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案集浙教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709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6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案集浙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案集浙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案集浙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案集浙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案集浙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案集浙教版.docx

《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案集浙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案集浙教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案集浙教版.docx

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案集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全教案

课题

1.1对环境的察觉

(一)

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皮肤中的四种感受器,具有:

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

2、知道人体的鼻具有嗅觉功能及嗅觉的形成过程,及人嗅觉的特点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对人体对环境的各种感觉的事实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懂得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来研究人体的各种感觉

重点难点

如何设计实验让学生认识皮肤的四种感受器及四种感觉的形成

让学生理解鼻腔不是形成嗅的器官,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在大脑

教学准备

[引入]

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说明人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能作出相应的反应,即人能对感觉环境世界的各种刺激——感觉世界

[新课展开]

让学生说出刚才例子中的各种刺激是通过人体的哪一个器官去感觉的?

分别形成以哪些感觉?

视觉——眼听觉——耳

讨论: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人体还具有哪些感觉?

有那些感官的参与?

一、人体对环境的感觉

看图讨论:

出示教材图1-1“人的感觉”让学生分组讨论

1图片中的人感觉到了什么?

2分别是用人体的哪一结构或器官来感觉的?

3如果图中的人是你,你会有什么相应的反应?

可能的答案:

1、听音乐的人感觉到优美的音乐,是用耳来感觉的,我的反应是:

心情舒畅……

总结:

人体能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去感觉外界的各种刺激,并作出相应在的反应。

思考:

1、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环境刺激的感觉是否完全一样?

2、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同一种刺激是否会产生相同的感觉和反应?

请你举例说明。

讨论:

1、你最喜欢和最讨厌的环境刺激分别是什么?

2、你认为图中的小明戴着耳欣赏音乐的原因有哪些?

总结:

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不同的感觉。

二、皮肤的感觉功能

思考:

图中拿冰块的人,感觉冷觉的结构是皮肤的什么结构?

设问:

你是否知道冷觉是怎么形成的呢?

根据皮肤你结构你认为人的皮肤还具有哪些感觉功能?

分别由什么结构来完成?

[热觉、触觉、痛觉……]

1.皮肤的触觉

实验一:

以同桌为实验小组,其中一生闭上又眼,将双手往后放,另一生拿出

事先准备的:

橡皮、金属块、铅笔、雨花石…等物品,让同桌同学摸,通过手的触摸,让对方同学说出此物体的特点。

[形状、大小、表面粗糙程度、物品材料、物体冷热程度]

思考:

你是用手的哪一部位去触摸物体的?

为什么不用其它部位?

[说明手指与手背、身体背部等人体不同部位的触觉的敏感度的差异]

实验二:

分别用一支铅笔,用同样大小的力试触对方同学的手背、手指的指尖、手掌、身体背部等处,让对方感觉各部位对铅笔的感觉的敏感度的差异。

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皮肤具有的功能,哪一部位皮肤最敏感。

结论:

人的皮肤具有触觉、痛觉。

手指的指尖触觉较敏感。

介绍:

盲人用触觉阅读盲文

2.皮肤的冷、热觉

思考:

去年非典时期,老师用手背去测试体温,为什么?

结论:

手背上热敏感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实验:

三杯水:

一杯冷水,一杯热水(约60℃),一杯温水。

让两位学生上台实验:

一学生先将一手指浸入冷水中,再将手反映取出浸入温水中,说出浸入温水后,手指的感觉;让另一位学生先将手指浸入热水中一会儿,再取出浸入温水中,说出浸入温水中后手指的感觉。

实验解释: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1先浸入热水再浸入温水的学生的手指皮肤,浸入温水后,手指在散热,散热越快,感觉物体越冷,先浸入冷水,再浸入温水的学生的手指在吸热,吸热越快感觉物体越热。

2皮肤感觉到的冷觉和热觉是皮肤散热或吸热速率的快慢程度。

结论:

皮肤具有散热和吸热功能,冷觉和热觉的形成是散热或吸热的结果。

举例:

冬天,由于外界温度低,人体皮肤与外界之间温差大,人体皮肤散热快,人感觉到冷。

夏天,由于外界温度高,人体皮肤与外界之间温差小,皮肤散热慢,感觉到热。

结论:

皮肤具有冷觉和热觉,是皮肤真皮中的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接受刺激的。

设问:

皮肤中除了冷敏小体、热敏小体、触觉小体以外还有什么感受器?

3.皮肤的痛觉:

让学生说出自己平时出现过哪些痛觉?

讨论:

皮肤的触觉、冷觉、热觉、痛觉中,哪一种感觉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

[课堂小结]

出示图1-1,让学生判断图中的每一种感觉的形成,哪几种感觉的形成是由器官来感觉外界刺激的?

分别是什么器官?

1、人体内有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感觉外界世界

2、人的皮肤具有:

触觉、冷觉、热觉、痛觉

[课堂练习]随堂练习卷

1.对于自身的体验,学生容易接受,但在相互之间交流与合作方面,能力需要加强。

2.3班后面部分女生不是很积极。

课题

1.1对环境的察觉

(二)

时间

教学目标

3、了解人皮肤中的四种感受器,具有:

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

4、知道人体的鼻具有嗅觉功能及嗅觉的形成过程,及人嗅觉的特点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对人体对环境的各种感觉的事实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懂得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来研究人体的各种感觉

重点难点

如何设计实验让学生认识皮肤的四种感受器及四种感觉的形成

让学生理解鼻腔不是形成嗅的器官,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在大脑

教学准备

三、鼻和嗅觉

思考:

你能用鼻子闻到什么样的气味?

——香、臭、酸

思考:

那这些气体我们为什么能分辨出呢?

嗅觉怎么形成的呢?

[进入鼻腔―>刺激嗅觉感受器->嗅神经将气味传入大脑->嗅觉]

思考:

如果一种气味很淡,我们怎么仔细的来辨别呢?

—做频繁而短促的呼吸

1、嗅觉的特点

(1)嗅觉的适应性

数秒到数分钟即可适应

(2)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差异很大

狗比人高1200倍

(3)随着人的成长,嗅觉灵敏度越来越低

婴儿的嗅觉灵敏度比成人高

(4)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猫—老鼠、鱼狗—……

实验:

在几个不透光的瓶中装入:

酱油,食醋,自来水,让几组学生上来判断:

四、舌和味觉

要了解舌头的,先来观察舌头(互相观察),学生描述:

分析:

舌头的结构舌乳头→味蕾→味觉细胞

思考:

吃糖的时候,为什么越嚼越甜?

因为溶解在唾液中的糖越来越多,说明舌对液态的刺激特别敏感。

读图思考:

味觉是如何产生的?

[联系嗅觉的形成过程]

介绍:

1.舌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咸的敏感性不同。

2.通感

[小结]:

嗅觉和味觉的形成过程,鼻腔和舌的结构

[课堂练习]:

完成作业本

这部分内容上的比较快,学生对于感觉在大脑形成的知识容易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总认为感觉是由感觉器官形成的。

需要纠正。

邱永金...比较积极

课题

1.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发生的条件:

物体的振动

2、知道声音传播条件:

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重点难点

重点:

声音发生的条件,声音传播的条件

难点: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实验演示

教学准备

音叉、“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演示仪

[引入]

讨论:

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周围有着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

让学生举出一些声音

这些声音是怎么发生的?

又是怎么传播到我们人的耳朵的呢?

[课题]

一、声音的发生和声源

小实验1:

让学生用手头的橡皮筋或细绳按书上实验描述进行操作。

①你听到声音了吗?

②橡皮筋有做怎样的运动?

③这声音是由什么引起的?

④当橡皮筋停止振动时,你还能听到声音吗?

小实验2:

让学生用一把尺,使发出声音,观察尺在发声时的现象,并描述。

观察:

当尺停止振动时,是否还能听到声音?

总结:

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发出声音。

体验:

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手指按住自己的喉部,齐声朗读: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感受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介绍]液体的振动,气体的振动[风声、哨子等]

思考: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我们耳朵里面的呢?

小实验:

桌子能够传声.展示课本上的自制土电话

实验:

真空状况下的声音传播实验。

总结: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固、液、气),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介绍在太空环境下,如月球上的通讯情况,反驳某些影视作品中的错误。

二、声波

声波:

声音是通过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的。

这个波叫声波。

介绍超声波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次声波。

声速:

340米/秒随环境改变而改变

[小结]

[课堂练习]

反思

对于实验,学生的兴趣很大,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声音减小的时间太长,效果不明显,所以将实验作了改动:

抽完气后,再放入气体,使现象更加明显。

课题

1.3耳和听觉

(一)

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耳的结构,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2、了解乐音的三个特性。

3、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重点难点

从耳的结构分析听觉的形成

乐音的三个特性

教学准备

[引入]在生活中可以听到各种声音,那么,我们是怎么听到这些声音的呢?

一、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1、我们是用耳朵来听声音的,所以,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耳朵。

读图:

P11自己完成书上填空[中耳,外耳,内耳]

思考:

耳的各个部分有什么功能?

2、按听觉产生的过程,逐个介绍耳的各个部分的功能。

[P12第二段]

耳廓(收集空气中的声波)—>外耳道(声音进入中耳)—>鼓膜(产生振动)—>鼓室内听小骨(把振动的声音放大)—>耳蜗(通过耳蜗把声音传到听神经)—>听神经(把声音传给大脑)—>大脑(产生听觉)

老师总结一遍,再让学生复述。

3、听觉的损失:

年龄增大,听觉不敏感,可以戴助听器解决[自然原因]

讨论:

根据听觉形成的过程,谈谈“失聪”的原因还有哪些?

[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总结]

A.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导致听力下降,产生传导性耳

B.耳膜破裂造成失聪,声音不能振动传入内耳。

原因:

1、患急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导致感染2、巨声或打耳光形成耳膜内外压力差3、潜水过深

C.听神经,神经性耳聋,有关的神经损伤引起,药物影响。

→保护耳朵的方法:

...

4.平衡觉:

晕车现象

相对而言,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接触和体验并不足,为此,给学生多一些时间了解比较必要。

增加了一个内容:

让学生感受失聪者的感觉,形成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的品德。

课题

1.3耳和听觉

(二)

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耳的结构,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2、了解乐音的三个特性。

3、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重点难点

从耳的结构分析听觉的形成

乐音的三个特性

教学准备

二、乐音的三个特性:

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

乐音调子有高低,叫音调。

演示:

快速从木梳上划过时声音的调子比慢慢划过时的调子高!

得出:

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频率:

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

赫兹(赫)(Hz)

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介绍:

音阶

阅读表格:

1)超声波f>20000h:

B超检查人体内部(检查孕妇婴儿的动态影片),超生探伤仪(金属),声纳及回声探测仪。

原理:

利用超声波传播反射定向效果好,穿透力强,传播时产生巨大的作用力。

2)次声波:

传播衰减慢,传播很远。

核爆炸、导弹发射情况,预报地震,海啸,台风等

2、响度:

影响响度大小的三个条件:

(通过教室里老师说话的例子)

(1)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距声源越远,响度越小(3)与不同的人有关

响度是人耳主观感觉的音量强度,既听觉上感受声音轻和响的程度,取决于频率、声强和声波的波形。

了解:

响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