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冻精细管人工输配繁殖率低的原因及对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5415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牛冻精细管人工输配繁殖率低的原因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黄牛冻精细管人工输配繁殖率低的原因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黄牛冻精细管人工输配繁殖率低的原因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黄牛冻精细管人工输配繁殖率低的原因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黄牛冻精细管人工输配繁殖率低的原因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牛冻精细管人工输配繁殖率低的原因及对策.docx

《黄牛冻精细管人工输配繁殖率低的原因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牛冻精细管人工输配繁殖率低的原因及对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牛冻精细管人工输配繁殖率低的原因及对策.docx

黄牛冻精细管人工输配繁殖率低的原因及对策

黄牛冻精细管人工输配

繁殖率低的原因及对策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和“封山禁牧、大力发展舍饲养殖”重大决定的整体推进,畜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以及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养牛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牛产业在我县得到蓬勃发展,2007年我县养牛户达到2万户,牛饲养量达2.80万头,肉牛产业正逐渐成为我县重点产业和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

由于当前我县养牛95%的为农户散养,管理较为粗放,繁殖率较低,严重制约着牛产业的快速发展。

笔者在基层已从事黄牛冻精细管人工输配工作多年,现就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总结如下:

1 繁殖率低的原因

1.1 未适时配种 在农村由于大多数养牛户距离配种站路程相对较远,加之多数畜主对母牛开始发情时间掌握不准,导致失去最佳配种时间。

1.2 母牛生殖道疾病 在实施冻精细管人工输配的大多数配种点,由于技术人员未严格按照人工授精操作规程操作,人为的导致生殖道疾病发生,其中最常见的如子宫炎,从而导致母牛持久不发情或发情症状不明显,甚至难产率、胎衣不下率上升,母牛屡配不孕,空怀母牛数量明显增加,繁殖率下降。

1.3 所用精液品质不良 主要有两种原因:

①所购进冻精细管由于在运输、贮藏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导致冷冻精液活力下降;②技术人员在解冻时对水温掌握不是太好,往往容易使精液品质在瞬间严重下降,精子活力明显大减。

1.4 犊牛发病率、死亡率高 犊牛产后半月内由于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发病后死亡率高达60%。

发病的主要原因有:

①由于农村牛舍条件较差,母牛分娩没有专门的产房,若处于寒冷季节,易因环境温度低,保暖措施差而引发呼吸道疾病。

②犊牛因吃奶过急而呛奶,造成异物性肺炎。

③代乳品中含有过多的蔗糖等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乳酸菌的作用下,分解成低级脂肪酸和乳酸等物质,刺激胃肠道粘膜或因代乳品品质不良,稀释浓度过小,加上卫生不洁净等而引起下痢。

④饲喂过量蛋白质,造成蛋白质在真胃中凝结不充分,转移到小肠引起腐败,继发大肠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刺激肠粘膜造成下痢。

⑤由于未及时吃上初乳或受外界强刺激,导致犊牛免疫力下降,直接感染病原菌,引起各种疾病。

1.5 人工授配率低 由于对《畜牧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等畜牧法律法规和人工冻配优越性的宣传力度较差,畜牧行政执法力度不强,群众对人工冻配的认知度和接受率仍很低,土杂种公牛乱繁滥配的现象仍十分普遍,全面推广和普及人工授配的难度仍很大,路仍很长。

如渭源县2007年元月份的畜牧业调查中存栏基础母牛1.10万头,而2006年全年通过人工冻精细管授配的母牛仅为0.10万头,不足基础母牛存栏量的10%。

1.6 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差,服务观念滞后 当前各配种点的授配人员大多是临时指定的,没有经过严格的技能培训,他们对该项工作的关键技术掌握的不是太熟,加之部分授配人员年纪较大,服务观念滞后,导致部分母牛屡配不孕,情期受胎率和繁殖率下降,从而影响群众对该项工作的配合和支持,进一步影响人工冻配等畜牧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2 对策

2.1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更新服务理念 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掌握冻精细管人工输配的关键性技术(包括冻精细管运输贮存、母牛发情鉴定、细管解冻及直把输精等技术),为提高繁殖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要求授配人员更新观念,树立“群众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创新条件,拓宽授配面,尽可能地上门服务,以确保适时配种,保证提高受胎率和繁殖率。

2.2 严格人工授精操作规程,积极预防母牛疾病 ①严格消毒,包括母牛外阴消毒、器械消毒、操作员的手臂消毒。

牛外阴常用洗涤消毒的方法,即用1%的高锰酸钾或2%来苏尔溶液洗涤,然后用消毒的毛巾或纱布擦干。

器械的消毒常常用上述溶液浸泡。

操作员手臂用消毒溶液清洗后,戴上一次性薄臂手套。

②精液解冻应迅速而细心,使用解冻液温度与牛体相近,要求在38~39.50℃之间,上门服务时也可用消毒药棉将细管包住进行常温解冻。

造成精子死亡的温度阈是15~-15℃,应尽量迅速度过此期,避免精子受温度的反复打击。

解冻后应立即输精。

③慎重操作,一般右手直肠把握母牛子宫颈口,左手持输精器,两手做好配合,动作要轻,防止戳伤母牛阴道和子宫颈口,适宜的输精深度是达子宫颈的1/2~2/3处。

做到每输配一头母牛更换一只薄臂手套和一支输精器外套,并将输精器彻底消毒一次,更换一条消毒毛巾或消毒纱布。

2.3 加强饲养管理,积极防治犊牛疾病,提高牛犊成活率 ①冬季专门设立犊牛舍,舍内生火保温,犊牛产后1周内舍温维持在30~33℃。

②饲喂人员细心护理,防止抢食呛奶。

③哺乳用具必须彻底消毒,如使用蒸汽消毒或开水烫洗。

④奶温必须保持在35~38℃,奶中添加抗生素或给母牛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经过母乳让犊牛吸食。

⑤细心管理,防止犊牛受到各种外界的强刺激。

2.4 加大《畜牧法》等畜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畜牧行政执法工作,切实扩大人工授配面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开展黄牛冻精细管人工授配的潜力仍很大,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依靠健全的县乡畜牧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加大畜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畜牧行政执法工作,彻底取缔土杂种公牛乱繁滥配的现象,为普及人工输配营造良好的环境。

 

浅谈当前养殖小区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来源:

《农业科技与信息》杂志|添加时间:

2008年06月24日15:

43:

19

  摘要:

阐述了改善畜牧业养殖小区建设对策,为今后建设畜牧业养殖小区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区;建设;问题;对策

  近几年来,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各地为扶持当地畜牧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加以落实,养殖小区作为一种新型的畜牧业生产组合形式,日益发展壮大,已成为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建设养殖小区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缺乏科学规划,盲目建设,管理混乱等问题,为积极探索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使小区建设和管理与标准化生产紧密结合,就目前养殖小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探讨。

1 畜牧业养殖小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小区建设没有统一规划、标准,选址随意,布局不合理

1.1.1 小区选址不合理。

一些地方为了方便生活,选址离居民点很近,把小区建设在紧靠主要交通干道两侧,人流、车流、物流多,噪音大,影响畜禽生产,造成了交叉污染严重问题,增加了疫病传播机会;而且选址不重视当地的风向、地势、环境和污染源的远近等因素,一方面小区的臭气造成空气污染,畜禽排泄物造成村民饮用水的污染;另一方面,小区建在环境污染严重的屠宰场和大型养殖场等附近,使小区生产受到严重威胁。

1.1.2 小区布局零乱。

规划设计不科学有些小区缺乏统一规划,表现在一是畜(禽)舍建设不统一,建筑材料不同、房舍走向、面积大小及配套设施混杂等;二是生产区、生活区和废弃物处理区没有严格分离;三是多畜种混养,不但饲养鸡、鸭、鹅,而且有猪、牛、羊等多个品种。

有些小区在建设中只圈一片土地承包给养殖户自行建设,加剧了布局混乱的现象

1.1.3 小区内各场建设步调不一。

由于大多数小区是以农户为投资主体,因受资金或其它条件限制,有些户已投入生产,有些户才开始土建,战线拉得过长,给统一防病和统一销售畜产品带来不便,对生产经营十分不利。

1.2 区内环保设施不健全,影响了小区的可持续发展 小区内无统一的化粪、排污走道,区外无统一的贮粪场及粪便处理设施,污水到处流,粪便四处堆,苍蝇、蚊子横飞,环境十分恶劣。

绿化是净化小区内环境的有利措施之一,但许多小区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圈舍建得密不透风,未留下充足的绿化空间,不利小区可持续发展。

1.3 养殖场内部建设不合理 大多数养殖户都是“以场为家”,生活区与生产区紧紧相连,有的甚至连围墙也不砌,生活、生产混为一体;畜舍之间间距过小,畜舍过于低矮,窗户少而小,采光通风不良。

1.4 小区防疫制度不健全 许多小区不注重消毒和卫生,消毒卫生制度仅仅是流于形式,养殖场大门口未设消毒池,生产区门口未设消毒间,非生产人员可以随便进入,畜舍内外环境和公共场所也不进行定期消毒。

有的养殖户乱丢病死畜禽,乱堆粪便,乱仍药品、饲料包装袋(瓶),极易造成传染病的扩散。

有些小区人住的农户是在原来散养的基础上扩大规模的,有的是新发展起来的,缺乏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技术,如对免疫知识、防疫程序及良种的鉴别等不了解。

相反,有的养殖户图省事,怕应激反应,该防的病不防,不愿注射疫苗,还有的购买低价劣质疫苗或是采用不恰当方法接种,不按照停药期正确使用兽药。

各养殖户的免疫程序也千差万别,有的养殖户以为免疫接种多多益善,本地没有的疫病也搞防疫注射,结果起不到免疫作用,甚至造成疫情扩散。

1.5 小区组织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地统一管理措施 建设小区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实行“五统一分”管理。

但许多地方小区建成后,没有自己的统一管理组织或机构(如协会、合作社等),无专人负责协调小区内公共基础设施问题,比如水、电、路三通问题;小区内没有自己统一组织,引种、供料、防疫、销售互不联系,有的甚至恶意竞争,导致生产秩序混乱,综合效益不高。

1.6 重建轻管 有些小区为了完成目标任务或争取资金补贴,大力宣传和鼓励建设养殖小区,没有及时帮助农民购买畜禽入住小区,存在有“区”无畜的现象,有的小区畜禽存栏率和农户入住率极低,造成大量土地和房舍闲置浪费。

1.7 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大部分小区建成后,以防疫、改良、诊疗为主的综合技术服务站建设相对滞后或根本没有建设。

2 改善畜牧业养殖小区建设的对策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着小区的发展壮大,弱化了小区的示范带动效应。

为了尽快规范养殖小区建设,保证养殖小区按照畜牧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建设,高效益运转”,使其在农民增收中发挥出最大潜力,笔者在此提几点粗浅的建议。

2.1 小区建设应统一规划、统一标准 要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规范管理”的原则,各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调查研究,组织畜牧、土地规划、环保等部门,按当地特点、优势与发展目标,指导养殖小区建设,对养殖小区用地、供电、供水、交通、防疫、物质供应、生产布局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

在建设饲养小区前,要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对小区的选址、建设规模、畜舍建设标准、生产区和管理区的布局等进行多方面论证,对审定不符合要求的小区建筑设计图纸或场址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规定的,应及时纠正。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严格落实《动物防疫法》等规定,抓好养殖小区内企业或个人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发证工作。

2.2 加强小区建设选址要求的落实 一要地势高燥,以利排水。

二要远离污染源。

三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四要便于卫生防疫。

小区距居民点至少在3km以上。

五要交通方便,电力供应和饲料资源充足。

六要尽量利用坡地、荒地、薄地,不占好地。

2.3 严格建场要求的落实 小区建设要坚持“集中投建,同步运转”的原则,畜禽舍应统一选择方向,以保证防风、通风,舍内要创造一个与所养畜禽品种相适应的自然条件,制定科学的饲养工艺流程。

小区要修建围墙与外界隔离。

户与户之间距离应保持相应距离,最好用围墙或绿化带隔开。

每个饲养区在建筑设计时可将产仔舍、保育舍、育成舍相对独立,互不交叉。

小区大门口及每个养殖场大门口都要设置消毒池,要建沐浴、更衣设施。

清洁道与粪污染排泄道要严格分开,粪污处理池要建在小区围墙外下风口处,并能与雨水分开。

2.4 统一管理 在小区内建立服务管理机构,比如成立养殖协会或联合会等合作组织,由该组织出面,负责协调小区内的日常管理、品种引进、饲料供应、疫病防治、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管理工作,使防疫制度、消毒制度、技术培训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能落到实处,使小区走入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保证小区健康发展。

2.5 防疫制度要健全 小区建设要加强卫生防疫制度、人员物品管理、畜禽出入小区、消毒、标准化生产管理等制度的建立健全。

小区内要加强防疫程序、操作规程等的落实,配备有专职兽医技术人员、相应的兽医设备和消毒治疗药品;兽药和疫苗要统一供应和管理,由专业人员严格进行免疫,定期注射疫苗和消毒。

以提高养殖效益,促进小区快速发展。

2.6 在建设养殖小区时必须重视污染治理问题 在畜禽粪便处理上采取以下方法予以治理。

一是制取沼气。

将小区建设时,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建设沼气池,将畜禽粪便集中处理能产生沼气,可供区内养殖户照明、煮饭、发电等。

二是尽量减少用水冲粪便,实行粪尿分离,除臭减污;各户将粪便送到小区内的粪便处理场加以利用。

三是采用好氧生物堆肥处理技术减少污染。

2.7 重视小区绿化 绿化可起到改善小区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减弱噪声、减少空气和水中细菌含量、防疫、防火等诸多作用。

应在小区外围种植高大树木的防护林带,在各养殖场之间种植隔离林带;地面空隙可种植灌木和草坪。

3 结论

  综上所述,建设畜牧业养殖小区要科学规划,统一标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畜禽粪便及废弃物,解决环境污染,为畜禽饲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以提高小区的经济效益,确保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舟曲县奶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农业科技与信息》杂志|添加时间:

2008年02月19日16:

52:

37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农户养殖奶牛,出台了许多相关的优惠政策。

但实践中出现了诸多不利因素,严重阻碍着奶牛养殖的健康发展,大大挫伤了农户养殖奶牛的积极性。

1 奶牛养殖存在的问题

1.1 盲目引种导致引进奶牛生产性能低下 农户在购牛引种时,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不足,对引种地区的奶牛缺乏充分了解,在未搞调查的情况下,即盲目引种。

对引进奶牛的生产性能、系谱、疫病检测等情况全然不知,见便宜就购回饲养。

造成引进奶牛品质差、品种不纯、生产性能低下。

1.2 饲养管理水平低,效益差 全县均为农户散养,沿用传统的饲养管理方式,造成奶牛产奶量低,整体效益差,主要表现在:

1.2.1 农户把奶牛当黄牛喂养,饲养管理极其粗放,粗饲料主要以玉米秸、麦秸为主,且不铡短,精料也主要是麦麸和玉米,并且精粗饲料比例严重失衡,无清洁饮水,青绿饲料严重不足,简单的饲喂方法,很少采用科学配方,导致奶牛营养缺乏,影响了奶牛的正常生产性能。

1.2.2 农户多采用拴系饲养,利用原有的废弃房屋饲养奶牛,并无正规建筑牛舍,无运动场所,环境卫生差,圈舍缺乏通风光照,防暑保暖措施不全,冬不防寒,夏不防暑。

奶牛遍体污物,牛舍周围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奶牛营养不足,加上缺少运动,致使购回的奶牛越养膘情越差,奶牛发情不明显,屡配难孕、难产、胎衣不下和子宫内膜炎等常常发生,缩短了奶牛的利用年限。

1.2.3 消毒防疫意识差,农户认为奶牛体型大,耐粗饲,不易生病。

其实在恶劣的环境下,奶牛最易患乳房炎,仅此一项即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加之饲料单纯粗糙,消化道疾病经常发生,如果再传染上其它疫病,损失将更大并威胁到人类健康。

2 对策

2.1 用好“三看”选购奶牛 所谓“三看”就是要看体貌、看系谱、看检疫。

同时,一头优秀的奶牛必须有完整的系谱。

购牛前,还应当到当地的兽医卫生防疫部门检查一下,奶牛是否患有结核病、疫病等传染病,杜绝从疫区购牛,以保证购回的奶牛健康和性能优良。

2.2 搞好技术培训,转变农户传统饲养观念 县农牧主管部门应定期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对奶牛养殖户在饲养管理、疾病防治、饲料加工、繁殖配种等方面进行技术培训,使其了解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并根据本地具体情况,给农户在饲养场、饲料田等方面予优先考虑,使本县奶牛养殖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

2.3 开发优质牧草 优质牧草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消化,尽量将青绿饲料制成青贮,做到以旺补淡,使得一年四季不缺青,或其它加工调制的多种粗饲料。

再根据不同生产水平下奶牛的营养标准以及本地饲料来源,来使用奶牛浓缩预混精饲料。

合理搭配粗精饲料比例,并保证充足和清洁的饮水,而杜绝营养成分不足的各种代谢病。

2.4 严把防疫、检疫关,防止疫病发生 要严格执行奶牛病防治的各项措施及制度,春秋及时注射口蹄疫疫苗,每年3月份要严格进行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的检疫,检出病牛要及时淘汰。

2.5 定期驱除体内寄生虫,搞好圈舍卫生 定期消毒保证奶牛适量运动,每天用刷子和梳子刷拭牛体。

经常清洗乳房,手工挤奶时应先按摩后挤奶,科学泌乳。

奶牛一个泌乳期一般为305d,然后进入60d的干奶期。

受奶牛产奶量、年龄、胎次、膘情及饲养水平等因素影响,干奶期,对膘情较差者应适当延长或缩短,最短应不少于45d。

干奶期对奶牛必不可少,对膘情较差者应适当延长,以给奶牛充分休养,缓冲时间,弥补体内损失的营养,为顺利产犊和泌乳量提高点奠定基础。

 

浅谈畜牧养殖小区建设

来源:

《农业科技与信息》杂志|添加时间:

2007年11月29日17:

13:

17

  摘要:

阐述了改善畜牧业养殖小区建设对策,供饲养户参考。

  关键词:

小区;建设;问题;对策

  养殖小区是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的重要方式,是科技进步和发展畜牧业规模经济的有效载体。

发展畜牧养殖小区,有利于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确保人畜安全;有利于畜牧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畜牧养殖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有利于推广畜禽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畜牧业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促进养殖、加工、经营、销售各个环节连通,通过循环经济链,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综合水平。

为积极探索畜牧养殖小区建设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使建设、管理和生产有机结合,就养殖小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与各界同人商榷。

供饲养者参考。

1 养殖小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小区选址不合理

  一些地方为了交通方便和搞“形象工程”,把养殖小区建在紧靠主要交通干道两侧,人流、物流、车流多、噪音大,影响畜禽的生长,增加了疫病传播机会;有的地方,为了生活方便,选址离居民点很近,交叉污染严重;有的地方选址不重视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小区的臭气,畜禽的污染物造成附近居民饮水的污染。

1.2 小区规划布局不合理,建区随意性大

  有些小区未请专家或技术人员统一规划设计,建场规模大小不一,只圈一片地,由养殖户自行建设;有的虽然进行了统一设计,但建场规模大小不一,建筑材料、房舍走向、面积大小、设施配套等五花八门;有的没有将生产区、生活区和废弃物处理区严格分开;有的多畜种混养,不但养羊,而且猪、鸡、牛等多个品种都有。

1.3 小区防疫制度不健全

  许多小区不注意消毒和卫生,防疫消毒没有制度化,防疫消毒流于形式,养殖场大门口未设消毒池,生产区门口未设消毒间,非生产人员随便出入,畜禽舍内外环境没有定期消毒;免疫程序更是千差万别,有的养殖户以为免疫接种多多益善,本地没有的疫病也搞免疫注射;相反,有的养殖户图省事、怕应激,不愿意进行免疫注射;有的还购买低价劣质疫苗或采用不恰当的方法接种;有的虽然拟定了免疫程序,但很少认真实施;有的不按照停药期正确使用兽药;有的养殖户乱丢病死畜禽,乱堆粪便,乱扔药品,饲料包装袋;有的甚至就没有防疫消毒制度,消毒隔离工作普遍被忽视,极易造成疫情扩散。

1.4 小区环保设施不健全,影响小区可持续发展

  小区内没有统一的化粪、排污通道,区外没有统一的储粪场和粪便处理设施,污水到处流,粪便四处堆,苍蝇、蚊子乱飞,环境十分恶劣。

绿化是净化小区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有的小区为了最大限度利用土地,未留下充足的绿化空间,不利于小区的持续发展。

1.5 小区组织管理不规范

  建设养殖小区就是为了形成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实行“五统一分”管理。

既:

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分户经营。

许多小区建成后,无专人负责协调小区公共基础设施问题。

如水、电、路三通问题;有的没有自己的统一管理组织(如协会、合作社等),引种、供料、防疫、消毒、销售互不联系,各行其事;有的随意降价,恶意竞争,致使生产秩序混乱,综合效益不高。

1.6 小区“重建轻管”现象严重

  有的地方为了完成目标任务或争取补贴资金,大力宣传和鼓励建设养殖小区,没有及时帮助农民购买畜禽入住小区,存在有区无畜或时有时无的现象,小区入住率极低,使大量土地和房屋闲置。

1.7 小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服务体系建设不是小区内一家一户所能解决的问题,入住小区的农户,有的是在原来散养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有的是新发展起来的,缺乏养殖技术,对免疫知识、防疫程序及良种的鉴别和饲草加工利用等不了解。

绝大部分小区建成后,没有投资建设以防疫、改良、诊疗为主的综合技术服务站,以价格产品供求信息为主的信息服务站较少。

2 养殖小区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2.1 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

  各级相关职能部门应按照当地的特点、优势和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要坚持“因地制宜,政策扶持、科学引路”的原则,指导养殖小区建设,对养殖小区建设用地、供水、供电、交通、防疫、物资供应、畜禽改良、生产布局等进行统一规划,应按不同畜种分建专业小区。

建设养殖小区前,要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对小区选址、建设规模、畜舍建设标准、生产和管理进行多方面论证,最终确定符合当地生产、管理、动物防疫、环境保护等内容的规划进行修建。

2.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小区应成立养殖协会等合作组织,建立目标管理制度、标准化管理制度、卫生防疫制度、消毒制度、培训登记制度等。

通过对小区设施环境、操作规程、产品质量等制定控制标准,实行“七个统一”,即:

统一设施环境,统一品种标准,统一生产规模,统一饲喂方式,统一营养水平,统一免疫程序,统一加工出售;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随意饲养、管理松散、防疫水平低等弊端,切实提高养殖小区内标准化生产水平。

2.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投资和扶持力度,解决好养殖小区水、路、电及牧业机械的配套,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在小区内投资建设综合技术服务站,推广普及先进实用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疫病防制技术,实现良种、良舍、良料、良法,通过技术转化,全面提高小区生产水平。

2.4 通过循环经济链和生产链,解决环境污染

  养殖小区建设,必须重点考虑污染治理问题,各地可结合当地实际,采取以下方法予以治理。

一是建沼气池。

将小区内的畜禽粪便统一集中后与水混合,经厌氧发酵处理后产生大量的沼气,可供小区养殖户照明、取暖、煮饭、发电等。

沼液又是营养丰富的

发酵床养猪八注意

来源:

《农业科技与信息》杂志|添加时间:

2006年07月18日15:

59:

12

  发酵床养猪具有投入少、成本低、无污染、猪肉品质好等优点,但由于发酵床是由锯屑、泥土加入活性微生物及营养液等成分,必须采用适宜的管理方法,才能发挥发酵床养猪的最大效益。

具体应注意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猪舍设计要合理。

一方面应保证猪床随太阳升起和降落都能接受到光照。

可采用温室大棚式猪舍,东西向,猪床在南面,过道和食槽靠北边。

只有接受到光照,垫床内的微生物才能适宜地生长繁殖。

另一方面猪舍应方便通风透气。

垫料微生物发酵分解猪粪尿会产生一定量的气体,只有通风透气,才能保持舍内空气新鲜,有利于垫料微生物和生猪的生长。

  二是发酵床厚度应达到80cm以上,这样才不会因为猪的拱翻而影响微生物的降解能力。

  三是发酵床湿度应控制在60%左右。

若水分过多,不利于生猪生长,需开窗通风;水分过少,灰尘飞扬,生猪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可定期在床面喷洒活性剂。

  四是饲料饲喂量应控制在80%左右,这样猪才会去翻拱垫料。

通过翻拱,粪尿可与垫料充分混合,从而有利于粪尿的分解发酵和微生物的繁殖滋生,同时生猪也可采食垫料中的菌体蛋白等营养物。

  五是生猪进圈前必须先驱虫。

因为发酵床是由活性微生物制成,使用过程中若应用化学药物和抗生素药品,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甚至杀死微生物。

  六是生猪饲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