文.docx

《空间电子技术与天文史话结课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间电子技术与天文史话结课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空间电子技术与天文史话结课论文.docx

空间电子技术与天文史话结课论文

空间电子技术与天文史话结课论文

内容摘要:

从古至今,天空总是给人类留下无限的遐想。

无论是散发着浪漫气息的神话传说,还是脚踏实地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人类对于天空对于宇宙的执着不曾淡去。

古代人通过用肉眼观察天体的变化来制定历法指导农业生产,甚至从中来预测一个朝代的兴衰更替。

进入现代,科学的进步让我们对宇宙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科技的发展也让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前进了一大步。

空间电子技术便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作为一项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高科技,空间电子技术以其独有的魅力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并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有力棋子。

与此同时,空间电子技术在国民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例如,卫星通信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它们不仅在生产活动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而且也极大地方便了民众的生活。

本文遵循授课教师的讲课流程,分别从航天简史、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通信技术以及天文史话等四个大方面进行了简要叙述,同时结合笔者自身的兴趣,在卫星通信大类中对有关“中国卫星的发展与未来”方面做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航天简史、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通信技术、天文史话、天文学、中国卫星的发展与未来

一、航天简史

浩瀚的宇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的发源地。

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以及古人为“顺风飞车,日行万里”之说所绘制的飞车腾云驾雾的想像图都足以展示出我们先辈对于天空的美好向往。

在西方,古希腊神话中掌管天地的宇宙之王宙斯以及英俊潇洒的太阳神阿波罗,这些用天体命名的神也足以显示西方人对于天空的虔诚与信仰。

自从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来,到1990年12月底,前苏联、美国、法国、中国、日本、印度、以色列和英国等国家以及欧洲航天局先后研制出约80种运载火箭,修建了10多个大型航天发射场,建立了完善的地球测控网,世界各国和地区先后成功发射4127个航天器,这其中包括3875个各类卫星,141个载人航天器,111个空间探测器,以及几十个投入运行的应用卫星系统。

航天活动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天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它以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为基础,汇集了20世纪许多工程技术的新成就。

自动控制、喷气推进、计算机、真空技术、低温技术、半导体技术、制造工艺学等对航天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这些科学技术在航天应用中互相交叉和渗透,产生了一些新学科,使航天科学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航天技术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首先是火箭技术。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箭是在火药发明之后中国人发明的。

18世纪,印度军队在抗击英国和法国军队的多次战争中曾大量使用火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由此推动了欧洲火箭技术的发展。

曾在印度作战的英国人康格雷对印度火箭作了改进。

他确定了黑火药的多种配方,改善了制造方法并使火箭系列化,射程达3公里。

这些初期火箭的原理成了近代火箭技术的基础。

真正的近代火箭的出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法西斯德国。

早在1932年德国就发射A2火箭,飞行高度达3公里。

1942年10月发射成功V-2火箭(A4型),飞行高度85公里,飞行距离190公里。

V-2火箭的发射成功,把航天先驱者的理论变成现实,是现代火箭技术发展史的重要一页。

前苏联与美国都是火箭发射的先驱,而中国于1960年11月5日第一枚近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

我国有"长征"号(CZ)系列运载火箭,主要有CZ-1、CZ-2、CZ-3、CZ-4四种基本型运载火箭和CZ-1D、C(CZ-2C)、CZ-2C/SD、CZ-2D、CZ-2E、CZ-2F、CZ-3A、CZ-3B、CZ-4B等几种改进型。

1990年4月7日,中国CZ-3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

长征火箭成功地进入了国际商业发射卫星的行列,至今已将27颗外国卫星发射上天。

除却上述三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印度、巴西、以色列、韩国、朝鲜等国均有利用本国制造或租用他国运载火箭来发射人造卫星的能力。

火箭之后进入了卫星时代。

人造地球卫星的计划设想早在1945年就在美国出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一系列大功率运载火箭的发展,为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造地球卫星出现之后,60年代前苏联和美国发射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卫星、技术实验卫星和各类应用卫星。

80年代后期新起的单一功能的微型化、小型化卫星是卫星发展上的新动向,这类重量轻、成本低、研制周期短、见效快的小型卫星将是未来卫星的一支生力军。

除美、苏外,中国、欧洲航天局、日本、印度、加拿大、巴西、印尼、巴基斯坦等国都拥有自己研制的卫星。

卫星航天活动大大扩大了人类知识宝库和物质资源、给人类日常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卫星航天活动也大大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农业的向前发展。

空间探测也是航天简史不可缺的一部分。

空间探测的主要目的是:

了解太阳系的起源、演变和现状;通过对太阳系内的各主要行星及其卫星的比较研究进一步认识地球环境的形成和演变;了解太阳系的变化历史;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演变。

探测主要分为月球探测及行星和行星际的探测。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的天然卫星,自然成为空间探测的第一个目标。

直接考察月球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地-月系统的起源,月球是未来航天飞行理想的中间站和人类进入太阳系空间的第一个定居点。

而关于行星和行星际探测,人类长期借助于天文望远镜观测行星表面的细节,发现了土星光环、木星卫星和天王星;运用万有引力定律陆续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借助于近代照相术、分光术和光度测量技术对行星表面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

然而人们在地面隔着大气层观测行星,已经不能满足对行星的深入研究。

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为行星和行星际空间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美欧联合研制的“哈勃空间望远镜”于1990年4月发射升空,这项计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十年间进行了10多万次的天文观测,观测了大约13670个天体,向地球发回了黑洞、衰亡中的恒星、宇宙诞生早期的“原始星系”、慧星撞击木星以及遥远星系等许多壮观图像,为近2600篇科学论文提供了依据。

这是人类空间天文观测工作的一个里程碑。

最后也是最具有建设性意义的便是载人航天技术。

尽管航天器携带装置精确、灵敏度高、能自动观察、操作、储存、处理数据,但它们不能代替人的思维。

初期载人航天器一方面研究航天技术,另一方面进行生物学和医学试验,研究航天员在长期失重条件下的反应,航天员在密闭舱中的工作能力,航天器对接时和走出航天器时的人的生理反应。

前苏联自1961年4月到1970年9月共发射了17艘载人飞船。

截至1985年还发射了27艘载人飞船(“联盟”T号、TM号)和25艘无人飞船(“进步”号)用作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1986年发射了"和平"号空间站,这是未来永久性空间站的核心舱,将于90年代建成由7个舱组成的大型空间站。

美国自1961年5月至1966年11月发射了16艘载人飞船(“水星”和“双子星座”)。

1967年至1972年共发射了14次“阿波罗”飞船。

1973年发射了“天空实验室”并和“阿波罗”飞船进行过对接。

1969年尼克松政府宣布70年代研制载人航天飞机,1984年里根政府宣布90年代建立永久性载人空间站。

在我国, 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随着“神舟”四号的成功上天,中国真正的载人飞行条件终于成熟。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五”冲向太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取得成功。

2005年10月12日,发射神六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10月12日至17日,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飞船神舟六号航天飞行。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顺利升空。

2012年6月16日傍晚发射神舟九号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实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并顺利完成任务。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是一种定时和测距的空间交会定点的导航系统,可以向全球用户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

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

地面控制部分;空间部分;用户分。

地面控制部分--1个主控站:

Coloradosprings(科罗拉多.斯平士);3个注入站:

Ascension(阿森松群岛)、DiegoGarcia(迭哥伽西亚)、Kwajalein(卡瓦加兰)。

5个监控站:

以上主控站、注入站及Hawaii(夏威夷);

空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

用户接收机部分--GPS接收机的基本类型分导航型和大地型。

大地型接收机又分单频型和双频型。

GPS定位方法分类:

(1)绝对/单点定位(pointpositioning)——确定观测点在WGS-84系中的坐标,即绝对位置。

(2)相对定位(relativepositioning)——确定观测点在国家或地方独立坐标系中的坐标,即相对位置。

GPS发展史:

GPS系统的前身是美军研制的一种子午仪卫星定位系统(Transit),1958年研制,1964年正式投入使用。

该系统用5到6颗卫星组成的星网工作,每天最多绕过地球13次,并且无法给出高度信息,在定位精度方面也不尽如人意。

然而,子午仪系统使得研发部门对卫星定位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并验证了由卫星系统进行定位的可行性,为GPS系统的研制埋下了铺垫。

由于卫星定位显示出在导航方面的巨大优越性及子午仪系统存在对潜艇和舰船导航方面的巨大缺陷。

美国海陆空三军及民用部门都感到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卫星导航系统。

  为此,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提出了名为Tinmation的用12到18颗卫星组成10000km高度的全球定位网计划,并于67年、69年和74年各发射了一颗试验卫星,在这些卫星上初步试验了原子钟计时系统,这是GPS系统精确定位的基础。

而美国空军则提出了621-B的以每星群4到5颗卫星组成3至4个星群的计划,这些卫星中除1颗采用同步轨道外其余的都使用周期为24h的倾斜轨道,该计划以伪随机码(PRN)为基础传播卫星测距信号,其强大的功能,当信号密度低于环境噪声的1%时也能将其检测出来。

伪随机码的成功运用是GPS系统得以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础。

海军的计划主要用于为舰船提供低动态的2维定位,空军的计划能供提供高动态服务,然而系统过于复杂。

由于同时研制两个系统会造成巨大的费用而且这里两个计划都是为了提供全球定位而设计的,所以1973年美国国防部将2者合二为一,并由国防部牵头的卫星导航定位联合计划局(JPO)领导,还将办事机构设立在洛杉矶的空军航天处。

该机构成员众多,包括美国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交通部、国防制图局、北约和澳大利亚的代表。

最初的GPS计划在联合计划局的领导下诞生了,该方案将24颗卫星放置在互成120度的三个轨道上。

每个轨道上有8颗卫星,地球上任何一点均能观测到6至9颗卫星。

这样,粗码精度可达100m,精码精度为10m。

由于预算压缩,GPS计划不得不减少卫星发射数量,改为将18颗卫星分布在互成60度的6个轨道上。

然而这一方案使得卫星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1988年又进行了最后一次修改:

21颗工作星和3颗备用星工作在互成30度的6条轨道上。

这也是现在GPS卫星所使用的工作方式。

GPS的主要功能:

导航、测量、授时。

GPS的特点:

(1)全球全天候定位

  GPS卫星的数目较多,且分布均匀,保证了地球上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至少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GPS卫星,确保实现全球全天候连续的导航定位服务(除打雷闪电不宜观测外)。

(2)定位精度高

  应用实践已经证明,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km以内可达10-6m,100-500km可达10-7m,1000km可达10-9m。

在300-1500m工程精密定位中,1小时以上观测时解其平面位置误差小于1mm,与ME-5000电磁波测距仪测定的边长比较,其边长较差最大为0.5mm,校差中误差为0.3mm。

  实时单点定位(用于导航):

P码1~2m;C/A码5~10m。

  静态相对定位:

50km之内误差为几mm+(1~2ppm*D);50km以上可达0.1~0.01ppm。

  实时伪距差分(RTD):

精度达分米级。

  实时相位差分(RTK):

精度达1~2cm。

  (3)观测时间短

  随着GPS系统的不断完善,软件的不断更新,目前,20km以内相对静态定位,仅需15-20分钟;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时,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距在15KM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只需1-2分钟;采取实时动态定位模式时,每站观测仅需几秒钟。

  因而使用GPS技术建立控制网,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4)测站间无需通视

  GPS测量只要求测站上空开阔,不要求测站之间互相通视,因而不再需要建造觇标。

这一优点既可大大减少测量工作的经费和时间(一般造标费用约占总经费的30%~50%),同时也使选点工作变得非常灵活,也可省去经典测量中的传算点、过渡点的测量工作。

  (5)仪器操作简便

  随着GPS接收机的不断改进,GPS测量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有的已趋于“傻瓜化”。

在观测中测量员只需安置仪器,连接电缆线,量取天线高,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而其它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和记录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

结束测量时,仅需关闭电源,收好接收机,便完成了野外数据采集任务。

  如果在一个测站上需作长时间的连续观测,还可以通过数据通讯方式,将所采集的数据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实现全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另外,现在的接收机体积也越来越小,相应的重量也越来越轻,极大地减轻了测量工作者的劳动强度。

  (6)可提供全球统一的三维地心坐标

  GPS测量可同时精确测定测站平面位置和大地高程。

目前GPS水准可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另外,GPS定位是在全球统一的WGS-84坐标系统中计算的,因此全球不同地点的测量成果是相互关联的。

(7)应用广泛:

(以下是GPS应用都基于的两个基本服务)

1.空间位置服务

  ①.定位:

如汽车防盗、地面车辆跟踪和紧急救生。

  ②.导航:

如船舶远洋导航和进港引水、飞机航路引导和进场降落、智能交通、汽车自主导航及导弹制导。

  ③测量:

主要用于测量时间、速度、及大地测绘,如水下地形测量、地壳形变测量,大坝和大型建筑物变形监测及浮动车数据,利用GPS定期记录车辆的位置和速度信息。

从而计算道路的拥堵情况。

  2、时间服务

  ①系统同步:

如CDMA通信系统和电力系统

②授时:

准确时间的授入、准确频率的授入

三、卫星通信技术及中国卫星的发展与未来

卫星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简单地说就是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间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进行的通信。

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两部分组成。

静止通信卫星是目前全球卫星通信系统中最常用的星体,是将通信卫星发射到赤道上空35860公里的高度上,使卫星运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并使卫星的运转周期正好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24小时),从而使卫星始终保持同步运行状态。

故静止卫星也称为同步卫星。

静止卫星天线波束最大覆盖面可以达到大于地球表面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因此,在静止轨道上,只要等间隔地放置三颗通信卫星,其天线波束就能基本上覆盖整个地球(除两极地区外),实现全球范围的通信。

目前使用的国际通信卫星系统,就是按照上述原理建立起来的,三颗卫星分别位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空。

全球覆盖的固定卫星通信业务静止地球轨道(GEO)卫星,轨道高度大约为36000km,成圆形轨道,只要三颗相隔120°的均匀分布卫星,就可以覆盖全球。

国际卫星通信组织的IntelsatI-IX代卫星。

是全球覆盖的最好例子,目前已发展到第九代。

全球覆盖的移动卫星通信海事卫星通信系统Inmarsat是全球覆盖的移动卫星通信,目前工作的为第三代海事通信卫星,它们分布在大西洋东区和西区、印度洋区和太平洋区,第四代Inmarsat一4卫星,已于2005年3月发射了第一颗卫星,另一颗卫星亦准备发射,它们分别定点在64。

E和53。

W,具有一个全球波束,l9个宽点波束,228个窄点波束,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

有信道选择和波束成形功能。

卫星通信的特点是:

通信范围大;只要在卫星发射的电波所覆盖的范围内,从任何两点之间都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的影响(可靠性高);只要设置地球站电路即可开通(开通电路迅速);同时可在多处接收,能经济地实现广播、多址通信(多址特点);电路设置非常灵活,可随时分散过于集中的话务量;同一信道可用于不同方向或不同区间(多址联接)。

中国卫星的发展与未来:

1、中国卫星研制工程的发展历程

中国卫星工程从研究探空火箭起步,然后集中力量发展人造卫星,重点研制各类应用卫星。

中国卫星工程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8~1970年。

这一阶段是卫星工程的技术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研制了探空火箭,开展了卫星工程的基础研究工作,同时为研制卫星进行了一系列技术上、工程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工作。

1960年9月,我国发射成功第一枚液体燃料气象火箭T-7。

1965年国家正式下达了研制人造卫星的任务,1968年2月组建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研制和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第二阶段是1971~1984年。

这一阶段是卫星工程的技术试验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先后研制成功了返回式遥感卫星和实验性通信卫星。

1975年11月26日,首次发射回收了返回式遥感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从1976年至1984年,相继研制发射了5颗返回式卫星,其试验和回收均取得成功。

1975年开始研制实验性通信卫星,1984年1月发射了一颗试验卫星,同年4月8日发射成功第一颗东方红二号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4月16日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堵路研制和发射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在试验阶段,还研制和发射成功7颗不同类型的科学探测与实验技术卫星。

第三阶段是1985年起至今。

这一阶段是卫星工程从技术试验走向工程应用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返回式卫星在连续多次试验成功的基础上进入了实际应用,为国土普查、资源勘测、铁路选线等国民经济各领域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数据。

同时,卫星的性能得到了改进,卫星在轨工作时间从最初的3天延长到了15天。

从1986年至1990年,成功发射了4颗东方红二号甲实用通信广播卫星,为国家多家用户提供通信、广播和数据传输等服务。

在1994年11月首次发射的具有24个转发器的试验性东方红三号中等容量通信广播卫星的基础上,经技术改进后,1997年5月发射了第二颗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主要用于电话、数据传输、VSAT网和电视传输等。

经过40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形成了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为核心的航天器工程研制体系,建立了适应航天器高可靠性、高性能、长寿命特点的研究、设计、制造和实验装备、地面设备及应用、服务保障等完备的科研生产系统,并且培养了一支思想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工程技术队伍。

2、总结我国的卫星研制工作,有以下几点经验:

a.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充分发挥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知难而进,奋力求新,在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不断攻克关键技术,取得了卫星工程的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成果,同时不断完善和加强了从事卫星工程研制必需的各项基础工作。

b.根据国情国力,选择有限目标,重点发展国家急需的应用卫星。

因此确定了主要发展直接为国名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的少数几种卫星,集中力量,突破重点,力求实效,以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需求。

c.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力协同,密切合作。

我国的各类人造卫星的研制都是在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位为主,在全国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协作和密切配合下完成的。

d.正确选择技术路线,加强预先研究,不断实现技术跨越。

针对国家投资有限,研制卫星数量较少的客观条件,正确选择了技术跨度较大的发展路径,加强关键技术的预先研究,以研制少量卫星,不断实现较大的技术跨越,大幅度提高卫星工程的水平。

e.加强科学管理,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

针对空间技术投资大、风险大、技术密集、系统复杂等特点,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不断取得新进展。

近5年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已初步建立并实施了符合我国卫星研制特点的一整套科学管理办法和措施,显著地提高了卫星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21世纪中国卫星工程的展望

当前中国航天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也不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求和长远目标,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制21世纪中国航天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快发展航天事业,以满足国名经济、国防建设、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主演需求,并保持较为领先的国际地位。

a.优先发展卫星有效载荷技术。

有效载荷是卫星的核心部分,是决定卫星性能水平的主要因素,它往往涉及到机、电、光、热等多钟学科前沿,技术难度大,更新快,必须适当地超前安排,并选择有优势的单位给予重点支持。

b.大力发展卫星公用平台技术。

在经过飞行考研的、正在研制的和新研制的卫星平台的基础上,选择几种平台,使其实现通用化、系列化和模块化,以适应多种有效载荷的配置。

计划建成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返回式卫星和小卫星四个系列的卫星公用平台,在研制新卫星时可以从这几类公用平台中选用,以缩短卫星的研制周期,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

c.加强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基础建设。

积极跟踪、研究国际空间技术前沿,集中力量重点攻克一些新技术,如卫星总体优化设计、高精度搞稳定度控制技术、新型空间光电技术、空间微电子、空间信息安全技术、卫星自主导航、空间轻型结构与机构、大型可展开和多波束天线以及先进空间制冷等技术,促进我国卫星工程的跨越式发展。

同时加强各种技术基础建设,发挥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

d.加强卫星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

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各种应用卫星系统,提高卫星的应用效益,不仅要靠卫星,还要靠地面的各种卫星应用系统。

重点支持通信广播、对地观测、导航定位等卫星应用领域中的关键技术攻关,使地面应用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卫星的研制协调发展。

e.加强管理创新,探索建立新型管理体制。

在总结建院40多年来,特别是近5年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卫星工程管理上大胆实践所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宇航公司的工程管理方法,结合实际,继续探索,努力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卫星工程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建立高效运行机制,促进我国卫星工程持续快速发展。

四、天文史话及天文学

天文学就是研究宇宙中的行星、恒星以及星系的科学。

天文学和物理学、数学、地理学、生物学等一样,是一门基础学科。

天文学是以观察及解释天体的物质状况及事件为主的学科,通过观测来收集天体的各种信息。

因而对观测方法和观测手段的研究,是天文学家努力研究的一个方向。

天文学主要研究天体的分布、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组成、性质及起源和演化。

天文学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各类天体的起源和演化。

天文学和其他学科一样,都随时同许多邻近科学互相借鉴,互相渗透。

天文观测手段的每一次发展,又都给应用科学带来了有益的东西。

天文学史的研究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

二十四史中的天文志和律历志中都有叙述天文学发展史的部分,中国历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对中国天文学的发展都作过许多研究。

唐代的《大衍历议》和元代的《授时历议》都从历法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演进作过详细的论述。

这一传统到了清代得到更大的发展。

清人钱大昕、李锐和顾观光等人在天文史料的整理研究方面都曾作出重要贡献。

阮元主编的《畴人传》,搜集了中国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的不少史料,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便。

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朱文鑫等人对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