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5489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docx

《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docx

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

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

一.名词解释(10分)

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文化、身体、心理素质)为根本目的,以留意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二.填空(20分)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新的语文性质定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详细目标是: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⑹实行三级课程治理制度。

三、判断(10分)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

2、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

3、语文教学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

(√)

4、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是说、唱、读、写。

(×)

5、语文课程目标在初中阶段识字与字的要求是纯熟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40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

四、简答(24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答: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思想,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准确掌握语文教育的特点;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④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答:

①改变课程过于留意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准确价值观的过程;②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制一贯教材,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其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⑥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答:

素质教育的定义界定了它的根本目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的有化、吸收,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使学生相应的能力得到提高,注重能力培养,而应试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行之有效。

一、填空题(3题,每题8分,共24分)

2、阅读能力一般分为如下五个层级:

认读能力、解读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欣赏评价能力、应用能力。

3、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把语文意识贯彻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语文意识,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并逐渐增强语文能力。

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要回答课内语文教学系统的要素构成。

1、就静态系统而言,指的是教师、学生和语文教材;就动态系统而言,除上述要素外,还有一类要素组成了系统运行的逻辑程序即教学过程。

前者形成了系统的空间结构,后者形成了系统的时间结构。

2、什么是复述教学法?

复述教学法是语文教学法之一,复述分为两大类:

一为创造性复述,二为一般性复述。

创造性复述指改变文章结构、人称、叙述角度的复述。

一般性复述指接近课文内容的复述。

复述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思索能力、想象能力的提高。

3、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语文教科书中的单元目标,是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

4、简要回答板书设计的要求。

⑴板书语言要言简意赅,要求正确、规范、简洁、直观。

⑵布局要合理,整洁有序,要保持其完整性。

⑶突出教学重点,教学目的明确。

⑷有条不紊,层层深入。

⑸语言准确,画龙点睛。

⑹形式多样,生动有趣。

三、辨析题:

(2题,每题8分,共16分)

1、问题教学与发现教学是两种完全相同的教学方法,只是说法不同。

错误。

问题教学法是以提出疑难问题为主,重在会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发现教学法以发现为主,重在发现,“发现”也包括发现问题,但此“问题”非彼“问题”,主要不在“疑”上,而在需要研究的“矛盾”上,或者文本本身的问题,发现的对象还有,发现差异、发现出色、发现结论等。

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一定要遵循有什么答什么的原则。

错误。

让学生提问题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筛选,再引导解决。

教师无须学生提什么答什么。

因为在筛选的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什么问题该问;什么问题不该问,什么问题无须问,什么问题必须问;什么问题有价值,什么问题无意义。

四、观点论述题(1题,共16分)

试论述语文的内容和形式关系。

语文教学要遵循的是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这是由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性质决定的。

首先语文内容决定语文形式,文以载道,这是一条语文的规律,“无不载道之文”,道和文的关系,是载体与实质的关系,二者是不可分的。

一定的语文内容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文形式表现出来。

语文内容的量和特性,决定体裁的选取,内容决定修辞的表达,内容还决定文章布局谋篇。

其次语文形式为表达语文内容服务。

语文内容要通过一定的语文形式来表现。

语文是思想感情等社会信息的载体,多种多样的语文形式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所以,语文教学要重视读解课文。

要循文解意,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正确理解深入体验课文的思想内容;又要重视因意悟文,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文形式的理解。

五、教学设计或案例分析(1题,共20分)

试举出你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比较出色的一个教学案例,并写出教学反思。

一、填空题(3题,每题8分,共24分)

1、当代语文教学设计依据加涅“为学习设计教学”的理论,把语文教学过程分为学习事件和教学事件两部分,对学生语文认知结构和语文的行为技能改变起到支持和推动作用。

2、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与体验,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

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目标。

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领域。

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

1、什么是教学目标具体化?

指把教学目的、范围、意图、领域转化为具体的行为目标或业绩目标,即按照期望学习者身上出现的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的结果的方式对教学目标作具体说明,这种说明包含了行为(做什么)、条件(在什么具体情况下)和标准(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三种成份。

2、简要回答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

宏观程序:

认识与经验准备——写作需要与冲动——起草。

微观程序:

构思——起草——修改。

3、语文教学设计中的语文意识指什么?

指在平时的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

4、教学程序设计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教学环节清楚、简洁、集中。

这是从学生接受的角度提出的,清楚便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学习,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简洁集中则是便于学生把握和积累,便于重点和难点的解决。

三、辨析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

1、有位老师把《春》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了解本文的写作上的一些特点。

”这样的目标明确,可测量,可评价、

错误。

这样的教学目标模糊,很难测量和评价。

学习一篇课文,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疑问、学生的兴趣、文章的特色和学生学习后应达到的具体结果。

这些问题如果事先没有考虑,教学目标就难以确定,即使确定了,也是模糊的,难以实现的。

2、教学目标陈述的行为主体一般是学生,但也可以是教师。

错误。

教学目标陈述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四、观点论述题(1题,共16分)

试论述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语文的能力定位。

五、教学设计或案例分析(1题,共20分)

试举出在教学实践中你认为自己较好地体现了“成功有效”的教学策略的一个案例,并写出教学反思。

一、基本概念题(6题,每题4分,共24分)

1、评价的五个功能

2、书面交流评价

3、自我总结式评价

4、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六要素

5、自主性与发展性策略

6、及时反馈策略

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

1、评价主要有哪五种功能?

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哪些原则性的评价建议?

3、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4、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有哪些?

三、辨析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

1、一些教师把评价改革等同于考试改革,认为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的改革。

你认同这种看法吗?

2、有人认为教材都让学生自学探究,大部分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那么教师可以“下岗”了,这一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四、观点论述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

1、试谈成长记录袋的特点和优势。

2、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很多,你认为主要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评价一堂语文课?

五、案例分析(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以下这个案例所描述的课堂教学该作怎样的评价?

《愚公移山》的多元化解读

课堂上,教师请学生读了一位学者张远山的言论:

“愚公虽然说出了可圈可点的豪言壮语,但最后还是没有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壮举。

也就是说,智叟当初认为愚公不自量力,口气比力气大,并没有大错。

按照这个结局,羞愧的不应该是智叟,而应该是愚公。

如果愚公要想不羞愧,当时应该这样回答智叟:

‘我自己是挖不平两座大山,但是我这样一直挖下去,迟早会感动了上帝,事情就好办了。

你等着瞧吧!

’那样才是诚实话。

然后老师又出示了一个改编的结局:

“后三年,愚公死,子孙承其志,世代挖山。

时至今日,尚未休矣……”

师:

那么,我们就从这两个“假如”开始探讨问题。

第一,张远山的思路,假如愚公早就料到帝会“感其诚”;或者呢,他老早就和帝达成了某种协议或契约,那我们如何来重新评价愚公?

第二,假如结尾是刚才同学念的,那么你又如何来重新评价愚公?

想一想。

生:

如果这样的话,愚公是很智慧的。

因为《孙子兵法》里说,“不战而屈之人兵,善之善者也”,愚公挖山就像一场战斗,他没有用力气就能获得胜利,这种是最智慧的。

生:

我觉得如果这样的话,愚公还是很傻。

师(惊奇):

还是很傻?

为什么?

生:

他既然知道天帝会“感其诚”,或者说他早与天帝达成了协议,那他何必自己去挖呢?

直接跟天帝说一声“你帮我搬搬走”就好了。

还有一点,他如果真的和天帝达成了协议,他只是和智叟这么说一说,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和智叟打个赌,下点赌注。

(众笑)

师:

你赢智叟一把,是吧?

我倒是想到《三国演义》里面周瑜和黄盖的故事,后来引申出一个词语叫做……什么计啊?

生:

苦肉计。

师:

苦肉计。

那也许他们(天帝和愚公)有更大的阴谋呢?

也许这更加能够帮助建立帝的秩序呢?

可能他们有着更多不可告人的东西,所以他们要上演一出戏。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会发现愚公给我们的形象,感觉有点……

生(轻声)狡猾。

师:

有点狡猾,是吧?

甚至有点阴险。

甚至还有点……

生:

毒辣。

师:

毒辣,可怕。

怎么这个蠢老头,竟然是一个阴谋家?

(众笑)成了个谋略家,太厉害了。

(示意幻灯)那么第二种评价呢?

请你来说。

生:

第二个“假如”,我有两个看法。

先是关于“愚公”这个名字,一开始作者给他取名叫“愚公”,大概是指他一根筋到底,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直到成功为止。

师:

说得真好,“一根筋到底”。

(众笑)

生:

但是现在我觉得这个“愚”,真的有点“笨蛋”的意思了。

第二个看法,我觉得,愚公也是一个很自私的人。

师:

怎么讲?

生:

愚公死了,世世代代,都是因为他的缘故而挖山,不能去实现自己的想法。

直到今天,这么长时间下来,还在世世代代挖山。

他死之前这么三年,影响了他的整个世代。

师:

请坐,说得太好了。

这位同学认为愚公不但“愚”,他还把个人的意志,强加给了他子孙,剥夺了他子孙生活的自由。

……

2、下面提供了一个作业案例,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加以评析。

主题型作业

适当增加一些给主题但又不限形式、内容的综合性作业或专题性作业。

例如“三八妇女节”期间,给学生安排一项作业——“给妈妈一个惊喜”,要求看谁做的既真诚又有创意,然后再写下一段日记,把自己的创意和妈妈的欣喜记下来;“五一黄金周”期间,可以布置学生考察家乡人们的生活形态,探究其中的文化意味;或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情抒写内心的独特感受,写成游记、随笔等;春节期间,让学生摘抄、搜集春联,对比赏析……这样不仅增强了语文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慢慢明白,生活是个大课堂。

答案

一、基本概念题:

1、评价的五个功能:

管理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动机激发功能和诊断功能。

2、书面交流评价: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师有更多的与学生书面交流的机会,可借助学生的作文、日记、周记等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学习的信心、努力程度,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学习的方法、习惯等,从而在评语(更确切地说是寄语)中对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提出善意的批评,诚恳的建议,殷切的期望,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3、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六要素:

(1)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3)教学过程,(4)教学方法,(5)教学能力(或技能),(6)教学效果。

4、自我总结式评价:

语文学习到一定的阶段后,要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语文学习状况和学习水平进行诊断。

诊断要以阶段测试成绩、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教师的语文学习要求为依据,认真检查自己的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课外学习等各个学习环节。

5、自主性与发展性策略:

逐步使学生了解教育目标,学会自我评价,评价自身的学习状态,在进行学习与情绪的自我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状态的自我调控。

6、及时反馈策略: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评价的结果用适当的方式及时反馈给学生,并及时组织纠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指向教育目标。

二、简答题:

1、管理功能、导向功能、调调功能、动机激发功能和诊断功能。

2、《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这一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3、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点是:

⑴评价目的: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⑵评价功能:

强调改进与激励功能;⑶评价内容:

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⑷评价方法:

强调质性评价,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⑸评价主体:

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4、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有:

(1)组织能力;

(2)注重中央;(3)教学机智;(4)教学态度;(5)综合能力。

三、辨析题:

1、不能等同。

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方法,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更为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过程,需要借助其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收集反映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过程与状况的证据。

目前的考试主要还是用来考核学生发展的结果,忽略了其发展的过程,因此考试改革本身无法等同于新课程中的评价改革。

2、“主题型作业”评析要点:

主题型作业把作业设计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学习生活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并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使能力得到提高。

四、观点论述题:

1、成长记录袋的特点和优势:

(1)评价对象的主体性。

成长记录袋中,有许多项目是让孩子自评、互评,让他们装进自己自得的作品,同时还可设计“老师的话”、“家长的话”,让学生在评价中与伙伴交流,与教师家长对话,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

(2)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成长记录袋的评价范围广,改变以往“一张考卷,一张成绩单”的单一评价方式,它对孩子的心理、生理、智力、技能、情感、行为、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优势、不足等都进行了记载,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

例如有一所学校的《小松柏快快长》,以月份为阶段,每个月着重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内容,用不同的色彩区别,每个月又都注重反映学生在各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

成长状况。

(3)评价形式的生动性。

“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是成长记录袋设计的一个突出特点,体现了趣味性和艺术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强了评价效果。

例如那所学校的《小松柏快快长》中有一页评价学生行为习惯的“学一学,评一评”,就将布满绿意的松柏树分为三层,每一层左边精选一则关于遵守课堂纪律的儿歌,右边每部分又分为三个等级“太棒了”、“不错哦”、“再加油”,让学生自评后,在相应的地方涂上绿色,让松柏更苍翠,非常形象,以情诱人。

(4)评价过程的开放性。

成长记录代打破了评价的时空,不局限在学生校内的学习上,而是延伸到课外、社会与家庭,对学生的学习形式、情感、态度等全方位评价。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一步评价自己,有利于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有一所学校的《小星星音乐成长袋》中既有“课堂外的一首歌”,又有“告诉你音乐小知识”,还有“献给爸爸妈妈一首歌,一支舞”。

学生成长档案袋的分类很多,比如:

学科性成长记录袋、综合性成长记录袋,个体性成长记录袋、组合性成长记录袋,展示型成长记录袋、评估型成长记录袋等。

2、没有统一标准,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五、案例分析:

1、答题要点:

如果单从课堂的生动性、课堂中思维的活跃性和学生主体活动意识养成等方面来评价,这个片段显然是十分精彩的,它不断引申、迁移,实现了思维拓展的最大化。

然而,若是跳出语文教学的技术范畴,站在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便不难发现,这节课中存在着许多值得认真反思的内容。

其中很多的“精彩”,都是应该拒绝且必须拒绝的。

首先,文本的多元化解读,体现的应该是一种学生认知能力的建构。

其次,文本的多元解读,体现的是当下的人们对消除文本“伪圣化”,还文本以纯文学身份的一种追求,但对待文本,总是要结合当时的特定社会背景来进行解读的。

第三,解读文本,还存在着对古代文化中凝结的思想道德精髓的吸收问题。

《愚公移山》作为一篇经典课文,它的主题是十分鲜明的,它所展示的,是中华民族面对困难有百折不挠、知难而进的勇气,是执着勇敢、自强不息的进取态度。

2、“主题型作业”评析要点:

主题型作业把作业设计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学习生活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并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使能力得到提高。

一、基本概念题(6题,每题4分,共24分)

1、评价表

2、访谈评价

3、学生自我分析式评价

4、两次测试法

5、评价服务教育策略

6、合作性评价的原则

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

1、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趋势怎样?

2、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多元智力理论对学生评价有什么启示?

4、当前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存在哪些问题?

三、辨析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

1、一些教师把评价改革等同于考试改革,认为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的改革。

你认同这种看法吗?

2、有人认为教材都让学生自学探究,大部分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那么教师可以“下岗”了,这一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四、观点论述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

1、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是传统语文评价的软肋,对此你有什么好的想法与建议?

2、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应成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知识与情感交流的“信箱”,作业批改不再是一种评判,而是一种对话。

请结合实际,加以简要论述。

五、案例分析(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以下是一份关于学生团体合作性的评分规则,你认为这一评分规则合理有效吗?

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加以评析。

学生团体合作性的评分规则

合作性强

制定清晰的团队目标,并能很好地承担在团队中既定角色的责任和义务

适时寻求他人的帮助

听取团队成员的建议,使成员之间建立连续的沟通

谦虚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确保了解所有相关的信息

能意识到社会交往中的文化差异,举止得当

积极解决冲突

共同决策

合作性一般

受其他成员鼓励,参与到团队活动中

参与讨论,但不是非常积极

响应某种观点或意见,但不自愿参加

较好地完成团队分配的工作

合作性弱

不能承担既定角色

有无关或分心的言论

不能听取他人的意见

做出私人攻击

即使被人征求意见,也不参与讨论

2、下面是一个作业案例,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加以评析。

差异性作业

学完《中国石拱桥》之后,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三道有层次性的作业:

①读了此文,说说赵州桥与卢勾桥的异同点。

②走一走,看一看,家乡有哪些桥?

都一样吗?

③如果有爱好,可以用上网、查资料,请教家长等方法向同学介绍一座闻名的桥。

结果很多学生完成第一道题后都尽力地完成第二、三道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好奇心,并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分析、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答案、

一、基本概念题:

1、评价表用来记录学生是否把握了某一具体知识、技巧、过程、能力和态度教育评价。

2、访谈或座谈评价:

师生之间的访谈或座谈是沟通和评价学生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从与学生进行的个别访谈、团体座谈、公开讨论,或者偶然的闲谈中了解他们的态度、兴趣或价值观等。

教师与学生间的访谈或座谈有利于评价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和需求。

3、学生自我分析式评价:

这是一种形成性学生自我评价方式,学生可对自己在阅读、写作、口语等方面的能力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评价。

4、两次测试法:

单元检测中,学生如果对初测成绩自我感觉不满足,经过复习后,可要求重测,并以较好一次成绩为准。

重测试卷难易程度原则上与初测试卷相称,但对少数水平低的学生,可用较易的试卷。

5、评价服务教育策略:

通过研究教育评价的目的、功能、策略和方法,使评价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6、合作性评价的原则:

语文教学评价的自评包括教师自评和学生自评。

教师自评是对语文过程得失的审阅与反省;学生自评是对自我发展的一种内在性评价,目的在于形成学生自学能力、参与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自我评价是一种最重要、最常用的评价手段,它可以实现自比和自控,它可以激发自尊和自信。

语文教学评价的他评中,有教师对教师的互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

二、简答题:

1、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趋势:

评价功能的转变——强调促进与提高作用;评价主体的转变——注重教师的互动参与;评价内容的转变——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评价标准的转变——体现灵活性与创造性;评价方法的转变——重视质性评价的应用;评价过程的转变——主张人文性和发展性。

2、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特征是:

⑴评价目的:

促使教师专业发展;⑵评价功能:

强调展示成就与改进激励;⑶评价内容:

突出综合素质,重视个体差异;⑷评价方法:

注重质性评价,主张自我反思;⑸评价主体:

以自评为主,各方协同参与。

3、多元智力理论对学生评价的启示:

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学生观”“智力观”“教育观”,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新课程所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