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客观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5403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客观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客观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客观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客观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客观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客观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客观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客观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客观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客观题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客观题)

(总分:

160.00,做题时间:

1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

64,分数:

130.00)

1.认为人的主任务是使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发展的心理学派是(分数:

2.00)

 A.机能主义

 B.人本主义 √

 C.行为主义

 D.构造主义

解析:

2.当一个人非常开心的时候,大脑皮层最活跃的区域是(分数:

2.00)

 A.左侧额叶

 B.右侧额叶

 C.左侧前额叶 √

 D.右侧前薇叶

解析:

3.甜味感受器主要分布在(分数:

2.00)

 A.舌尖 √

 B.舌根

 C.舌两侧前部

 D.舌两侧后部

解析:

4.天黑后刚走进房间会觉得黄色灯光剂眼,但过一段时间后,灯光看起来就没有那么刺眼了,这种感觉现象(分数:

2.00)

 A.颜色恒常性

 B.色光适应性 √

 C.色光拮抗

 D.视错觉

解析:

5.电影胶片上的面是静止的,但播放时人们看到的却是连续运动的面,产生这种效果的视觉机制是(分数:

2.00)

 A.双眼视差

 B.视轴辐合

 C.视觉后象 √

 D.线条透视

解析:

6.下列有关时间知觉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

2.00)

 A.情绪、动机影响时间知觉

 B.时间知觉需要以某种客观现象作为参照

 C.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逑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

 D.回忆往事时,同样一段时间,经历越丰富觉得时间越短 √

解析:

7.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脑电波的特点是(分数:

2.00)

 A.低频率、高波幅

 B.低频、低波幅

 C.高频、高波幅

 D.高频多、低波幅 √

解析:

8.系列位置效应被看作是支持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划分的证据,如果在实验中加快单词系列中每个单词的呈现速度,最可能的结果是(分数:

2.00)

 A.对首因和近因效应都有影响

 B.对首因、近因都没有影响

 C.对近因有影响,对首因没有影响

 D.对首因有影响,对近因没有影响 √

解析:

9.在一项实验中,先让潜水员在海滩上或者水下学习一些单词,然后再检测其记忆效果,其中一组被试的测验环境与学习环境一致,另一组的测验环境与学习环境不同.结果发现,前者的测验成绩优于后者,能够校好解释这种现象的是(分数:

2.00)

 A.编码的特异性

 B.信思的易提取性

 C.状态依存性效应 √

 D.逆行性遗忘

解析:

10.要成功解决“用6根火柴拼列成4个等边三角形”,这一问题(答案见下图),需要克服的消极影响是

(分数:

2.00)

 A.定势 √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无关信息

解析:

11.人在高兴时眉开眼笑,愤怒时双目圆瞪,这些表情是(分数:

2.00)

 A.身段表情

 B.姿态表情

 C.面部表情 √

 D.言语表情

解析: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普拉切克(R.Plutvhik)提出的情绪维度是(分数:

2.00)

 A.强度

 B.相似性

 C.两极性

 D.紧张度 √

解析:

13.小宏因为调换工作单位的事情犹像不决。

新单位虽然待遇优厚,但是工作压力大;原单位虽然待遇较差是工作压力小,这种动机冲突是(分数:

2.00)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

解析:

14.一位科研人员希望发表更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这种动机属于(分数:

2.00)

 A.权力动机

 B.利他动机

 C.交往动机

 D.成就动机 √

解析:

15.画家的色彩鉴别力属于(分数:

2.00)

 A.抽象能力

 B.一般能力

 C.特殊能力 √

 D.模仿能力

解析:

16.下列选项中,属于晶体智力的是(分数:

2.00)

 A.词汇理解能力 √

 B.类比推理能力

 C.类比推理能力

 D.运算速度

解析:

17.东方人比较含蓄,西方人比较直率.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这种群体所具有的特质称为(分数:

2.00)

 A.共同特质 √

 B.首要特质

 C.中心特质

 D.次要特质

解析:

18.在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理论中,被我、自我和朝我所遵循的原则分别是(分数:

2.00)

 A.现实原则、道德原则、快乐原则

 B.显示原则、快乐原则、道德原则

 C.道德原则、现实原则、快乐原則

 D.快乐原则、现实原则、道德原则 √

解析:

19.艾森克用内外倾和神经质两个维度来描述人格,其中“内倾、情绪稳定”的人格特质所对应的气质类型是(分数:

2.00)

 A.多血质

 B.黏液质 √

 C.胆汁质

 D.胆汁质

解析:

20.不同年龄儿童认识能力的差异主要是由加工容量、加工策略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持此观点的学派是(分数:

2.00)

 A.皮亚杰学派

 B.新皮亚杰学派 √

 C.杜会文化历史学派

 D.精神分析学派

解析:

21.在孕期的个体发展中,致畸因素最容易造成潜在危害的时期是(分数:

2.00)

 A.胚囊期

 B.胚囊期

 C.胚胎期 √

 D.受精卵期

解析:

22.给6个月的婴儿反复呈现一个红色的气球,开始时婴儿会一直盯着看,后来婴儿的注视时间减少,这时换一个黄色的气球呈献给婴儿,婴儿的注视时间又会增加,这一过程称为(分数:

2.00)

 A.同化与顺应

 B.延迟模仿

 C.操作性条件反射

 D.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

解析:

23.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需一次经过的阶段是(分数:

2.00)

 A.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性别认同

 B.性别稳定性、性别认同、性别恒常性

 C.性别认同、性别恒常性、性别稳定性 √

 D.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

解析:

24.发展心理学家劳拉认为:

所有儿童在智力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同样的阶段:

儿童之间会有差异,聪明的父母会生出聪明的孩子;只要儿童面临疑难或挑战,其才能就会显现出来,劳拉所持的发展观是(分数:

2.00)

 A.连续观、教养观和被动观

 B.阶段观、天性观、主动观 √

 C.阶段观、天性观和被动观

 D.连续观、教养观和主动观

解析:

25.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在个体发展的环境因爱中,父母属于(分数:

2.00)

 A.微观系统 √

 B.中间系统

 C.规则学习

 D.问題解决学习

解析:

26.学生掌握了某一到数学题的解题方法后,对于此类题目都可以顺利解决。

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这一水平的学习属于(分数:

2.00)

 A.连锁学习

 B.概念学习

 C.规则学习

 D.问题解决学习 √

解析:

27.下列关于布鲁纳“发现学习”的陈述,错误的是(分数:

2.00)

 A.注重分析思维的培养 √

 B.可以提高学生的智能

 C.有利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D.有利于内部动机的培养

解析:

28.根据乔纳森(D.Jonassen)的知识获得三阶段模式,下列关于初级阶段学习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

2.00)

 A.经验起主要作用

 B.通过学徒关系引导而进行

 C.主要涉及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

 D.对知识的理解主要依靠字面编码 √

解析:

29.认为考试焦虑、掩饰努力、故意拖延是个体逃避失败的策略。

持这一观点的学习动机理论是(分数:

2.00)

 A.自我价值理论 √

 B.自我效能理论

 C.成就目标理论

 D.成败归因理论

解析:

30.在科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引发与解决认知冲突,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分数:

2.00)

 A.概念同化

 B.概念形成

 C.概念转变 √

 D.概念整合

解析:

31.根据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理论,个体对实际事物本身或模型、图表等进行操作的阶段是(分数:

2.00)

 A.活动定向阶段

 B.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

 C.外部言语阶段

 D.不出声的内部富语阶段

解析:

32..一项研究想要了解当12个人(男女各半)挤在一部电梯里,是男性还是女性会感到更不舒服,实验的自变量(分数:

2.00)

 A.被试性别 √

 B.被试人数

 C.电梯间的大小

 D.不舒服程度

解析:

33.用排除法挖制额外变量的实验设计是(分数:

2.00)

 A.ABA设计

 B.拉丁方设计

 C.双盲实验设计 √

 D.多基线设计

解析:

34.内隐联想测验依据的法则是(分数:

2.00)

 A.简单反应时法则

 B.加法反应时法则

 C.减法反应时法则 √

 D.“开窗“反应时法则

解析:

35.依据费希纳定律制定的心理量表,采用的方法是(分数:

2.00)

 A.数量估计法

 B.绝对阈限法

 C.差别阈限法 √

 D.信号检测法

解析:

36.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实验结果以下表方式呈现,则击中率是

(分数:

2.00)

 A.

f1/(f1+f2)

 B.

f1/(f1+f3)

 C.

f1/(f2+f4)

 D.

f1/(f3+f4)

解析:

37.在下列仪器中,用来测评个体人格特征的是(分数:

2.00)

 A.镜画仪

 B.双手调节器

 C.棒框仪 √

 D.霍瓦-多尔曼(Haward-Domlan)仪器

解析:

38.用来研究直觉拓扑不变性和似动现象关系的范式是(分数:

2.00)

 A.运动竞争范式 √

 B.中央线索范式

 C.点探测范式

 D.停止信号范式

解析:

39.常用来克服安慰剂效应的方法是(分数:

2.00)

 A.ABBA法

 B.确保主试不知道实验目的

 C.恒定法

 D.控制组接受虚假实验处理 √

解析:

40.下列选项中,属于情主况体验测评方法的是(分数:

2.00)

 A.情绪圆形量表

 B.分化情绪量表 √

 C.面部动作编码系统

 D.情绪的三维度式图

解析:

41.探讨注意分配的经典实验范式是(分数:

2.00)

 A.搜索范式

 B.负启动范式

 C.双任务范式 √

 D.整体局部范式

解析:

42.一项饰演的指导语为:

“请你注意仪器窗口内的两根直棍,其中一个是固定的标准刺激,一个是可移动的比较刺激,请你按手中的两个按钮(前、后方向),调节比较刺激,直到你感觉两根直棍在与你视统垂直的同一个平面上,”该实验程序测量的是(分数:

2.00)

 A.运动知觉

 B.速度知觉

 C.深度知觉 √

 D.方位知觉

解析:

43.先向被试呈现有一定次序或位置的刺激系列,然后刺激系列打乱,要求被试按照刺激呈现的次序或位置复原,这种研究记忆的方法属于(分数:

2.00)

 A.回忆法

 B.再认法

 C.再学法

 D.重建法 √

解析:

44.误差变异越大,信度越低:

误差变异越小,信度越高,这里的误差指的是(分数:

2.00)

 A.抽样误差

 B.随机误差 √

 C.系统误差

 D.计算误差

解析:

45.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直表(MM1)采用的编制方法是(分数:

2.00)

 A.理论推演法

 B.经验效标法 √

 C.因素分析法

 D.序列系统法

解析:

46.心理测验实质上测量的是(分数:

2.00)

 A.人的行为指数

 B.人的整体行为

 C.人的行为标准

 D.人的行为样本 √

解析:

47.在心理学实验准备阶段,使用心理实验对被试进行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分数:

2.00)

 A.心理诊断

 B.描述评价

 C.控制观察

 D.取样分组 √

解析:

48.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不属于四种合成分数指数的是(分数:

2.00)

 A.言语理解指数

 B.知觉推理指数

 C.数量关系指数 √

 D.加工速度指数

解析:

49.根据样本数据推理总体时,可能犯如下错误:

虚无假设正确,但被拒绝。

假设检验中的这类错误被称为(分数:

2.00)

 A.I型错误

 B.Ⅱ型错误

 C.

H0型错误

 D.

H1型错误

解析:

50.运用方差分析原理估计信度的方法是(分数:

2.00)

 A.荷伊特信度分析 √

 B.克伦巴林∝系数分析

 C.弗朗南根信度分析

 D.库德-理查等逊信度分析

解析:

51.一项研究收集了一批大学新生的高考分数,入学一学期后测量了他们的学习成绩,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42,这个相关系数表示的是(分数:

2.00)

 A.再测信度

 B.同时效度

 C.预测效度 √

 D.内部一致性信度

解析:

52.观察分数X的方差可分解为Sx2=Sv2+SI2+SE2,入测验要具备较高的效度,应使

 (分数:

2.00)

 A.

Sv2尽可能大

 B.

SI2尽可能大

 C.

SE2控制在合理范围

 D.

SI2控制在合理范围

解析: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第53~54题。

下表列出了高分组100人和低分100人在两道四选一选择题的各个选项上的选答人数,第①题的正确选项为A,第②题的正确的选项为B。

题号

 

 各个选项的选答人数

 

A

B

C

D

 高分组

60

11

17

12

 低分组

4

49

35

12

 高分组

7

75

7

11

 低分组

19

31

11

39

(分数:

4)

(1).①题的难度是(分数:

2)

 A.0.30

 B.0.32 √

 C.0.60

 D.0.64

解析:

(2).根据艾贝尔(L.Ebel)提出的区分度指数的评价标准,第②题的区分度属于(分数:

2)

 A.优秀,可以使用 √

 B.良好,修改更好

 C.尚可,必须修改

 D.劣等,必须淘汰

解析:

53.用来估计速度测验的信度的方法是(分数:

2.00)

 A.奇偶分半法

 B.等级相关法

 C.反应时法

 D.重测法 √

解析:

54.已知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体重平均数21kg、标注差3.2kg,身高平均数120cm、标准差6.0cm,则下列关于体重和身高离散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

2.00)

 A.体重离散程度更大 √

 B.身高离散程度更大

 C.两者离散程度一样

 D.两者无法比较

解析:

55.已知某正态总体的标准差为16,现从中随机抽取一个n=100的榉本,样本标准差为16,则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标准误为(分数:

2.00)

 A.16

 B.1.6 √

 C.4

 D.25

解析:

56.如果学生参加压力量表测试的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为5,标准差为2,那么分数处在5和9之间的学生百分比约为(分数:

2.00)

 A.34%

 B.48% √

 C.50%

 D.68%

解析:

57.对样本平均数进行双尾假设检验,在∝=0.10水平上拒绝了虚无假设,如果用相同数据计算总体均值1-∝=0.90的置信区间,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分数:

2.00)

 A.置信区间不能覆盖总体均值

 B.置信区间覆盖总体均值的概率为10%

 C.置信区间覆盖总体均值的概率为90% √

 D.置信区间覆盖总体均值的概率为0.9%

解析:

58.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对回归方程是否有效进行检验,H0:

β=0。

t=7.20,b=180,则斜率抽样分布的标准误SEb为(分数:

2.00)

 A.0.25 √

 B.1.48

 C.2.68

 D.4.00

解析:

59.下列关于X2检验理论次数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

2.00)

 A.不依赖于况察次数

 B.只需知道理论分布即可计算

 C.

在H1为真的条件下计算的次数

 D.

在H0为真的条件下计算的次数

 √

解析:

60.用实验来检验某个假设时,如果增大样本容量,那么随之增大的指标是(分数:

2.00)

 A.Ⅱ型错误的概率

 B.统计决策的临界值

 C.实验效应大小

 D.统计功效 √

解析:

61.现有X、Y两列正态变量,其中Sx=4,SY=3,∑xy=24,n=10,此两列变量的积差相关系数是(分数:

2.00)

 A.0.20 √

 B.0.50

 C.0.60

 D.0.80

解析:

62.研究20名被试实验前、后测的反应时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已知其分布近似正态,最适当的假设检是(分数:

2.00)

 A.符号检验

 B.秩和检验

 C.t检验 √

 D.

x2检验

解析:

63.假设总体X服从N(μ,σ2),若σ2已知,样本容量和置信度均不变,那么用不同的样本观测值估计μ时,若μ变大,则置信区间的长度(分数:

2.00)

 A.变长

 B.不变 √

 C.变短

 D.无法确定

解析: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

10,分数:

30.00)

64.构造主义学派认为,构成个体直接经验的基本元素有(分数:

3.00)

 A.行为

 B.意象 √

 C.情感 √

 D.感觉 √

解析:

65.关于语言的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分数:

3.00)

 A.语言中每一句话都具有一定的含义,体现了语言的意义性 √

 B.一个人说话的内容受到他人的影响,体现了语言的个体性

 C.任何语言均有语音、构词和句法的规则,体现了语言的结构性 √

 D.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产生无限数量的语句,体现了语言的创造性 √

解析:

66.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Yerkes-Dodson)定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分数:

3.00)

 A.冬季强度水平对问题解决有重要影响 √

 B.动机强度水平与操作绩效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形曲线 √

 C.在解决简单问题时,较低的动机水平会带来最佳操作绩效

 D.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较高的动机水平会带来最佳操作绩效

解析:

67.导致从众的主要原因有(分数:

3.00)

 A.群体的压力 √

 B.信息的不充分 √

 C.行为的选择性

 D.群体规范的影响 √

解析:

68.根据毕生发展理论,下述观点正确的有(分数:

3.00)

 A.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在各个阶段是恒定的

 B.任何时候的发展都是获得与丧失,成长与衰退的整合 √

 C.发展并没有在成熟时结束,而是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 √

 D.因年龄增长导致的功能丧失可以通过提升其他技能得到弥补 √

解析:

69.下列陈述中,符合情境认知与学习现的有(分数:

3.00)

 A.学习是个体参与实践共同体的活动过程 √

 B.合法的身份是个体参与社会实践的前提条件 √

 C.个体参与实践共同体需经历从边缘到中心的过程 √

 D.个体参与实践共同体的目的是从情境中抽象出概念性知识 √

解析:

70.研究错误记忆的常用方法有(分数:

3.00)

 A.残图辨认测验

 B.偏好判断测验

 C.关联效应测验 √

 D.词语掩蔽测验 √

解析:

71.下列因素中,影响实验研究内部效度的有(分数:

3.00)

 A.历史因素 √

 B.统计回归效应 √

 C.被试的缺损 √

 D.被试的成熟与发展 √

解析:

72.下列试验采用了投射技术的有(分数:

3.00)

 A.画人测验 √

 B.语句完成测验

 C.Y-G性格测验 √

 D.主题统觉测验 √

解析:

73.X2检验可以应用于(分数:

3.00)

 A.拟合性检验 √

 B.中位数检验 √

 C.独立性检验 √

 D.符号秩次检验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