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108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册数学学科全册备

本学段教学总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2.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4.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

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本学期教学工作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本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

教材的编者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

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认数和计算结合,加法和减法穿插编排,突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较好的做法。

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8.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学情分析(原有知识技能学生学习特点)

我们面临的是刚刚入学的新生,学生年龄比较小,对小学的学习生活还不了解,加上学生的学前教育各不相同,又面临城乡结合部,学生情况比较复杂,所以,一开始面临的困难有不好。

首先,要让这些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幼儿园的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会上课,会听课,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其次,让一些不喜欢学习的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能主动的获取知识。

再次,改掉学生的不良习惯,拜托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和同学友好相处。

最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进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一、知识能力:

1、通过分类与比较,渗透分类与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培养初步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使学生熟练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各数,会读写0至10各数,掌握10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序数的概念。

从而渗透数学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

3、在实际情境中能准确的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和上下的位置,并会有语言表达出来。

4、初步体会生活中有很多的加减计算问题,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在理解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的口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初步学会观察现实情景图,口述题意并列式解答。

6、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有顺序地整理学习用品,能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培养能比较清楚的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7、初步领悟实际生活中的物体与几何形体的联系。

初步会看钟表上的时间,认识时针和分针的作用,渗透合理利用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观念。

8、通过观察与操作、抽象与概括,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能够计算。

9、培养探究意识及合作精神。

能与他人合作,在活动中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10、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初步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通过分类与比较,渗透分类与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培养初步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2、了解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想过程的合理性。

13、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过程方法:

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仔细观察、动脑思考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三、情感态度:

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熟练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各数,会读写0至10各数,掌握10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序数的概念,从而渗透数学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

3、初步体会生活中有很多的加减计算问题,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4、在理解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的口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初步学会观察现实情景图,口述题意并列式解答。

5、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抽象与概括,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使学生能够计算。

能与他人合作,在活动中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1、激发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通过观察与操作、抽象与概括,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能够正确计算。

3、能与他人合作,在活动中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有顺序地整理学习用品,能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能比较清楚的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第一周

1、数学就在我身边

4课时

第二周

2、分类  比较

4

第三周

10以内数的认识

4

第四周

10以内数的认识

4

第五周

十一放假

4

第六周

10以内数的认识位置与顺序加法和减法

(一)

4

第七周

加法和减法

(一)

4

第八周

加法和减法

(一)

4

第九周

加法和减法

(一)

4

第十周

加法和减法

(一)认识图形

4

第十一周

认识11~20各数学看钟表

4

第十二周

加法和减法

(二)

第十三周

加法和减法

(二)

第十四周

加法和减法

(二)

第十五周

新年游艺会、总复习

第十六周

总复习

第十七周

期末复习

第十八周

期末复习

第十九周

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

期末复习

二十一周

期末复习

二十二周

期末复习

优困生辅导计划

1、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

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这是的转化工作的

起点。

2、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

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学困生多提问一些基

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当学困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

指出错误,耐心指导。

3、课余时间个别辅导。

在学困生之间让他们开展一些比赛,比如:

看谁进

步快。

4、家长和老师相配合。

有能力辅导的家长我布置适当、适量的学习内容,

让家长在家里对学困生进行协助辅导。

实在无力辅导的希望家长配合做好监督的工作。

定期到学困生家长进行交流,摸清他们在家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

换一换

评论加载中...

新版反馈加入会员!

送免财富值下载特权

本学期研究课题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新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充满着好奇,学校什么样,?

数学要学习什么?

学校的学习生活好玩吗?

针对学生的着一心里要求,我们设计了,数学就在我身边着一单元。

本单元通过,数一数,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这四个专题,把学生以有的数学本领调动出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学习的内容,感受自己的生活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熟悉学校的环境,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

课时分配

 

课时备课

教学内容

数一数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学习的内容,感受自己的生活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熟悉学校的环境,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教学准备

能有序地观察数数。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名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

从现在开始,你们将和老师一起学习数学,去数学王国探索数学的秘密。

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

谁来数一数?

二、探究新知

数一数

1、激发兴趣

出示主体图:

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问:

看一看图上都有什么?

2、数图中的数量

师:

我们在数图中的个数时,先数比较少的,再数比较多的,也就是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1)数出数量是1的。

师:

图中数量是1的物体有哪些?

问:

一个池塘、一座楼房、一个篮球架都可以用几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1,老师领读。

2)数出数量是2的

师:

图中数量是2的物体有哪些?

 

问:

有2个同学在看跳高,有2位老师等,都可以用几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2

3)依次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方法同上。

4)认数1—10。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这些数。

3、拓展延伸

你们能不能按一定顺序数一数图中的事物?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质疑

今天我们学习了数数,我们数了学校里的东西,还数了身边的东西,大家数得很认真。

谁来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仔细倾听感受

 

伸出手指数一数自己有几根手指。

 

学生回答:

社区

观察书上的图片

学生观察后回答

 

数出数量是1的

如:

一个池塘、一座楼房、一个社区等。

 

学生回答:

用1表示。

学生自己读一读。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还可以用1表示

小组互动,集中展示

 

学生回答:

有2个同学在看跳高。

有2位老师等。

学生回答:

用2表示。

学生自己读一读。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事物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知道的?

出示数字卡片1—10,让学生辨认。

让学生到前面来数。

从上到下有序观察数一数、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

前后桌两个人互相帮助

延伸:

栅栏是按一定颜色有规律排列的,不能看见的也是这样排列的。

 

数数身边的事物。

如有几支笔、家里有几口人等

说说自己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回家后,数数家里的东西和自己看到的东西。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2345

678910

 

课后反思

 

课时备课

教学内容

比一比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快与慢”、“远与近”、“高与低”、“轻与重”、“大与小”、“多与少”等都是数学要研究的问题,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

2、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

在游戏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难点

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快慢”“远近”“高低”“多少”等,与数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谈话引入

通过前两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学校,参观了教室,今天我们到操场上看看大家课外活动时都在做什么,好吗?

二、探究新知

1、整体观察

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呢?

应该怎样观察?

师:

说得真好!

那我们就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一组一组地进行观察

 

看,大家都在进行体育锻炼。

2、局部观察。

师:

现在咱们再分别到这些小组中去看看他们是怎么活动的吧!

(1)、赛跑

跑的最快的同学快到终点了,一旁的老师在干什么?

猜测他身后的同学冲过终点时可能用了多长时间?

通过刚才的发言,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发现了“快慢”、“多少”的不同。

板书:

快慢、多少

(2)、跳远

图中间左边的同学在干什么?

要想知道跳了多远可以怎么办?

小结:

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又发现了“远近”的不同。

板书:

远近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尺子?

(3)、捉迷藏

图中间右边的同学们在干什么?

比一比谁藏得高,谁藏得低?

小结:

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又发现了“高低”的不同。

板书:

高低

(4)、爬杆赛

图下面的同学在进行爬杆比赛,从图上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会提数学问题吗?

 

小结:

在爬杆比赛中,通过比较,也可以看出“快慢”“高低”的不同。

三、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是教材第六页的“比一比”。

板书课题。

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教师总结:

大家都发现有许多事物可以进行比较,那请你今天回家做个特别观察员,把你家里可以比较的事物记下来,先和家长说一说,明天再和同学说一说,看看谁是最佳“观察员”!

 

 

我们应该按顺序观察

 

仔细观察:

最上面,同学在赛跑。

图中间,靠左边的同学在比赛跳远。

右侧的同学在做游戏。

图下面,同学们在进行爬杆比赛。

 

为赛跑的同学计时间

第一的同学用了14秒

 

互相猜一猜、说一说

 

在跑步时,有的同学跑得慢,有的同学跑得快。

跑得快的同学时间短,而跑得慢的同学的时间就长。

 

跳远

量一量,我们就知道谁跳得远、谁跳得近了!

 

直尺、三角尺、卷尺……

量不同的物体可以选择不同的尺子

玩捉迷藏的游戏

攀登架上面的高,下面的低。

 

学生1:

有3个同学在爬杆,有4个同学在当裁判,一共有几个同学?

学生2:

3个同学在比赛爬杆,另外3个同学在为他们加油,还有1个通知在做裁判,一共有几个同学?

学生3:

谁爬得最高?

谁爬得最低?

谁爬得最快?

谁爬得最慢?

……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比一比

快慢多少远近高低

课后反思

 

 

课时备课

教学内容

说一说

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关于“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量与计量、统计”等知识综合应用的情况。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用数学、学数学的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关于是的运算、图形与位置、统计等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超市买东西,看看谁能在超市里发现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出示主体图

1、我们先来到“饮料区”观察:

通过他们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

桃汁最多他是怎样知道的?

这些饮料是怎样摆放的,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文具区”

观察:

削笔器在剪刀的哪一边?

放大镜的下边摆的是什么?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收款台”

模拟收款情景,学习有关知识。

问: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知识?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答:

饮料的单价,哪种饮料多等。

 

分类摆放,便于统计。

问题:

桃汁比橙汁多几箱等

 

削笔器在剪刀的左边。

放大镜的下边摆的是订书器。

自己提的问题自己指名让别人回答。

(学生互动)

 

我买了一个削笔器应收多少钱等

排队时应知道自己的位置。

 

谈自己今天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说一说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分类比较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意义。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培养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资源准备

1、把数学书附页中的图案剪下来。

把剪下来的图案动手分一分,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课时分配

课时备课

教学内容

分类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意义。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培养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在分类的过程中,了解分类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师:

同学们,你们看桌子中间摆放着许多东西,都有什么?

问:

桌子上摆放着这些东西好不好?

为什么?

问:

那应该怎么办?

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当小管家,把这些东西整理好。

1、整理桌子(单一分类)

师:

同学们,这么多东西要收拾,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大家一起来分工好不好?

2、整理物品

师:

一大堆东西经过大家的整理已经分好堆,想想这样算收拾好了吗?

你们能不能把他整理得更整齐?

3、个人实践

把剪好的衣服图片分类

 

把动物图片进行分类

 

想想你们组的同学可以怎样分?

 

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桌子中间摆放着许多东西。

学生回答:

有衣服、鞋子、书、笔、作业本、帽子、球、各种玩具汽车等。

 

学生:

比较乱

 

整理

 

讨论每个小组的同学怎样分工好?

每个同学收拾一样东西。

动手整理桌子

说说问什么这样整理

 

学生活动后汇报:

汽车还可以按颜色、大小、用途等不同标准分类。

生活用品自定标准分类。

 

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图片进行分类

集中回报

说说自己是按什么分类的。

自己动手分类

分类后和小伙伴进行交流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

集中展示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学生讨论后汇报:

1)按男女生分。

2)按衣服颜色分。

3)按戴标志分等。

2、基本练习

10页1题

3、综合练习

10页2题

 

 

板书设计

分类

课后反思

 

课时备课

教学内容

比较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2、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让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过程,体会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同学们,今天有几只小动物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

 

1、出示主题图

 

揭示:

跷跷板低的一头比较重、高的一头比较轻

2、出示主题图

问:

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的数量怎么样?

你是怎么知道的?

 

3、主题图3

谁最多?

谁最少?

找两种动物比一比

 

1、基本练习

数学书12、13页的1、2、3、4、5、6题。

 

2、拓展提高

13页思考题

 

小鹿、小猫

 

观察主题图

说出谁重、谁轻

小鹿重、小猫轻

小鹿比小猫重

小猫比小鹿轻

 

观察两边物体接近的情况

感受怎样判断谁重谁轻

 

认真观察

方法一:

数数

羽毛球拍有4个、乒乓球拍有4个,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同样多。

方法二:

一一对应

一个羽毛球拍对着一个乒乓球拍没有多余的

 

狗最多、兔子最少

小组交流:

找到两种动物互相说说进行比较。

具体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4题说出自己是怎么知道谁最长、谁最短的

6题说说自己是怎么知道中间那筐最多

充分说说小松鼠最轻、小猴最重的理由

 

板书设计

比较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