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4496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先队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少先队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少先队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少先队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少先队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少先队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先队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少先队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少先队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

《少先队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

 

 

————————————————————————————————作者:

————————————————————————————————日期:

 

《少先队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内容: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道德行为”具体讲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习惯”是指由无数次的生息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的是活动课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政治教师每天的日常工作。

因此,工作即是研究,每一堂课的实践都是一次探索和研究。

2、问卷调查法:

任何理论都离不开实践的指导,因此该课题的研究需要深入学生的实践,进行广泛的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

3、文献查阅法:

课题研究离不开理论指导,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将大量查阅文献资料,以便于使研究更深入,更有力度。

4、案例分析法:

纷繁复杂的现象让人眼花缭乱,可能会影响研究的进度和方向,因此课题研究要善于抓住个案,抓住典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行案例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经验总结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收集学习近两年来有关的理论与实践文章,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从他人的经验学习中得到启发,形成思路方案或采取行动。

三、研究的措施

(一)组建一个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建由张校长、向书记为组长,王主任、郭大队、苏主任、李主任为成员,集思广益,有目的分阶段规划指导、组织实施,部署每月主题教育内容及每周教育考评内容。

 

(二)抓好两项工程建设

1、班主任建设。

班主任是养成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建设良好乃至优秀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

每年期末评选校级优秀班主任。

学校要大力宣传优秀班主任的育人事迹。

班主任还要加强文明礼貌、卫生习惯、劳动教育等常规管理,对学生课间的言行督促指导。

 2、考评内容建设。

 道德行为:

(1)、外出之前向父母等长辈打好招呼。

(2)、收看内容健康的电视节目,不去游戏机房、网吧等场所玩乐。

(3)、在学校和同学友好相处,不欺负、讥笑、戏弄他人,不骂人,不打架。

(4)、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见到老师或客人老师等长辈主动打招呼。

(5)、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不随便丢垃圾。

(6)、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爱护学校的桌椅等公共财物。

(7)、没有征得主人同意,不翻动别人的物品,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

学习行为:

(1)、作业及时、认真完成,书写工整,并且按时上交。

(2)、作业不会做时主动想同学、老师请教,决不抄袭。

(3)、练习、考试时认真答题,认真检查,不作弊。

 (三)建设三重教育阵地。

1、学科教学阵地。

努力把思品课、班队课、晨会课和其它各科教学渗透作为学良好行为习惯训练的主渠道。

课题组有计划地对这几个方面作经常性的全面督查。

2、校外实践活动教育阵地。

经常组织学生去劳动基地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并从中学得一些劳动技能。

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搞卫生,送物品,培养学生敬老爱幼的思想。

  3、班队活动教育阵地。

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施展自己的才华,自编自演一些在行为习惯势力具有正反两面典型的文娱节目。

从中得到教益。

 (四)创设四重教育氛围。

   为了更好更快地强化小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加强多重育人环境创设,使学生在校园里感受到的浓烈的熏陶。

 1、教室宣传氛围。

从班级抓起,《小学生行为规范》挂上墙,张贴“认认真真写字,端端正正做人”等标语、宣传画。

统筹安排,每半月抓一项习惯养成教育,建立班级督查考评制度,努力提高良好习惯的养成率。

各班主任要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来抓。

持之以恒,必有成效。

 2、校园宣传氛围。

办好宣传橱窗,主要展出包括文明礼貌、劳动教育、道德行为及学生有关活动的照片,按时发放“七色光荣誉卡片”。

办好黑板报,围绕学生在校内外、课内外,从学习到学习、卫生、劳动等习惯,定期定主题出刊,让学生接受教育。

办好红领巾广播。

办好学生自办节目“红领巾广播站”,每周2次,及时报道校园内外学生习惯的表现情况。

 3、家庭教育氛围。

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由家长对学生在家庭、社会上的表现作全面的跟踪,通过“家校路路通”传达给学校,学校根据信息及时调整教育方法。

切实做好家访工作,提高家访实效。

做到家访均衡化,不过分集中在某时段。

家访有针对性,明确轻重主次,不为了凑数量而无目的家访。

再次要努力提高家访质量,提高与家长的沟通水平。

德育处统一做好教师家访记录的有关统计考核工作。

 (五)、抓好五项活动。

 1、宣传教育活动。

利用班会、晨会、思想品德课与其它学科教学加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邀请校外有关人士来校做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安全防范教育、人生观价值观、礼仪等方面的教育。

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和电视台两个宣传阵地,定时定量开展广播、演播,拓宽学生视野,浓厚学校文化。

校园环境布置有教育性,教室正前方有国旗悬挂、走廊有班训、教室有名人名言、图书角、黑板报、阅报栏、学习园地、卫生角,在走廊楼道悬挂整容镜,张贴“请使用礼貌用语”宣传牌,在醒目的地方悬挂名人、伟人画像及警句,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在说话。

2、学生评价奖励活动。

建立校园督查考评制度,印发卡片及评比表,由各班主任每两小周按时发放,表现好的同学获得“七色光荣誉卡片”每两周班级中评选出一位“周之星”,每月选出一位“月之星”,每学期选出一位“学期之星”上报大队部,“利用国旗下讲话”的时间发卡片,进行全校通报表扬,并利用宣传橱窗展示“周之星”“月之星”的照片、介绍他们的事迹。

通过考核评比来形成相互影响、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局面,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3、综合实践活动。

对学生站、坐、写、读姿势和课堂常规、礼貌用语、学生仪表衣着,按规范性要求进行反复实践训练。

根据学生特点,注重导行,通过合唱比赛,表演课本剧,心理活动游戏来训练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刺激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兴奋而乐于参与的良好心态,使学生在乐于参与训练的过程中,在活动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并在不知不觉中纠正自己的不良道德行为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4、教师考核活动。

学校每一位教师都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共同创设一个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员育人的和谐生动的教育环境。

加强班主任工作考核,切实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把树立优良班风和提高班级学生学习成绩作出班主任的核心工作加于重视。

学期末评选校级优秀班主任。

  5、师生演讲活动。

为了督促师生关注生活中道德行为习惯,,在校园进行了诗朗诵比赛,如“歌唱祖国”“爱在西小”“我的家乡”等,养成了我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感恩校园的浓厚之情。

六、四、研究的阶段及步骤

第一阶段:

开题 (2014.4.5-2014.4.10)

课题的准备阶段,搜集与本研究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理论资料,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学习了大量素质教育的理论,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跟踪记录。

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道德判断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加强了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的研究,对养成教育与我国的传统美德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

第二阶段:

材料搜集与研究(2014.5.1-2014.11.30)

实施课题研究阶段,积累研究资料,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跟踪纪实。

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从身体、心理等多方面进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方法的个案研究。

搜集学生常见的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探索矫治方法的策略。

形成阶段性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修正方案。

第三阶段:

撰写结题报告(2014.12.1-2014.12.26)

五、研究的成效

1.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校经过扎实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践模式,建构起了与学生及其生活紧密相联的养成教育内容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2.提高了老师的教育研究水平课题组老师自觉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收集有关材料,外出考察交流,认真撰写论文,教学心得体会和教案。

更新了观念,改善了老师的教育行为和实践。

3.形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变化,形成了学校,家庭齐抓共管新局面

4.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

该课题的实施还促进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提高了德育工作水平和班级管理水平,促进了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研究实践中,老师们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讨论班级管理方法,探索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有效途径,互相交流经验,每人撰写一篇典型教育案例,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研究经验性论文成绩喜人。

5.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得到了提高。

调查显示,实验前:

我们的学校有50%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不太乐观,表现在对任何事都处于漠然的态度,以我为中心。

但在学校进行了本课题的实验之后,全校所有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现为对任何活动时都有热情,并能积极主动力地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大大增强,同时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6.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学生用一种全新的观念看待自己和他人,及时矫正不良行为,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如在活动中要求学生做到“五个一”(给父母烧一个菜、洗一次脚、端一次茶、捶一次背、介绍一种健身的方法),让学生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做一些事,尽到孝心。

由于该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操作性强,孩子们纷纷响应,并从中受到了教育,在活动中寻找到了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人的精神和价值,也知道了生活的艰辛,钱的来之不易,使爱的暖流传遍校园。

在德育活动中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

1、学校教育注重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的养成,而家长重学习,轻德育的观念依然存在,认为学习好是孩子的唯一出路,生活自理并不重要,凡是父母能做的,他们都愿意代替孩子去做。

在一部分家庭中还存在:

“学校素质教育,家庭应试教育”的现象,学校的素质教育很难从根本上得以落实。

因此,我深感任重而道远,要真正让全体家长都重视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整个社会还必须创设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曲折、长期、反复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学生克服一个坏习惯和养成一个好习惯,决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即能达到的。

因此,应在“恒”字上下功夫,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适应到习惯,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自觉的良好行为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