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小说阅读导航.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7799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小说阅读导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考小说阅读导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考小说阅读导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考小说阅读导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考小说阅读导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小说阅读导航.docx

《中考小说阅读导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小说阅读导航.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小说阅读导航.docx

中考小说阅读导航

中考小说阅读导航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与备考点津

◆东至县青山中学李金满

一、明确概念与地位

1、小说概念明确

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样式。

它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一般是通过记叙人物故事,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但亦有例外。

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

而对话是不是具有鲜明的个性,每个人物说的话是不是有独特的语言风格,是衡量小说水准的一个重要标准。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的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

小说的优势是可以提供整体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2、重视小说在中考中的地位

在初中阶段的考试中,现代文阅读题目为课外文章,虽然安徽省近几年中考,纯记叙文或小说阅读没有谋面,但这并不代表纯记叙文阅读不重要,统计其他省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的文章,纯记叙文还是占着非常大的比例,据统计,2011年各省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中,纯记叙文占50多篇,其中一大半约为小说。

因而记叙文阅读还应该是学习和练习的重点,而小说又应是复习的重中之重。

下面我们列表看看我省近几年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考查情况:

安徽省近几年现代文阅读考察文体

年份

阅读一

阅读二

考察形式

2006年

散文—晨

议论文—习惯成自然

写景散文+议论文

2007年

散文—冰心姥姥您好

说明文—从织布机到计算机

抒情性散文+说明文

2008年

散文—匆匆

散文—系在风筝线上的……

哲理性散文+记叙性散文

2009年

散文—枫叶礼赞

说明文—红树林

抒情性散文+说明文

2010年

议论文—科学不怕挑战

散文—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的九匹马

议论文+记叙性散文

2011年

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

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说明文+写景散文

【简析】纵观近六年的安徽省中考试题,我们发现,散文是必考的一篇,另一篇是说明文、议论文与散文交替变换,而作为纯记叙文或小说没有被考察到,成为了“冷门”文体。

再往前追溯到04年,考了一篇《地震中的父与子》,属小说。

05年,又考了一篇《痛苦的游戏》,属纯记叙文。

六、七年的“冷门”后,我们应清楚明白,极容易来突然“袭击”!

再结合其他各省市的考题趋势,笔者认为我省的纯记叙文或小说阅读在今后几年内一定会在中考中出现。

二、《语文课程标准》与记叙性文体阅读(摘选)

1、课程目标的总目标

①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②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③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阶段目标:

第四学段(7~9年级)

①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②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③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④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⑤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阅读评价

根据各学段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

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

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特别提出,在7~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三、《2011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与记叙性文体阅读(摘选)

1、考试内容和要求

(1)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

(C)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C)

(3)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归纳文章中心。

(C)

……

(7)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作出自己的评价。

(E)

(8)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E)

(9)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阅读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E)

(10)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B)

(11)知道文中详写、略写的作用并作出分析。

(C)

(12)体会文中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B)

(1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B)

(14)品味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E)

【简析】从《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来看,考查点较多,涉及到:

思路、内容、词语意义及作用、表达方式、情感、体验、评价等。

《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在《考试纲要》中都有提及,而《考试纲要》中还提到:

分析详略作用、修辞方法。

四、常见的与小说文体有关的知识储备

1、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2、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故事情节。

3、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4、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②渲染营造某种氛围;③为后边内容作铺垫;④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等。

(2)社会环境:

①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②衬托人物性格;③推动情节发展;④揭示文章主题等。

5、故事情节的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6、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

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

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

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出于作者表达的需要,为了突出中心;为了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为了结构的变化,使叙述有波澜。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

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0、小说常用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作用: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夸张手法作用: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3)对比手法作用:

通过比较,突出人物形象,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4)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作用: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5)讽刺手法作用: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6)欲扬先抑作用: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7)照应(文题照应、前后照应、首尾呼应、重叠照应)作用: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8)过渡(承上启下)作用:

彼此衔接,语气贯通,让读者思路能够顺利地从前者过渡到后者,这样使文气连贯,布局缜密,转承自然,而不致发生间隙或阻隔。

(9)设置悬念作用:

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10)以小见大作用:

从小处入手,用小事表现大世界,所谓“一滴水可见太阳的光辉”。

11、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等。

12、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等。

13、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种类:

(1)肖像描写

(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作用:

交代背景;推动情节;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14、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

(2)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作悬念(5)照应前文(开头)

15、小说都是虚构,凡是文中的第一人称“我”绝不能看作作者本人,因此答题时,“我”要加双引号。

五、了解题型,思路点拨

现在的语文教学要求增加人文性,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在读过文章后有自己的感受,并能够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这就要求学生多读多练,在练习过程中体会答题的方法和技巧。

综合中考语文小说各类题型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整体感知类题型

1、找准记叙文的六要素。

找准它们,有利于对文章整体的理解。

这里应注意的是,并非每篇文章都具备这“六要素”。

有些文章会缺少某些要素,但不影响内容的表现,这属于正常现象。

2、理清记叙的顺序。

这里要注意的是,除了能够区分不同的记叙顺序,还要能够体会不同的记叙顺序对文章内容表达所起到的作用。

对此,教师应该先举各类记叙顺序的实例,最好以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文章为例,让学生分清各类记叙顺序,并逐步学习按照各类记叙顺序写作记叙文。

3、理出记叙的线索。

对这类题型,教师应该先向学生列举可做线索的内容,并且各举一例,让学生熟知可做线索的内容,然后教师精选文章,让学生分析其线索,直到学生掌握方法为止,对于学生爱混淆的内容,教师应该做重点指导。

4、概括文章情节、内容

由于概括能力试题突出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的考查,答题时,一定要仔细研读上下文,从整体入手进行宏观分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述。

由于概括能力试题突出了对文章的首尾句、中心句、关键句、意蕴丰富的文段等方面的考查,答题时,一定要反复品味和揣摩,准确把握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并且要联系文章的主旨进行高度概括。

同时,概括能力试题还突出了对个性化表达的考查,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文与段的表达技巧、表现方法的理解及对艺术特色的准确剖析等,给考生联系、想像的空间非常大,答题时,要认真揣摩题意,结合文章内容,调动生活积累,进行简洁明晰地表达。

〈二〉人物形象类分析题型

1、概括类:

(1)概括人物事迹;

(2)概括小说情节;(3)概括人物的心路历程等。

2、体验类:

(1)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2)评价人物形象;(3)剖析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4)体验人物的情感等。

3、拓展类:

(1)揣摩、续写人物心理活动;

(2)给文中的人物补写事例;(3)想象人物的神情态度;(4)与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情景对话等。

〈三〉环境描写题型

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结合内容与分值进行判断。

〈四〉对标题、关键性词语含义的理解

标题有的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有的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有点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有点以主要人物为题,有的以特定环境为题。

分析标题的答题注意事项:

①注意分析标题中的中心语和修饰语的含义。

一般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内容概括,二是主题概括。

②如果小说标题就揭示了中心,那就结合小说结尾答出文章中心。

理解关键性词语题目要结合上下文,根据文章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在这个环境中的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或者其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此知识点在湖南益阳的《白蝴蝶花》中就有考查到。

在做题的过程中可借助“代入法”将自己的理解代入文中,检验一下这种理解与上下文的意思有无不协调,甚至冲突的地方。

〈五〉分析表达方式

小说主要是以记叙、描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等,在小说中这几种表达方式往往结合着用。

这里要注意的是,议论在记叙文阅读中,往往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议论能够明确地告诉我们作者的观点和感情倾向,使我们能够一目了然地明确文章立意。

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尤其应该注意揣摩这样的语句。

对这类题型,教师应该先讲清各类表达方式的概念,指导学生分清各类表达方式,然后精选题目,训练学生分析能力。

针对爱混淆的表达方式,教师应该举典型例子做重点指导,直到学生能熟练分清所有表达方式为止。

〈六〉分析常用表现手法、写作技巧

①过渡。

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分析:

第一,分析过渡的方法和规律。

常见的过渡方法有用词语过渡、用句子过渡、用段过渡。

第二,了解过渡的作用。

人们常说,写文章要承上启下,这就离不开恰当的过渡。

穿针引线,组织成篇,可以说是对过渡重要作用的恰当比喻。

②照应。

阅读时要注意分析作者的照应技巧,做到四看:

一看起段与题目的照应;二看开头与结尾照应;三看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层层推进,多处照应;四看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之间的复叠式照应。

复叠式照应对突出文章中心,标明文章线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里要注意的是,过渡和照应往往是考试的出题点,应该在阅读过程中格外留意。

③悬念。

悬念是写作中为加强表达效果,吸引、感染读者常用的手法之一。

④衬托。

衬托是用一些别的人或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某一人或事物的写作手法。

⑤另外如拟人、夸张、对比、讽刺等手法与修辞手法分析基本相同。

对于这类题型,教师要先讲清各类表现手法的概念,使学生理解概念,然后教师精选题目,专门针对此类题型进行训练。

〈七〉对主旨的把握

小说的主旨是文章的核心,只有主旨把握正确了,人物、环境才有章可循。

概括中心的关键在于对文章中的人、物、事的整体性思考,要把重点集中在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上,人物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上和通过在对人命运的考察中领悟到的哲理上等等。

还要多注意抒情议论式的句子,作者的观点往往隐于其中。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抓住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语句;②抓住文章开头、结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③还可以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能折射出特定时期特定的社会内容包含的深刻含义,如《最后一课》,了解了当时法国濒临亡国的背景,就可以了解其中心了。

〈八〉关于评价、体验、感悟、启示的问题。

这类题往往是考查学生们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把握。

并结合自身经历谈体验、感悟等。

启示——领悟的道理。

(结合人物、主题答)

体验——亲身经历或通过实践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

评价——对人、事的看法。

针对中考小说各题型,我们来做一个抽样统计,附:

《2011年全

国部分省市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主要考察题型统计表》

2011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主要考察题型统计表

小说

考点

省市试题

广

宿

日照

浙江衢州

考察标题

4

情节内容

19

人物形象

9

品析词语

16

品析句子

8

人物描写

4

环境描写

4

人物心理

12

主题思想

1

人物评价

3

感悟启示

5

表现手法

4

考察语法

1

看法建议

8

表达方式

0

记叙顺序

2

【简析】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

去年各省市对小说的考察主要侧重于情节、内容的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品析词句的含意、作用;人物心理的揣摩和情感的变化;对人物言行的判断、建议等。

其它如分析标题、描写方法(人物、环境)、人物评价、谈感悟启示、表现手法等次之。

六、例证分析,技巧指导

(一)理解小说标题的含义

优秀的标题是“照亮读者的眼睛的灯笼”,让人回味不绝。

小说的标题更是如此,常常凝结主旨,具有深刻的内涵。

正确理解小说标题党含义,有助于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领悟文章表达的情感。

纵观2010年、2011年中考阅读试题,关于小说标题的考查题出现的频率较高,成为中考考查的一个热点。

因此要重视对标题的关注、探究。

从一些中考试题来看,这类题目的主要题型有两个:

①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②为什么设这个标题?

这个标题好不好,好在哪里?

对于这样的题型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分析关键词,分析修辞。

1、从关键词入手理解小说标题的含义

分析关键词就是指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

【中考例题】本文标题“听出心灵的杂音”有哪两层含义?

【原文链接】

听出心灵的杂音(有删节)

去年夏天,从省医科大学毕业后,经朋友介绍,我随五六个同学一起,来到本市一家三甲医院实习。

院长告诉我们,三个月实习期满,如果我们表现良好,就可以成为医院的正式人员。

……

三个月实习期到了,我们得到了吴大夫的夸奖和赞赏。

吴大夫说,我们将要应诊最后一位病人,如果不出现任何差错的话,我们便全都可以得到医院的正式聘用。

……

接过那具听诊器,我们依次凑近了病患的心脏。

“嗯,没错,果然他的心脏具有很重的强音!

”我的同学们听过后,都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是最后一个听诊的。

我仔细地聆听,但半分钟后,一丝失望的表情浮在我脸上:

我没有听到半点儿声音!

……

我犹豫了半天,我终于实话实说了:

“对不起,大夫,我什么也没听到。

”同学们发出了一阵不屑的笑声,吴大夫的脸上也出现一种怪怪的表情。

我想我是彻底没希望了.一个失去听觉的人,还有什么资格做一名医师?

就在我灰心地转身离去时,没想到身后传来院长的声音:

“王贞虎,你被录用了。

我惊诧地转身,不知何时.院长已站在吴大夫的身旁,两人正微笑着注视着我。

“为什么?

”我讷讷地问道。

“就为这个。

”吴大夫笑了关.从怀中掏出一把镊子,竟从听诊器里夹出一团棉球。

天啊,闹了半天,原来这根本就是一个没用的听诊器!

院长瞄了一眼那几个面红耳赤的同学,语重心长地说:

“这是我跟吴大夫事先商量好的一堂特珠的听诊课,目的是想听听来自学员内心深处的杂音。

也许,为了能正式留在医院,你们一个个假装清醒地撒谎,的确可以蒙过主管人员的眼睛,但在应诊的过程中,你们将要结束的,却极有可能是一个患者的生命啊!

终于,仅我一人,成了留用在这家三甲医院的幸运儿。

在往后的人生履历表上,我写下了这样一句座右铭:

“做一名心无杂音的人,去听诊每一个生命!

【解题思路】这篇小说叙述的是一个应聘的故事。

在心灵考验面前,“我”与五六个同学作出了不同的回答。

从字面上看,标题的意义就是指心脏的杂音。

但是联系文章叙述的内容看,那五六个同学为了能够聘任上,不顾事实,曲意逢迎权威,这不也是一种心灵深处的杂音吗?

通过分析,本文标题“听出心灵的杂音”就有了两方面的意义。

【参考答案】两层含义,一是指“几个同学”撒谎听出病患者心脏的杂音;二是指吴大夫和院长听出“几个同学”心灵深处不诚实的杂音。

2、从修辞入手理解小说标题的含义

分析标题修辞,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

如:

小说《萌芽》(刘柳)写两个家长对于孩子栽种葡萄的不同态度:

一个粗暴阻止,一个暗中相助。

作者为什么要以“萌芽”为题呢?

表面上看,这个标题是指孩子期盼葡萄萌芽,但孩子们的创造精神不也是一种“萌芽”?

一语双关,含蓄自然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

要爱护孩子的创造精神,不要扼杀可贵的“萌芽”。

如果能这样进行类比联想,由实到虚,“萌芽”的含义就挖掘出来了。

【中考例题】财富是指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它可以是有形的物质,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它或许是在困境中得到的一次帮助,或许是偶然中发现的一种品质。

请认真阅读文章后说说本文以“财富”为题的含义。

【原文链接】

财富(有删节)

他打着一把雨伞漫步在一条寂静的小街上,猛抬头发现路边一棵小树下站着个大约十一二岁的姑娘。

衣服全淋湿了,乌黑的长发上雨水顺着发梢往下滴。

他急忙走到她跟前,扬了一下伞说:

小姑娘在等谁呢?

快避避雨吧!

他迅速将伞遮在她的头顶上。

……

小姑娘肯定地说:

一点不错,您正是我要找的人。

小姑娘瞅瞅他那困惑的脸又说:

告诉您吧,我爸爸给了我一大笔财富,可我不想要,我要把它送给下雨天为我打伞的人。

……

小姑娘微微一笑说:

我实话告诉您吧,我近日读了一篇外国小说,讲的是一个女孩儿,她的父亲是州里首富,一天她对父亲说想要一笔价值十万美元的财富,要把它送给一个在雨天为她打伞的人。

爸爸答应了她的要求,就给她开了一张十万美元的支票。

等到下雨的那天,她就到街上去。

找到那个人了吗?

他急不可待地追问。

小姑娘又接着说:

那天开始下着小雨,后来越下越大。

小姑娘站了整整一个上午,竟然没人理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