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骨知病.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406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摸骨知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摸骨知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摸骨知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摸骨知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摸骨知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摸骨知病.docx

《摸骨知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摸骨知病.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摸骨知病.docx

摸骨知病

摸骨知病

 

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在后发际以内,它偏离就容易引起人的失眠、健忘、眼干涩、近视等眼睛一些问题。

甚至头昏、头晕、偏头痛等症状的出现。

第三颈椎偏位听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引一些头晕、头昏、耳鸣等。

第三颈椎位置在后发际边。

第四颈椎偏位就容易引起人的牙齿不好,牙痛、脱落、鼻塞或者是咽喉有异物及甲亢、眼睛不良。

第五颈椎偏位就容易影响头部的脑供血、头晕、血压不正常、记忆力下降,严重的引起脑动脉硬化,中风等心律不齐,第三中指麻痛。

第六颈椎偏位影响着人的肩关节,偏那一边,那一边肩关节就受到影响,严重会导致肩周炎(五十肩)发作,第四无名指麻痛。

第七颈椎偏位为引起肩胛周围的酸痛、肩膀硬化、手臂无力、第五小指麻痛。

第七颈椎位置在颈椎与胸椎连接最高这块骨头上,第七颈椎是能活动的,而第一胸椎是不会动的。

第一胸椎偏位出现问题,主要是:

咳嗽、发慌、心跳、手软无力、上臂后侧麻痛,面部多油。

第二、三胸椎偏位影响人的食道和气管、咽喉部分,肺部的功能及面部的红血丝,肩膀硬化。

第四胸椎偏位为引起肩胛酸痛、上肢的发育不良及手臂的力气,上肢手臂单侧肌肉的萎缩都跟第四胸椎偏位有关联。

第五胸椎偏位影响人的肺部,如胸闷,憋气、咳嗽、面部毛囊炎、及皮肤性问题都与第五胸椎有关。

第六胸椎偏位出现心脏不良、心慌、心惊、胸闷、闷闷不乐。

第七胸椎偏位影响的心包功能。

心包代心受故同样出现心脏不良、心慌、胸闷、血压不正常。

第六、七胸椎同时出现偏位为影响人体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一些人的心脏病、高血压、中风、心悸等都与其有关。

第八胸椎到第十二胸椎管人的运化,吸收系统。

分别是:

八胸椎偏位会影响胃的消化系统,产生胃胀、胃痛、胃不适、严重的导致胃炎、.胃痿缩、胃癌等的发生。

九胸椎偏位会影响肝胆功能下降,人易口干、口苦、皮肤粗糙、经期前后乳房胀痛、严重的会乳腺增生、乳腺癌。

十胸椎偏位会引起脾脏功能下降、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是运化、升清、统摄血液之功能。

十胸椎出了问题会引起面色萎黄、容易疲劳、经期提前、经血量多、血色淡红。

十一胸椎管小肠、小肠功能受阻、则发面颊痤疮、易产生疤痕。

十二胸椎管大肠,大肠功能受阻、不能及时排便、毒素被重新吸收而进入血液.就会引发痤疮、皮肤粗糙、便秘等现象、也是疾病的发源地。

第一二三腰椎是管肾脏的功能。

第一腰椎偏位影响肾滤毒的功能,尿毒症跟它有关。

第二腰椎负责泌尿系统、糖尿病、胆结石、还有高血压、反复正常感冒的儿童都跟这二腰椎有关系。

第三腰椎偏位容易引起不孕不育、性冷淡、阳痿、早泄、其负责生殖系统。

第四、五腰椎偏位容易引起坐骨经痛、腰腿痛、两膝关节痛、股骨头坏死、尿频或尿少、月经不调、。

骶骨负责下肢肌肉的生长发育、力度的强弱、腿痛、下肢肌肉萎缩、膀胱病、前列腺炎跟骶骨关系密切。

尾骨偏位主要影响人的尾骨痛、足跟痛,痛风这类病痛,这要尾椎正常了,这此病痛也随之消失。

 

                               腰腿疼痛与盆骨移位

 

很多腰腿疼痛的朋友只知道自己腰腿疼,却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引起的腰腿疼;故而只是一味的治疗腰腿部。

其实很多腰腿疼痛朋友之所以不能治愈,主要原因是医生忽视了盆骨的存在。

盆骨就像高楼的地基,如果盆骨移位了而一味的治疗腰部,就不会完全的治愈。

即便是好转也是暂时性的。

故而腰腿疼痛首先要检查盆骨位置是否正确。

然后才会有针对的性的治疗。

                                  后背疼痛的病因

后背疼痛(肩胛骨上下)百分之九十是因为后胸椎椎体错位引起的,它的痛点有时并不在后胸椎的中点,有时会在它的两侧疼痛。

肩周炎患者大多数都会伴有上后胸椎椎体偏移错位。

传统的推拿按摩无法矫正上后胸椎的椎体,因为上后胸椎椎体很难通过推拿扭动。

正骨复位采用定向复位法,可以准确快速的定位矫正,已达到正则通、通则不痛的的治疗目的。

 

                                        膝关节疼痛

膝关节疼痛(误诊者居多),在临床上遇到许多膝关节疼痛的患者,大多数都被诊断为:

退行性膝关节炎,膑下脂肪垫增厚,骨刺,膝关节损伤,等等。

但是治疗效果不怎么理想,以前我也是按照很传统的治疗方法,但是效果甚微,而且长期效果不理想。

其实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不要被西医诊断所误导,近年来我一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研究膝关节疾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一般不需要针灸,小针刀,封闭等,我一向不喜欢破坏性疗法,致力追求于绿色无痛苦疗法。

我现在把我的经验给大家谈谈:

第一点:

大家可以先从膝关节正位X光片诊断,大多表现为膝关节内侧间隙明显小于外侧(这一点最为重要,哪怕有一点间隙不平衡病人都可能出现疼痛症状)。

第二点:

膝关节内侧有明显压痛点(一般位于内侧胫骨与股骨连接处)。

诊断就这两点,一般采用正骨法,2天一次,基本4——5次治愈。

就此而言:

我就可以从骨移位上考虑此病,而且不需要用药,针灸,封闭,理疗,针刀等方法,而且方便直接,无痛苦,更经济。

 

                                       人体脊椎错位图片

                                       

                                       

                                        

                                        

                                        

 

                                     筋出槽、骨错位病机诠释

 

1.1 筋出槽:

筋都有其相对的固定解剖位置,由于损伤或体位改变的关系,筋的位置(槽)发生改变,并出现相应的局部症状,甚至影响到全身的活动功能的协调者,称之为筋出槽。

1.2 骨错缝:

骨与骨之间靠臼或缝隙相连,通过软组织(肌腱、韧带、软骨、关节囊、肌肉及滑液囊)的维系而稳定有序,由于外力损伤或体位改变、肌肉强烈收缩、持续劳损等原因而使骨缝发生错乱、绞杂从而出现功能异常者称为骨错缝。

无明显的结构改变指征(如X线征),如一过性髋关节滑膜炎、胸部岔气、 骶骼关节扭挫伤、腰椎钩椎关节滑膜嵌顿、胸肋关节绞杂、第五胸椎综合征、脊椎后关节紊乱等。

但个别显型病例亦可拍摄到错缝的关节X线征,例如腰滑膜嵌顿拍45°斜位(同侧)可见扩大的关节隙(缝)。

1.3 筋出槽与骨错缝的关系:

筋出槽一般可以自行恢复解剖位置,而骨错缝常须手法纠正才能整复。

筋出槽可以单发,但有骨错缝必然伴随筋出槽,而筋出槽久之可引起骨错缝。

因此临床上常将筋出槽、骨错缝合并诊断。

因为难以一一对应西医病名,而暂存如是诊断,有利临床骨伤的诊疗实施。

2 诊断

2.1 有损伤史,但无明显暴力伤害,常于体位改变、持续劳损或年老体弱或无力型体格发生。

2.2 临床症状:

疼痛、局郭活动不顺畅,个别症状明显者会出现剧痛。

但多酸痛、粘滞痛、隐痛为主,试图改变体位寻找舒适的无痛位而出现特殊体征,常于发病数天而就诊。

无肿胀、畸形、红热症状,偶有并发于感冒、劳累、久卧之后。

2.3X线检查:

无明显x线征。

2.4 血液生化检查:

正常。

(血沉、白细胞均不高)

2.5 体征检查:

功能障碍,但无神经放射痛征,压痛点与痛感点分离,反覆检查压痛出现离散现象,自身健侧对照可鉴别。

3 鉴别诊断:

3.1 二头肌长头滑脱。

3.2 髌骨脱位、肩关节半脱位。

3.3 关节痛:

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急性肌筋膜炎、皮神经炎、淋巴结核、化脓性关节炎。

3.4 腰肌劳损、梨状肌损伤综合征、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

3.5 孕妇三个月左右下腰痛。

4 治疗:

4.1 手法整复:

可选择推拿、按、摩、滚、摇、扳、拍等法进行局部松解、整复其错位的筋骨。

手法是其治疗最佳的手段。

4.2 固定:

一般不需固定,可建议避免大动作,重体力活动,休息3天左右即可,在一个月内注意适当防护。

4.3 用药:

可外用洗伤或热敷,涂擦外用正骨水或云南白药喷雾剂等,对皮肤无刺激作用的药水。

内服药可辨证处方,如柴葛解肌汤等。

4.4 练功:

可于治疗后采用与手法治疗相类似的运动方式练习,每组12次左右为宜,每日一趟,每趟4组。

5 治疗的评价:

绝大部分的筋出槽、骨错缝可于日久自愈,但易引发功能减退。

手法治疗有效,但不像关节脱位那样立竿见影,常于手法整后几分钟自觉好转,并于第2天有明显疗效,因此建议当天不应做其它太多样的治疗,给予1-3天的时间恢复为好。

6 举例说明:

6.1 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髋部筋出槽)

6.1.1 诊断:

以14-40岁男性多见,常为瘦小体质,髋部活动受限,无明显疼痛,休息不能缓解数天而就诊,X线正常。

6.1.2 手法:

仰卧位屈髋屈膝90°, 医者用肘拔伸1-3分钟。

(1)内收活动3次,然后继续屈髋屈膝,外展接近至床面渐伸至0°位。

(2)嘱自主屈伸髋关节3-5次,无障碍。

(3)医者将患肢屈髋屈膝,然后被动伸直1次(慢)。

(4)医者将患肢屈髋屈膝,然后被动伸直3次(快)。

6.1.3 红外线照射或薰洗20分钟。

6.1.4 嘱休息避免负重3-7天。

6.2 胸肋关节骨错缝

6.2.1 诊断:

18-48岁女性多见,常于晨起自觉胸闷,上肢活动乏力,上举时胸助

  关节处疼痛,应与肋间神经痛鉴别。

6.2.2 手法:

坐位,医者带动患者双手向内交叉于胸前,然后于交叉位上举过头,双手置于脑后,搬双肘向后展肩同时用膝顶患者胸椎(T5为主),使之扩胸1次,然后将双手从头后向外于体例放下,可重覆1-2次。

6.2.3 注意:

手法宣轻巧,避免拉伤肩部腱袖。

6.3 胸部岔气

6.3.1 诊断:

未充分准备时,突然用力搬重物或不慎背部被冲击或猛然转身而出现胸部疼痛、胸闷不适。

6.3.2 手法:

(1) 理顺胸背部肌肉

(2)患者取坐位,医者双手搬肩臂部,膝顶于背部(肩胛内侧缘中点连线处),向后提拉双臂,使之展胸1次。

(3)双肩挤摇5-6次。

(4)点前心穴1-3分钟(拇指点,向上推至天突)。

(5)仰卧屈臂压胸1次,侧压1次,斜压1次,并提托放下震背一次。

(6)背部拍击法(空掌拍)1-3分钟。

6.4 第五胸椎综合征(背部骨错缝)

6.4.1 诊断:

背部反覆发作,T5突起明显,压痛(棘突、上、旁)以年轻男性多见。

6.4.2 手法

(1)坐位膝顶展胸法1次。

(2)旋背推棘法(左右)2次。

(3)俯卧压背3遍。

6.5 骶骼关节骨错缝

6.5.1 诊断:

于提重物或下蹲作业时,突感一侧骶骼关节弹响而扭伤,活动受限,

检查“4” 字试验(+)。

6.5.2 手法:

(1)仰卧位,屈髋屈膝位,一手握踝,一手扶膝下压,可有弹响声。

(2)俯卧位,托腿后伸,一手切压骶骼部,向后扳髋带动髋骨向背侧伸1次。

6.6 腰椎滑膜嵌顿(腰部骨错缝)

6.6.1 诊断:

好发于18-38岁年轻瘦长体形男性。

多于晨起下地穿鞋时,突发腰部剧痛,特殊体位绞锁,于扶腰弯向一侧,无法坐下及躺下而就诊,X线无明显异常。

6.6.2 手法:

(1)俯卧,腹部垫枕,双人于肩腋一双踝牵引1-3分钟。

(2)点按痛点(肘按法)1-2分钟。

(3)点委中、委阳、承山各1-3分钟。

(4)腰部斜扳左右各1次。

(5)俯卧于患处红外线照射20分钟。

6.6.3 药物:

桃红四物汤4g、金铃子散2g/tid×3。

6.7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后关节错缝)

6.7.1 诊断:

腰痛反复发作,平腰畸形,腰肌痉挛,棘突偏歪。

多见于运动员及腰部作业者,常由腰椎急性扭挫伤或劳损未得到及时治疗,反复发作而然。

X线可见后关节退行性变化。

6.7.2 手法:

(1)推揉:

叠掌推法3-5分钟。

(2)肘点L3横突1-3分钟,肘刮法1次。

(3)拍击法、压法各1遍。

(4)腰部斜扳、伸腰3次,伸腿3次。

(5)俯卧点委中、委阳、承山各1-3分钟。

(6)腰部空提法1-3分钟。

6.7.3药物:

大活络丹1#Bidx15

6.7.4练功:

腰背、腹肌锻炼链20次×4组,×Qn×30

7小结:

筋出槽、骨错缝是一种骨关节顺应性差,功能障碍为特点,但没有明显的解剖结构改变指标的临床症候群。

通过手法治疗效果明显,但有时于数月或数年后复发,若配合功能作业训练,可以得到有效的预防。

临床应注意鉴别诊断,手法应用以轻巧为主,即使未经治疗亦可一段时间休息而好转,但复发率高,练功疗法有治本固元的作用,应指导进行正确锻炼。

骨错缝、筋出槽”学说在临床应用

"骨错缝、筋出槽"是中医伤科的特有名词。

它既属于病名,又属于骨与筋在受伤后的病机变化。

这一学说在唐以前的医著中虽然就有记载,其论点在当时是比较含混的。

如《礼记·月令孟秋》中的:

"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

"根据《旦礼记集解》的解释是:

"皮曰伤,肉曰创,骨曰折,骨肉皆绝曰断"。

断,就包含了骨折和筋伤。

《 难经》中的:

"四伤于筋,五伤于骨",这里初步说明筋骨相近,伤筋必及骨,伤骨必损筋的互相影响,这是"骨错缝、筋出槽"的基本内含。

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经过历代医家们长期的临床观查和总结,逐渐丰富和完善了这一学说,成为中医伤科学的特有组成部份。

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记有:

"凡左右损处,只相度骨缝,仔细捻捺,忖度便见大概。

"这里不仅有骨缝这一名词,而且还提示了损伤后注意对骨缝的检查,也即是对关节处的脱位、半脱位和错缝的区别检查。

到清代在骨伤科的各种论著中,对"骨错缝、筋出槽"学说就更为详尽,并且还提出了各种治疗手法。

  如《医宗金监·正骨心法要旨》中的:

"或跌扑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瘀滞,为肿为痛。

"又说:

"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这里不仅提示了骨错缝的原因,而且还将开错和微错作了程度上的区别。

同时提出:

"手法者,正骨之首务"。

强调了手法是治疗骨伤科四大方法之首,适用于骨伤科各种疾病,其中也包括了"骨错缝"和"筋出槽"的手法治疗。

《伤科补要》中对脊骨和四肢的骨错缝也分别作叙述。

在十五则中的"脊背骨伤"有:

"若骨缝叠出,俯仰不能,疼痛难忍,腰筋僵硬。

"这里不仅是指脊椎骨折和脱位,也还包括椎体小节紊乱与急性腰肌损伤在内。

在二十则中:

"若手掌着地,只能伤腕,若手指着地,其指翻贴于臂者,腕缝必开"。

这里不单是指损伤对腕骨正常排列造成的影响,也还包括了尺桡切迹解剖结构的改变。

同样是属于"骨错缝"。

二十三则中对脚踝部损伤的记述是"轻者尽伤筋肉易治,重者骨缝参差难治……"。

骨缝参差不齐是指踝关损伤的"骨错缝"。

现就笔者对该学说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对"骨错缝,筋出槽"浅述个人的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骨节的开错和微错指外力作用于人提的轻重不同,致伤的程度亦不相同。

二、开错,是指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有明显的临床体征,在X线投影中又确有反映,能够引起医生和患者的注意,因此能获得及时而恰当的治疗。

三、微错,骨节处没有明显畸型,X线摄片无明确显示,但又有临床症状或部分功能障碍,不大引人注意,而被忽视。

治疗方法不当,致使病程延长,经久不愈。

四、 "筋出槽",虽然是中医骨科的习惯用语,在各种文献中没有这一病名,但对筋损伤的病理改变文献中确有不少论述。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骨》中说:

"筋之驰、纵、卷、挛、翻、转、离、合,"以及"筋歪","筋走"等等都属于"筋出槽"的范畴。

五、生理上筋附行于骨,或筋伴脉而行,各自都有其起止点,也有其正常顺序和位置。

一旦遭受外力的破坏,筋过的运行位置,解剖结构就会发生变化。

临床上的肌健、韧带、筋膜的撕裂、撕脱、粘连、痉挛等等亦都属于"筋出槽"。

六、 "骨错缝"和"筋出槽"既可以同时发生,亦可单独发生。

这一学说,是中医骨伤科辩证施治的内容之一。

在个人的临床观察中,常见的骨错缝关节有:

上肢肘部的肱挠关节或尺桡关节,腕部的尺桡远端切迹和腕骨。

下肢膝关节的内外侧半月板。

踝部的踝距关节或跟距关节,以及跖跗关节等。

七、脊椎是人体的中轴,在持重和运动中起很大的作用。

构成脊椎的关节较多,解剖结构比四肢复杂,在整个脊椎中,颈椎和腰椎功能活动较大,不适当的运动和劳作是造成脊椎损伤的主要原因。

常见的既有急性的损伤,如:

颈椎偏歪、环枢椎半脱位、腰椎小关节紊乱和滑膜嵌顿等。

其次是脊肋关节,以及骶髂关节。

中老年由于生理退化和体质较差椎体失稳,在日常剩活中仅是一般的活动,有时也会造成关节错缝。

仅举几例不同类型的"骨错缝"患者附录于后:

以资佐证。

例一、杨XX老妪,年80,今年4月10日乘车我处门诊,系X医学家属。

在春节前三天,弯腰拾物时,腰部产生弹响,当即不能直立,继而疼痛。

进该附院西医诊断,为:

"腰肌劳损",作痛点封闭,服止痛药,虽疼痛略减,但仍不能起坐,虽连续多次治疗,都无明显好转,卧床三月。

始来我处求治,经检查系第三腰椎小关节紊乱,经施定位斜扳后,患者即可下手术台直腰行走。

第二次复疹时,病人自述:

经上次治疗后当晚就能自动上下床翻身睡觉。

二诊时再施以理筋活络手法,而痊愈。

例二、李XX,男性,40岁,四川人,今年五月七日来我处门诊,去年二月车祸受伤,住X医院,经检查诊断为:

"多处软组织挫伤",住院三天,后建议回家休息治疗,不久即发生前胸及后上背痛,虽中西医多方治疗,仍然疼痛无好转。

后在地区某医院连续住院两次,约三个月,经过检查和会诊,排除内部疾患,按"神经痛"。

治疗,效果亦差。

始来我处求治,经笔者诊断:

属胸肋关节和脊肋关节多处"骨错缝"。

当施行手法治疗后,患者胸背部当即有轻松感,经过连续三次手法治疗(隔日一次)病人胸背部刺痛基本消失,建议回家后三月内不做重活,并适当休息,至今情况良好。

例三,韩X,四川人,20岁,青年农民,去年九月担土,扭伤右踝。

在当地乡卫生院治疗,诊断为"踝关节扭伤"。

治疗一月多,仍跛行,不能负重。

于同年十一月中旬扶杖来我处门诊。

经拍片排出其它骨病和脱位,诊断是踝距关节错缝。

采用手法治疗后,踝关节活动轻松,挤压感消失,落地时疼痛感亦减轻,经过连续五次治疗而痊愈。

至于急性的腰椎小关节紊乱或滑膜嵌顿,骶髂关节错缝,以及关节的半月板突出等损伤,患者每天不少于20例,因骨折脱位后发生的肌腱粘连、肌肉强直和萎缩等"筋出槽”的患者门诊就更多,笔者均以手法为主治疗。

笔者个人的经验认为:

"骨错缝、筋出槽"这一学说,不仅是具有中医伤科学的理论特色,而且在临床诊断治疗中运用确有其很高的实用价值,不能忽视,应于继承和推广。

手法治疗中触诊是很重要的法术,如精于此术,经络的瘀阻和体表的病患反映,可全凭手感触摸出来。

通常情况下我们是根据患者感觉来判断的,这是比较直观一点的诊断方法,它是根据患者对术者在穴位按压的感觉判断其患病的部位和轻重。

有一本《穴位按压诊病》的书是专谈穴位压痛诊病的,很有借鉴价值。

民间对穴位按压的感觉有种说法“疼轻麻重木难医”很简捷地表述了病的轻重在穴位反映上的感觉。

这也许只是一得之言或一家之说,我们的当从实践中进行实证,找出对自己有用且行之有效的东西。

有时会有一种现象,患者有很明显的症状,术者在按压穴位时患者却没有较明显的感觉,这时要找出经穴上的问题就全凭术者手上的触感了。

术者手上的触感有时较明显,有时很微妙,微妙之处全凭术者的功底。

这种触诊有一定难度,它的诊病依据不是患者的感觉,而是术者的手摸心会。

术者手触能感受知的东西有许多种,我学识有限,不能妄谈太多,且留给大贤大智者,这里只说说筋出槽。

筋出槽与“疼、麻、酸、胀、木”一样,是一种病理在经络穴位上的反映,可能与气血亏虚不能营养经穴有关,其反映的部位不同,出槽的筋的粗细也不同。

粗的很容易摸到,而细的有时则细如发丝,很不容易摸到,必须用心体会,其微妙的感觉才会随心应手,此术需长时间的临床体会方可掌握。

正常的筋是松软而伏于肌肉筋槽内的,当筋得不到气血濡养而有病理反映时,其筋会变得紧张疆硬,如绷紧的琴弦样,本来静卧于槽内的筋就离槽而出了。

这时你能触摸到,在将其横拨时会应手而滚动,患者在提醒下也能感知弹拨时的响声。

而而出槽的筋很细时,术者和患者的感知都是很微妙的。

临床上手触知此现象不要因为其不酸、不痛、不胀而忽视,有时它可能正是你的病本所在。

筋出槽的部位找出后就可以用理筋的手法治疗了。

我们可以循经横向弹拨,也可用单指或多指轻轻按揉。

循经走向做推拿按摩,将疆硬出槽的筋做松做软,筋松软后自然就复位归槽了。

很可能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病就好了。

此术难点在触诊时是否能触知有筋出槽,是否能触知其疆硬度和所在部位,而实施手法治疗就简单多了。

有些看似很麻烦的疑难杂症,很多情况下可一次治愈。

病史长的大多有许多其它因素,尚需一一排除,其愈还需时日。

此术得益一好友亲授,愿慧者明达,同好分享。

颈椎手法的生物力学研究与探索

  手法在颈椎病的非手术疗法中占具重要的地位。

本文以颈椎手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为线索,并结合笔者开展的一些研究,对颈椎手法的生物力学问题及临床应用作一探索,以饷读者。

1、颈椎手法的分类与生物力学特征

关于颈椎手法的分类,根据形态与力度大致可分为整骨手法(如定点旋转手法、侧搬手法)和理筋手法(如揉法、推法、拿法)二大类。

临床上一般多以整骨手法作为颈椎病手法的核心步骤。

《中国接骨图说》记载了颈椎手法治疗的熊顾法,其母法乃先端提,子法一是牵引兼旋转、二是轻旋、三是牵、旋整理舒筋。

颈椎病的澳式手法主要分五个步骤进行:

① 拔伸牵引

② 旋转颈椎

③ 松动棘突

④ 松动横突

⑤松动椎间关节。

[1]将脊柱手法主要分成七类:

①非特定的长杠杆手法;

②特定的短杠杆高速脊柱调整手法;

③主动或功能手法;

⑤ 手工牵引;

⑥ 活动手法;

⑦ ⑥软组织按摩;

⑧ 穴位按压手法。

将颈椎手法主要分为旋转、侧搬、揉压等五种手法,并观察到,颈椎按脊疗法时,作用于颈椎的平均力为117N,力的平均持续时间(始→终)为101.71msec。

的研究报告了手法作用于颈椎的外负荷(力和力矩),X轴27磅、Y轴29磅、Z轴18磅。

尽管颈椎的手法流派纷呈,其技巧形态、作用力及着力点、线、面不尽相同,然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无论何种流派,哪种单一或复合手法,其效应途径与作用环节主要通过手法时运动-力学的动态变化,以一定量的力学刺激作用(压、张、磨擦、振动、旋转及其复合力),刺激的转换(热与生物电效应、生化效应、生物力学效应)及其时空变化作用于颈椎,并依赖其结构(空间序列)和功能(运动序列)的高度统一,产生颈椎病的防治效应。

具体分析,其产生的力不外乎使颈椎发生伸屈、侧屈、旋转或它们的组合变形。

认为手法的共同特征在于:

给脊柱和它周围组织施加外部负荷以影响脊柱及其周围组织。

我们通过颈椎手法的动压力测试显示,旋转手法时颈椎受力4~9kg,平均压强0.40±0.18N/cm2,屈伸手法2~3kg,平均压强0.19±0.05N/cm2,侧搬手法2~4kg,压强0.21±0.05N/cm2,摇颈手法4~8kg,压强0.37±0.10N/cm2。

对照张长江[10]的研究报告,其测得定点旋转复位力为1~9kg范围,其中50%的复位力在2~4kg之间。

我们的研究结果与其相近。

颈椎半脱位(关节微小移位,颈椎失稳,椎间关节紊乱)是颈椎病的病因病理环节之一,也是施行旋转手法等整骨手法的解剖学、生理学及其生物力学的依据。

颈椎半脱位的发生率约占颈椎病患者的14·8~20%。

手法治疗颈椎病多应用于颈型、神经根型、混合型,其显效率约为60%,总有效率约为90%。

目前,在临床上仍难以定量施行手法操作。

对于手法力量的运用,大体上只能根据个人的经验粗略分成轻、中、重三个等级。

过轻达不到治疗效应,过重则易导致副作用甚至医源性损伤。

我们在实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