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10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5308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10篇.docx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10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10篇.docx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10篇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10篇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1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歌声飞扬的壮族三月三歌会、载歌载舞的傣族泼水节、有花香弥漫的藏族采花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我们快乐无比的彝族年,你如果走进凉山彝家山寨,你会被彝族淳朴的风土人情深深地折服,你会为彝族传统文化的精深厚重而拍案叫绝,而走进彝家的彝族年,你一定会驻足不前,流连忘返。

  彝族年,彝语称为“库斯”,意思是新年,是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重要节日。

彝族年一般选定在农历的十月,是庄稼收割完的日子,是丰收的季节。

彝历年带有庆祝当年、祭祀祖先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之意思。

  彝族杀过年猪十分讲究,过年猪一般要喂养一年,喂得越肥越好。

经过腊制后猪膘越肥、越厚,就表示主人的勤劳,是富裕的象征。

过年前一个月,家家户户就准备好一坛荞麦酒,过年前三天,各户人家都要劈够过年三天烧的柴禾,备够吃的米面、盐巴等。

在过年前一天上午,每户人家把屋内外、院子周围打扫干净,以表示除旧迎新

  彝族年的那天早上,天刚蒙蒙亮,阿玛(外婆)家四周就响起了一阵刺耳的尖叫声,每家每户都在杀年猪庆贺这一年的丰收。

阿玛家也不甘落后,爸爸和舅舅合力拉出早已准备好的年猪,将它摁在地上,猪侧躺着,四脚朝左,拼命地挣扎。

爸爸赶紧双腿跪在猪的身上,手脚并用让猪动弹不已,舅舅拿着一把锋利的尖刀刺进猪的喉咙,顿时,猪的尖叫声震耳欲聋,刺破青天。

渐渐地,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弱,身体也停止了挣扎。

  彝族年砍猪肉也非常讲究。

一般人们会将最好的猪后腿整块的砍下来给老人拜年,有的地方也将猪头肉整个拿去给老人拜年,以表敬意,祝愿老人们幸福健康、长命百岁。

剩下的就砍成小块小块的放到火盆里烧烤,等考好后放在碗里。

撒上盐,供奉给死去的先灵,烧肉敬仙灵之后全家人方能坐在后盆边,吃着烧烤,喝着美酒,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拜年是彝族过年的一大内容。

彝族年猪宰杀后的第三天,各家各户都要外出向亲友、长辈、家门拜年,哪怕路程再远、路途再艰辛,也要翻山越岭、爬山涉水去拜年。

一到彝族年,县城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只见背背篓的、提竹篮的、挎口袋的人络绎不绝。

年幼的到长辈家拜年、弟妹到兄姐家拜年,出嫁的女儿带着女婿回家拜年、亲朋好友们偕老扶幼也加入到拜年的队伍中……有彝家谚语为证:

“每到彝族年,天有大雁过,地有拜年人。

”拜年的人个个脸上喜气洋洋。

每到一家都争着唱丰收歌、说祝福词、送拜年礼物,主人家热情地端上美酒、拿出佳肴款待来客,其情其景令人难忘。

  “过年三天尽情地吃,没有吃错的道理。

”彝族年就是嘴巴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全家团聚,丰衣足食,共享天伦之乐。

如果您有机会来到彝家山寨,您一定会被彝家美酒的香甜所陶醉、被彝族人民的热情所感染、被彝族人民美满的生活所感动……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2

  我的家乡在常德,那是个美丽的地方。

风儿一吹过,花儿便绽开了笑容。

鸟儿在枝头一唱,万物复苏了。

今天我就来说一说我们常德的春节风俗吧。

  我最盼望的节日便是春节,在春节里,要装上灯笼,贴上对联。

那一个个的大灯笼,仿佛在为新年的到来欢迎,还有那对红红的对联,还有贴上倒过来的“福”。

全家都是喜气洋洋,红红火火。

当然,过年哪少的了压岁钱,对着长辈们大声说祝福:

“新年快乐!

”你便会得到许多红包。

孩子们也会在外面玩得快乐,穿上过年的新衣,举着灯笼。

不过,小孩们也会玩各种各样的鞭炮。

  我们常德有在腊月除尘之俗,一旦是腊月初八,十八,二八,家家户户可要忙着打扫卫生。

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以旧换新。

这可是传统的卫生节。

  除夕时,家家都要守岁!

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

当然,我会买一些小小的鞭炮来放。

在十二点的时候,烟花响了起来,我们站在那里观看着,美丽极了。

嗨哟啊等着财神爷的到来,要到第二天早上才能把门打开。

对于我来说,除夕最热闹。

  后面的几天,小孩都要去买小鞭炮和零食,以免过年饿肚子。

  大年三十,是吃团圆饭,全家围在一起,便有了年的味道,菜也是丰富多彩,大鱼大肉,有鸡、鸭、鱼、青菜、海带、肉丸、香肠等。

味道好极了,特别是在喝上一杯葡萄酒,那就更美味了。

全家其乐融融。

  这就是常德春节的风俗!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3

  自古以来就有一个传说,是说从前有一个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

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的大红衣服吓跑了。

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

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三个弱点。

所以人们过春节的时候就再也不会看到“年”了。

  三十儿晚上吃完饭以后,我们就一起去姥姥家楼下放鞭炮。

记得当时爸爸给我们买了很多,有在地上开的,有在天上开的,还有儿童鞭炮等……记得当时我和表妹一人拿了两根粉色的仙女棒她把自己当成小公主一样,却遭到我的吐槽说她太幼稚,我的弟弟和表弟一人拿了一根蓝色的仙女棒跑来跑去,把自己当英雄一样在打怪兽。

当时妈妈问我们:

“你们知道过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吗?

”我们四个都用最快的速度说出了答案:

“是因为要吓走‘年’这个怪兽!

”妈妈笑着点头说我们聪明。

这时,买鞭炮的爸爸说道:

“放鞭炮啊,有着辞旧迎新之说,寓意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我们几个在那里津津有味地听着。

也都明白了这些知识。

  通过这次放鞭炮,我们都明白了很多知识,希望我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学业有成!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4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每个家也就有自己的风俗。

今天我就要给大家介绍我的老家——阜新

  阜新是辽宁省很小的城市。

那里比北京冷,也没有像哈尔滨天天下雪那么冷。

  阜新有很多风俗,比如在除夕夜里要开门迎财神。

年夜饭里要有鱼和丸子,有鱼是因为“年年有鱼”,丸子是因为希望家人团聚在一起。

然后就要放烟花,放完了烟花才能回家吃饭,还有除夕当天只能吃两顿饭。

  说了一些除夕的风俗,初五的风俗也有很多,而且都很有意思。

只要到了初五,除了要放烟花还有我认为最好玩的一项活动,还要吃一样东西。

  吃的东西是一个小朋友很爱在夏天吃的,那就是冰棍。

冬天吃冰棍是只有在东北人们才做的习俗,但大家也就吃一两根。

好多人都会去冰场滑冰,因为阜新是一个小城市,所以只能在湖面上在冻一层结实的冰。

  爷爷告诉我,好多老年人从小就在那里滑冰。

直到现在,他们还有很多人来到冰场上坚持滑冰呢!

  关于初五吃冰的这个习俗,好多人都是吃冰棍。

我在网上查到,据说以前没有钱去买冰棍吃,人们就在井边上挖冰块去吃。

这样吃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好多人都认为初五吃冰就可以让你在新的一年里腰不酸、腿不疼、牙也不痛,干活浑身有劲!

到现在为止,东北人一直没有忘记这个习俗,我们家一直遵循这些习俗呢!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每个家也都有很多有趣的风俗。

希望你的家乡里也一样有很有趣的风俗。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5

  在过年时,每家每户都会有自己过年的习俗,而我们的习俗——放鞭炮。

  在今年春节前,我们买了许多烟花、鞭炮,准备到除夕夜开始放,买烟花时我一直对爸爸说,买最大的烟花。

爸爸同意就给我买了,我迫不及待地想放炮。

终于,等到了12点,我立刻跑下楼放炮,可是我突然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放炮,于是我问了爸爸,他笑着回答说:

“因为放炮是对新一年的美好向往。

而且在古代只有鞭炮,没有烟花,所以有了一个关于鞭炮的传说,‘从前有个怪兽叫“年”,每到除夕就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后来有人知道了他的弱点——怕红、光、响,所以人们造出了鞭炮。

’还发明了对联,留下穿红衣服,守更待岁的习俗。

  爸爸讲完后,我们便开始放烟花,爆竹。

虽然烟花五彩缤纷,火树银花,但是我更喜欢鞭炮,因为每次放鞭炮都感觉年兽已经被赶走了。

  放完烟花后,我查了一下爸爸给我讲得故事,原来那只是传说,关于鞭炮的来源—为了驱邪,一开始用鞭子抽地,后来有了火药,制作出爆竹,因为声音相似,就出现了鞭炮。

  这次春节不仅玩得开心,还知道了关于鞭炮和春节的故事,真是一举两得。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6

  大家都明白,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

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猜灯谜,而我的家乡—歙县汪满田的花灯可是别有特色哟!

  说那里的花灯很有特色,因为它们大都是由竹架子骨在内,糊纸于外,加以形象逼真的绘画与色彩点缀共同组成的各式各样的鱼儿。

花灯为何都是纸鱼儿呢?

传说由来以久,老人们说,古时火神总是来烧房子,人们损失了许多的财产,为了驱赶火神,人们就把花灯都做成鱼的形状,并带着如同真的大纸鱼绕着村子转。

火神看见鱼,以为整个村子里有好多水,就不再敢来烧房子了。

以后,人们就年年做鱼,戏鱼,以求平安。

  每逢正月十五晚七点,花灯会便开始了。

瞧!

只见那天空中出现了许多烟花,有的金光闪闪,似一座金桥横空而架;有的五彩斑斓,升上天空呼啦开出各色的花朵…,各种烟花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

之后,真正的主角上场了!

一个个头能装下两三个小孩的巨大纸鱼游来了,它的身体里有几十枝甚至上百枝红蜡烛,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

在鱼队前,一个汉子拿着一个火把引路,十几个壮汉抬着一个“巨无霸”鱼缓缓地走来。

“巨无霸”鱼摇头摆尾的,似乎在向人们问好,人们欢呼着挥手表示欢迎。

紧随其后又是几条大鱼儿,后头跟着一条条可爱的小纸鱼欢快地游着,不时地互相亲昵着。

小纸鱼的主人可是我们孩子,花灯会上也随之增加了几分童趣。

  鱼队的中间杂着敲着铜锣,打着大鼓的大人,声音震耳欲聋,使花灯会更显热闹。

几个淘气的小男孩跟着他们的爸爸和爷爷,举着燃完的烟花剩下的杆儿做成的小小火把,走在鱼队的最终面,来回跑着,乐着。

鱼队走到另外的地方,又该烟花炮竹上场了,“叭”,这儿的炮竹响了,“轰”那边放烟花了,真不明白该看哪儿了呢!

  元宵灯会“纸鱼儿”游,灯火通明喜乐洋洋!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7

  一大早,老妈老妈就忙活起来了,窗外的炮声响个不停,弄得碗筷叮当响。

  我睁开朦胧的双眼,无奈的看着一大堆人忙来忙去,“你们起那么早干什么呀?

天还蒙蒙亮呢!

”“别贫嘴!

就只有你没起来了,快点!

快点穿。

一会还要跨火堆呢!

”“啥!

?

什么是跨火堆?

”我被老妈推着往外走,“就是字面意思。

  院子里,舅舅、爷爷还有我老弟在忙活着点火呢。

他们把松树枝、枯树叶、稻草等一切可以点燃的东西堆在一起。

让爷爷掏出打火机点燃。

“噗嗤”一下子火苗窜起,张牙舞爪。

大家都很兴奋。

尤其俺老弟,兴奋成啥样了,围着火堆直打转。

“嘿!

”老妈拍了我一下,“知道你是汉子,但也离火堆远一点。

至少为我着想一下。

你衣服上全是灰烬。

快!

离它远一点。

  火又大了,一下蹿得老高。

原来是小舅舅来了,还抱着一盒子炮。

“你们快点跨火堆,跨完我们去放炮,OK?

”“好!

”弟弟兴奋极了。

  浓烟从火堆上冒了出来,“咳咳!

”我被呛得眼泪都流了出来,不由捂住嘴抱怨道:

“真是的,干啥不好,偏偏跨火堆,呛死我了!

咳咳!

”“你不懂,跨火堆是为了给人祈福。

跨过去的人新的一年里会有好运的。

”妈妈一边帮我脱外套一边说。

“封建迷信。

”我小声嘀咕着,却偏偏被老妈听见了:

“不管怎样,这是这的一个风俗。

你跨不跨?

不跨我推你了!

”“跨!

当然跨!

”我英勇地走到火堆旁,饶是汉子般的我不由吓了一跳,“这么大的火,烧死谁呀!

”“烧不着的,快点!

我还等着放炮呢。

”老弟正等着我跨后他跨呢。

“哼!

谁怕谁!

”我不愿让他瞧笑话,跨完后跑得远远的,拍着我砰砰跳的小心脏,松了口气。

  这真是一个神奇的习俗,火焰,跨过表浴火重生,在新的一年里以全新的面容面对。

又代表着辞旧迎新。

还代表着烧毁坏运气,带来好运气。

但无论如何,都代表着人们对新年的新的自己的美好祝愿,希望新的伊宁自己可以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8

  春节作为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

虽然,在这一天中国人都是过年,但因各个地方的习俗不同,这过年的过法也各有不同。

  在文昌,年味会早早就弥漫开来了。

每一年的腊月二十四这一天,人们就已经开始家庭大扫除,家里的男女老少齐动手,把屋子的上上下下全都打扫干净,还把各种器具、被褥窗帘都重新清洗一遍。

而城里的街道也早就被喜庆的大红灯笼和漂亮的霓虹灯点缀得异常温馨。

  文昌的家家户户都有在腊月制做年糕的习惯。

每每还未到大年,勤劳的文昌人已制作好了糖贡(最重要的年糕),这象征着美好的日子会年年高的意思。

这种可以令人大快朵颐的美食,可是地道的文昌人拜年互赠的佳品。

  接着就到了大年三十,这天每户人家会十分忙碌。

大家早早地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将柚子、桔子、糖和饼干用托盘装好摆上案子,用文昌的老话讲这叫“摆年”。

之后一家人就又开始杀鸡做菜为祭祖和团圆饭做准备。

文昌人家的春节肯定是少不了美味的文昌鸡,哪怕是平日里再拮据的人家,在这一天案桌上都会有文昌鸡的身影。

聪明的文昌人很会物尽其用,他们发现煮文昌鸡的鸡汤也是有很大作用的,用其煮制的文昌鸡饭和制作的酱料食用起来,又是另一番令人赞不绝口的美味。

除夕吃完团圆饭后,人们便开始忙活着贴对联、贴幅字,放一串鞭炮,这个过程谓之“送穷”。

而其实前面说到用柚子、桔子“摆年”也是有深刻寓意的,因为海南话中的“柚”和“桔”与“又吉”谐音,表示新年又获大吉大利。

还有文昌人祭祖的时候,在桌上除了陈列文昌鸡等食物外,还会摆上三盅茶五盅酒,俗称“三茶五酒”。

这里面也包含着“三茶”敬“天、地、人”,“五酒”求“福、禄、寿、财、丁”五福之意。

  除夕过完后就到了年初一,在这天早晨,晚辈们须早早起床洗漱,然后穿上新衣给长辈们拜年,长辈在按序给晚辈发“压岁钱”,希望子孙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

接着,长辈就把事先煮好染红的鸡蛋顺着晚辈的头部向下推滚到脚部,嘴里还念着“从头红到脚”的吉利话,之后晚辈会诚心接过,再把那红鸡蛋“脱壳”吃完。

  看了我这介绍,是不是觉得有趣又心动呢?

那就等来年春节快来体验体验吧,保准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9

  冬至,也叫冬节。

在我们福清家家户户在冬至前一天晚上都要搓圆,福清人叫“搓米”。

搓圆代表团圆,在民间还有“吃了冬节圆多一岁”的俗谚。

  冬至前夕,家里就备好了福桔、筷子、蜡烛、圆簸箕和糯米粉。

晚上,吃完团圆饭,家里人围坐在一起,准备搓圆了。

  妈妈在桌上摆好圆簸箕,圆簸箕前方好一对红蜡烛,寓意欣欣向荣,点上蜡烛,为了祈求平安。

在簸箕里摆上十个福桔,“福”代表吉利。

福桔堆里插上两朵搓圆花,摆上十双筷子。

大概中国人都喜欢成双成对、十全十美,这些喜庆的红色把家里烘托的祥和而又温暖。

  “搓汤圆喽!

”妈妈笑着喊道。

  大家开始忙活开来。

先在糯米粉里加上水,放在盆里揉搓,松松干干的糯米粉变成粘粘湿湿的一团。

我很好奇,用手就揪一小块,捏一捏,咦!

现在米粉团就如同橡皮泥一样,软软的。

  我掰了一块放在手心里团圆成一个球,再把它压扁。

传统的汤圆里没有馅,为了让汤圆更美味,这次我精心准备的“料”是另具一格的:

QQ糖、葡萄干、草莓干……把“料”放进压扁的团里,再搓圆,一个汤圆就搓好了。

我心里充满了期待:

我搓的圆煮完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会不会和外面卖的果味汤圆一样?

如果真成了,那就是我的独家秘方。

带着满脑子新奇,我期待第二天的冬至快点到来。

  冬至一大早,我一起床就冲进厨房,看见妈妈在煮汤圆。

妈妈在锅中装满水,等水烧开将汤圆放进锅里,一个个小汤圆服服帖帖地挨个儿贴在锅底,不知它们为何这样亲热。

  “噗……”锅内叹了口气,热气从锅盖边沿冒出来。

掀开锅盖,呀!

一颗颗汤圆变得胖乎乎,圆溜溜,晶莹剔透,如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娃娃脸,有时还会有几个调皮地咧着嘴巴,冲我笑,笑得馅都流淌出来,让人看了直流口水。

  汤圆也有各种吃法,煮好的汤圆装上汤或裹上黄豆粉,都是顶美味的。

松软甜糯的汤圆,几分钟时间就被一扫而光,好似秋风扫落叶一般。

而甜美的味道,却让人回味无穷啊!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1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晚唐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诉说着思念与哀伤。

在清明这一天里,各地都有地方特有的习俗,比如我的家乡——胶州,除了扫墓、踏青,还有不一样的节日习俗,比如荡秋千和吃蛋饼卷大葱。

  我最先知道荡秋千这个习俗还是爸爸告诉我的,我十分疑惑,清明节为什么要荡秋千,后来查资料才知道:

清明节荡秋千,古时女人最爱。

清明节有“荡秋千”的习俗,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取得食物,常要攀藤上树,在劳动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

民间最早的秋千活动,人们称为“千秋”。

传说是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时只是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

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汉武帝时因为它与“千秋万寿”这个祝寿词冲突,而改为“秋千”,后来就改为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

妈妈还对我说,他们小时候,每当到清明节,街道上的大树都挂着秋千。

那个没有电视、手机和电脑,只能在街上找乐子,寻乐子,是因为这样才有了这些可爱的习俗吧!

  那高高的秋千挂在高高的大树上,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会被吸引过去,忍不住都要坐上去,并要晃悠几下,大人们寻的是童年的记忆,而小孩子是在寻找实实在在的乐趣。

当我看到这高高的秋千时,首先得反应是:

哇!

好高的秋千呀!

玩起来一定很刺激。

当我坐上这高高的秋千时,双手分别握住两边的铁链,爸爸走到我身后,先轻轻的推了一下,秋千荡不起几米又回了来,我着急得让爸爸把秋千使劲往上推。

只见他使劲一推,在一瞬间,我迅速地“飞”了起来,刹那间,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鸟飞翔在湛蓝色的天空,无忧无虑地“飞翔”。

  清明荡秋千让我体会到了游戏的快乐,吃单饼卷大葱又让我品尝了美食的滋味。

单饼卷大葱是用玉米面、小麦面粉、土鸡蛋及大葱制成的一种食品,是山东省的地方传统名吃。

它的吃法也十分简单,是将大葱洗净蘸上甜酱黄豆酱用刚烙好的煎饼卷着吃,辛香辣伴着甜酱的味道,好吃又开胃。

  眼看今年的清明节就要到来,待疫情消散,让我们一起去体会民风民俗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