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615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设计方案.docx

《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设计方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设计方案.docx

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设计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1节工程简介

第一章工程概况

新园区东区6标段学园三、学园四、教二楼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室内消防工程施工.消防系统包括.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广播、电话、强切)、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上述系统分别分布在1-5层内。

建设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

设计单位: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北京恒安消防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

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南部怀北庄

总包单位: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北京方圆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范围包括: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广播、电话)、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消防电系统:

(一)应急照明:

本搂的配电室等按100%考虑,采用双电源末端互投供电,应急照明平时采用就地开关控制,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自动控制点亮全部应急灯。

门厅、走道按10%考虑。

各层疏散走道、拐角及出入口等处均设疏散指示灯(带不燃材料保护罩),采用自带蓄电池的灯具,放电时间不小于30分钟。

火灾报警系统

1.本工程按二级保护对象设防.基本型式为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主要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消防栓自动启泵系统,紧急广播系统,消防直通电话系统,电梯监视控制系统;应急照明控制系统,防火卷帘门控制系统。

2.消防中心设在教二楼首层,负责东区各楼的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

中心设有集中报警控制主机,联动控制台,CRT图形显示屏,打印机,紧急广播设备,消防直通对讲电话设备,电梯监控盘,UPS电源设备等.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集中报警控制主机对不同场所设置的感烟探测器.手报按钮等进行监视报警.通过监视模块对各层水流指示器、检修阀、压力报警阀、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等实现监视;通过监视和控制模块对消防泵,喷洒泵,防火卷帘门等的动作等实现监控;

4.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消防控制中心设置的联动控制系统,控制方式分为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通过控制盘,及系统中地址码监视及控制模块,可以实现对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洒灭火系统,防火卷帘门.声光报警器以及切断非消防负荷的监视和控制。

此外另设手动控制盘,通过直接控制线对消防泵、喷洒泵、排烟风机等重要消防设备进行后备控制。

具体如下:

a.消防控制中心能控制消防水泵的启.停,并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

b.消防控制中心能控制喷洒水泵的启.停,并显示喷洒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及显示报警阀.水流指示器的工作状态.喷淋泵系统,压力开关动作时,自动启动喷淋泵。

c.火灾确认后,用作防火分隔的电动门,火灾探测器动作后电动门关闭。

d.火灾应急照明应急照明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互投,火灾时强启公共场所和走道上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灯。

照度:

配电室按100%考虑,门厅、走道按10%考虑。

各层疏散走道、拐角及出入口等处均照度:

配电室按100%考虑,门厅、走道按10%考虑。

各层疏散走道、拐角及出入口等处均设疏散指示灯及安全出口灯。

e.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可通过控制模块,中间继电器及分励脱扣器,切除火灾区域的非消防电源,也可通过消防电话由变电站值班人员手动切除火灾区域的非消防电源。

f.电梯监控盘设于消防控制室。

火灾确认后,电梯均强制返回一层,非消防电梯降首后,延时切断电源,以便人员疏散。

5.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

各楼总配电箱进线处漏电断路器、消防用电设备漏电断路器等只报警不动作,并将报警信号传到消防中心剩余电流火灾报警系统的控制器。

6.消防栓按钮启泵系统:

各处的任一消火栓按钮被按下时,均能直接起动消防泵,并将启动的位置信号送回消防控制中心。

消防控制中心也能发出指令,直接启动消防泵。

7.消防事故广播系统:

在消防控制中心设置消防广播机柜,消防事故广播和背景音乐广播合用一套系统,机组采用定压式输出,平时分区域播放背景音乐,发生火灾时,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可根据火灾发生的区域,自动或手动进行事故广播,及时指挥疏导人员疏散.教室内扬声器作为平时广播用,设置音量开关,火灾时可强行接通扬声器。

8.消防警报系统:

建筑物设置消防警报装置,采用分时播放,先鸣警报8-16秒,间隔2-3秒后,播放应急广播20-40秒,间隔2-3秒后依次循环至疏散结束。

9.消防直通对讲电话系统:

在消防中心内设置消防直通对讲电话总机,在变配电值班室,消防水泵房处分别设置消防直通对讲电话分机.手报按钮旁设对讲电话插孔.

电气消防:

1、消防报警系统保护等级为二级。

2、消防值班室

本工程在一层值班室设置区域报警控制器,信号引至东区教二楼消防控制室。

3、消防系统组成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本楼在走廊,楼梯间,电气竖井,配电室,配线间等重要场所及设有新风的实验室根据规范要求分别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及手动报警器,报警系统采用二总线制。

(2)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消防控制室室设有联动控制台,控制方式为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

通过联动控制台,可以实现对消火栓、自动喷洒灭火系统、防烟、排烟以及切断非消防电源的监视和控制。

(a)消防泵灭火系统(消防泵房位于东区三食堂下面)该系统由消防水泵及消防栓按钮组成。

任一消火栓按钮报警后,自动启消防泵,消防控制室中控台有运行信号显示;消防控制室可通过控制模块编程,自动启动消防泵,并接收其反馈信号;消防控制室联动控制台可通过硬线手动控制消防泵,自动启动消防泵,并接收其反馈信号;消防泵房可手动非启动消防水泵。

信号显示:

消防控制室中控台上设运行及故障指示灯。

(b)防烟、排烟系统

消防控制室可手动直接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停,排烟风机也可由模块自动控制,此外中控台上设运行及故障指示灯。

当排烟温度超过280C。

时,防火阀关闭,同时自动关闭所有防火阀系统的排烟风机。

关闭信号均送至消防控制室,并联锁停止对应系统空调机组。

电动排烟口与现场机械手动控制器之间预留RC20,具体位置见空调专业相关图纸。

排烟口的开闭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

(c)切除非消防电源

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可通过控制模块,中间继电器及分励脱扣器,切除火灾区域的非消防电源。

(d)火灾应急照明

配电室、消防控制室、电气竖井等重要场所按100%考虑。

楼梯间疏散照度不低于5lx,走道疏散照明照度大于0.5lx。

各层疏散走道、拐角及出入口等处均设疏散指示灯。

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灯应设玻璃或其他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应急照明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互投。

应急疏散安全标志灯自带蓄电池,放电时间不小于30min。

变配电室火灾持续供电时间应不小于180min.

应急照明平时采用就地开关控制,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自动控制点亮全部应急灯。

(e)消防广播系统及火灾警报装置

消防广播系统由消防广播功能盘,消防广播录放盘,消防广播模块及消防广播音箱组成。

当探测器报警信号发送到报警控制器火灾被确认后,控制器根据事先编好的程序向相应的现场模块发出指令,对相应层进行消防广播,通知人员尽快疏散。

在走廊公共区域设置声光报警器,火灾时发出声光报警,通知人员疏散。

消防广播与火灾警报装置采用分时播放控制:

先鸣警报8-16s;间隔2-3s后播放应急广播20-40s;再间隔2-3s依次循环进行直至疏散结束,根据需要可在疏散期间手动停止.

(f)消防电话系统

本系统由消防电话主机、消防分机及消防电话插孔组成。

当有火警发生时,由值班人员通过分机或现场的电话插孔与消防控制中心取得联系。

(g)电梯监控系统

电梯监控盘设于消防值班室。

火灾确认后,电梯均强制返回一层待电梯内人员疏散关闭轿厢门后切断电源对电梯消防要求由厂商负责实现。

(h)消防电源及其配电

消防负荷均为双电源供电,末端互投,消防电缆采用耐火型。

消防配电设备均需加明显的标志。

(i)消防线路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暗敷时,应穿管并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明敷时,应穿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有防火保护的封闭式金属线槽。

(k)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

本工程配电主干线设有漏电火灾报警系统,低压配电柜进线处设置漏电火灾探测器及监控器。

探测漏电电流,过电流等信号,发出声光信号报警,准确报出故障线路地址,监视故障点的变化。

信号反馈至消防控制室。

(l)火灾时,通过消防控制模块,即能迅速开启的主要出入口门禁装置,并在明显位置设置使用提示。

(m)关闭防火卷帘

1)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设置火灾探测器组及其报警装置,且两侧设置手动控制按钮

2)用作防火分隔的卷帘门,火灾探测器报警后,卷帘应下降到底。

3)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应按下列程序自动控制下降:

感烟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至距地(楼)面1.8m;感温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到底。

4)防火卷帘门的关闭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

第二节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以下部分内容编制而成:

1、设计院设计的本工程施工图纸。

2、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保、职业健康及相关法规和规定: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66-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DBJ-26-96《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91SB1、91SB3《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

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50174-2008《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Y/T121-95《CATV行业标准》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T75-19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B50194-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A308《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J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33—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GB14287.1-2005电子火灾监控系统第一部分:

电子火灾监控设备

GB14287.2-2005电子火灾监控系统第二部分:

剩余电流式电

GB14287.3-2005电子火灾监控系统第三部分:

感温式电器

CNCA-09C-044:

2001《消防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火灾报警设备)

GB19880-2005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GB4716-2005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GB14003-2005线性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

GB4717-2005火灾报警控制器

GB16280-2005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GB16806-2006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GB17429-1988火灾显示盘通用技术条件

GB4715-2005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GA306.2-2007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求

第二章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第一节重点突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关键技术

一、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施工方案

本工程消防报警系统保护等级为二级。

在一层值班室设置区域报警控制器,信号引至东区教二楼消防控制室。

在楼在走廊,楼梯间,电气竖井,配电室,配线间等重要场所根据规范要求分别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及手动报警器,报警系统采用二总线制。

消防控制室室设有联动控制台,控制方式为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

通过联动控制台,可以实现对消火栓、自动喷洒灭火系统、电梯、卷帘门、防烟、排烟以及切断非消防电源的监视和控制。

防烟、排烟系统:

消防控制室可手动直接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停,排烟风机也可由模块自动控制,此外中控台上设运行及故障指示灯。

当排烟温度超过280C。

时,防火阀关闭,同时自动关闭所有防火阀系统的排烟风机。

关闭信号均送至消防控制室,并联锁停止对应系统空调机组。

电动排烟口与现场机械手动控制器之间预留RC20,具体位置见空调专业相关图纸。

排烟口的开闭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

切除非消防电源:

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可通过控制模块,中间继电器及分励脱扣器,切除火灾区域的非消防电源。

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

各楼总配电箱进线处漏电断路器、消防用电设备漏电断路器等只报警不动作,并将报警信号传到消防中心剩余电流火灾报警系统的控制器。

火灾应急照明:

应急照明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互投,火灾时强启公共场所和走道上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灯。

照度:

配电室按100%考虑,门厅、走道按10%考虑。

各层疏散走道、拐角及出入口等处均设疏散指示灯及安全出口灯。

消防广播系统:

消防广播系统(与音响广播合用)由消防广播功能盘,消防广播录放盘,消防广播模块及消防广播音箱组成。

当探测器报警信号发送到报警控制器火灾被确认后,控制器根据事先编好的程序向相应的现场模块发出指令,对相应层进行消防广播,通知人员尽快疏散。

消防电话系统:

本系统由消防电话主机、消防分机及消防电话插孔组成。

当有火警发生时,由值班人员通过分机或现场的电话插孔与消防控制中心取得联系。

电梯监控系统:

电梯监控盘设于消防控制室。

火灾确认后,电梯均强制返回一层,非消防电梯降首后,延时切断电源,以便人员疏散。

对电梯消防要求由厂商负责实现,本设计仅负责预留管线。

防火卷帘门的控制:

用于防火分隔的卷帘门为一步落下。

一步落下卷帘门,由其两侧的烟感探测器自动控制。

卷帘门关闭信号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消防电源及其配电:

消防负荷均为双电源供电,末端互投,消防电缆采用耐火型。

消防线路: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暗敷时,应穿管并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明敷时,应穿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有防火保护的封闭式金属线槽。

消防配电设备应做明显的标志。

1.设备及主材的选型

设备及主材的选型严格遵循下列原则:

(1)严格按照业主对于设备、材料的有关规定和设计图纸的要求,选定设备、主材及其它材料。

(2)设备材料订货前,严格按照程序向业主、总包、监理提供技术资料及供货依据,包括设备的定型测试,出厂验收试验的检测报告。

2.施工技术准备

进场拿到施工图纸后,及时组织技术负责人、技术人员、工长、质检员熟悉各单体建筑图纸,在一周内会同设计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并当面解决落实图纸或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整理。

图纸会审后一周内以图纸会审纪要的形式确定,如当时无法确定的以变更洽商形式解决。

在熟悉图纸的过程中,技术负责人根据工程需要及时准备相关的图集、规范、标准、法规以及其他有关技术文件。

3.现场施工条件

(1)按总包方提供现场临电电源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电源箱,来满足现场施工用电的要求。

(2)总包方提供现场临水的水源在建筑物的周围,可以满足施工用水要求。

(3)通过总包方申请架设临时电话线路供现场管理人员使用。

4.施工工艺

(1)主要制作的工艺流程:

进场准备→材料预制→管路敷设→穿带丝→管路清扫→穿线→线路遥测→外围设备安装→中控室设备安装→设备编程→设备调试→单系统调试→多系统联动调试→消防检测→消防验收→系统培训→系统移交→系统保修

(2)材料、设备进场检验

工程使用材料根据国家标准以及投标书中列出的生产厂家对采购的产品质量进行验证,并对以下方面进行检查:

主要材料采购时应同时签订定货合同,明确质量目标和生产日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1)施工负责人、工长、技术人员依据施工图纸认真制订详尽的材料/设备计划,拟订材料/设备进场时间,由项目经理审核后交公司材料主管审批。

2)材料采购员严格按照公司相关采购文件进行采购,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施工现场。

3)材料进场检验:

察看外观质量,检查产品规格/型号、计量和点验产品数量,测量产品几何尺寸,认真填写采购产品记录,如验证时发现与合同不符或不合格产品时,上报上级部门进行评审或立即清除退货。

4)检验产品的合格证,检测报告及相关的材质检验报告单,如发现上述资料内容与产品不相符或资料过期时不应接收此批产品。

5)线缆进场后由技术人员与质检员按照招标图纸技术要求共同检验导线的规格/型号、数量、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导线线芯直径及绝缘层厚度,用绝缘遥表测量导线绝缘电阻测试等,按照工程资料管理要求认真填写物资进场报验资料及各种导线样品报监理单位工程师检验,或要求监理工程师到现场共同检验,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签字后方可使用。

6)现场材料员根据规定进行对所有材料进行标识、保管和维护,凡进入现场的物资均应进行标识,标识牌上注明物资名称、规格、材料、产地等。

(3)安装技术要求

1)认真熟悉图纸,根据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的具体措施选用材料,测量尺寸,绘制草图,预制加工。

2)核对有关专业图纸,与总包方共同排布各种管道位置、标高是否存在交叉或排列不当,及时与设计人员研究解决,办理恰当手续。

3)检查预留、预埋管路位置、标高、坐标是否准确。

4)检查进场材料设备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5)要安排合理的施工顺序,避免工种交叉作业干扰,影响施工。

6)在进入安装阶段时,项目部应制定详尽的施工安排,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

(4)施工技术要求

1)管路敷设及吹扫

施工队伍在施工前要仔细阅读图纸,做好技术交底记录,及时与设计人员取得联系,明确需要敷设管路位置和管路大小,严格按经审批的深化图纸进行施工,管路连接过程中应确保管口平整无毛刺,管路进入接线盒时,应在接线盒内外以锁母加紧,留于接线盒内的丝扣部分应控制在8毫米左右。

管路固定距离应不大于2米。

线管全部敷设完毕,应对管路进行吹扫,清理钢管内存留的杂物(积水、铁锈、尘土、砂石粒等),并且应准确的校对预埋管路的走向、接线盒位置等。

可在钢丝上绑上破布,来回拉几次清除。

对弯曲较多或管路较长的钢管,还应向管内吹入滑石粉,以便穿线。

目测管路另一端口无杂物、积水吹出,空气在管路中畅通,校对管路无堵塞情况为合格。

2)导线敷设

在系统布线前,应充分了解消防产品的布线要求,做到正确布线。

火灾报警设备所需导线的根数、规格,报警系统的传输导线截面,应满足自动报警装置技术条件所要求的最小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使用电缆时其截面应按报警装置产品技术条件确定,同时符合设计要求。

穿线前,应检查每个管口的护口是否齐全,如有遗漏和破损,均应通报总包方补充和更换。

导线穿入钢管时,管口处应装设护套保护导线;在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导线后应将管口密封。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在自动报警系统布线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对导线的种类、电压等级进行检查。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根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在管内或线槽内的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

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火灾探测器的传输线路选择双色的绝缘导线,同一工程中相关线路的绝缘导线颜色一致,接线端子应标注清楚。

管内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设于封闭线槽内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净截面积的50%。

3)电缆敷设和电缆线槽内放线的施工工艺要求

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坏损现象。

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遥测,1KV以下的电缆,用1KV摇表遥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Ω。

电缆沿金属线槽敷设时,应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

穿越建筑物变形缝处导线及电缆应留一圆环,圆环大小须使沉降缝移动时线缆不会受任何应力。

在线槽内敷设内的绝缘导线及电缆,其测量绝缘电压不应低于500V。

4)管线检测

按照配管要求检查配管是否有防火设计要求,包括:

管径、接线盒预留长度、位置是否正确,接地及连接,检查不合格处,应及时与总包单位取得联系,配合总包单位予以解决,以防设备安装后或运行时出现不良现象。

配线要求检查线径、数量、线色、线号、摇测绝缘、预留长度、线间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导线绝缘电阻测试:

导线测试必须使用500MΩ表进行测试,应使用由计量部门检测合格的兆欧表导线按回路区域敷设完成后,应对敷设的导线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导线测试按回路区域、探测设备安装路径逐一进行测试,可将断断续续的探测线路先连接后再测试,要求导线线间、对地的电阻值应在20MΩ以上,导线接地电阻测试要求使用准确的接地体。

导线测试应邀请监理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检验,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认可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

5)设备安装

A、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装修图纸按照消防规范对消防部位定位,重新制定进度计划,使之符合装修工程的要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备安装,应按深化设计图纸进行。

施工人员不得擅自随意更改,如遇到位置与其他设备重叠的部位,应及时同时项目部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与相关单位协商。

安装前,应检查设备的国家消防机构检测报告、当地消防部门颁发的准许使用证书以及设备合格证书。

安装前,应具备设备布置平面图、接线图、系统图以及其它必要的技术文件。

B、探测器的安装要求

安装的设备及器材运至施工现场后,应严格进行开箱检查,并按清单造册登记,设备及器材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安装前应进行模拟试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探测器安装时,要按施工图选定的位置,现场定位划线,在吊顶安装时,要注意纵横成排对称,在施工现场时遇到与其它专业设备等障碍时,要作出适当的移位,如移位超出探测器保护范围,应与设计单位联系,进行修改变更。

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

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

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

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度。

底座应固定牢靠,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

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线应为红色,“-”线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

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在安装时,应先将预留在盒内的导线用剥线钳剥去绝缘外皮,露出芯线,顺时针连接在探测器底座的各级接线端上,然后将底座用配套的机螺栓固定在预埋盒上。

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完毕后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并上好防尘罩,待整个系统全部安装完毕后,取下防尘罩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工作。

C、手动报警按钮的安装要求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1.5m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牢固,并不得倾斜;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D、控制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