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及整理后答案BYME.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5263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及整理后答案BYME.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及整理后答案BYME.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及整理后答案BYME.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及整理后答案BYME.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及整理后答案BYME.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及整理后答案BYME.docx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及整理后答案BYME.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及整理后答案BYME.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及整理后答案BYME.docx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及整理后答案BYME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及整理后答案BYME

秦汉文学思考题

、如何理解“秦世不文,”1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

此后十五年间,战国百家争鸣结束,诸子异说绝响,

《诗》、《骚》抒情传统随之消歇。

《汉书?

艺文志》载秦有杂赋九篇,歌诗八篇,儒家羊子、名家黄公若干

篇。

但或毁于嬴政焚书坑儒,或尽于项羽咸阳之火,皆不传于后世。

今所得者,唯秦世君臣诏令奏议之文

与称颂功德的刻石之文。

故《文心雕龙?

诠释》云“秦世不文”。

秦世不文不独是秦的文学特征,也是秦的

政治特征。

2、两汉文学的概况如何,

一、汉诗:

汉乐府诗古诗十九首

二、汉赋:

京都田猎大赋咏物抒情小赋

三、两汉史传散文:

《史记》《汉书》

四、两汉诸子散文:

政论散文学术散文

两汉社会概况(政治思想):

1、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汉承秦制)

1)汉初思想:

黄老思想成为汉初主要的统治思想。

(萧规曹随)2、思想

2)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成思想的统一

文学基本态势:

1巨丽之美2进取精神3批判与赞颂的更迭4从浪漫到现实

5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互促进,比方说古诗十九首的产生

3、两汉经学对两汉文学有何影响,

汉初儒生通过注经来发表自己的政治文化学术观点。

1、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1)以当时流行的隶书为五经作传,称为“今文经学”

)以汉以前的文字(古籀zhòu文,即大篆)为五经写的传,称为“古文经学”。

2

2、经学兴盛,文学沦为经学附庸。

4、汉赋产生的原因有那些,

一、汉赋的渊源

1)汉赋在结构上常用假设人物对话应答组成文章,楚辞中的《卜居》《渔父》已用此形式。

2)汉赋的用韵与铺陈的表现手法受《诗经》影响;

3)汉赋继承了《诗经》(远源)到《楚辞》(近源)的颂美讽谏精神(散体大赋);

4)汉赋抒写文人士子的个人哀怨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骚体赋),这同样是从《诗经.小雅》到楚辞中的重

要内容;

5)汉赋的铺张扬厉承之于先秦纵横家恣肆驰骋之文。

二、汉赋兴起的社会文化原因:

汉诸侯王的奢靡

5、简述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及特点、代表作品。

1)【形成期】骚体赋(汉高祖,汉武帝初年约六七十年)

特点:

受楚辞特别是屈原影响深,长于抒情,内容多表现作者个人的悲叹和生不逢时之感。

代表:

贾谊《吊屈原赋》借凭吊屈原而抒发自己的愤懑

(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

2)【全盛期】散体大赋(汉大赋)(汉武帝,东汉和帝约两百年)是汉赋典型形式

特点:

1)采用宾主问答的形式。

2)注重形式美,大量运用铺叙手法,善用排比,讲究词藻,语言华丽。

3)长篇巨制。

4)劝百讽一。

代表:

枚乘的《七发》是汉大赋的奠基之作;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扬雄四赋《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3)【转变期】抒情小赋(东汉和帝,东汉末年约一百多年)

特点:

重在抒情述怀,篇制短小

代表:

张衡《归田赋》(汉散体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的标志)

赵壹《刺世嫉邪赋》;蔡邕《述行赋》;祢衡《鹦鹉赋》

、汉赋有哪些特点,6

1)铺张扬厉

A铺张,就是敷陈其事,扬厉,即发扬光大。

即对所描写对象尽情敷陈渲染,粉饰夸张。

B“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刘勰《文心雕龙》)赋是用铺排文采的方法来摹写事物,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劝百讽一:

即意欲讽谏戒奢,反而起到为奢侈之风推波助澜的作用。

3)辞藻靡丽

7、如何评价汉赋,

1)汉赋的创作实践是对文学本体特征探索的可贵尝试,为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作了理论和实践的准备。

(以虚构夸张为主要特征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以句式多变、词汇丰富、辞采华美、注重对偶、讲究韵律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形式美。

强调赋的内容的丰富性。

强调辞采的华丽,音韵的和谐动听(即作品的艺术性)。

2)汉赋开创了文学题材的领域。

3)汉赋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

描写的技巧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修饰性描写、叙述性描写、罗列性描写、主观性描写)

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广泛运用(以虚构、夸张为主)。

8、汉代政论散文有何特点,有哪些代表作家和作品,

1)作者多为政论家,发抒政见,提出具体施政主张,言辞激切,感情深厚,感染力强。

2)以强烈历史感和现实感总结前朝(秦)的兴亡教训,引以为鉴。

论证充分,逻辑严密,结构严整,辞采富丽,有辞赋化倾向。

3)

代表:

A、贾谊专题政论文,如《过秦论》;疏牍文,如《论积贮疏》;《论治安策》B、晁错《上书言皇太子宜知术数》《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贤良文学对策》《论贵粟疏》《论削藩疏》晁错《论贵粟疏》与贾谊《论积贮疏》一同构成汉初两篇重视农业生产的政论文,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9、《史记》体例如何,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52万字,130

篇,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部分组成。

1)本纪:

本为法则、纲纪之意。

记载历代帝王的事迹和世系。

《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后本纪》

《孝文本纪》《孝景本纪》《今上本纪》(《孝武本纪》)12本纪。

2)表:

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

10表。

3)书:

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包括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史。

8书。

《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河渠书》和《平准书》。

4)世家:

叙春秋以来诸侯、宗室、将相功臣等兴亡传代封废史迹,30篇。

5)列传:

历代有影响的人物的传记,70列传。

10、简论司马迁历史散文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思想内容:

1)浓厚的大一统思想,主张统一,反对分裂

2)重视人的作用

3)实录精神和批判意识

艺术成就:

1)恰当地选取和剪裁典型材料,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思想性格,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2)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3)精湛的语言艺术

11、《史记》的“互见法”如何表现,“太史公曰”在《史记》中有何作用,

互见法又称旁见侧出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

表现:

《项羽本纪》在项羽的本传中主要突出他狂飚突进、叱咤风云、霸气盖世的英雄性格,充分肯定项羽的亡

秦之功,对项羽的残暴轻轻带过,只在赞语中指出其错及失败之由。

是史家发言之特殊形式,是司马迁“一家之言”的重要内容,也作用:

“太史公曰”是《史记》文章之独创结构,

是其著书见意之重要手段。

12、评述项羽其人,谈谈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是如何塑造项羽形象的,

形象:

项羽出世:

出生贵族重武轻文

钜鹿之战:

英勇无比残暴嗜杀

鸿门宴:

仁爱恻隐刚愎自用

鸿沟议和:

光明磊落政治幼稚

垓下之围:

喑噁叱咤儿女情长

乌江自刎:

豪气万丈项王遗恨

•在项羽的本传中主要突出他狂飚突进、叱咤风云、霸气盖世的英雄性格,充分肯定项羽的亡秦之功,对项羽

的残暴轻轻带过,只在赞语中指出其错及失败之由。

1、塑造悲剧性英雄形象。

2、善于用人物的典型事例来刻划历史人物。

3、善于利用人物的典型言语与行动来描写人物。

4、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5、注重渲染气氛

•对项羽性格刻画重点写了三大事件:

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

•三大事件写出了项羽从成功到失败的全部经过,将西楚霸王的作战勇气和决胜精神描述得酣畅壮烈,淋漓尽

致。

巨鹿之战:

以5000子弟兵破秦军主力。

诛宋义、破釜沉舟、大破秦军(勇武、决断)鸿门宴:

楚汉战争的序幕,双方的主帅、谋臣、猛士首次聚集在一起斗智斗勇(磊落、坦荡、粗疏,优游寡断,

少权谋)

垓下之围:

以28骑闯荡10万追兵(英雄末路的慷慨悲歌、为荣誉而战为尊严而战)

13、举例说明《史记》传记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史记》大力弘扬了人文精神(文学史第三章第五节)

2)《史记》对古代诗歌,尤其是戏剧、小说、散文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启示和影响。

14、简述《汉书》成书过程。

1)父班彪续《史记》作汉史《史记后传》,首创《汉书》义例;

1)班固承续父志,采《史记》天汉以前文字,又参酌刘向《东观汉书》等,撰成《汉书》。

3)《汉书》未竟而班固卒,由其妹班昭与马续相继续成八表和《天文志》。

15、如何评价《汉书》的思想及艺术成就,

艺术:

1)精细的笔法(笔法精密,在平铺直叙中寄寓褒贬吉凶,准确地掌握分寸。

2)固定的叙事规则(清楚地交待事情的来龙去脉,特别强调有起始性质的事件。

3)谨严有法(对一些材料特殊安排,这种位置一以贯之。

16、《史记》与《汉书》有何不同,

1)《史记》最精彩的篇章是楚汉相争和西汉初期的人物传记;《汉书》的精华在于对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生

动记叙

2)《汉书》的史学见解和史学精神,不如《史记》。

3)《史记》笔法疏荡往复,富于神韵;《汉书》叙事详密谨严,文字整饬赡丽。

4)《汉书》把文化学术纳入史的视野,是其一大贡献。

17、简述乐府是怎样由一个官署名称变为诗体名称的。

秦汉时朝廷设立的音乐机关

魏晋时由汉乐府机关所收集整理的民间歌诗称为乐府

后世文人仿作的合乐或不合乐的古体诗

唐宋及以后的词曲,亦有乐府之名

18、举例说明汉代乐府民歌是如何广泛、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的。

1.揭露汉统治者的荒淫奢侈和欺压人民的丑行。

《平陵东》(无辜平民受官府绑架勒逼以致倾家荡产)《陌上桑》

2.揭露战争和徭役

《十五从军征》(不合理兵役制度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反战情绪)《战城南》

3.描写青年男女恋爱婚姻生活,反映妇女在封建社会的遭遇。

《焦仲卿妻》《上邪》《江南》《上山采靡芜》(弃妇诗、反映汉代夫权制下女子的婚姻悲剧)《有所思》《白头吟》

4.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艰难与痛苦。

《妇病行》(贫苦家庭的悲剧:

将死病妇弥留之际的含泪嘱托;家中的一贫如洗,饥寒交迫;小孩的啼

哭求怜;丈夫的沿街求乞)《东门行》《艳歌行》《孤儿行》

描写游子生活。

《古歌》《悲歌》5.

6.表现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哀。

《薤(xiè)露》《蒿里》

19、简论乐府民歌的艺术特征。

1.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

2.标志我国古代叙事诗的基本成熟。

、语言质朴自然,文质兼胜,情韵流荡。

3

4、完成我国诗歌从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

20、联系具体作品的内容,理解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

如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等歌行,“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1、汉代乐府民歌的叙事艺术有那些主要特色,(参考19题)

1)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2)选取生活中一个典型的片断来表现事件、人物。

3)注重人物的对话,以对话推动情节发展。

22、汉乐府民歌在诗体发展史上的意义如何,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诗经》(《诗经》亦是现实主义),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

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23、简述先秦两汉诗体的发展概况及《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发展中的地位。

一、先秦的原始诗歌

二、春秋时的《诗经》(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标志着我国最早发生、发展的文学形式诗歌从口头到书面、从民间到宫廷发展阶段的完成)

三、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骚体诗(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

四、西汉早期的诗歌:

楚歌(形式上继承楚辞,以五言或七言为主)

五、东汉文人五言诗

地位:

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

24、举例说明《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1)长于抒情又含蓄委婉。

)注重物我交融,善用比兴。

2

例:

《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

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如果恋人不及时归来,有限的美好青春将会如蕙兰花一样枯萎。

比兴

《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回车驾言迈》: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东城高且长》: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以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行行重行行》: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3)语言浅近自然,而耐人寻味。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

1、何谓“建安风骨”,“建安七子”,

建安风骨:

即建安诗人在他们的创作中一方面反映汉末社会的动荡和民生疾苦,一方面表现他们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呈现出慷慨悲凉的时代特征。

建安七子:

又号邺中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曹丕的《典论?

论文》、七子与“三曹”被视作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

、“文学自觉”的体现,2

1)文学从学术中独立及文学自身价值的发现与重视。

2)文学的体裁分类的细致化及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3)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3、曹操诗歌的特点,贡献,为何鲁迅说他是“改造文章的祖师”,

特点:

1)继承汉乐府的传统而又有所创新。

2)风格上以慷慨悲凉为基调,语言本色。

3)体裁上,四言、五言皆成就不凡。

贡献:

1、汉魏之际,承上启下。

2、乐府文学的新阶段——文人乐府诗阶段。

3、开创“建安文学”的繁荣局面。

曹操的诗全部都是乐府歌辞,他继承汉乐府的传统而又有所创新,沿用乐府古题,却又是以古题写时事

4、曹操《短歌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思想内容:

1)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2)渴慕贤才,希望得到帮助,以实现统一天下的雄心。

艺术特点:

1、强烈的抒情性。

2、善用比喻和典故,形成蕴藉典雅的语言风格。

3、慷慨悲凉,气韵沉雄。

5、曹丕诗歌的风格,地位与影响,文论《典论?

论文》的主要观点。

风格:

清新流丽、细腻缠绵,诗风柔媚。

地位:

《典论?

论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学批评著作。

诗体方面,曹丕《燕歌行》首创七言歌行体,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观点:

主张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指出“诗赋欲丽”等不同文体的风格特征。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文气论:

“文以气为主”

“观古今之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又与吴质书》)

6、曹植的诗歌风格,文学成就,

风格: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前期);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后期)

文学成就:

1)曹植诗歌的艺术风格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诗坛最杰出的代表。

2)曹植兼擅各类文体、诗体,尤其长于五言,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

五言诗在他的手中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3)曹植的诗在结构上更讲究,尤其发端往往很精警。

4)曹植对乐府诗的贡献

曹植在诗中更多地注入了个人的感情,从而将乐府诗的以叙事为主,改变为以抒情为主。

7、曹丕《燕歌行》的艺术特点。

1)以景起兴,清丽婉转,低徊哀怨。

一篇之中三致志

2)句句押韵,一韵到底,基调舒缓。

3)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

4)《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古诗。

、何谓“竹林七贤”,8

魏末晋初的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位名士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但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9、阮籍、嵇康的代表作,文学成就,

阮籍:

《咏怀诗》82首,开创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嵇康:

1)嵇康的文学成就以散文为突出。

散文代表《与山巨源绝交书》、《声无哀乐论》

《与山巨源绝交书》,是一篇与司马氏集团决裂的宣言书。

2)嵇康的诗歌创作

嵇康诗现存53首。

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而以四言成就最高,他的四言诗是继曹操之后的又一批成功之作。

代表作《赠秀才入军》18首。

是一组各自成篇而又相互勾连的四言诗。

10、西晋太康文学的特点、代表作家。

特点:

西晋文人热衷于功名利禄,作品也就丧失了崇高的精神与激荡人心的活力,而与浮华作风相应,自

然也崇尚绮丽与繁缛,追求技巧与形式。

(刘勰:

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

1)拟古2)繁缛(本指繁密而华茂,后用以比喻文采过人。

繁,指描写繁复、详尽,不避繁琐。

缛,指色

彩华丽。

代表作家:

傅玄、三张(张华、张载、张协)、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

陆机、潘岳并称潘陆,在当时评价最高,代表了西晋文学的主流,其中,陆机最负盛名;

左思、刘琨则表现了与潘、陆不同的风貌。

11、何谓“左思风力”,左思咏史诗的贡献。

左思风力:

左思的诗抒写怀抱,抨击现实,多反抗不平之音。

气势雄健,笔力劲拔,辞采壮丽,形象鲜明,人称左思风力。

贡献:

《咏史》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述怀。

名为咏史,实为咏怀。

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传统。

12、东晋游仙诗的代表,

郭璞《游仙诗》:

以游仙写失意之悲,与左思借咏史抒牢骚不平,有异曲同工之妙。

辞多慷慨、坎壈(lǎn)咏怀

、玄言诗的代表,13

孙绰、许询玄言诗

14、何谓玄言诗,

所谓玄言诗是指东晋时期以诗歌的形式阐述玄佛哲理的诗歌。

玄言诗的特点:

抽象枯燥、缺乏形象性

15、举例说明陶渊明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思想内容:

陶渊明的作品,描写田园风光,歌咏劳动生活,反映农村凋敝,描写美好理想,曲折地暴露了时政黑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1)描绘田园景物的恬美与悠然自得的心境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

大约作于解职归田次年,淋漓尽致抒发了回归田园的愉悦。

语言平淡质朴,却诗意盎然。

2)歌咏劳动生活,强调劳动意义

归园田居》之三(种豆南山下)写出诗人早出晚归劳动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安贫守节的决心。

3)与邻里交往的淳朴情谊

《饮酒》之九(清晨闻叩门)描写隐居生活中与农夫的交往和友情,表达不再重返仕途的决心。

《移居》其一(春秋多佳日)与邻里融洽相处,忙时各纪衣食辛勤耕作,闲时随意来往,言笑无厌。

※这种恬淡无争的生活和真诚坦率的交往,与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和装腔作势形成鲜明对比。

艺术特点:

1、平淡而醇美的艺术风格

2、情、景、理的和谐交融。

3、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16、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地位: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

影响:

1)人格

保持淳朴本性的任真的人生态度

蔑视权贵、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气节与操守

与污浊社会相对立的社会理想(桃花源)

2)诗艺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平淡而淳厚丰腴的诗风

田园诗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

17、南朝文学的特点。

1)以宫廷为中心的诗人集团创作活跃。

如刘临川王刘义庆、齐竟陵王萧子良、梁昭明太子萧统、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陈后主叔宝等

2)文学创作上求新求变的倾向很突出。

(刘宋山水诗,齐永明体,梁陈宫体诗)

3)文学观念上,由“言志”转向“缘情”。

4)不足:

“气格卑弱”

18、山水诗的代表,谢灵运的山水诗

19、鲍照的贡献,

1)鲍照是七言歌行的创制者

2)对边塞诗的开创。

(继承了前人借边塞题材抒写建功立业抱负的传统,增加了边塞风物和征人边愁的内

容,从而确立了边塞诗的题材范畴。

3)南朝时期,能继承建安诗歌传统,发扬“左思风力”者,惟鲍照一人。

20、何谓永明体,代表诗人,何谓宫体诗,代表诗人,

永明体,南朝齐武帝的年号谓之永明,永明年间,沈约、谢朓、王融、周颙等诗人创造了一种跟古体诗不同的新体诗,史称“永明体”。

主要特征:

讲究声律和对偶。

永明体的兴起与声律的追求有关。

代表:

沈约、谢朓

宫体诗,指以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诗歌。

“宫体”既指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又指在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始于简文帝萧纲。

萧纲为太子时,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

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

后来因称艳情诗为宫体诗。

代表:

萧衍、萧纲、萧绎父子,徐摛、徐陵父子,庾肩吾、庾信父子及陈后主等。

21、南北朝时期诗文“穷南北之胜”的作家是谁,庾信

22、南朝民歌、北朝民歌的内容、艺术特点。

南:

内容:

情歌为主,男女相思情爱。

特点:

体制小巧,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大量运用谐音双关语

北:

内容:

反映了北方的景色、风俗、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和豪侠尚武的精神;反映战争、怀土思乡、爱情和婚姻

特点:

语言质朴刚健,风格粗犷豪放,自然清新,多杂言格式而以五言为主

23、南朝民歌、北朝民歌的代表。

南:

《西洲曲》《子夜歌》

北:

《木兰诗》《刺勒川》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我国诗歌史上长篇叙事诗的双璧。

※《西洲曲》与《木兰诗》被誉为南北朝民歌的双璧。

24、南北朝民歌的不同。

1)内容:

南曲几乎清一色是情歌;

北歌除写男女情爱之外,还写了大漠风光,征战行役,羁旅乡思等内容。

2)风格:

南曲婉约旖妮,缠绵哀怨;北歌豪放粗犷,坦率爽朗。

3)手法:

南曲多用谐音双关、象征暗示等,细腻的表达情感;北歌多坦露直率。

4)形式:

南曲多为整齐的四言或五言的歌诗;北歌则于四、五、七言和杂言的灵活运用。

5)语言:

南曲多绮丽精工;北歌多质朴刚健。

25、志人小说、志怪小说的代表。

志人: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志怪:

干宝的《搜神记》

26、《世说新语》的特点。

1)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特别是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勾勒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2)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透出机智和幽默。

27、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的代表。

一、曹丕《典论.论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的一篇文学理论与批评专论,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陆机《文赋》(是继曹丕《典论.论文》之后,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又一篇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论著,着重阐述创作。

围绕文、意、物三者的矛盾展开论述,通过总结直接或间接的写作经验,企图解决‘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这一在创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刘勰《文心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